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她四十五歲了,生活仍然孑然一身,過著平淡的日子,日常生活無人牽掛。
鏡頭2
部隊服務社主任是個朝族人,叫全麗珠,爲人和善,做事麻利,以能吃苦著稱,她帶領三十多名員工,把服務社打理的井井有條,處處都有對她們的讚譽聲。
鏡頭3
她見劉文蘭一人生活,十分孤獨,對她格外關照,全麗珠招呼劉文蘭:"中秋節了,沒地方去就到我家吧,你一個人怪孤單的。"
鏡頭4
劉文蘭每年除了春節回瀋陽看父母外,其他節日都在全主任家過。
鏡頭5
劉文蘭這幾年能工作舒心,能順利的躲過各種的政治運動的襲擾,全靠全麗珠主任的“只論工作,不看出身”的主張。
鏡頭6
原來的幼兒園園長對劉文蘭並沒有死心,在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運動中,就通過師裡的工作組對劉文蘭加以干擾。
鏡頭7
工作組的人員在服務社找她談話:"你在幼兒園的表現,我們一清二楚,在這裡不要故技重演,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有僥倖的心理,對於你以前的錯誤,還要加深認識,翻然悔悟,夾起尾巴做人。"
鏡頭8
服務社的人都知道工作組找劉文蘭談過話,她是重點改造對象。
鏡頭9
她的青春年華都消耗在政治鬥爭的運動中,她如今已經沒有力氣再抗爭了,只有躲避人們犀利的目光,在沒有人羣的角落,求得一絲安寧。
鏡頭10
有一天,服務社召開憶苦思甜的大會。
鏡頭11
人們嘴
裡象徵性的吃著糠麪餅,喝著難以下嚥的菜湯(清水湯,沒有油,放幾粒兒鹽和幾片白菜梆子)。
鏡頭12
人們吃著憶苦思甜的飯,紛紛站起發言:"萬惡的舊社會,剝削階級吃的是山珍海味,窮苦百姓則吃糠咽菜,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我們的革命前輩流血犧牲打倒剝削階級艱苦奮鬥得來的,一定不能讓反動的剝削階級再擡頭,要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鏡頭13
劉文蘭聽著每句話都那麼刺耳,好像大夥又在拿自己說事兒。
鏡頭14
她是重來沒有吃過什麼糠,咽過什麼菜,可是她從有記憶開始,就接受新社會教育和爲國家以及社會做事兒。
鏡頭15
雖然在各種運動中得到主任的保護,卻逃不過個別人的虐心變態的把她做爲反面對立派的做法,看不得她和別人一樣平靜的生活。
鏡頭16
她低頭走出會場,手裡拿著喝完湯的碗和半個糠麪餅,大夥的目光已經把他的全身給抱住,走到哪裡都別想平靜。
鏡頭17
她走到門口,轉身向大家深深的鞠躬,請求大家能放過她。
鏡頭18
全主任把話鋒一轉:"劉文蘭雖然出身不好,那不能怪她,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這幾年在工作崗位上表現還是不錯的,我們應該給人重新做人的機會,現在她已經脫胎換骨,是我們其中的一員,大家要像對待自己的姐妹一樣對她。"
鏡頭19
會後,劉文蘭在全主任的辦公室,九十度鞠躬,淚如泉涌,感謝她在關鍵時刻的寬容和關照。
鏡頭20
劉文
蘭回到住處,面對牆壁,她慶幸遇到一個好主任,沒有遭到更大的侮辱,想到今後的生活,她要以努力的工作回報全主任。
鏡頭21
十幾年來,她都是在提心吊膽中度過,根本不敢提及自己的終身大事,也沒有人敢主動向她示好,這樣一個閨中待嫁的女子剩下了。
鏡頭22
眼看著眼角的魚尾紋越來越多,劉文蘭期待著身邊有個親人,好在心力憔悴的時候可以有肩膀靠靠。
鏡頭23
她自己熱了飯菜,坐在牀邊,端著碗一個人吃著米飯,她感到咀嚼的不像是飯菜,咀嚼的是孤獨。
鏡頭24
她站起身去水池洗碗,邊洗邊想,世上沒有什麼可以把自己打倒,但是孤獨卻隨時會把自己打倒。
鏡頭25
她每天都是這樣,一個人吃完晚飯,收拾停當,拿著本兒書,一直看到眼睛睜不開。
鏡頭26
第二天,洗漱完畢,簡單填飽肚子,第一個到單位,趕在別人到來之前,清理一遍室內外的衛生。
鏡頭27
就是這樣,勉強得到大家的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和別人一起,共處在一個生活空間。
鏡頭28
時間一天天過去,有人問她:"爲什麼會過這樣的生活,家裡的父母不管你的婚事嗎?"
鏡頭29
她的回答讓人難解:"父母的生活還沒有我過的安寧,他們顧不上我的婚事,我不結婚,就少爲剝削階級生產一個後代,不是件好事嗎。"
鏡頭30
一九八四年春天,她探親,沒有回瀋陽,一個人回到了北京四合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