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卷_第五十六章 不滿

才能重新把侯府的權力掌握在手中,而最重要的是,根據這件事,還能辨別出裡面那些對自己不肯死心塌地的人,紫雁,又有幾個人能有紫雁的運氣?侯府下人們的身契,不都在自己手中,不在別人手裡?

周夫人想清楚了,也就吩咐丫鬟們快些熬藥,巴不得一夕之間病就脫體,又是好好一個人兒。

月蘭蕙蘭下午來到內書房的時候,見秦先生已經在書房內等候,兩人十分驚訝,畢竟秦先生是個按時按點到,從不等她們的人。

月蘭蕙蘭雙雙上前,對秦先生行禮道:“勞先生久等,實在汗顏。”

“是我來早了,今兒我聽丫鬟說了,你們兩個頭一天理事的情形,心潮澎湃,就來的早了。”秦先生也不隱瞞,坦率說出。

月蘭蕙蘭驚訝地互相看了一眼,月蘭就笑著道:“可是弟子有什麼做的不對,才讓先生想了許多。”

“不,並不是你們做的不對,而是我在想,在這樣大家庭中,是韜光養晦的好,還是鋒芒畢露地好。”秦先生的話讓蕙蘭皺眉:“先生的話中,似乎頗不贊成鋒芒畢露呢。”

“的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也是常情。不過今兒聽了樊姑娘的一番軟中帶硬的話,我倒覺得,這各有各的好處,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完全拋開。”秦先生看著遠方,突然轉頭對月蘭她們微笑:“我年輕時候,也曾有過這種種疑問,後來有人和我說,先韜光養晦,等到實力夠了,就鋒芒畢露。”

“先生這話說的有道理,不過人生短短幾十年,若是實力永遠不夠呢,再說了,一直韜光養晦,會不會有一天,鋒芒也不見了,到那時候,只能落一句,性子好的評語?”蕙蘭向來口直心快,此刻也不例外。

一直沒說話的月蘭在旁邊點頭,秦先生笑了:“所以說,人生的事是料不定的,要把握時機,可是這時機總是難把握,誰也不是神仙,誰也不能算的清清楚楚永不出錯。”

月蘭還想再聽下去,秦先生已經把面前的琴絃一撥:“罷了,這也是我的胡思亂想,畢竟我是來教你們琴棋書畫,禮儀教養的,這些俗事,似乎不該教呢。”

“先生教的好,弟子也頗有感觸。又想鼓琴,請先生賜教。”月蘭說著就坐在琴前面,略一思索,手就放在琴絃上,一陣琴音傳出,這一回,就沒有太多思慮,而是想高喊,想說話,想告訴所有的人,自己心中,是有主意的。

等月蘭的琴音停下,秦先生纔對月蘭點頭:“很好,你已得琴之一味。”

“全靠先生的提點!”月蘭對秦先生恭敬行禮,秦先生笑了:“也是你悟性好,樊姑娘,聽此琴音,我只祝你有錦繡前程。”

蕙蘭只覺得她們兩個在打玄機,已經在那拉著月蘭的手:“姐姐,你和秦先生說些什麼?”

“說的是,人這一生,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

大,更要明白,時機錯過不要追悔。”月蘭輕聲解釋,秦先生已經又接著道:“須知世間萬物,我們所知的,不過萬一,若是太過執著於事事都要知道,那就更不消提了。”

月蘭再次點頭,蕙蘭似乎也懂了,含笑道:“這麼說我也有一說呢,得此知己,此生無憾。”說著蕙蘭把手伸向月蘭:“姐姐以後可不止是我嫂子,也不止是我姐姐,還是我的知己。”

月蘭微笑著把手放在蕙蘭手中,蕙蘭對月蘭俏皮一笑,看著兩人笑容,秦先生彷彿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候,人生若能得數知己,此生真的無憾。

