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彭安碧對孩子的照顧是精心的,雖然小朝陽患有鈣質缺失癥的佝僂病,通過補鈣針劑和服用藥物,隨著年齡的增長還算是平安的成長了過來,但是情感上讓她覺得對家庭和丈夫虧欠了許多。
鏡頭2
於是,彭安碧做好了再要第二胎準備,她傳統的認爲只有生一個健康的孩子,纔對得起彭家,這種傳宗接代的思想在她的腦海裡根深蒂固。
鏡頭3
她經常對丁永剛說:“我們再要一胎吧,讓老天給我們一個健康的孩子。”
鏡頭4
小朝陽自知身體多病,總惹媽媽擔心,小小年紀對媽媽說:“媽媽再生個弟弟吧,我要是沒了,還會有弟弟陪著你。”
鏡頭5
他年齡雖小,但知道自己總是上醫院不正常,是個多事、多餘的孩子,他總是讓媽媽心裡很難過。
鏡頭6
彭安碧把兒子抱在懷裡,告訴他:“媽媽永遠不會離開你的,只要你聽話,媽媽就會開心的。”
鏡頭7
小朝陽走起路來左右搖擺,兩腳內八字,彭安碧心中不安的呵護著他,處處擔心他,唯恐他受到傷害。
鏡頭8
人的生命力是頑強的,孕育生命的母親是偉大的,沒有母親的呵護,小朝陽就不會活到現在。
鏡頭9
不知不覺來到一九六一年的秋天,小朝陽快四歲,天氣漸漸變得冷了起來,彭安碧懷上了第二胎。
鏡頭10
彭安碧一邊準備迎接第二胎的出生
,一邊診治小朝陽的新病,
鏡頭11
他患了咳嗽病,喝止咳糖漿也不管用,只是不停地咳嗽,孩子的心裡只記住兩樣常吃的好東西,一個是鈣片,一個是止咳糖漿。
鏡頭12
彭安碧最擔心的是孩子在幼兒園不知道保護氣管,特意交代保護好孩子的氣管,有外出活動,讓阿姨給帶上口罩。
鏡頭13
每天上幼兒園之前,小朝陽都會向媽媽要鈣片和止咳糖漿,直到媽媽給了鈣片和止咳糖漿才肯戴上厚厚的口罩去幼兒園。
鏡頭14
很多小朋友都遠離小朝陽,因爲他總是在不停的咳嗽,不愧是的時候氣管發出雜音。
鏡頭15
在幼兒園裡,只有小朝陽總是不停地咳嗽,而且每次到室外活動,老師都要單獨給他把掛在脖子上的大口罩戴上。
鏡頭16
在室外,天氣冷,小朝陽只在一邊戴著口罩看著大家玩兒,因爲他已活動就會不停的咳嗽。
鏡頭17
回到室內,大口罩總是掛在脖子上,準備隨時戴上。
鏡頭18
幼兒園的阿姨總是把小朝陽領在身邊單獨照顧,幼兒園有個臨時的醫生,建議孩子父母領孩子到醫院詳細看看。
鏡頭19
丁永剛和彭安碧只知道孩子缺鈣,走路不便,不成想現在天天咳嗽,越嗑越厲害。
鏡頭20
夫婦二人只得抱著孩子去醫院,再次到求醫診治。
鏡頭21
醫院醫生說:“這孩子還缺鈣這麼厲害,積胸這麼凸出,手指甲都憋了,應該給孩子大量補鈣,長期咳嗽是氣管炎引起哮喘”
鏡頭22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多數存在營養不良缺鈣的問題,需要長身體的時候營養沒有跟上。
鏡頭23
這幾年補鈣已經成了孩子成長的一部分,鈣片、針劑還有什麼AD、魚肝油等就沒停過,還有些人說:“鈣補太多了會過早鈣化,影響孩子正常發育。”
鏡頭24
按醫囑,他們給孩子又吃藥又打針,他們不想孩子成個病秧子。
鏡頭25
彭安碧羨慕的看著張婉珍開心的樣子,看著她孩子虎頭虎腦的樣子,爲自己的小朝陽擔心,擔心他抗不住疾病的侵擾。
鏡頭26
小朝陽一心只想玩耍,只要不影響玩耍,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擔憂。
鏡頭27
幼兒園老師說:“你們孩子是不是得了肺結核,不然怎麼整天咳嗽不止。”
鏡頭28
他們夫婦又帶孩子去檢查,醫生用聽診器按在孩子的小胸脯上,聽後說:“做個胸透。”
鏡頭29
丁永剛領著小朝陽做了透視檢查,醫生說:“沒有發現肺結核,只是支氣管不好,導致一遇冷天就會發炎,咳嗽不止,要趕緊治。”醫生又開了一些止咳的藥,並囑咐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鏡頭30
丁永剛夫婦在當時艱難的條件下,就這樣一步一坎兒的把孩子拉扯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