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3章 天佑愛爾蘭(下)

可惜天不遂意大利人之願,除開戰爭剛開始階段的形勢較爲撲朔迷離,德奧同盟就一直佔據著顯而易見的軍事優勢,而且德國基本上是以一家之力打垮英法、壓制沙俄,奧斯曼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的相繼加入使得同盟國陣營的戰略格局更加強勢。進入1915年之後,英國自顧不暇,法國敗局已定,沙俄獨木難支,美國原本在政治策略和軍火貿易中偏袒協約國,眼見形勢不妙,也以恪守中立爲由改變了外交立場,意大利人自知從協約國這邊已經很難得到好處,便一改往日的冷淡,開始積極向柏林靠攏。

自俾斯麥卸任之後,德國高層在外交領域的表現備受詬病,但這並不能夠說明德皇威廉二世和他的重臣們完全沒有政治外交能力,更多是因爲他們的外交智慧在老牌強國的政治外交家們面前還很幼稚,所以纔會在直接對話中再三落敗。如今同盟國的軍事勝利已是囊中之物,對於意大利參戰,德國高層開出的條件自然比戰爭剛開始時遜色不少——摩洛哥的殘羹是不必想了,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靠近意大利殖民地而且資源不是那麼豐富的可以割讓一些,英法俄列入戰爭賠償的艦艇船隻,德奧土保優先挑選之後,剩下的可以酌情分給意大利。

條件是意大利從陸上進攻法國南部,從海上襲擊和封鎖英法的地中海航線。

德法宣佈舉行停戰談判之後,風傳沙俄也有意同德奧媾和,意大利政府擔心錯過最後的參戰時機,於是果斷接受了德國提出的參戰備忘,並且連夜通知派駐柏林的外交特使。3月31日,德意簽署備忘,隨後在意大利的積極建議下,奧意兩國也簽署了一份象徵大於實際的備忘。第二天一早,意大利首相便代表國王發佈了對法宣戰書。

宣戰公告一出,意大利海軍立即以令人佩服的效率展開行動,他們的戰艦幾乎不費摧毀之力就俘獲了航行中的多艘法國船隻,因爲船上的法國人以爲意大利海軍是出於善意前來護航,他們甚至把意大利軍艦的警告性鳴炮當成了禮炮,直到全副武裝的意大利士兵登船之後,許多人還覺得莫名其妙。

在意大利與法國接壤的阿爾卑斯山區,意大利軍隊早已接到了羅馬統帥部的作戰密令,在政府發出宣戰公告之後,他們一刻也不遲疑地越過邊境,進攻他們認爲早已形同虛設的法軍防線。由於德法停戰約定僅對德法兩國有效,而且停戰時意大利並未參戰,對於意大利軍隊趁虛而入的行爲,法國人除了表示憤慨抗議之外,就只能依靠部署在法意邊境地區的少量部隊進行抵抗,但戰事的進展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各國人士大跌眼鏡,養精蓄銳的意大利軍隊——趾高氣昂的偷雞賊,居然被兵力嚴重不足的法軍邊防部隊——虛弱不堪的公雞,給狠狠修理了一頓。

幾天下來,進入法境的意大利軍隊僅僅佔領了一些無足輕重的村鎮,然後就在法國人陳舊的堡壘、要塞以及倉促佈設的防線前止步,區區數千人的傷亡,相對大戰爆發以來的任何一場戰役而言都是不值一提的損失。儘管進攻不利,意大利最高統帥部派駐柏林的軍事聯絡官員依然得意洋洋地向德國人邀功,聲稱意大利軍隊的軍事行動成功將十數萬法軍部隊牽制在了意法邊境地帶,使之無法調動到德法軍隊對峙的正面戰線。

短暫的三天停火期,德法兩國的軍事外交代表在里昂展開了激烈的脣槍舌戰,給人的感覺不像是勢弱的一方在向對手求和,而是把戰爭從戰場前線搬到了談判桌上。法國人的談判資本在於殘兵不下百萬的陸軍部隊,在於現代戰爭機器仍然難以跨越的阿爾卑斯山區,在於實力猶存的法國艦隊,在於非洲殖民地對法國政權的忠誠支持,只要法國人不計代價地堅持這場戰爭,他們甚至可以將政府機構遷到地中海對岸的阿爾及利亞去!

