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兩件事趕到了一起,都落到了丁朝陽的身上,他要立刻出發去北京西安。
鏡頭2
臨時到火車站購買了車票,拎著手提旅行包,計劃兩個目的地先到北京再去西安。
鏡頭3
晚上八點五十,去北京的火車六十次特快,丁朝陽再熟悉不過的一趟列車了,從長春到北京要十多小時,他買的是臥鋪,在一九八七年,這是豪華列車。
鏡頭4
一下火車,丁朝陽心情隨天氣變得格外爽朗,深深的吸了口北京新鮮的空氣。
鏡頭5
北京的天真藍吶,清早,下了火車沒時間欣賞北京的景色,直奔公主墳八一廠去了。
鏡頭6
在丁朝陽的心目中,八一廠有個很壯觀的場景,但實際映入他眼簾的是低矮的平房,頂多有幾棟兩層樓的房子。
鏡頭7
王導派來他的助手接丁朝陽進入廠區,安排他住進了八一廠招待所。
鏡頭8
下午,丁朝陽在八一廠隨意轉了轉,院內林蔭道旁種著腕口粗的白楊樹,看不見幾個人,更看不見大明星。
鏡頭9
晚上王導來了,請丁朝陽吃了頓飯,一再囑咐要把帶子保管好,這兩盒紀錄片大四三錄像母帶,內容沒有備份,是他們兩個月的感情和心血。
鏡頭10
丁朝陽拿到母帶,十分小心的放入包內,代表師裡的首長一再感謝。
鏡頭11
爲感謝王導,丁朝陽特意買了些糕點食品做禮物,專程去王導家的四合院拜訪了一下,王導說過,是免費爲部隊做紀錄片,不收任何費用,他把丁朝陽的禮物看做
是孩子孝敬父母,收下了。
鏡頭12
比起商業影片的收入,王導是奉獻了,他堅持分文不取,用實際行動證明對部隊建設的支持。
鏡頭13
西安也是首都,她是古都,看起來天沒有北京的藍,有種灰舊的感覺。
鏡頭14
丁朝陽一下火車,感到了一陣微風夾雜著塵土,迎面吹來。相比北京這裡更顯乾燥些。
鏡頭15
他下了公交車,走進了政治學院的大門,邁上了通向函授部的樓梯。
鏡頭16
函授部走廊內,有個寬闊休息的空間,擺放著一條長椅子,丁朝陽想在這裡調整一下情緒,
鏡頭17
還真是巧,剛要坐下,遇見了正要去上課的教員王其萍。
鏡頭18
王教員向他介紹了學院的組織結構情況,並告訴他要找函授部主任要過兩天,他下去授課了。
鏡頭19
第二天,王其萍和丈夫騎著自行車,也給丁朝陽借了輛自行車,騎行在參觀碑林、大雁塔、鐘樓的路上。
鏡頭20
王老師還真是個講究人,認認真真的領丁朝陽參觀景區,晚上到小吃街吃了一遍西安的小吃。
鏡頭21
王其萍想起到部隊授課時,丁朝陽接待她的情景,說什麼也要好好招待他,一連幾個晚上,去了小吃街,又去舞廳,西北人,豪爽啊。
鏡頭22
過了兩天,函授部主任回到學院,丁朝陽此時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鏡頭23
傍晚,丁朝陽買了些高級補品和營養食品(當時最能代表誠意的物品
)當做禮物,來到了函授部主任的家。
鏡頭24
丁朝陽事先已經探明瞭他家的住址,他家住在很普通學院教師樓內,在一樓,打開陽臺的玻璃門,通向自家的小菜院子,在支起的葡萄架下有個圓桌和幾把椅子,函授部主任在那裡接待了他。
鏡頭25
說明了來意,並把自己多年在基層做函授工作的體會和感受,真誠的與他交流,還對函授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鏡頭26
的確,丁朝陽在宣傳科從事幾年的函授接待工作,深有感觸,句句說到了點子上。
鏡頭27
他具體提出了把函授學員證,和準考證及畢業證合爲一體的意見。
鏡頭28
丁朝陽知道他提出的建議是多數基層幹部接受函授教育的真實需求,代表他們的心聲,同時也說出了函授部主任的想法。
鏡頭29
函授部主任很是感動:“學院的函授工作離不開像你這樣的基層幹部,你的到來對我們完善工作、實現部隊幹部的高素質、高學歷目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你放心,你們參加考試的人員一定能按時畢業。”
鏡頭30
函授部主任的一席話讓丁朝陽心放倒了肚子裡,預感到了此次不會白來啦。
鏡頭31
丁朝陽把四十六師抗美援朝紀錄片錄像帶安全的帶回了部隊,各個團隊分隊通過閉路輪番播放。
鏡頭32
部隊得到了直觀的傳統教育,讓王導的辛苦沒有白費。
鏡頭33
過了不到一個月,西安政治學院新出的綜合學員證到了,二百多幹部如期拿到了畢業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