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剛來的時候,看著營房還挺好看,可時間一長了,這營房怎麼這麼破舊。
鏡頭2
看著這也舊那兒也破,好像解放前多年沒有維修的房子。
鏡頭3
到二營頭幾天吃的高粱米飯還挺香,現(xiàn)在怎麼都難吃啊。
鏡頭4
炒的蔬菜也少油、缺肉,讓戰(zhàn)士們的生活苦不堪言、沒有盼頭。
鏡頭5
在營裡工作一段時間了,搞什麼活動都捉襟見肘,辦點兒事情也很難,主管領導能支配的資金不足,可營裡處處需要錢。
鏡頭6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戰(zhàn)士們經(jīng)常抱怨領導無能,守著金碗要不來米飯。
鏡頭7
營領導們開始動腦筋掙錢了。八十年代初期,人們都在爲致富奔忙著,報紙上的一折廣告吸引了他們的眼球,養(yǎng)蚯蚓能致富。
鏡頭8
營裡開會一致通過了飼養(yǎng)蚯蚓掙錢的方案,指定專人負責此事。
鏡頭9
大平二號,首選,一塊錢買十條蚯蚓,一年之後繁殖一千多條,是個生財之道。
鏡頭10
營裡騰出禮堂地面四、五百平米的空地,其它工作一律讓路。
鏡頭11
蚯蚓要餵馬糞,蓋稻草,澆溫水,五噸的蚯蚓就這麼養(yǎng)起來了。
鏡頭12
二營飼養(yǎng)的蚯蚓個兒大,色紅身長,不到一年就開始出售了。
鏡頭13
兩年間,不時有人來購買蚯蚓。
鏡頭14
第二年收回了投入有了盈利,營裡仔細覈算收入還不錯。
鏡頭15
由於是部隊經(jīng)營,信譽較好,質量上乘,服務周到,營裡一年收入五、六十萬。
鏡頭16
伙食改善了,房屋維修了,就連營房大門也重新修建了起來。
鏡頭17
營裡手頭寬裕了。但是養(yǎng)蚯蚓受衛(wèi)生條件影響,而且佔用了禮堂,營裡決定放棄養(yǎng)蚯蚓改養(yǎng)君子蘭。
鏡頭18
營裡指定汽車劉體君助理員專門負責此項工作,他開著汽車到一個規(guī)模很大的花窖買了花苗。
鏡頭19
六十元一顆拇指大的苗子,一下買了五千棵。把養(yǎng)蚯蚓掙的最後一點兒錢全投了進去。
鏡頭20
劉助理端著特製的木箱子(一木箱裡有六十顆苗子),滿滿的擺了營部會議室一屋子。
鏡頭21
丁朝陽受營裡指派,負責做花窖,給了他五萬元的籌建費,他在設計,製作材料費上節(jié)省開支,人工全是營裡的人。
鏡頭22
他先去買了角鐵和玻璃,借來了電焊機,帶領十幾個戰(zhàn)士,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做成了花窖。
鏡頭23
大棚做好了,丁朝陽第一次拿電焊槍,也敢上手焊接了,讓他真實得到部隊大學校的鍛鍊。
鏡頭24
經(jīng)過幾天風乾,水泥地面可以上人了
,裝花苗的木箱開始往裡搬。
鏡頭25
有了花窖,五千棵君子蘭有了生長的環(huán)境,部隊人多,最不缺的就是勞力,營裡不惜一切代價,出盡了人力物力,保證君子蘭的養(yǎng)殖。
鏡頭26
全營上下視君子蘭如珍寶,盼著它們快快長大,好賣個好價錢。
鏡頭27
爲保全這五千棵君子蘭苗子的種植,還請了有多年種植君子蘭專家。
鏡頭28
按著君子蘭養(yǎng)殖專家傳授的經(jīng)驗,營裡輪流、專人、精心養(yǎng)護這五千顆苗子。
鏡頭29
八三年,趙紫陽到吉林省視察,澆滅了炒作君子蘭的勢頭,市場無情啊,一顆由60元降到6元,賠了。
鏡頭30
生意場上大起大落,風險難料,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價格變化。
鏡頭31
二營,養(yǎng)蚯蚓把別人忽悠了,可養(yǎng)君子蘭把自己給坑了,掙了錢又賠了錢,白忙活了好幾年。
鏡頭32
營長教導員呲著大牙,撇著大嘴傻了眼,他們在反思,難道想致富,錯了嗎?
鏡頭33
團黨委要求營領導,如實彙報養(yǎng)花情況,團裡給二營送了個綽號?:“花花點子”營,這下可出名了。
鏡頭34
營裡劉助理放下澆花的膠皮管,像個花匠一樣伺候著花窖裡的花。
鏡頭35
看著擺滿花窖長勢喜人的君子蘭花,賣不出去,沒有人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