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時間一晃半年過去了,有件事情的發生,讓劉文蘭人生有了不可選擇的轉折。
鏡頭2
她的一句不經意哄孩子的閒話,惹來了精神折磨和皮肉之苦,讓她後悔不該愛心氾濫,多管閒事。
鏡頭3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傍晚,兩個孩子依偎在她的身旁,說著閒話,劉文蘭說:“你們想去什麼地方,我有時間帶你們去。”
鏡頭4
丁朝陽淘氣,沒有過大腦說了句:“我想去臺灣。”
鏡頭5
劉文蘭知道孩子是在淘氣,也就迎合他:“那好,等臺灣解放,我帶你們去玩兒。”
鏡頭6
第二天吃飯時,丁朝陽和另一個幼師阿姨說:“劉老師準備帶我們去臺灣。”
鏡頭7
這下在幼師阿姨們之間可炸開鍋了,再反動能有逃往臺灣反動嗎。
鏡頭8
丁永剛知道此消息,也警惕起來,問她:“你真的要把孩子弄到臺灣去嗎?”
鏡頭9
劉文蘭委屈的說:“哪有,那是哄孩子們玩兒呢。”
鏡頭10
她顯然是不願意放棄與丁參謀之間的感情:“孩子們的眼神會告訴你,我喜歡他們是真心的。”
鏡頭11
幼兒園的園長得知劉文蘭要帶孩子們去臺灣的話把,有意把事情搞大,報復她以前的不敬之舉。
鏡頭12
當時正值文革中期,各行各業都在批判修正主義苗頭,抓一些典型拿出來批鬥的需要。
鏡頭13
幼兒園正缺反面
典型,劉文蘭被抓了個正著,一連批鬥她三天。
鏡頭14
丁永剛退卻了,在劉文蘭被人侮辱的時候,沒有人出來爲她開脫一下,她心目中的愛人已經站在她的對立面,她委屈極了。
鏡頭15
正在此時,園裡領導召開了批判反動言論的大會,劉文蘭成了反動典型。
鏡頭16
會上,有人發言:"死不改悔的封建沒落階級的後代,竟把反動的觸角伸向革命的後代,不把她打倒,共產主義事業將失去接班人,我們奮鬥的目標將半途而廢。"胡說八道一通。
鏡頭17
政治運動的年代,沒有人講真理,只有牆倒衆人推,火起添乾柴的情勢。
鏡頭18
又有人發言:"劉文蘭一貫與組織做對,反黨反社會主義,擬逃往臺灣,還要把身邊的孩子帶走,我們絕不能讓她得逞。"
鏡頭19
此時有個胖子少年,據說是園長的兒子,手裡拿著幼兒園木凳子上卸下的木腿兒,打在劉文蘭的後背上。
鏡頭20
他邊打邊說:“你老實交代,是不是要帶丁朝陽兄妹倆去臺灣?你個反革命分子,不打不老實。”
鏡頭21
在重棒之下,劉文蘭只得含淚忍屈承認自己是無意中跟孩子說起此事兒,不想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鏡頭22
沒等她說完,又是一頓毒打。
鏡頭23
就這樣折磨她半天,精神受盡侮辱,身體受盡摧殘。
鏡頭24
後來,打人的累了,打不動了,發言的人也詞窮了,大家
方纔罷手。
鏡頭25
幾個穿軍裝的人,壓解著痛哭流涕的劉文蘭,到禁閉室去了。
鏡頭26
到了深夜,屋裡傳來她哭泣的聲音,她傷口疼痛難以入睡,想到白天的經過,覺得比竇娥還冤,可是她無處申冤,只能委屈的哭泣。
鏡頭27
這天以後,連續批鬥三天,極其殘忍的對她進行折磨和摧殘。
鏡頭28
再以後,除了專門批鬥她,有個別的主題活動,也要把她當做反面陪襯,拉出來鬥鬥。
鏡頭29
此時她恨園長,恨打她的人,恨那些不明真相大放厥詞的人。
鏡頭30
但是她,沒有恨孩子,因爲孩子童言無忌,不懂是非,是被人利用的工具。
鏡頭31。
她被的人帶走,路上看見丁朝陽,並沒有說什麼,而是滿臉淚水從他身邊走過。
鏡頭32
劉文蘭覺得無法再忍受屈辱,在幼兒園無法待下去了,於是她以需要養傷爲由,回老家去了。
鏡頭33
她想回瀋陽,可是怕爹媽擔驚受怕,她只能回到北京的四合院,現在的劉文蘭,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她了,四合院也住進了不認識的幾個家庭。
鏡頭34
她在一個沒人願意住的房間住下。
鏡頭35
在北京,像她這樣被造反派批鬥的人聚在一起,探討申訴的途徑,可是那個年代公檢法已經沒有了,申訴無門,只得自認倒黴。
鏡頭36
爲了生計,她出去找工作,來到當地的居委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