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8 內奸危機

【鄉野】

狹窄的鄉間小道上,蒼黃的麥稈散落一路,地頭寸許高的麥樁昭示著豐收,滿目的金黃色與周邊的綠樹長草輝映,相得益彰。幾個鄉農身背大捆燦黃的麥稈,弓著腰向遠處的村落走去,稈梢簇簇飽滿的麥穗隨著他們的腳步上下搖動。夕陽金光萬道,燦黃的麥穗、鄉農後頸晶亮的汗水被落日餘輝鍍上一層霧狀的柔光,雖是鄉野之景,卻也如詩如畫。

狄公一行控馬緩緩向前,鮮亮的服色和馬匹在這古樸的鄉野中分外惹眼,他們不急著趕路,不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而是前面一個背麥的鄉農擋住路了,土道本就狹窄,勉強能兩馬並行。一大捆麥子壓在鄉農身上,看不到人頭,只見艱難邁步的雙腳,如負重的烏龜,在長而窄的山道上移動。這人背得比其他人都多,因此遠遠落在後面。

無蹤走在馬隊的靠前位置,這時已經極不奈煩,揪緊繮繩,馬人立而起,長嘯數聲。無蹤提聲喝道:“前面的人,讓到一邊,不要擋馬擋路!”

背麥人停下,往左邊的地埂挪,或許是麥捆太重,他挪了幾步,忽然側身,連人帶麥摔下兩尺高的地埂,倒在麥地裡,背麥人一聲驚呼,卻是清脆的女聲。

艾虎和如燕一前一後下馬,跳下地埂去查看,背麥人的確是女的,一個身材嬌小的女孩,皮膚微黑,汗流滿面,經此摔跌,臉頰被麥樁劃出幾道血痕,眼裡淚光閃動。收割過的麥地佈滿寸許長的麥樁,雖是幹黃易碎,被鐮刀割過的小口徑處還算尖利,在手臉上劃破點皮不成問題。

艾虎和如燕配合著幫女孩將身上背麥捆的麻繩解開,卸下麥子,扶她站起,驚覺她左手食指有一道刀口,鮮血溢流,如燕二話不說掏出乾淨的手帕爲她包紮好。隨即柔聲問:“你叫什麼名字?家裡人呢?怎麼獨自背這一大捆麥子?”

女孩怔怔落淚,喘幾口粗氣,擡頭端詳如燕和艾虎片刻,才小聲說:“我…我叫小芬,家裡只有二嬸和奶奶,奶奶年紀大了,二嫂生病,所以我只能獨自把地裡的麥子收割回家。”繼而環視衆人,“你們是什麼人?騎著馬來我們村做什麼?”

如燕笑道:“別害怕,我們是過路的。”說完拉著她的手帶到狄公面前,將小芬剛纔的話轉述一遍後說:“叔父,她背這麼多麥子挺可憐的,反正我們要進村,又有這麼多人,索性幫幫她吧。”

狄公點點頭,臉露慈和的笑容:“小芬,你家的麥地在哪裡?”

小芬遙指不遠處:“喏,在那兒,邊上長了兩棵棕櫚樹,山溝裡還有兩小塊。”

狄公望兩眼,那地方圓近一畝半。翻身下馬,繼續問:“你的爹孃和二叔呢?”既然她提及二嬸,家庭成員就不難猜測。

小芬身子一抖,語氣難掩驚恐:“我…我不知道。”慌忙掙開如燕的手,下地埂重新捆麥子,再不理會衆人。

無蹤走過來,笑中帶戲謔:“懷老先生,你真想幫她搬那麥子、進村?恕我說句不中聽的話,進村太過顯眼,說不定村裡有逆黨的眼線,若對方知道我們的蹤跡那這遠路算是白繞了,夏州刺史府的大事和農家女的小事孰輕孰重,你應該分得清楚,按地圖所示,再走二十里就到楊柳鎮,夏日晝長,天黑前還能趕到。”

艾虎心直口快,無蹤兇巴巴地催背麥人已令她不忿,再聽他說這一通更是來氣:“你趕著投胎啊,太陽都快落山了忙什麼?農民不種出糧食,你早就餓死了,哪輪得到你粗聲大氣地使喚他們?”

