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圃田

從今天鄭州城邊青龍山向兩邊延伸,就是魏長城。

修築長城在當時十分流行,無論中原的趙、魏、韓,還是四邊的秦、齊、燕、楚,都修築了大量長城。這些修築在內(nèi)地的長城,有些單純只是防禦工事,有些還兼有防洪作用。據(jù)現(xiàn)代學者考證,這道魏長城從原陽斜穿鄭州東南,直到新密,全長百公里以上。但今天能看到的,只有青龍山那幾十米長的一小段了。

魏長城之內(nèi)就是著名的半人工水庫圃澤。圃澤那裡原來有個天然湖,當?shù)胤Q之爲“藪”。從這個名字來看,這個湖應該並不深,而且長滿了水草。梁惠王建都大梁時,把黃河水引到這個湖中,湖泊面積大大擴大,水量豐沛,不僅灌溉著大梁周圍最爲豐饒的糧田——圃田,引出的水蜿蜒數(shù)十里,周圍的旱田也能受益,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行船。但黃河填滿一切低窪地的本性,讓今天這片水庫及其引水渠已經(jīng)完全看不到了,圃田則成爲鄭州的一個鄉(xiāng)。

從圃田到囿中大約三十里,在古代,這是一天正常行軍的里程。身爲武卒的鄭安平,有能力半天跑完一百里,大致相當於一次馬拉松的距離,但馬拉松可不能一天跑好幾次,那是會要命的。他早上跑了三十里,下午又跑了十多裡,剩下時間也沒休息,不是走路就是坐車,腰痠腿軟,連飯也沒好好吃;到了驛館剛閉眼,就被晉鄙一通大嗓門給喊起來,被要求立即趕往長城口,準備與芒卯將軍相會。

帶隊的不是晉鄙,而是跟他一起來驛館的一位壯年人。這人雖武士打扮,但禮儀十足,顯然出身士族。他自報家門爲芒氏申,是將軍芒卯兒子。魏國人都知道,芒卯早年窮困,兄長死後,直接娶了嫂子,生下三個兒子;嫂媳婦死後,芒卯也在魏國位列公卿,另娶了一門親,又生了兩男兩女。這位新媳婦賢惠得《列女傳》都拿她當楷模,專門有一篇介紹她的先進事蹟,說她如何如何待前妻之子如己出,在前妻之子冒犯時,也忍辱負重,終於得到全家人的尊敬。只是這位芒申,卻不知是哪個兒子,是不是那個找後孃麻煩的。

芒申行軍走路可不含糊。他領(lǐng)著這五個人,在月光下連夜向長城口方向前進。在繞到城西,順著一條河流向西走過一程後,他們再次過了一座石橋。過橋後,眼前赫然一大片湖泊,月光下不知有多寬。衆(zhòng)人在芒申的帶領(lǐng)下,沿著湖邊的土道,迤邐向西。鄭安平開始時睏倦不堪,強打精神硬跟著;但走著走著,困勁過去了,精神好起來。

鄭安平發(fā)現(xiàn),周圍的景色和自己熟悉的那種一望無際的土地有了明顯不同——這裡是一方方水陂。“這裡是要養(yǎng)魚嗎?”鄭安平心裡想。

“這是魏王的稻田。”好像明白了鄭安平的心思,芒申介紹道。

“這裡周圍百里都是水陂,每年收穫的稻米只供王宮。”芒申進一步解釋說。

“沒有阡陌了,走路只能沿著大道。當初出兵經(jīng)過這裡時,費了好大勁。車只能一輛一輛地過,光過車就花了三天,晚上還不能走。”

“這是王田。踩壞了陂埂是要受罰的。小心了!”芒申提醒道。

天色漸漸放亮。清晨空氣本就清新,加之周圍是水田,更加溼潤、柔和,走在這樣的田埂上,整個人身心輕鬆,幾乎感覺不到戰(zhàn)爭的任何氣味。

猛然,一個聲音喝道:“什麼人!禁行了!”

芒申掏出一支銅節(jié),舉在頭上道:“軍使!”

聲音來自百步之外的一座亭子。

“先過來一個人!”那個聲音道。

所謂十里一亭。亭就建在道旁,既是治安崗,又是接待站。平時賣點茶水、點心,守亭的人也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戰(zhàn)時,這裡自然承擔各種軍事任務,是重要的戰(zhàn)術(shù)據(jù)點。這個亭子並不大,也不很高,就在道旁,很不起眼。

芒申舉著銅節(jié)走過去。亭衛(wèi)走下來,驗過後交還放行。芒申揮一揮手,讓衆(zhòng)人跟上。鄭安平走過亭子時,看到亭內(nèi)用木板壘起胸牆,裡面顯然有有多架弩箭。一言不合,立即就能把人射成蜂窩。亭前還有兩輛破車,緊急時可以推到道上,起到阻塞交通,延緩敵軍前進速度的作用。

沿著道蜿蜒前行,前面又是一座石橋。與前幾座石橋不同,這座石橋兩邊有武卒守衛(wèi)。石橋後面有一座大院,圍牆雖沒有城牆那麼高,但女牆、箭樓一應俱全,顯然是個要塞。

芒申還未到跟前,就已經(jīng)掏出銅節(jié),高聲叫道:“軍使出城!軍使出城!……”

從橋那邊走過來一名軍吏,在橋前面與芒申相見,接過銅節(jié),問道:“哪個什伍?”

芒申答道:“芒卯將軍旗下傳信軍使芒申,昨日凌晨入城!現(xiàn)帶同行五人出城交令!”

