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1章 匯合

行至半途,日上樹梢,張輒身後出現了一羣羣人,張輒自然認識,正是那批在野外休息的人,被唐叔召來了,三三兩兩地行著。張輒悄悄地從那羣人退出來,到道邊撒了泡尿,沒有和他們搭言。那羣人自然認識張輒,但好像被吩咐過什麼,也裝著不知。但均有意識地在這羣人周圍活動。唐氏六人在前,均爲短打扮;二郭和呂伯是平民打扮;五名門客則是士人;鄭安平等六名武卒在最後,亦是布衣。尉氏一行看見道上行人,不論識不識,也友好地點頭打招呼,但卻有意識地稍稍拉開間距,把這羣人隔在外面。張輒也找不到機會與他們搭言,只得作罷。

行程中的第一個聚落到了。第一隊在聚落外的空曠處坐下,然後是第二隊和第三隊。二郭等一行見這羣人打尖休息,也各自尋了個地方散開坐下。這羣人中,其他羣都有五六人,各自找了個地方,圍了個圈,或坐或臥;只有二郭和呂伯做商賈打扮,只有三人,徑直向尉氏一羣走來。到尉氏人衆前三丈左右,呂伯當先,二郭在後,躬身施禮道:“行商洛陽呂氏,拜上大家,敢問貴鄉貴氏!”

張輒只作不識,坐在這羣人中間,不理不睬。尉氏家老見三人走過來敬禮,拿眼指了指道:“帶商賈過來!”一名年輕人走過去,回了禮,把三人帶過來。郭氏叔侄只和曾季打過交道,和尉氏一行均未碰過面,而曾季已經不知何往,故尉氏一行皆不知道三人的身份。

三人到了尉氏家老跟前面前,兩次行禮,道:“固未得聞貴鄉貴氏,車杖糧米百乘,必爲大氏。某忝庸於洛陽呂氏,幸得相識,幸何如哉!”

尉氏家老道:“吾等乃故鄭尉氏。敢問先生,意欲何往?”

呂伯道:“原是故鄭華族,微賤等失敬!微賤等意往啓封,敢問貴氏果往啓封,微賤等敢附驥尾。”

尉氏家老道:“先生何來,往啓封何爲?”

呂伯道:“微賤等賴糧米等以資生,欲往啓封賈之。”

尉氏家老道:“賴糧米以資生?何人不爾?”打趣的話引起周圍人的一陣笑聲,呂伯的臉上則有了一絲尷尬,但竭力堆出一副笑容來掩飾。尉氏家老對自己的機靈很滿意,沒有進一步打趣,指了指路邊的三羣人,道:“此等亦往啓封?”

呂伯道:“吾等僅三人。此等人衆僅偶遇耳,未知何往。”

尉氏家老道:“有此衆正好合羣,卻不爾,反求於吾等何?”

呂伯面露難色,一時不知如何應答。尉氏家老見呂伯不言,進一步道:“此三衆與汝同道而行,勢如冰火,獨親吾等者何?”

呂伯漲紅了臉,咬牙道:“此三衆,或短褐,或士人,惟貴氏乃布衣,故願相托。”

尉氏家老聞言哈哈大笑,對左右道:“洛邑之人,畢竟禮多,隨道結伴,亦視其衣。——也罷,吾等正往啓封,先生等不棄,自便隨行——惟不可入列中。”

三人連忙道:“不敢,不敢!斷不敢攪擾!”

尉氏家老不願多說,揮揮手讓他們退下。三人略退幾步,就地坐下,取出隨身的餱糧,但周圍沒有水,他們也沒有帶瓠匏,餱糧無水難以下嚥。幾人猶豫地站起來,四下張望。

張輒明白他們是在找機會接近自己,但自己也不方便離開,於是端正坐地,雙手置於膝上,閉上眼睛。三人見狀會意,向另外三羣人打了個暗號,讓他們安心坐地。

前隊的人過來了,每人拎著一大罐水。罐子上還都蓋著一個碗盞。幾人走到尉氏家老面前,道:“此邑頗幸,竟有水井,頗甘冽。”

尉氏家老打開其中一罐,傾出少許,放在嘴裡嚐了嚐,點頭道:“頗甘冽。可是親見汲水。”帶頭的道:“親見其汲水。罐一錢。共三十錢。”

尉氏家老道:“也罷,究竟是井水!且分派。”帶頭的招招手,四方鄉里的頭面人物均過來取水。帶頭的囑咐道:千萬小心,不能把罐、碗打碎了,要賠錢的。

顯然,帶頭的並不摳門,每羣人領走一罐水後,這裡還剩下四罐,而尉氏家老身邊不過十餘人。尉氏家老吩咐道:“此水難盡,盍置瓠匏若干以盛之。”

帶頭的道:“吾等且往邑中打探。”

尉氏家老道:“前行辛勞,且飲食後方往。”

張輒聞言起立道:“不勞大兄前往,小子忝列在隊,無寸功在身,立身不安,敢請前往。”

尉氏家老道:“汝於邑中有故?”