談判不能解決的問題,只好交給大炮和刺刀。利用這三天的停火期,德軍總參謀部調整了進攻策略,由原來的三路齊進變成兩翼齊飛,左翼重兵集團投入四百多輛裝甲戰車和五十萬部隊,在德國艦隊的支援下對法國西海岸最後幾座港口城市展開猛攻,只用了一個多星期就將帕朗蒂、萊昂、巴約訥劃入了德軍佔領區;右翼主力集中了近千輛裝甲戰車,以三個軍團七十多萬兵力沿羅訥河谷向法國南部海岸推進,在瓦朗斯,雙方激戰五日,德軍以傷亡十萬人的代價打垮了法軍最後一支生力軍,繼而摧枯拉朽地攻克了皮埃爾拉特和阿維尼翁,德軍先遣部隊已能夠遙遙望見蔚藍的地中海。

在地面部隊展開大規模攻勢的同時,德軍航空部隊也向世人展現了現代戰爭的立體威力,齊柏林飛艇羣相繼對馬賽、尼斯等法國南部港口進行了晝間轟炸,以烏雲壓境的磅礴氣勢震懾法*民,隨著里昂周邊的軍用機場建設完成,德軍的遠程轟炸機開始了在羅訥河谷上空的穿梭飛行,再加上意大利、奧匈帝國以及德國在地中海聯手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同盟艦隊,駐泊在馬賽和尼斯軍港的法國艦艇不得不提前撤往北非的阿爾及爾港。

探知法國主力艦艇離開了南部港口,同盟艦隊肆無忌憚地對法國本土展開了炮擊和封鎖。4月13日,同盟艦隊襲擊尼斯港,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無畏艦羣用無情的炮火將這座美麗宜人的海濱城市變成了瓦礫堆。一天之後,戛納成爲了第二座被夷爲平地的法國港口。法國本土與北非殖民地的海上通道也隨著同盟艦隊的四處活動而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4月17日,戰線已近崩潰的法國人重新回到了里昂,這一次,他們依然帶著高盧人特有的傲慢心態,但在談判中的態度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底氣,而意大利以及奧匈帝國的外交代表則在談判桌旁得到了一席之地。雙方的再次停戰持續到了4月25日,在沉沉夜幕降臨之時,法國談判代表在一份條件苛刻但至少能夠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免於毀滅的停戰書上籤下了名字。持續了近九個月的西線之戰就此落下帷幕,名義上,法國人失去了相當於原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領土和近半數的殖民地,包括割讓給德國的阿登山區和割讓給意大利的科西嘉島,實際狀況則要糟得多——法國需要向德奧意三國償付高達185億法郎的戰爭賠款,相當於普法戰爭賠款的3點7倍,而在賠款償清之前,德*隊將繼續佔領巴黎及巴黎以東地區,還有法國的北部和西部海岸,這意味著以巴黎爲中心的北方工業區和盛產煤鐵礦的東部地區將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爲德國的戰爭機器提供各種工業產品和戰略資源。此外,德國還從法國人手裡強行獲得了勒阿弗爾、瑟堡、佈雷斯特、聖納澤爾、南特等重要軍用港口三十年的使用權。

隨著停戰條約的簽署,法*隊雖未瓦解,但法國巨人已經轟然倒下,經濟困頓的沙俄帝國再也不能從法國盟友這裡得到一個法郎的援助,而出於對英國的不信任,尼古拉二世的軍隊將領和權貴政要幾乎一致認爲俄國應該及時退出這場戰爭。4月底,沙皇的特使抵達柏林。這時候,德*隊業已佔領了富庶的俄屬波蘭地區,他們對俄國腹地的土地沒有胃口,停戰條件是爲東普魯士建立一個可靠的軍事緩衝區,立陶宛的獨立則是俄國統治者能夠接受的條件,雙方很快達成了停戰意向,只不過根據德奧同盟協定,雙方的正式媾和還需要俄國與奧匈帝國達成停戰協議,聖彼得堡與維也納之間的矛盾衝突由來已久,停戰談判不出意外地成爲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但與西線不同的是,俄國和奧匈帝國本就不夠充盈的國庫已被戰爭好了個精光,軍隊民衆皆不贊成再戰,於是,東線各方在談判期間不約而同地暫停了軍事行動。

兩大盟友一個直接退出戰爭,一個無心再戰,大英帝國就此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而且德*隊已經開始在弗蘭德斯以及法國北部大量集結運輸船隻,在握有制海權的情況下,跨海登陸不再是單純的戰略威懾,英國人簡直被這個消息攪得夜不能寐,停戰呼聲愈發高漲。見停戰媾和已是大勢所趨,英王喬治五世授意政府與德國人展開談判,德國政府開出的停戰條件雖不及對法國的那般苛刻,但割地、賠款、裁軍以及接受愛爾蘭獨立一條也不少。

