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個宮女個個臉上笑開了花,拱手拜天道:“阿彌陀佛,兩位姐姐和姑姑總算平安回來了。娘娘纔回的宮,聽聞兩位姐姐和姑姑出去尋她,正好生焦急呢。”
“是啊,若姐姐和姑姑再不回來,奴婢們立時便要出去尋你們回來的。”
“可不是,兩位姐姐和姑姑此番辛苦了。奴婢們恨不能方纔也跟著一起出去呢。”
驀地聽見有人在後頭冷聲道:“你們一個個的倒是乖覺。”
衆人噤若寒蟬,垂首道:“皇后娘娘。”
但見雲意、凌月和芳茗三人站在廊下淋得渾身衣裳盡溼,鬢髮散亂,雙手抱肩,一個個凍得面色發白,嘴脣發紫,強忍著哆嗦,情態好不可憐。見了她出來,三人還欲福身行禮,忙被她攔住。
紀芷湮握著她三人的手,只覺得冰涼徹骨,可知這一路必受了不少風霜雨打。她望著她們,心下酸楚,忍不住紅了眼眶,伸手欲抱住三人,哽咽道:“你們,你們爲本宮受苦了。”
三人中,芳茗年紀最長,是以最先退開,恪守禮儀道:“娘娘萬萬使不得。奴婢身上皆溼透了,萬不能將風寒過給娘娘。”
雲意和凌月聞言亦退開幾步,猶豫道:“小姐,我和凌月姐姐淋得這樣溼,你莫過來,仔細凍著了自己。”
紀芷湮感動不已,腳下步子不退反進,將她二人不由分說地緊緊抱住,流淚道:“都怪本宮不好,不該出去這樣久,教你們白白爲我擔心。如今見你們如此,本宮恨不得也出去痛痛快快地淋上一場纔好。”
說罷,她鬆開了二人,竟是真的要到外頭去。
悽風冷雨,驚雷隱現,照亮了半邊天空,駭人得緊。
雲意和凌月哪裡肯放任她出去淋雨,連忙一人一邊拉了回來。凌月凍得面色青紫,妙目一瞪,儼然又回到了青山之時做大師姐的模樣,呵斥道:“胡鬧,還不快給我回來。回頭若淋出個好歹,看我給你灌多少苦藥!
”
紀芷湮素來最怕藥苦,立時蹙了眉,乖乖地收回了腳步,默立不語。
如此場面,雲意自是司空見慣,但未央宮的一干宮人卻看得目瞪口呆,幾乎覺得是不可思議的畫面。一個小小的陪嫁丫鬟,竟敢對當今皇后這般呼喝斥責,以下犯上,那可是死罪。而最離奇的是,皇后居然默不作聲地生受了,倒彷佛是極信服凌月的模樣。
就在衆人心裡打著小九九的時候,驀地聽見皇后清冷的聲音:“你們莫不是以爲,她三人安然回來,你們便可免了責罰了吧?”
衆人瞠目結舌,手足發涼,“皇后娘娘,饒……”
“哎,先別求本宮饒命,因爲……本宮是斷斷不會輕縱了任何犯錯之人的。須知宮中素來賞罰分明,有功自然該賞,有錯卻也非罰不可。如若不如此,則不足以正我東宮之威,亦教外人輕看了本宮這皇后去。好了,你們無須多言,且跟本宮進殿再說。”
待進殿落座後,她對雲意等三人溫顏道:“你們淋雨受了風寒,就不必在此處伺候本宮了。且下去換了乾淨衣裳歇著,一會兒本宮自會命人給你們熬了薑湯給你們端過去。”
雲意和凌月齊聲道:“是,謝娘娘。”
唯獨芳茗眼中有些疑惑,忍不住回頭問道:“皇后娘娘,未知這些奴才犯了什麼過錯,竟惹得皇后娘娘要重罰他們?”
紀芷湮彷佛是有些累了,手兒一擡,便有負責掌燈的宮女將殿中的燈燭點燃,而後復默默退了出去。她斜臥風塌之上,以手撐頭,好整以暇一笑,“姑姑這話問得奇怪,本宮幾時說過要重罰他們了?不過是正一正我未央宮的宮規罷了。”
芳茗怔住,“這……”
可是看著這一殿的宮女太監跪了滿滿一地,個個怕得渾身發抖,卻也知道定不是爲了小事。
那些人見芳茗開口,似有爲自己求情之意,立時匍匐著過去哀求道:“姑姑,奴才(奴婢)等因貪一時
懶怠,未隨姑姑和雲意兩位姑娘出宮去尋皇后娘娘,害得兩位姑娘和姑姑淋雨受了風寒。奴才(奴婢)們自是有錯的,但也並非存心如此,還求姑姑看在昔日的情分上爲我等求一求情,請皇后娘娘寬恕一二罷。”
芳茗面色作難,看向風塌上的女子,“皇后娘娘,這……”
紀芷湮斜倚榻上意態嫺雅,青絲如黛,點映得她脣紅齒白,明眸善睞,分外動人。她宛然一笑,輕緩道:“怎麼,芳茗姑姑當真想爲他們求情?”
平素最溫婉淡然的女子,在此刻燭光的照映下卻有了另一番風情。眉目凝霜,一顰一笑間,卻是母儀天下的矜貴揮散,絕不容他人在她尊前隨意放肆了去。
芳茗低頭道:“芳茗不敢。只是芳茗身爲未央宮的掌事宮女,到底也不能對此事不聞不問,是以想留下旁聽一二。日後也好知道規矩,該如何管教宮女。”
她便揮一揮手,“來人,給芳茗姑姑看座。”
便有宮女無聲無息地入內,擡出一個梨花木暗紋圓凳到一側,芳茗謝恩過後便坐下,自此再不做聲。
不多時,便見有不少宮女太監亦緊跟著進了殿,一同跪在地上,垂首不語。芳茗粗略看了一眼,心裡暗自點算,不多不少,正是所有未央宮中人。
一時紀芷湮不說話,殿內亦無人敢開口,殿內寂然無聲,連根針落到地上的聲音也聽得清。其間,還夾雜著跪在地上衆人如擂鼓般的心跳聲,咚咚咚,一聲緊似一聲,氣氛一時亦有些凝固。
許久,才聽見女子輕緩冰冷的聲音傳來:“今兒,難得人來得這樣齊整,本宮有話便當著衆人的面一道說了。你們若肯用心,便仔細地聽一聽。若覺得無趣,那便左耳進右耳出也無妨。只是若哪日行差踏錯自尋了死路,那也莫怪本宮不念昔日主僕一場的情誼。”
衆人心中一凜,俱俯首道:“奴才(奴婢)等誓死效忠皇后娘娘,絕不敢有二心,請娘娘明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