狄公則義正辭嚴地說:“該如何行動和查案我自有主張。艾虎話糙理不糙,農民是爲官者的衣食父母,你的官架子的確擺得太過,既然決定和老朽一道,就要按我的規矩辦事。”

說完翻身下馬,徑直走向小芬,面帶微笑柔聲說:“小芬,我們沒有惡意。你看天色已晚,你家地裡尚有不少割好的麥子,天邊盡是棉花雲,明天說不定有雨,你一個小姑娘,敢在晚上摸黑背嗎?”

小芬停止捆麥,直起身,眼淚打轉,隨時都會落下來,猶疑半晌才接受幫忙。狄公招呼沈韜、肖豹和劉興、蔣同兩名千牛衛動手去地裡搬麥子。農民收割麥子,一般將就三四根麥稈當捆繩,綁成木柱粗細的一小捆,再把小捆的麥子疊加起來,用麻繩綁成一大摞,以便背在背上。如今人多,一個人捎幾小捆,擱在馬背上,就把割好的麥子盡數帶上了。軍頭和千牛衛四人都儘量多拿幾捆,艾虎更是積極,抓了五小捆。由於繩索太少,人只能邊騎馬邊扶著。

兩個內衛則不情不願地各捎一小捆,在接麥時,無蹤抓散了一捆,那捆麥時扭成的麥結只是暫時的疙瘩,不太牢靠,一爲節省繩索,就地取材,二則回家除麥粒時方便。這下,麥穗散落一地。無蹤的馬背上擔著一個白麻袋,麻袋裡裝著中魁,按理說無蹤不必湊熱鬧,帶好人就行。莊稼人深知勞作的艱辛,最是痛惜糧食,小芬忙過去把麥穗拾起,重新綁好,微帶責怪:“你不要把麥穗弄掉了,多可惜…”

無蹤不禁窩火,抓過兩名手下捎的麥把,拋在小芬腳前,沒好氣地說:“不就是掉幾個麥穗,至於嗎?不滿意你自己拿啊。”

如燕嗤笑道:“一個大男人跟一個小姑娘叫喚,你可真夠威風的。”笑對小芬說:“不用理他,姐姐幫你拿。”

艾虎不甘落後,搶了兩捆就走,嘴裡不忘諷刺:“有些人端得動飯碗拿不動麥子,再逼也就那樣,有什麼辦法。”

“哼!”無蹤扯住繮繩,“懷老先生,看來我在這兒不受歡迎,那我就先走一步,明天在預定的地點會合。”

狄公平淡地說:“請便。”僅兩個字,再無二話。無蹤更不多作停留,把馬背上的中魁放穩,招呼兩個手下,駕馬離去,他們一走,鬱結的氣氛清爽得恰如這鄉野山色。

艾虎長舒一口氣:“總算走了,他再喪著臉和我們一路,非得悶出病來,就見不得那副狗仗人勢的嘴臉。”

如燕卻微蹙秀眉:“叔父,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啊?我怎麼覺得怪怪的。”

狄公嘴角一勾:“隨他去吧。”如燕看小芬一眼,不再多言,在她面前,確實不適合討論無蹤的問題,如今還不宜暴露身份。於是牽著馬,由小芬領路,向村莊行進。

艾虎一手扶麥一手持繮,仍不忘和身後的公孫策搭訕:“公孫先生,怎麼樣,還習慣吧?”