第807章 歐洲黑店第720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下)第783章 理想國第779章 秋風掃蕩落葉第168章 意志與命運第518章 內閣茶話會第84章 奮鬥的年華第1019章 王牌殺手卡德維爾(上)第397章 海戰之王(中)第469章 無冕之王(上)第416章 無畏之光第173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871章 觀棋(下)第639章 拐點乍現第974章 彈幕風暴第23章 皇帝的決斷第39章 對手第638章 帶刀斥候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132章 三度交鋒第257章 皇帝的設想(下)第441章 天佑愛爾蘭(上)第406章 藍色陸戰隊(下)第942章 民兵與精英第585章 雙刃爲劍第684章 謹慎試探第142章 必戰之戰(下)第380章 制高點第47章 門檻第360章 爲自由而戰(上)第252章 強攻要塞第106章 海軍衛戍連第641章 空戰英豪(中)第567章 時代的聲音第130章 合夥人第1004章 庸帥第774章 海上之狐(上)第630章 破堤第93章 聯合建造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714章 參戰的誘惑(上)第80章 青春風暴(下)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340章 小試牛刀(下)第700章 呼嘯天際(下)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中)第203章 悲喜兩重天(上)第198章 一波三折第466章 那個幸運的小子第827章 最強戰鷹(下)第835章 高速時代第448章 邁出國門第858章 擊殺木村第213章 風起第162章 以退爲進第926章 雪中會操(上)第704章 淪陷的英雄港第876章 角力澳洲(上)第220章 邊緣接觸(下)第784章 眼見爲實第624章 炮火逞威第668章 星條旗飄揚(上)第395章 不破的宿命第68章 風樣憂傷的國度第778章 爭奪先手第277章 獅虎鬥第86章 維也納之夜第428章 至高獎勵第46章 契約第804章 終戰鐘聲第294章 摧枯拉朽(上)第851章 東寧血戰(下)第235章 早有“預謀”第567章 時代的聲音第442章 天佑愛爾蘭(中)第789章 “紅色幽靈”(上)第301章 謀定第293章 蜂羣飛舞(下)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471章 無冕之王(下)第268章 鬥勇鬥智(上)第817章 不起眼的小島(上)第304章 掃平障礙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149章 天生敵手第651章 從波特克倫到阿伯索赫(上)第746章 中途式絕殺(下)第505章 危機的兩面(上)第140章 皇帝的決心(下)第158章 羈絆之索第672章 惡戰第446章 虛弱的權杖第669章 星條旗飄揚(下)第324章 加利埃尼壕溝(中)第401章 戰區指揮官第709章 死局的生門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173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62章 豔局第809章 一百萬支步槍(中)
第807章 歐洲黑店第720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下)第783章 理想國第779章 秋風掃蕩落葉第168章 意志與命運第518章 內閣茶話會第84章 奮鬥的年華第1019章 王牌殺手卡德維爾(上)第397章 海戰之王(中)第469章 無冕之王(上)第416章 無畏之光第173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871章 觀棋(下)第639章 拐點乍現第974章 彈幕風暴第23章 皇帝的決斷第39章 對手第638章 帶刀斥候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132章 三度交鋒第257章 皇帝的設想(下)第441章 天佑愛爾蘭(上)第406章 藍色陸戰隊(下)第942章 民兵與精英第585章 雙刃爲劍第684章 謹慎試探第142章 必戰之戰(下)第380章 制高點第47章 門檻第360章 爲自由而戰(上)第252章 強攻要塞第106章 海軍衛戍連第641章 空戰英豪(中)第567章 時代的聲音第130章 合夥人第1004章 庸帥第774章 海上之狐(上)第630章 破堤第93章 聯合建造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714章 參戰的誘惑(上)第80章 青春風暴(下)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340章 小試牛刀(下)第700章 呼嘯天際(下)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中)第203章 悲喜兩重天(上)第198章 一波三折第466章 那個幸運的小子第827章 最強戰鷹(下)第835章 高速時代第448章 邁出國門第858章 擊殺木村第213章 風起第162章 以退爲進第926章 雪中會操(上)第704章 淪陷的英雄港第876章 角力澳洲(上)第220章 邊緣接觸(下)第784章 眼見爲實第624章 炮火逞威第668章 星條旗飄揚(上)第395章 不破的宿命第68章 風樣憂傷的國度第778章 爭奪先手第277章 獅虎鬥第86章 維也納之夜第428章 至高獎勵第46章 契約第804章 終戰鐘聲第294章 摧枯拉朽(上)第851章 東寧血戰(下)第235章 早有“預謀”第567章 時代的聲音第442章 天佑愛爾蘭(中)第789章 “紅色幽靈”(上)第301章 謀定第293章 蜂羣飛舞(下)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471章 無冕之王(下)第268章 鬥勇鬥智(上)第817章 不起眼的小島(上)第304章 掃平障礙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149章 天生敵手第651章 從波特克倫到阿伯索赫(上)第746章 中途式絕殺(下)第505章 危機的兩面(上)第140章 皇帝的決心(下)第158章 羈絆之索第672章 惡戰第446章 虛弱的權杖第669章 星條旗飄揚(下)第324章 加利埃尼壕溝(中)第401章 戰區指揮官第709章 死局的生門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173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62章 豔局第809章 一百萬支步槍(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来安县| 武山县| 湘阴县| 阜阳市| 天津市| 大城县| 龙里县| 平原县| 天水市| 鹤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故城县| 平遥县| 泗水县| 大新县| 斗六市| 东兴市| 班玛县| 平山县| 巴彦淖尔市| 浪卡子县| 涟水县| 宜阳县| 宿松县| 北流市| 巨野县| 鹤峰县| 临沭县| 营口市| 东港市| 阿克苏市| 盐池县| 锡林郭勒盟| 中宁县| 崇左市| 太湖县| 都安| 和林格尔县| 毕节市|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