天天看小說

第35章 計議

信陵君從武卒那裡調來一輛車,把廣場上的屍身運到城後的亂石叢中。爲了不引起城中注意,他們特地選擇了從城外僻靜處繞行。然後回到城中,進入城主的府邸。

府邸爲兩進院落,外院是門客們安歇之處,內院自然劃歸信陵君。兩重門的守衛由武卒承擔。

信陵君道:“天色將明,敢請先生議一議軍情,明日也好有所籌劃。”

張輒道:“範先生軍略過人,熟知地理,可約來共議!”

信陵君道:“正合我意。還有郭先生、曹先生、靳先生,……請張先生再選幾位,都到後堂。哦,夏侯先生也請來。”

身邊的幾名門客有些不通軍事,自行辭去;願意參與議事留下了兩三人。仲嶽也辭道:“臣暗于軍陣,不敢與聞,暫且告退俟命!”

信陵君道:“先生勞苦,本不應相煩。惟今日之事非比往常,不僅有軍事,還有庶務。請先生勉勞一聽!”

仲嶽道:“君上相邀,敢不從命!”

進了後院,芒申率的衛隊已在後院輪值警戒,見信陵君等進入,芒申就要往上房請。信陵君道:“我請了幾位先生參同軍事,不時即到。請小將軍在堂前設燈,汲些水來。”

芒申道一邊取燈盞添油,一邊道:“此城甚貧,府中竟無多油。方纔仲嶽先生要風燈,已用去幾成,現在油只能點三五盞燈了。”

仲嶽道:“今夜月色甚明,我等不妨就在階前論月,豈不快哉!有一盞燈足矣!”

信陵君道:“先生雅興,我不及也!”

不多時,張輒把一些擅長軍事的門客請來了,大約有十來個。信陵君吩咐芒申等守住二門,拉著門客在堂下階前坐下。信陵君於座上施禮道:“無忌寡能,擾先生清夢,甚是不當。”

衆門客回禮道:“豈敢!”

信陵君道:“無忌請命出城,督領敗軍,諸先生可有以教我!”

張輒道:“臣以爲,此敗甚是怪異。芒卯將軍大軍甫出,卻遇秦軍出北邙,而我等之前毫無秦軍出軍的消息。按理,這等大軍進發,事先不能不有所動作。爲何我等竟毫無查覺!”

“秦軍行動詭異,其怪一也!”信陵君附和道。

“我軍猝與秦軍相遇,武卒遇損,而民軍安然不動。其怪二也。”張輒道。

仲嶽道:“君上甫出都,刺客如影隨形,且深入重地。其怪三也。”

信陵君道:“仲嶽先生以爲刺客之法非軍陣之法,乃俠客之技。吾其失德至此乎!何況還是聶政……”

張輒道:“刺客之事的確怪異,特別是君上已行動迅烈,但仍墮其彀中,險遇不測。背後似有臣等所不能測之事。加上軍事異動,令人難測。”

信陵君道:“刺客之事容後再議,先說當下軍事!吾等已按芒卯將軍之議佈下防禦,先生等以爲如何?”

張輒道:“軍事之要,在獎勵士氣。方今初敗,我氣已沮,如明日秦軍猝至,結局難測!”

信陵君道:“正是要先生教我!”

張輒在座上施禮道:“範先生有何高見?”

範先生也是一身士子打扮,他見張輒問他,便於座上施禮道:“臣不才,勞下問,敢進微意。臣觀大軍行止有度,君上必有成策。事在急迫,敢請君上示下,臣等也好參酌行事。”

信陵君道:“非我有成策,此皆芒卯將軍之策也。芒將軍以爲,秦軍所攜餱糧不過十日,我軍以廢城和小邑爲依託,互爲犄角,當能支撐過去。”

“我軍餱糧能支幾日?”

“這……芒將軍並未提及。”

“這支民軍並非來自大梁周圍,他們攜糧出戰也非爲護衛大梁。他們來自何處,原爲出戰何方?”

“此軍來自今年歉收之鄉約五百里,大王又撥武卒一萬五千人爲中堅,衆約十萬。非處一方,實四方來集。初爲赴南陽趁糧。”

“君上知之甚詳!”

“芒卯將軍如此言講。”

“適才安營之時,臣隱約聽聞,明日當務之急是哨探秦軍行止。今日秦軍動向如何?”

“芒將軍言,這兩日秦軍並無大動,惟營後塵土飛揚,似在準備大舉。”

“我軍初敗,秦以跟蹤而至最爲得計,爲何按兵不動?”