侯府的事在月蘭蕙蘭操持下,這樣井井有條地過。樊三老爺在來京十天後也就告辭回京,離去之前,樊三老爺特地把月蘭找了過去,說了些爲人婦的道理,月蘭一一聽了,樊三老爺又讓她安心守孝,等到孝滿,自己會來京城,主持月蘭出嫁的各項事宜。

雖著這位叔父如此熱情也有侯府的原因所在,但月蘭還是拜謝了樊三老爺。樊三老爺又帶著樊棟去祭拜了樊程的靈柩,在樊程靈前嘰嘰咕咕說了許多話,又滴了幾滴淚,樊三老爺也就回家鄉去了。

周夫人病了,還病的很嚴重,那平常有來往的人家,也就紛紛來看病。月蘭畢竟是在孝期,周老夫人年老又不愛應酬,於是每次都是蕙蘭出面。蕙蘭十二三歲的少女,談吐清楚,禮儀大方,惹得來探病的夫人太太們個個讚不絕口。

有幾個和周夫人比較親近的人還和周夫人半真半假地說,要討蕙蘭回去做媳婦。這樣的話,也就是漫說著,漫應卓歐。周夫人原本也沒有女兒,按說蕙蘭嫁的好壞,和周夫人沒多少干係。但這郎舅也是很親的,周夫人恨不得把周瀾的翅膀全都剪掉,怎能再容下蕙蘭嫁到高門大戶裡?

原本,周夫人是想把蕙蘭嫁給來京趕考落第的年輕舉子,說出來也不丟人,外面瞧著也般配。可是這頭一個人說,周夫人還不在意,等到第二個第三個都這樣說,特別是經過上次的事,吳桐和周瀾之間親熱了許多,吳桐的母親前來探望周夫人時候,也和周夫人這樣說。

那就讓周夫人心急如火,首輔家有了一位公主媳婦,門第更是升上去一些。吳桐還有幾個年紀和蕙蘭差不多的堂弟,甚至還有同母弟。若是蕙蘭真嫁到吳家,那周瀾更是如虎添翼。

內有賢妻,外有高門的妹夫。到時候侯位離周勤只有越來越遠。這是周夫人萬萬不願意看到的情形。而要阻止這種親熱,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自己快些好起來,不讓蕙蘭再出面見客,還有等到自己好起來,還要籌劃一番,看能不能把蕙蘭驕縱的名聲給傳出去。

只有這樣,周瀾兄妹都沒有什麼好的名聲,對自己纔有利。周夫人是這樣想的,自然也是這樣做的。於是這天又有一位夫人來探望周夫人,恰好劉夫人也來探望小姑,三個人都是熟人,說笑一番後周夫人閉目思

睡,劉夫人送那位夫人出來。

兩人說笑著走出周夫人的院子,就往二門行去,剛拐過一個拐角,就聽到傳來一陣抽泣。

劉夫人是這府裡的舅夫人,自然眉頭微皺,劉夫人身邊的婆子就要去把那小丫鬟拉出來。劉夫人已經對那夫人道:“哎,這些小丫頭子們,有時候受了大丫頭們的氣,跑到別處哭也是常見的,不過睜眼閉眼罷了。畢竟各府都有規矩。”

這夫人應是:“這也是沒法子的,不過來這哭,難免……”

話還沒說完,就聽到那小丫鬟大叫:“姑娘,姑娘饒命,我以後再不敢了。”這聽起來有些蹊蹺,那夫人已經停下腳步,劉夫人曉得這是自己小姑的安排,卻要故意假裝:“陳夫人,我們快些走吧,畢竟是別人家的事。”

陳夫人聽到姑娘被提起,倒不肯走了:“我瞧這府內的兩位姑娘,樊姑娘我沒見過,但周大姑娘,卻不是這樣驕縱的人兒,怎麼這小丫頭害怕的很呢。”

說話時候,那婆子已經把小丫鬟從竹子後面拖出來,那小丫鬟還做個渾身顫抖被嚇的要死的樣子,嘴裡一直說著,姑娘饒命,姑娘饒命。

“陳夫人,快些走吧。”劉夫人這掩飾的樣子做的越過火,陳夫人越不肯走,已經對那小丫鬟笑著問:“你不要怕,到底出了什麼事兒了?”

