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自信的丁朝陽認爲自己到哪兒都能幹好,特別是在部隊裡,在父親的幫助下,決定調回長春的部隊十六軍四十六師。
鏡頭2
調轉手續都要自己去辦,他按著計劃,坐上回長春的列車。
鏡頭3
每次回長春都坐五十九次列車,因爲車上的列車員很多是丁朝陽的鐵路子弟的同學們,此時丁朝陽的心情,是坐這趟列車的次數不會太多了,以後長春見吧。
鏡頭4
他熟悉的列車員們,得知丁朝陽要調回長春的消息,都來祝賀,餐廳的同學還特意給他加了幾道硬菜。
鏡頭5
在父親的引領下,丁朝陽見到了十六軍幹部處李處長,沒送什麼禮,只買了些水果之類的東西。
鏡頭6
一見李處長,丁朝陽認出是李永健的父親,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他拍了一下丁朝陽的肩膀:“這孩子出落的一表人才了。”
鏡頭7
第二天,拿到了十六軍幹部處的接收函。
鏡頭8
丁朝陽對李處長深深的鞠了一躬,謝過之後趕往三十九軍辦手續去了。
鏡頭9
第三天,來到大石橋三十九軍幹部處,找到原丁朝陽一個團的丁中華幹事,他眼下是三十九軍幹部處的幹事,專門負責人員調轉。
鏡頭10
丁幹事見到十六軍開出的接收函,二話沒說同意開出了調出函,對丁朝陽說:“離家近了,好事兒,好事兒啊。”
鏡頭11
丁朝陽拿著十六軍和三十九軍的信函後,趕坐通往石山的火車,回團裡向首長和
同志們告別去了。
鏡頭12
他這次回來帶了不少東西,主要是煙喝酒。
鏡頭13
他感到幾年來的成長經歷,離不開團裡首長的關愛和戰友們的支持幫助,他給每個團政治處的股長帶了一瓶長春特產的榆樹大麴酒,給戰友們每人分了幾盒精裝迎春牌香菸,算是以此感謝並告別了他們。
鏡頭14
有的人祝賀,有的人羨慕,離開了走出家門邁出第一步的地方,是對是錯,當時看不清楚,只覺得離家近了就是好事兒。
鏡頭15
組織股冉幹事代表團裡,給丁朝陽寫了鑑定評語:“該同志虛心好學,多才多藝,尊重領導,團結同志...?...”。
鏡頭16
丁朝陽的調轉計劃在逐步的實現,回到了十六軍,他好像到別人家串了趟門兒,一眨眼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部隊子弟在自己父親戰鬥過的地方當兵,都會對部隊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鏡頭17
十六軍四十六師部幹部科,丁朝陽拿到了調令,到炮團幹部股報到。
鏡頭18
炮團機關就在“西大營”院內,有一座二樓使他們的辦公場所。
鏡頭19
胡一號、賀二號在機關門口遇到丁朝陽,胡一號:“看在你爸爸是老炮兵的份上,我們同意接收你,好好幹!”
鏡頭20
這是對丁朝陽父親爲人的肯定,也是對丁朝陽的鼓勵。
鏡頭21
賀二號:“先到二營報到,幹一段看情況再說。”
鏡頭22
政委的話有鼓勵也有安慰
,話外之意是說幹好了有機會,幹得不好就沒有機會。
鏡頭23
丁朝陽二話沒說,坐上八路公交車,馬上趕往鐵北二營。
鏡頭24
丁朝陽得到團長政委的“諭旨”後,信心十足,只想馬上到部隊去。
鏡頭25
二營的營房比較舊,營門口有個簡易的站崗士兵用的小亭子,大門向東,不到1.5米高的圍牆,把四萬多平米的營房圍了起來,東側是營房區,西側是訓練場和炮場區。
鏡頭26
東西兩側有一排十多米高的大楊樹隔開,生活區和訓練區分的一清二楚。
鏡頭27
營部在一個二樓的樓上,樓下是四連,後面並排的樓房是五連和六連,全營不到五百人。
鏡頭28
任命丁朝陽爲營部書記(相當於連部文書,不同的是營部書記是排級幹部)。
鏡頭29
西側的炮場,擺放著幾十門清一色的八五加農炮,純牌兒蘇聯貨。
鏡頭30
這是真正的部隊基層,是最苦的地方,也是最能鍛鍊人的地方。
鏡頭31
丁朝陽到了營部,營裡孫北龍副教導員與他談話,只見他坐在辦公桌前,手裡拿著一張小紙條,像是與丁朝陽談話的提綱:“一是服從指揮,二是不能經常回家,三是要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四是...?...”。
鏡頭32
丁朝陽很新奇,對人新奇,環境新奇,對武器新奇,對營房也新奇。
鏡頭33
丁朝陽又回到了基層,他很自信,因爲他在連隊呆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