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重慶人性格豁達,說的是四川方言帶有重慶人的特點,王佳珍雖然在雲(yún)貴川多年,但對重慶的本地方言很多還是弄不懂,有了彭安碧的陪伴正好是個瞭解重慶方言的機會。
鏡頭2
兩人早起互道:“早安”,說一遍重慶方言,再說一遍法語,由於兩人的互補,使她們的相互提高很快。
鏡頭3
彭安碧把知道的重慶方言講解給王佳珍聽:“耍朋友就是談戀愛,打牙祭就是吃肉,髒班子就是丟面子,雲(yún)中就是中午12點,辦燈就是不認真,燈多就是辦法多,貓煞就是美好很不錯,鐵老殼就是不怕事、頑固,聳起就是怕人、怕冷的樣子,妹希希的就是害羞的樣子,陰倒就是悄悄,窩把把就是拉屎,沒得來頭就是沒關係?!钡鹊?。
鏡頭4
王佳珍一一記在腦子裡,她很欣賞重慶方言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說起來很生活化。
鏡頭5
重慶擺龍門陣的人們還真的要懂得這些方言,王佳珍又問:“軟技技、軟湯湯、陰技技是什麼意思?”
鏡頭6
王佳珍記得讓她一次不懂含義的對話,別人說他軟堂堂,她也說人軟堂堂,弄的大夥鬨堂大笑。
鏡頭7
彭安碧講解道:“那是沒精神、不硬氣的意思。”
鏡頭8
兩人習慣了方言對話,在彭安碧的心裡覺得王佳珍有極強的母愛天性,天生就是哥哥應該娶的女人。
鏡頭9
就這樣,王佳珍一天一天很聰明成了說著地地道道重慶方言的重慶人。
鏡頭10
王佳珍是記者出身,有很強的觀察力和模仿力,她無時不刻的觀察彭安碧的生活習慣。
鏡頭11
她觀察到彭安碧特別能吃辣,家裡到處掛著涼曬的辣椒,於
是她也跟著吃起了辣椒。
鏡頭12
王佳珍開始是不適應的,後來越吃越嫌辣的不夠。
鏡頭13
重慶人不是一般的能吃辣,沒有菜,幹吃辣椒就米飯,看著就熱血沸騰。
鏡頭14
王佳珍用勺子崴了一勺紅紅的辣椒拌在了米飯裡,一點兒也不比重慶人吃辣少,
鏡頭15
不成想,王佳珍適應能力特別強,很快頓頓飯都離不開辣椒了,簡直是無辣不歡。
鏡頭16
吃辣,讓王佳珍和彭安碧的生活習慣越走越近,從中體會到了重慶人的熱辣、率性、堅韌、刻苦的性格和品行。
鏡頭17
彭安碧在跟王佳珍學習法語的時候,問起了法國的方言,彭安碧:“法國的方言什麼樣?”
鏡頭18
王佳珍搜索自己知識的記憶庫,做爲記者出身的她,對本國語言的掌握是系統(tǒng)的,全面的,但又是簡單的,容易表述的,因爲法語本身就沒有中文複雜。
鏡頭19
王佳珍解釋道:“法國方言分四大類,按照地理位置和民族種族來劃分,百年來法德兩國恩怨情仇,所以法國憲法特別規(guī)定爲了維護法蘭西民族的統(tǒng)一,禁止在法國本土說方言的法律,方言文化越來越少,使用方言的人也大多數(shù)是老人?!?
鏡頭20
聽到王佳珍對本國方言的敘述,讓彭安碧感到東西方的不同,在中國絕對不會爲統(tǒng)一語言而動用法律,更不會消滅一種方言,因爲方言是文化的傳承,一種方言沒有了,就等於一種文化沒有了。
鏡頭21
王佳珍手裡拿著用繩子穿起來的紅辣椒,接著說:“法國地方語言的使用可能怕威脅到國家統(tǒng)一,因此加以控制,兒童因在操場上說方言會受到懲罰,或是體罰是常有的事兒
?!?
鏡頭22
“從小就沒有講方言的概念,從上小學開始就講標準的法國語言?!?
鏡頭23
王佳珍從彭安碧手裡接過穿好的紅辣椒,晾在事先釘好釘子的牆上,接著對彭安碧說:“法文的官方語言就是靠這樣的無情保護才生存下來的。”
鏡頭24
彭安碧指著牆上的紅辣椒:“這些只夠吃幾天的,還要再涼曬一些?!庇种钙渌葑印霸蹅儼褷潚鞚M。
鏡頭25
中國的普通話推廣要困難得多,地方語言代表著地方的文化,王佳珍對彭安碧說:“中國和法國共同之處就是人們都熱愛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爲了守護自己的文化都付出了太多的犧牲。
鏡頭26
各屋子滿牆壁掛的全是紅辣椒,彭安碧像媽媽在世一樣喜歡著滿牆的紅精靈。
鏡頭27
兩人在語言交流過程中,加深了彼此的瞭解和感情,認同感越來越深,在彭安碧的心裡漸漸地把王佳珍當成了自己的嫂子。
鏡頭28
王佳珍跟在彭安碧的身後把串好辣椒的繩子遞給她,對她說:“累了,休息吧。”
鏡頭29
在房間的牆壁上,掛滿了用繩子串好的紅辣椒,好似屋子重新裝飾了一遍,格外耀眼。
鏡頭30
彭安碧在廚房一個紅磚砌成的爐竈旁坐下,講述媽媽傳授做臘肉的經(jīng)歷。
鏡頭31
王佳珍提出:“特別想知道臘肉的做法?!?
鏡頭32
彭安碧能夠在熟人面前展示技能,激發(fā)了她的表現(xiàn)慾望,指著掛在牆上哥哥買回的準備做辣肉的原料。
鏡頭33
彭安碧:“正好家裡要做臘肉,一定讓你學會臘肉的做法,也一定讓你吃好重慶的臘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