那小丫鬟戰戰兢兢地跪下:“我,我,並沒出什麼事兒。”

“既然沒出什麼事兒,那就回去,好好地服侍你們家姑娘。”

劉夫人已經搶在陳夫人開口詢問前呵斥小丫鬟,小丫鬟應了聲是就往後走了。劉夫人這纔對陳夫人道:“這也是常見的,陳夫人休要……”

陳夫人的眉皺緊:“這個,雖說小丫頭們被大丫頭們打了來哭是常見的,可是說姑娘饒命什麼的,卻還是少見。不過年輕的女孩子們,有時候衝動起來,順手打罵也是有的。”

“不過是小丫鬟不懂事,算得什麼呢。陳夫人還請上轎吧。”劉夫人見陳夫人的轎子已經到了,就請陳夫人先上轎。既然劉夫人都這樣說了,陳夫人也只有上轎離去。劉夫人的笑容在陳夫人的轎子離去之後,才變成冷笑,今兒這樣,明兒再那樣,保準讓蕙蘭驕縱的名聲給傳出去。驕縱的侯門千金,又有幾個高門大戶的,願意娶回家做媳婦?到時就給蕙蘭配一個外地舉人,還會被贊後母仁德,這樣的繼女,都尋出好人家嫁過去了。

劉夫人回到周夫人房裡,把那些事情備細說了,周夫人這才覺得心平氣和一些,對劉夫人嘆道:“其實我也曉得,姑娘家的名聲壞了,我們家的名聲也不會好,可是此刻,也顧不上這許多了。”劉夫人忙安慰周夫人幾句,她們姑嫂在這說著話,就聽到外面丫鬟在和人說話,“紫雁姐姐,您來了。”

接著是紫雁的聲音響起:“夫人可醒著,樊姑娘吩咐我過來給夫人送針線。”

(本章完)