軍吏說聲:“兄弟稍待!”拿著銅節(jié)過橋進了城堡。不多時出來,手裡多了半截銅符,看樣子像是一隻狗。他把銅符和銅節(jié)一起交給芒申,道:“兄弟請過!”

芒申道聲謝,叫上五人一齊過橋,在城堡的另一端,再次穿過一座戒備森嚴的石橋,眼前一片開闊地。開闊地的盡頭就是一座長長的城牆,這就是所謂的魏長城。

長城有多個入口,最近的一個與石橋正對,看得很清楚。城下軍士來來往往,有了些戰(zhàn)爭的氣氛。城門關(guān)著,城門樓上有武卒值守。芒申再次舉起銅節(jié),遠遠地喊道:“軍使出城!軍使出城!……”城門樓上下來一名軍吏,等芒申到了跟前,驗看過銅節(jié)和銅符,對芒申說:“剛纔望樓上已經(jīng)可以望到塵土,大軍已經(jīng)離此三十里,城門不能開啓,只能將兄弟們縋下城去!”

鄭安平一時沒回過味來。芒申答道:“有勞兄弟!”回頭對這五人說:“上城!”

五人跟著芒申上了城,在芒申的帶領(lǐng)下重新結(jié)束好兵器和冠甲,整束好靴子。一旁早有人拿過來一根粗大的牛皮帶,一頭圈成兩個環(huán)。芒申把兩條腿套進環(huán)中,長袍一直被提到大腿跟,早有無限春光。他也不在乎,手裡提著戟,攀上城牆,幾個武卒拉緊皮帶,芒申雙腳蹬牆,幾個起落,到了地面。芒申把腿從套裡抽出來,皮帶又被拉上城,鄭安平依次也把腿套進皮帶圈裡,顧不得私部全露,攀上牆去。拿眼往下看,只見剛下去的芒申只有螞蟻大小,不由得心驚膽戰(zhàn)。但事到臨頭也容不得他猶豫,只得一手緊握長戟,一手抓住皮帶,閉著眼跳下去。“哧”的一下,屁股和背部與城牆發(fā)生了劇烈的摩擦,疼得他差點暈厥;他本能地拿腳一點城牆,人就在空中打起了轉(zhuǎn)。好在下面是城門,沒有一直劃下去。還沒清醒過來,人已經(jīng)落了地,“咚”地一聲,就坐在地上。芒申連忙叫道:“快脫皮套!”一邊跑過來,生把皮套從鄭安平腿上拽下來。還沒完全離腿,皮帶就又被拉上城去,要是稍晚一點,鄭安平多半會被倒掛著重新被拉上去。

隨後下來的幾人都沒有芒申那麼熟練,個個都如鄭安平一樣,屁股擦出道道血痕,有的人連臉、手、膝蓋也都磨破了。

芒申道:“這裡不可停留,我們到前面樹叢中打尖。”

第235章 貴公子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46章 入國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7章 圃田第56章 計謀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18章 退兵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71章 吹臺第83章 俠士第77章 聚兵第5章 夜行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5章 升帳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二章 戰(zhàn)警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56章 訪圃田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26章 傭車第41章 備戰(zhàn)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0章 司勝第7章 圃田第369章 賜婚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135章 打探第52章 私議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358章 夜聚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09章 乘其隙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35章 貴公子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44章 神蹟第63章 商賈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48章 真心第152章 賈匏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71章 信用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34章 旦夕評第82章 出城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69章 賜婚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84章 侯嬴第319章 請關(guān)分例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38章 議兵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72章 信用週轉(zhuǎn)第23章 大梁門衛(wèi)第294章 陰謀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65章 破臉第55章 段子幹第206章 洗塵第29章 降服(三)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44章 慰功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58章 藍田玉第74章 將相和第3章 祭旗出征第230章 司勝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155章 共其利第36章 定奪第98章 敵乎友乎第32章 陷城(三)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37章 軍市第345章 除夕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29章 初戰(zhàn)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55章 共其利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311章 戰(zhàn)耶和耶第261章 秦箭
第235章 貴公子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46章 入國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7章 圃田第56章 計謀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18章 退兵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71章 吹臺第83章 俠士第77章 聚兵第5章 夜行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5章 升帳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二章 戰(zhàn)警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56章 訪圃田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26章 傭車第41章 備戰(zhàn)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0章 司勝第7章 圃田第369章 賜婚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135章 打探第52章 私議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358章 夜聚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09章 乘其隙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35章 貴公子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44章 神蹟第63章 商賈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48章 真心第152章 賈匏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71章 信用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34章 旦夕評第82章 出城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69章 賜婚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84章 侯嬴第319章 請關(guān)分例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38章 議兵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72章 信用週轉(zhuǎn)第23章 大梁門衛(wèi)第294章 陰謀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65章 破臉第55章 段子幹第206章 洗塵第29章 降服(三)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44章 慰功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58章 藍田玉第74章 將相和第3章 祭旗出征第230章 司勝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155章 共其利第36章 定奪第98章 敵乎友乎第32章 陷城(三)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37章 軍市第345章 除夕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29章 初戰(zhàn)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55章 共其利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311章 戰(zhàn)耶和耶第261章 秦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隆子县| 鹿邑县| 崇左市| 平湖市| 城固县| 汉川市| 颍上县| 乐昌市| 红桥区| 南乐县| 开远市| 台北县| 新绛县| 苍南县| 洪江市| 中西区| 抚松县| 南平市| 淅川县| 宁阳县| 巴青县| 华阴市| 旬邑县| 邵东县| 滕州市| 赤峰市| 密云县| 灯塔市| 会昌县| 安溪县| 乐都县| 浠水县| 临夏市| 建阳市| 乐亭县| 渝北区| 白山市| 高唐县| 琼中|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