張輒道:“無故。”

尉氏家老道:“汝知瓠匏孰賈?”

張輒道:“雖無故,多經鄉里,知其中必有賈之者,必不賁事。”

那個帶頭的雖然開始自告奮勇,但不過是爲討好尉氏家老,其實心裡並不願往,故對張輒道:“入邑三家,有縣瓠匏於戶者,可往賈之。依大小,錢或一或二或三。”

張輒深施禮道:“深感大兄厚恩。小子此往,必能成功。”

尉氏家老見兩人一唱一和,心知一路勞頓,人皆生安逸之心,有人願意辦事不易,遂對張輒道:“汝且往賈,事畢公中銷賬。”

張輒聞此言,怔在當地:趕情還要自己墊錢!周圍的人覺出此人可能囊中羞澀,故意起鬨道:“且往賈之,事畢公中銷賬。”

張輒呆了呆,深施一禮離開,徑直走來呂伯等處,深施一禮。衆人見張輒有此一著,皆轟然而笑,既笑其不名一文,又贊其急智如此。果然如衆人所料,呂伯等三人見張輒施禮,一起立起回禮,少傾,呂伯即與張輒一起往邑中而去。尉氏家老道:“汝等當知,士遊於諸侯者,其貧若此,其知若此。”引發衆人又是一陣大笑。

張輒與呂伯終於走到了一起,張輒拿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對呂伯彬彬有禮;呂伯則扮出一副恭敬的姿態,有問必應。一路向邑中走去。

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30章 陷城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202章 倉城第22章 俠客第260章 議連衡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34章 旦夕評第40章 勵士第298章 離華陽第357章 管祭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30章 烤肉第63章 商賈第156章 過橋第87章 武將125章 洛陽白氏第142章 刺探第62章 兵符第75章 陳留司士第5章 夜行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09章 乘其隙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89章 壯行第357章 管祭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56章 過橋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1章 陷城(二)第83章 俠士第273章 練兵第49章 庭議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7章 圃田第156章 過橋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65章 破臉第372章 巴姊第138章 席次第99章 義士曹包第89章 壯行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27章 夜守第61章 席議第363章 韓警第215 歃血爲誓第138章 席次第170章 遠迎第9章 有刺客第121章 豪強第302章 報喪第72章 節鉞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63章 商賈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22章 豕三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84章 侯嬴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80章 司馬堂第20章 行刺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96章 張祿第53章 私授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43章 夜行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50章 陳筮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2章 俠客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34章 訪友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4章 定計第21章 籌謀
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30章 陷城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202章 倉城第22章 俠客第260章 議連衡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34章 旦夕評第40章 勵士第298章 離華陽第357章 管祭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30章 烤肉第63章 商賈第156章 過橋第87章 武將125章 洛陽白氏第142章 刺探第62章 兵符第75章 陳留司士第5章 夜行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09章 乘其隙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89章 壯行第357章 管祭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56章 過橋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1章 陷城(二)第83章 俠士第273章 練兵第49章 庭議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7章 圃田第156章 過橋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65章 破臉第372章 巴姊第138章 席次第99章 義士曹包第89章 壯行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27章 夜守第61章 席議第363章 韓警第215 歃血爲誓第138章 席次第170章 遠迎第9章 有刺客第121章 豪強第302章 報喪第72章 節鉞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63章 商賈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22章 豕三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84章 侯嬴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80章 司馬堂第20章 行刺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96章 張祿第53章 私授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43章 夜行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50章 陳筮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2章 俠客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34章 訪友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4章 定計第21章 籌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嫩江县| 晋宁县| 平远县| 河曲县| 富蕴县| 江山市| 巩留县| 滨海县| 恩施市| 日喀则市| 大丰市| 江北区| 凤山县| 盐亭县| 安西县| 湛江市| 泗水县| 葵青区| 沂源县| 盐津县| 镇巴县| 丽江市| 德州市| 会东县| 雷州市| 怀远县| 东乌珠穆沁旗| 张家港市| 乳山市| 辽宁省| 黑水县| 郸城县| 尼勒克县| 红河县| 杭州市| 丹巴县| 棋牌| 柳江县| 巴彦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