“芒將軍言,可能在等援軍或籌集糧草。”

“臣以爲,不可等天明再行哨探。臣請幾位先生相助,親引一哨,向前哨探。待探得秦軍行止,方可有所策劃。”

“既如此,就請先生去安排。”

“臣在路上,與麻三所屬驛卒頗爲親切,敢請同行。”

“準!”

“那個隨公子出城的鄭安平不行,”仲嶽突然開口,“……他因護衛公子,身中兩刃,傷勢甚重,恐不堪沿途勞碌。”

“那就把鄭公子留下。臣立即去安排。”範先生從座中站起,即出門與芒申交涉去了。

張輒道:“最令人不安的,還是這次秦國出兵,君上事先竟無一無所聞。郭先生有何高見?”

一位門客從座中答道:“臣已飛鴿傳書詢問,回言道,秦只是按常例徵集,並無大舉。”

“兩軍已經見陣,哨探卻言並無大舉!真真……”一名門客在旁出言譏嘲。張輒接口道:“足見秦軍之舉非常!”

這時一位門客道:“諸君以爲,秦軍所圖爲何?郭先生言道秦大軍其實並未出動,僅一旅偏師出擊,不似圖大!”

信陵君道:“芒卯將軍稱,以殺法而言,對手非穰候即武安君,非一旅偏師可比!所圖似不小。故當今之急,當謹守大梁之道。只要大梁不爲所動,餘者均爲疥癬之疾。”

張輒道:“如穰候或武安君領兵,吾等何人可擋!”

信陵君道:“擋不住也要煞其威風!最終只要武卒完好,逐次退入長城、囿中、大梁守備,秦軍並不足懼。”

張輒道:“若如此,則當一陣陣與秦血戰。民軍何堪此任!”

信陵君道:“此無忌所深望於諸位先生者也!此民軍均爲饑民,裹糧不過數日,家中待哺。如空手而歸,勢必成亂。必一陣陣與秦相拼,那時救亡恤存,方可無恙。”

衆門客拱手道:“臣等謹領!”

第78章 帳議第32章 陷城(三)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369章 賜婚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42章 刺探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47章 龍陽君第199章 歸華陽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42章 撲空第103章 危機第6章 囿中第16章 巡哨第43章 等待第15章 升帳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45章 曾季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40章 蓋聶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62章 兵符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53章 私授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68章 夜襲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45章 回朝第24章 調兵第17章 奸細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04章 夜訪第293章 韓援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46章 入國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33章 積竹柲第245章 入韓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85章 軍市第229章 初戰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33章 積竹柲第215 歃血爲誓125章 洛陽白氏第40章 勵士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80章 司馬堂第194章 追蹤第105章 夜談第30章 陷城第309章 啓封再會125章 洛陽白氏第87章 武將第81章 換防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7章 點兵第308章 救暴鳶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85章 見陳公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59章 拜將第49章 庭議第103章 危機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237章 圖秦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7章 點兵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19章 邂逅第6章 囿中第318章 退兵第5章 夜行第230章 司勝第132章 晉見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63章 商賈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50章 防民第243章 伐兵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97章 會魏齊第223章 秦人來犯
第78章 帳議第32章 陷城(三)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369章 賜婚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42章 刺探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47章 龍陽君第199章 歸華陽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42章 撲空第103章 危機第6章 囿中第16章 巡哨第43章 等待第15章 升帳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45章 曾季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40章 蓋聶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62章 兵符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53章 私授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68章 夜襲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45章 回朝第24章 調兵第17章 奸細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04章 夜訪第293章 韓援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46章 入國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33章 積竹柲第245章 入韓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85章 軍市第229章 初戰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33章 積竹柲第215 歃血爲誓125章 洛陽白氏第40章 勵士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80章 司馬堂第194章 追蹤第105章 夜談第30章 陷城第309章 啓封再會125章 洛陽白氏第87章 武將第81章 換防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7章 點兵第308章 救暴鳶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85章 見陳公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59章 拜將第49章 庭議第103章 危機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237章 圖秦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7章 點兵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19章 邂逅第6章 囿中第318章 退兵第5章 夜行第230章 司勝第132章 晉見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63章 商賈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50章 防民第243章 伐兵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97章 會魏齊第223章 秦人來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九江县| 郧西县| 新兴县| 威宁| 原阳县| 周宁县| 嘉义县| 福海县| 永川市| 岱山县| 德州市| 郁南县| 安塞县| 凯里市| 贵港市| 宝应县| 应用必备| 东方市| 睢宁县| 银川市| 沅江市| 乌兰察布市| 洛南县| 云安县| 河曲县| 新津县| 边坝县| 济宁市| 车致| 揭阳市| 鄂温| 海伦市| 嘉荫县| 宝兴县| 阳高县| 荣成市| 三门县| 正蓝旗| 武强县|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