艾虎此問是有緣由的,公孫策第一次騎馬,難免生疏,進山道換馬車改騎馬後都是艾虎在照拂,好在走得不快,並無大礙。“沒事,倒是你,一個人撈七捆麥子,小心扶不住掉下去。”艾虎嘻嘻一笑,一不留神麥垛果真向旁傾去,趕忙扶住。前面的肖豹則調轉馬頭,毫不客氣地把艾虎捎的麥子順去兩捆:“我拿得少,幫你拿一點。”

小芬拿著鐮刀默默地走在前面,狄公問道:“小芬,這麼多麥子都是你一個人收割的?”

“哦,村頭的牛四哥幫我割了兩個時辰,不過他家的農活更多,所以我只能自己揹回去。”

如燕忍不住問:“小芬,你手上的傷怎麼回事?”

小芬帶著哭腔說:“割麥的時候,一不小心,讓鐮刀割到手了。我們還是儘快趕路吧,這離我家還有四里地呢。”說完步子邁得更快。

如燕和狄公對視一眼,不急著追上去。狄公壓低聲音:“如燕,她一定有苦衷,但剛遇到我們,難免有戒心,待會兒去她家,你再設法問她。”

“叔父,您放心吧。您見了幾個過路的村民,便要繞道進村查訪,我就猜到這村裡一定有鬼。”

“依你看呢?眼下麥子豐收,是一個好年成,但你看看農民們的神情,個個愁眉苦臉。更奇怪的是小芬,她家裡的青壯勞動力都去哪兒了,她爲什麼一提此事就神色慌張?既然有大片的地,能種出這麼多麥子,家裡人肯定不在少數。”

如燕試著推測:“您的意思是她家裡人出事的時間不長,不然地早就荒了,更別說種這麼多麥子。”

“嗯,這已經在夏州境內,真有什麼怪事,自然和潛伏的逆黨脫不了干係,我們就是要旁敲側擊,找出他們的破綻。快跟上吧,小芬已經走遠了。”

走了一柱香的時間,到小芬家。這是一座二進院的宅子,共七間小平房,後有菜園,外有土圍牆,中間是石板天井,天井裡鋪滿厚厚的麥稈,一箇中年婦女叉腿坐著,手持粗棍敲擊麥穗,使麥粒脫落。見一羣陌生人搬麥子進來,婦女站起身,舉著木棍:“你們是幹什麼的?”

小芬趕緊過去解釋:“二嬸,別這樣,他們是過路的,好心幫我把麥子帶回來。”轉向狄公說:“老先生,進屋吧,你們的馬安置在後園的牛棚裡好了。”

不等行動,婦女把小芬拉到一邊,板著臉,似是在訓斥。如燕和艾虎耳力好,婦女的聲音雖然低,她們還是聽到幾句怨責,如燕悄聲轉達狄公:“叔父,她說家裡出事了,小芬不該帶一堆陌生人來。”

看到婦女跛著的右腳,依稀聽到偏房中傳出老嫗的咳嗽聲,狄公心中已有計較,走上前去勸道:“夫人,不必責怪小芬,我們恰好路經此地,就借宿一晚,當然不會白住,有川資奉上。”狄公掏出一錠銀子後接著說:“看家中的情形,老夫人身患頑疾,你的腳又扭傷了,老朽略懂醫理,或許可以幫到你們。”

婦女驚奇之後便即想到,可能是小芬說出去的。向偏房看幾眼,遲疑須臾後還是答應了,接過銀子說道:“好吧,你們跟著小芬把馬牽到後園,老先生,麻煩你給婆婆看病。”

狄公點點頭,笑問:“老朽叫懷英,不知夫人名諱是…”

“我家相公姓姜,孃家姓馮。”狄公不再多問,叫上公孫策一起去,他也懂醫理,多個人多份力量。進到偏房,到老婦的病榻前,靜心診脈,手指才搭在她腕上片刻,老婦忽然哇地大叫一聲,坐起身,雙眼直勾勾地盯住狄公,繼而翻身跪在牀上,咚咚磕頭,恨不得把頭砸破:“骨仙…您老大人有大量,放了我們一家…放了我的兩個兒子…要抓就抓我吧…”

狄公忙扶起她,老嫗不消停,仍在拼命掙扎,公孫策見機將一根針扎入她的玉枕穴,她安靜下來,軟倒在牀上。

馮氏驚慌失措地問:“婆婆怎麼了?”

