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清晨,徐徐升起的太陽,照在濱海大道旁跑步鍛鍊身體人的身上,海風拂面,帶著淡淡的海水味兒,讓人們迎著海風,擁著陽光,開始一天的生活。
鏡頭2
仔細瞅,鍛鍊身體的人羣中有個老太太的身影,她時髦的像個大姑娘,耳朵上掛著耳機,聽著音樂,隨著節拍,旁若無人的邁著舞步。
鏡頭3
旁邊有人和她打招呼:“劉姨,早啊。”
鏡頭4
她對人笑笑,招招手,又沉浸在她的音樂節拍裡。
鏡頭5
一會兒,只見一些人從她手裡接過個小牌子,老太太把手裡無數的小牌子發給大家,其實這是早晨預訂水餃的一種方式。小牌子上面寫著預訂水餃的數量,回頭去領取。
鏡頭6
這種方式,看出來老劉太太的用心良苦,她按照居住的小區,把預定的數量分派到各個分店兒,做好顧客前來取的準備。
鏡頭7
有個婦女,在醫院護理急病住院的丈夫,問及食慾如何,其答到:"這幾天一直給我吃蘭州面,能不能改吃東北郎餃子新出鍋的餃子啊,讓我換換口味兒。"
鏡頭8
妻子急匆匆趕到東北郎餃子,買了一斤剛出鍋的餃子,哪成想,丈夫一股腦全吃了,而且還期待妻子再去買給她吃。
鏡頭9
醫院的病人和護理都知道"東北郎餃子"好吃,都去買。
鏡頭10
有個病重的陳大媽,癌癥晚期,平時就總去"東北郎餃子"吃餃子,與劉文蘭相處甚
好,在她病重期間,躺在病牀上,子女問她:“媽,要吃些什麼,您儘管提,孩子們一定會給您辦到。"
鏡頭11
沒想到她竟要求吃一頓"東北郎"的餃子,子女趕緊去買。
鏡頭12
到了"東北郎餃子",說明情況,劉文蘭知道後,親自下廚,做好了免費送給了老人的子女,並告訴他們,住院期間的餃子全免費。
鏡頭13
老人信佛,每當她接過"東北郎"送來的熱氣騰騰的餃子,都會雙手合十,總要嘴裡祈禱著唸叨一番:“願佛主保佑劉老闆,生意興隆,東北郎餃子,越來越火。”
鏡頭14
由於老人癌變惡化,雖然痛苦與病魔做著抗爭,但終抵不過癌細胞迅速擴散的速度,臨終家人圍在她的身邊。
鏡頭15
她十分惦念世間情感,以前瞭解劉文蘭的經歷,臨終前不忘她們的情誼,對子女們說:"我想臨終前,你們給我準備的是東北郎餃子。"
鏡頭16
這話讓親屬們錯愕:"難道東北郎餃子有那麼大的魅力嗎。"
鏡頭17
她女兒二話沒說,知道她平時最愛吃“東北郎餃子”的水餃,拿著保暖飯盒,跑出醫院的門口,坐上停在門口的出租車:“師傅趕快,東北郎餃子。”
鏡頭18
通過此事,叫響了“東北郎餃子”的名氣,也提醒了劉文蘭,要在醫院附近開一家分店。
鏡頭19
老人去世了,可是“東北郎餃子”一傳十,十傳百,口碑是越來越好。
鏡頭20
裝修房子的工人們,放下手裡面的工具,擦洗著手上的油漆,叫到:“快點兒,我已經訂好了東北郎餃子的午餐,去晚了排不上了。”
鏡頭21
於是只見裝修師傅們紛紛從凳子上下來,有的去衛生間洗手,有的換下幹活的衣服。
鏡頭22
他們三五成羣,來到“東北郎餃子”,還真是人多無空桌,正是飯口,沒有辦法只好站著。
鏡頭23
幹力氣活兒都能吃,一人一斤水餃剛吃多半飽,一斤半剛剛好。
鏡頭24
他們經常是有打包的習慣,怕回去後哪位兄弟沒吃飽,再吃。
鏡頭25
有些企業聘用的姐妹們,每到午休來臨,走到小吃街,首選“東北郎餃子”,女孩子喜歡乾淨,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個品牌店最乾淨。
鏡頭26
宏魁公司的人每到飯口,都是十個八個湊一桌,一來就是幾十人。
鏡頭27
劉文蘭看著熟悉的面孔,多數人跟她很熟悉,都會跟同伴說:"她就是這裡的老闆。"她也把這些年輕人當成自己的孩子。
鏡頭28
有很多人錢沒帶足,或是乾脆賒賬,她從不計較,能照顧她都會照顧。
鏡頭29
看似是經營上的漏洞,可就是這樣,留住了諸多的回頭客。
鏡頭30
下午放學,有的老人接孩子回家,路過“東北郎餃子”,訂份水餃,很快能讓小孫子吃上熱氣騰騰的水餃,等於解放了手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