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學會了裝修流程,有了裝修隊伍,掌握了控制工程的人,就可以有資格向公司提出承包的要求了。
鏡頭2
丁朝陽在建行系統大大小小做了不少裝修的活兒,與建行內部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
鏡頭3
第二年,在朝陽支行負責工程人員的鼓動下,開始單獨與甲方接活。
鏡頭4
他越過劉小明,與他們合作做了一些私活兒。
鏡頭5
杜行長叫丁朝陽到辦公室,說:“丁經理,銀行大廳傳送單據很麻煩,叫你來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你看怎麼辦?”
鏡頭6
他到現場勘查了一下,和行長們談了自己的想法
鏡頭7
丁朝陽拿出的辦法是,把票據夾在夾子上,用電機和傳輸帶把兩個辦公桌連接起來,實現空中傳輸,既不佔地方,又解決了人員滿地跑的情況。
鏡頭8
叫來工作人員,他們願意接受丁朝陽的方案。
鏡頭9
行長主任們同意了,交給丁朝陽去做。
鏡頭10
他把這各裝置叫“票據傳輸器”,先做出一臺試驗效果。
鏡頭11
丁朝陽和兩個合作的電工師傅一起,研究設計圖紙,分別購置電器原件,用一個星期趕做完成一組票據傳輸器,經過試用,非常滿意,於是一連做了四組“票據傳輸器”。
鏡頭12
再看營業大廳,空中“
票據傳輸帶”形成了網,票據在空間穿梭,異常的熱鬧。
鏡頭13
這個活兒,算做丁朝陽自己的零星私活兒。帳,當然單獨算。
鏡頭14
他們知道丁朝陽對劉小明有意見,建行系統的人也不願順從獨裁的意願,有意把一些小夥兒交給丁朝陽做,使他迅速有了一些成立自己公司的資本。
鏡頭15
零星小活多了,錢也不少,加上杜行長、負責工程的辦公室席主任,對丁朝陽建立了友誼和信任,有事就呼叫他:“以後建行成立裝潢服務公司,我們推薦你任經理。”
鏡頭16
誰佔領市場誰就有生存的機會,裝修市場活兒源就是掙錢的硬道理,丁朝陽搶先一步爭取到了小型活兒源。
鏡頭17
小活越來越多,丁朝陽幾乎忙的沒有時間回公司,引起了劉小明的疑心:“怎麼總也不見丁經理的影子呢?”
鏡頭18
他的疑心是丁朝陽早已有準備的,從有了分歧那天起,他們就有了分道揚鑣的準備,只是都不願意先開口。
鏡頭19
劉小明爲人做事方式與丁朝陽產生了分歧,不想繼續爲他買力,他們的分歧讓大家擔心公司發展前景暗淡,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前途,劉小明也開始了防範措施。
鏡頭20
在商海里,自己帶領團隊,一定要關心隊員的成就和利益,不能只顧自己賺錢。
鏡頭21
丁朝陽要掙到錢,劉小明防止他
掙錢。
鏡頭22
公司的車,公司出錢買的工具,丁朝陽拿來幹私活兒,劉小明當然不肯。他是老闆,別人只能是跟從,丁朝陽的做法天理不容。
鏡頭23
丁朝陽走到這一步,只好攤牌,要自立門戶。
鏡頭24
他想了很久,寫了一份承包裝潢部的報告,劉小明大怒:“沒有我,你幹得了裝潢工程嗎?沒有公司,你能有車有工具嗎?沒有我聯繫建行系統的活源,你能掙到錢嗎?”
鏡頭25
這已經不是戰友之間的分歧了,這是老闆跟員工之間的紛爭。老闆想獲得利益最大化,員工想借助公司實現自我價值。
鏡頭26
丁朝陽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早一天成立自己的公司。他到朝陽區工商局申請註冊另一家公司。
鏡頭27
他在父親的鼓勵下,創辦了“國藝裝潢公司”,把建行杜行長和席主任給的零活兒收入,計入收入。
鏡頭28
劉小明已經對丁朝陽產生了懷疑,對他處處提防,已經沒有信任可言,公司的決策已經沒有丁朝陽的參加了。
鏡頭29
他對丁朝陽的懷疑一直沒有真憑實據,絞盡腦汁找出證據,好讓丁朝陽滾蛋。
鏡頭30
這天他來到丁朝陽家,乘他出去打電話時機,終於有機會翻動牀下,看見一個袋子,裡面裝有“國藝裝潢公司”的印章和財務賬本,臉色立刻陰沉下來,心裡盤算著怎麼分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