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彭樊氏經過幾次折騰已近無力,記得生兒子時沒費這麼大的力氣,一天水米未進,每用一次力,心臟都顫抖,全身都突突,好像地球馬上就要停止轉動。
鏡頭2
彭樊氏看著兒子,使勁兒撰著他的小手,小安佑懂事兒的忍住疼痛:“爸爸去找醫生了,媽你別害怕。”
鏡頭3
一位有經驗的婦女過來安慰彭樊氏說:“胎兒橫在盆骨內,需要醫生來給胎兒正位,你丈夫去找大夫,很快就能回來,你堅持一會兒。”
鏡頭4
彭俞鴻穿過到處是瓦礫的街道,左轉右轉來到最近的江北縣(後叫渝北區、江北區)醫院。
鏡頭5
還好,這裡人頭傳動,密密麻麻都是前來處置外傷的人們,有一些攙扶病人,擡擔架的醫生護士還堅持在崗位上,彭俞鴻急忙上前打聽:“有沒有產科大夫,我妻子在防空洞難產快要死了。”他一見白大褂的人就重複這句話。
鏡頭6
彭俞鴻臉上手臂的燒傷鑽心的疼,手掌觸碰的地方往外冒著血水。
鏡頭7
他臉上掛滿了塵土和血水,也顧不上自己臉上、手上的燒傷,向每個擦身而過的醫生護士作揖。
鏡頭8
彭俞鴻就剩跪下來叩頭求拜醫生們,半哭腔對過往的醫生護士們說:“我妻子在防空洞難產,求你們前去瞧瞧吧。”
鏡頭9
一個穿白大褂帶眼鏡像是個負責的人告訴他:“院裡沒有產科大夫,找產科大夫要去婦產醫院。”
鏡頭10
這裡不是產院,確實沒有產科大夫,但是他不肯放棄,上前攔住那位眼鏡醫生。
鏡頭11
彭俞鴻指著外面轟炸的火光,拉住醫生,顏面全然不顧,雙膝跪下,央求他說:“婦產醫院太遠,晚了就來不及了,求您去看看吧。”
鏡頭12
醫生扶起他說道:“現在是戰亂時期,醫院這麼多人要搶救,都是外科醫生,沒有會接生的大夫。”
鏡頭13
江北縣(後叫渝北區、江北區)醫院是民國政府官辦醫院,管理還是很嚴格的,在日軍轟炸期間,醫生們都在忙著搶救傷者。
鏡頭15
醫院裡有許多被燒傷的人,他們渾身煙熏火燎纏著繃帶,有的還拄著柺杖,一瘸一拐的從他面前走過。
鏡頭16
彭俞鴻靈機一動,拽著另一個醫生的衣服說:“我被燒傷了,需要馬上處置,還有家人也被燒傷了,不能動彈,需要前去處置。”
鏡頭17
有個醫生看到他臉上手臂的燒傷,信以爲真,告訴他:“你不要著急,我帶人和藥物前去處置。”
鏡頭18
這個醫生帶著兩個護士跟著彭俞鴻來到妻子身邊,醫生一看是孕婦說:“我是外科醫生,從沒有接過生。”彭俞鴻對醫生說:“你是醫生,不能見死不救,情況緊急,你就試試麼,出了問題,我們不會責怪你的。”
鏡頭19
彭俞鴻好說歹說乞求大夫;“時間來得及就不會給您出這麼大的難題,非常時期要用非常辦法,好在您是醫生,醫術相通,醫術相通。”
鏡頭20
醫生無奈,雖然不是婦科醫生,但憑藉對產科常識的瞭解,查看了彭樊氏的情況,就像一個汽車電路修理工,修理汽車油路一樣,排除了胎位不正的故障,用了一小時,
一個女嬰生了下來,母女平安了。
鏡頭21
周圍幫忙的婦女們和彭俞鴻一起都鬆了一口氣,彭樊氏癱軟的身體,顯得疲憊不堪。
鏡頭22
彭安佑在父親身邊,伸頭望著剛出生的妹妹,臉上露出了新奇的笑容。
鏡頭23
新生嬰兒全身青紫,身上掛著胎盤皮膜和羊水污漬,發出迎接人間的哭叫,讓彭俞鴻不知說什麼感激的話纔好。
鏡頭24
幫忙接生的醫生用毛巾擦著手說:“這回你們放心吧。”又和旁邊幫忙的婦女們說:“趕快找點兒溫水來,給孩子清洗一下。”指著彭俞鴻說道:“你跟我回院裡處置一下燒傷,同時跟院裡說明這一個多小時我們的去向,以免誤會。”
鏡頭25
彭俞鴻馬上答應:“應該,應該,我在稅務局上班,以後有用得著的時候,儘管吩咐。”
鏡頭26
彭俞鴻代替妻子千恩萬謝感謝醫生:“要不是您相救,她們娘倆兒個就沒有希望了,謝謝您的大恩大德,二兒天請你們到家裡面做客。”
鏡頭27
他交代兒子好好看護媽媽,自己馬上回來,手拎著借來的兩個暖瓶跟著醫生後面出去了。
鏡頭28
醫院地下室的過道兒上,彭俞鴻拿著暖瓶好不容易排隊接著開水,身後有排隊等著打水的人,和緊張穿行的醫生護士們。
鏡頭29
彭俞鴻手拎著暖水瓶冒著被炸的危險,踩著街道上的瓦礫奔著防空洞跑了過去。
鏡頭30
彭樊氏抱著渾身是污漬的女兒,看見彭俞鴻拎著暖瓶邁進防空洞,把嬰兒交給幾位幫忙的大姐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