第二卷_第一百四十七章 欣慰第一卷_第六十一章 孝滿第三卷_第兩百章 消息第一卷_第五十二章 兩全第一卷_第十一章 相見第二卷_第七十四章 應對第一卷_第二十三章 劉府第二卷_第一百零三章 各自思量第三卷_第一百九十八章 鬥嘴第一卷_第十一章 相見第三卷_第一百九十九章 憑什麼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八章 對峙第一卷_第一章 驚變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二卷_第八十六章 涉險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三十七章 笑話第一卷_第七章 退婚第一卷_第五章 侯府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章 撤換第一卷_第十九章 斷情第二卷_第七十七章 鬧大第二卷_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沉第二卷_第八十八章 遇襲第三卷_第兩百零九章 幫忙第二卷_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別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一章 應對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八章 霹靂第二卷_第七十六章 搬弄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章 驚恐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悟第一卷_第六十四章 成親第二卷_第九十九章 叮囑第二卷_第一百二十七章 喜事第二卷_第八十二章 怨恨第二卷_第一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心亂第二卷_第一百零三章 各自思量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五章 擔憂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六章 入宮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五章 勸第一卷_第六十四章 成親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七章 辯白第一卷_第三十四章 赴約第一卷_第五十章 平息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四章 輸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二章 生非第二卷_第一百零五章 帖子第三卷_第一百八十八章 恫嚇第一卷_第二十五章 闖禍第二卷_第一百零八章 酒後第一卷_第五十章 平息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第二卷_第九十九章 叮囑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奪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卷_第二十九章 安王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四章 厭了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八章 對峙第三卷_第一百八十一章 願望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二章 責罰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五章 用人第二卷_第九十九章 叮囑第二卷_第一百四十三章 反對第一卷_第六十六章 如願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一章 傷心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九章 傳言第一卷_第二十八章 王府第一卷_第十章 日子第一卷_第三十章 惆悵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一章 入圈第一卷_第四十二章 選擇第一卷_第四十七章 蘭花第三卷_第一百九十章 思思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奪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二卷_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九章 無禮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心第二卷_第八十二章 怨恨第一卷_第五十一章 不承認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章 笑話第一卷_第二十四章 失敗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心亂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八章 偏袒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六章 挑刺第二卷_第一百零四章 籠絡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四章 輸第一卷_第七章 退婚第三卷_第兩百零三章 訴苦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悟第三卷_第兩百零五章 巧言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二章 鬧大第二卷_第六十七章 各自打算第三卷_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配第二卷_第七十七章 鬧大第一卷_第四十三章 懇求第二卷_第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三章 籠絡
第二卷_第一百四十七章 欣慰第一卷_第六十一章 孝滿第三卷_第兩百章 消息第一卷_第五十二章 兩全第一卷_第十一章 相見第二卷_第七十四章 應對第一卷_第二十三章 劉府第二卷_第一百零三章 各自思量第三卷_第一百九十八章 鬥嘴第一卷_第十一章 相見第三卷_第一百九十九章 憑什麼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八章 對峙第一卷_第一章 驚變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二卷_第八十六章 涉險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三十七章 笑話第一卷_第七章 退婚第一卷_第五章 侯府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章 撤換第一卷_第十九章 斷情第二卷_第七十七章 鬧大第二卷_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沉第二卷_第八十八章 遇襲第三卷_第兩百零九章 幫忙第二卷_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別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一章 應對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八章 霹靂第二卷_第七十六章 搬弄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章 驚恐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悟第一卷_第六十四章 成親第二卷_第九十九章 叮囑第二卷_第一百二十七章 喜事第二卷_第八十二章 怨恨第二卷_第一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心亂第二卷_第一百零三章 各自思量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五章 擔憂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六章 入宮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五章 勸第一卷_第六十四章 成親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七章 辯白第一卷_第三十四章 赴約第一卷_第五十章 平息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四章 輸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二章 生非第二卷_第一百零五章 帖子第三卷_第一百八十八章 恫嚇第一卷_第二十五章 闖禍第二卷_第一百零八章 酒後第一卷_第五十章 平息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第二卷_第九十九章 叮囑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奪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卷_第二十九章 安王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四章 厭了第三卷_第兩百一十八章 對峙第三卷_第一百八十一章 願望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二章 責罰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五章 用人第二卷_第九十九章 叮囑第二卷_第一百四十三章 反對第一卷_第六十六章 如願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一章 傷心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九章 傳言第一卷_第二十八章 王府第一卷_第十章 日子第一卷_第三十章 惆悵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一章 入圈第一卷_第四十二章 選擇第一卷_第四十七章 蘭花第三卷_第一百九十章 思思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奪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二卷_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二卷_第一百一十九章 無禮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心第二卷_第八十二章 怨恨第一卷_第五十一章 不承認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章 笑話第一卷_第二十四章 失敗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心亂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八章 偏袒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六章 挑刺第二卷_第一百零四章 籠絡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卷_第一百七十四章 輸第一卷_第七章 退婚第三卷_第兩百零三章 訴苦第三卷_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悟第三卷_第兩百零五章 巧言第二卷_第一百三十二章 鬧大第二卷_第六十七章 各自打算第三卷_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配第二卷_第七十七章 鬧大第一卷_第四十三章 懇求第二卷_第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卷_第一百五十三章 籠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和政县| 泰州市| 新邵县| 酉阳| 济南市| 禹城市| 留坝县| 潼关县| 汶川县| 丁青县| 北票市| 五莲县| 抚宁县| 达孜县| 夏津县| 钦州市| 邢台市| 齐齐哈尔市| 阜平县| 平安县| 松滋市| 翁牛特旗| 宁安市| 潞西市| 乐至县| 长丰县| 苍山县| 泗阳县| 桐庐县| 韩城市| 老河口市| 陆河县| 涟水县| 中超| 镶黄旗| 息烽县| 虞城县| 贡觉县| 玉环县| 蓬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