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金福大酒店”如期建設著,存在的問題一一被解決。
鏡頭2
企業經營的重點還是在大陸,劉文蘭雖然兩頭照顧,可還是坐陣廈門。
鏡頭3
颱風剛過去沒幾天,廈門的天氣熱浪翻滾,脊背的汗水和海風夾在一起,催促人們不斷的補充水分。
鏡頭4
爲了避暑,公司放小暑假三天,劉文蘭把有要去鼓浪嶼的員工召集在一起,利用一天休息時間遊玩兒那裡,一路開銷,公司報銷。
鏡頭5
一行五、六十人,浩浩蕩蕩,她們身穿企業制服走過中山路,這是廈門最爲著名的步行街,走到底就是輪渡,走上碼頭,登上開往鼓浪嶼的客船。
鏡頭6
她們請了一位導遊,一路介紹:“鼓浪嶼是全國著名景區,到廈門,當然不能放過胡裡山炮臺,環島路,南普陀幾個風景區。但是,鼓浪嶼是最重要的景區。”
鏡頭7
跟在導遊後面,多數人不見她人,只聞其聲:“這裡鋼琴擁有密度之大,島上居民收藏古典鋼琴之多,贏得了鋼琴之島的美譽。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鳥語花香,也被譽爲海上花園。”
鏡頭8
導遊員腰間別著個小擴音器,聲音傳的很遠:“鼓浪嶼的名稱是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因此而得名。”
鏡頭9
她普通話說的很好:“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清潔幽靜,空氣新鮮,島上樹木蒼翠,繁花似錦,特別是小樓紅瓦與綠樹相映,顯得格外漂亮。”
鏡頭10
遊客們看展板知曉“鄭成功紀念館”是爲紀念收復臺灣三百週年而創設。聽解說:“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其父鄭芝龍暗中降清,鄭成功出走金門,誓死抗清。”
鏡頭11
“他以金門、廈門爲根據地,與清軍鏖戰多
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驕兵致敗。
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戰船數百艘,官兵二萬五千人,收復被荷蘭侵佔了三十八年的臺灣。
鄭成功於一六六二年七月病逝於臺灣,年僅三十九歲。”
鏡頭12
大家繼續往前走,導遊用她甜美的聲音介紹到:“日光巖,相傳,是鄭成功來到這裡,看到這裡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稱之爲日光巖,爲鼓浪嶼最高峰,日光巖的風光,最容易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鏡頭13
人們黑壓壓伴著鼓浪嶼的海浪聲慢步走進古鋼琴的陳列室,這裡就是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博物館裡陳列了華僑收藏的四十多架古鋼琴,無論是普通的遊客,還是音樂家、藝術家,鋼琴博物館帶給他們的藝術薰陶和音樂的啓迪都是無盡的。”
鏡頭14
他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又走了鼓浪嶼上的幾個重要景點兒:皓月園、百鳥園、龍頭山寨、日光巖寺、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音樂廳、三一堂等。
鏡頭15
劉文蘭非常願意領著自己的員工到這樣的地方散散心,像是領著自己的孩子們無拘無束在人羣中開心快樂的玩耍,這樣,她才感到母性的釋放。
鏡頭16
鼓浪嶼離南普陀寺很近,當陪孩子們在鼓浪嶼游完之後,她和公司的幾個隨從到南普陀去拜了拜菩薩,不是迷信,自從來到廈門,在生意場上做買賣之後,受當地買賣人的影響,每到初一、十五,她都去寺裡拜拜佛,保佑自己生意興旺。
鏡頭17
來到寺廟大門前,南普陀三個大字的牌匾映入眼簾,金光燦燦,粗壯有力。
鏡頭18
劉文蘭不由自主雙手合十,進得大門,買了一煲香。
鏡頭19
她先走進天王殿,在寺院最前端,殿前爲入寺正中大門,兩隻石獅雄踞大門東西兩側。跨門進殿,兩側四大天王怒目環視。正中彌勒菩薩坦腹露胸,常開笑口,給人以歡喜感。
鏡頭20
她繼續往前走,進入大雄寶殿。這是是寺院的中心,正中寶鼎香爐矗立,劉文蘭點著手中的香,插在香爐裡。這裡供奉著佛主高大塑像,殿後供奉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大雄寶殿石柱上對聯寫到:"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普光被夏島對太武以增輝。"說明寺廟是唐朝建的。
鏡頭21
緊接著,她來到大悲殿,這兒是另一個主殿,供奉著千手觀音,稱大悲閣,她走上三十個石級,信衆們都在供奉觀音菩薩,香火鼎盛。劉文蘭把另一把香插入香爐裡,和手復掌,低頭祈禱著。
鏡頭22
走下臺階,面向南面正門的蓮花池塘,來往衆生虔誠行至,移去雜念,頓覺心胸寬廣,她在想:從商海里抽出一天時間,到這裡清洗一下靈魂,使自己的人生之路看得更清,會走得更遠。
鏡頭23
出得寺廟大門,看見一隊和尚每人手拿經書走進大門,使寺廟增添幾分清苦的氣氛。
鏡頭24
劉文蘭迎面而來制旗公司老總周文勇,他也是前來拜佛的,正準備離開,本來他們不認識,只因爲劉田野站在他們身邊。
鏡頭25
劉田野是陪著老闆進寺廟祭拜的,見到乾媽,有點兒意外。
鏡頭26
他叫了聲:“媽,你怎麼也來了?”
鏡頭27
周文勇近期遇到許多影響事業發展的事情,到這裡也是祈禱佛保佑自己的事業家庭。
鏡頭28
他第一次見到劉文蘭:“劉老闆,您好!您的大名,早有耳聞,今天在此相見,真是幸會,您兒子在我公司很好,有機會請您賞光到公司一坐。”
鏡頭29
劉文蘭見過他果然與想象中一樣,一表人才,身材偉岸,聲音渾厚,磁性十足。
鏡頭30
她想:怪不得劉田野這麼願意在他公司裡幹,是被他的老闆所打動了。嘴裡答應著:“有時間一定前去拜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