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乘著彭安碧睡覺的時間,丁永剛到醫院大門外自行車停放處,找到自己的自行車子,騎著上了馬路,他回了趟家。
剪頭2
家裡的生活秩序已被打亂,牀上一片狼籍,衣物到處都是,孩子們的鞋子屋內一隻,門口一隻。
鏡頭3
孩子放在張婉珍家,他過去看了看,對孩子們說:"你們在張阿姨家要聽話,媽媽很快就出院。"他在騙孩子們,也在騙自己。
鏡頭4
丁永剛拿來換洗的衣服,告訴妻子:“這次恐怕要住的時間長一些,這次爭取抑制住瘋長的結石。”
剪頭5
彭安碧聽到孩子的消息,十分欣慰:"多虧了有婉珍這個老同學,要不然不知道孩子們得遭多少罪。"
鏡頭6
丁永剛說:"你不在家,我進到屋裡空蕩蕩,不知道怎麼能維持生活,當我看到孩子們在別人家吃飯,心裡很不好受,他們都盼望媽媽能早日回來。"
鏡頭7
他看到牀頭病號牌子上寫著:彭安碧,女,二十七歲,內科一分部,二零二房,一牀。
鏡頭8
場景回到五十年代中期,一個初中女生胸前掛著胸章和學生號牌,胸章寫著:重慶市渝北一中,學生號牌上面寫著:彭安碧,女,三年二班。
鏡頭9
彭安碧頭上繫著紅色的髮帶兒,身穿著齊膝的白色揹帶裙子,黃紅格子相間的襪子,白色的膠鞋,她是那麼的有朝氣,在女生中格外顯眼。
鏡頭10
丁
永剛一身戎裝,斜揹著掛包,站在學校的門口,他望著女友的身影,眼神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鏡頭11
青澀的年紀,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他們將攜手度過幸福的生活。
鏡頭12
他們的感情建立在激情燃燒的火紅年代,都是把生命奉獻給革命事業的一代無私的人。
鏡頭13
彭安碧沒有因爲東北的寒冷不適而退卻,自己經常過著一個人在家裡守護著孩子,等著丈夫的回來的日子。
鏡頭14
她明白一個道理,嫁給軍人,就意味著空守家園,意味著長久的奉獻。
鏡頭15
但是至今她對自己的選擇,沒有感到不後悔。
鏡頭16
丁永剛的壓力是在心裡埋藏著的,事業的追求,家庭的生活,孩子的成長,愛人的身體,無不牽動他的每根神經。
鏡頭17
眼下照顧好愛人,使愛人早日康復,迴歸家庭,是他最大的願望。
鏡頭18
丁永剛對彭安碧說:"你要解手嗎?我幫你,別人不會誤會的。"他爲妻子解大小便。
鏡頭19
他爲她擦洗身體,爲她接屎接尿,已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鏡頭20
丁永剛感激彭安碧給自己的溫暖,十分的敬重自己的愛人,是她當年放棄了重慶大城市的生活,來東北與自己爲伴。
鏡頭21
他端著飯碗,把稀飯一勺一勺的喂進彭安碧的嘴裡。
鏡頭2
2
彭安碧眼前浮現兩個孩子嬰兒時期餵飯的情形,孩子的小嘴用舌頭抿著喂進嘴裡的食物,然後再張嘴等著下一口。
鏡頭23
胖嘟嘟的小手,紅撲撲的臉蛋兒,讓彭安碧的母愛猶如涌上岸邊的潮水,一浪接著一浪擁抱著岸邊的巖石一樣,擁抱起自己的寶貝。
鏡頭24
彭安碧說:“我又回到了孩子嬰兒時代,兩個孩子就是我這樣喂大的,現在爲難你了。”
鏡頭25
丁永剛說道:“你爲這個家付出的比我多,你有病了,我照顧你,是應該的。”
鏡頭26
用完飯過後,彭安碧示意要大便,丁永剛在牀下拿出牀便器,爲她接大便。
鏡頭27
夏天悶熱,襯衣幾乎要天天換,丁永剛每天都爲妻子換衣擦背、洗腳擦退。
鏡頭28
他像專業的護理師一樣,護理著妻子,使她始終保持清新體味兒。
鏡頭29
他們夫妻恩愛的表現,博得同室病友的讚賞:“看人家夫妻多恩愛,丈夫照顧妻子多盡心呀!”
鏡頭30
同病房的病友,把他們的舉動作爲要求自己愛人效仿的標準:“向人家學學,”病友指著自己的丈夫:“你就不能盡點兒心嗎?”
鏡頭31
彭安碧在二零八醫院一住就是一個多月,身體好了半個月,後半個月又出現了原來發病的癥狀。
鏡頭32
經過醫生進一步匯診,又發現結石,只得繼續手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