公孫策說:“放心,我只是讓她暫時昏睡,不礙事。”

狄公重新診脈,而後問馮氏:“老夫人是否因驚嚇導致舊疾發作?”

馮氏面帶難色:“這…很難說,自從三個月前官人和小芬的爹孃失蹤,婆婆就這樣了。”

“失蹤?怎麼失蹤的?”

馮氏扭過頭去,拿出方纔收的銀子:“你們能治就治,不能治就走,問那麼多幹什麼?”馮氏和小芬都對此事如此避諱,看來需要換種方法。

【廚房】

如燕和艾虎一起張羅晚飯,念及小芬家的境況,做得極爲清簡,大部分食材都是將就他們隨身帶的乾糧,加工一下。艾虎劈柴燒火,如燕掌勺,反倒是小芬被晾在一邊沒事幹了。

“姐姐,你皮膚那麼白,穿的衣服又好看,像是從城裡來的,怎麼會幹我們農家的活?”

艾虎說:“燒火做飯有什麼難的?小芬,你太小看我們了。”

小芬撅起嘴:“小哥哥,我和姐姐說話,又沒和你說。”

“小哥哥?”艾虎把手裡的柴撂下,無可奈何地辯解:“我是女的。”

如燕失笑道:“艾虎,你就別爲難人家了,穿身男裝也就算了,說話毫不矜持,做事粗豪,哪裡有女孩子的樣子。”

“得!反正我也不想當嬌滴滴的小女子,認錯就認錯吧。唉,小芬,你幾歲了?”

“十三歲。”

如燕蓋上鍋蓋,停下手中的活,拉小芬坐下,發現她的小手盡是繭子和傷疤,腳上是一雙破爛不堪的布鞋,疼惜地說:“你才十三歲就幹這麼重的活,真是可憐。”說著掏出木梳幫她梳理蓬鬆而油膩的亂髮,拿掉髮叢中的麥芒和雜草。

小芬乖乖低著頭,說:“姐姐,謝謝你們幫我把麥子搬回來,要是我一個人,就是搬到半夜也背不完,到了天黑,要是遇上骨仙就糟了…”提到骨仙,黑眼珠驚恐地四處瞄一遍,好像一說這詞怪物就會憑空出現一樣。

如燕不追問,從容地把她的黑髮梳理乾淨,拿紅髮帶扎兩個小辮,將她攬入懷中,拍著肩輕聲安慰:“有姐姐在,不用怕,你小聲地告訴姐姐就行,就當說悄悄話,骨仙聽不到的,說出來你就不怕了。”

小芬點點頭,小聲說:“姐姐,我們村西頭小山坡的青瓦廟裡,供著一個白骨石像,大人們都管他叫骨仙,樣子挺嚇人的,就像盜墓的人挖出的屍骨一樣。隔上半年,村裡的每個人都要拿兩石糧食去敬奉,還有一些帶著刀的軍爺,一年一次來村裡討稅,也是每人兩石。我家人多,交的糧食也多,本來養了兩頭大黃牛耕地,最後沒辦法,把牛殺了。在三個月前的一天,我獨自去山裡撿柴,路經骨仙廟,不小心絆了一跤,再想到家裡種出的糧食要送到裡面,我氣不過,撿了幾塊石子砸那個石像,又罵了幾句纔回家,大概是我惹惱了骨仙,第二天起來,我們發現爹孃和二叔都不見了。”

小芬抓緊如燕,小手滿是汗水,聲音不由得顫抖:“奶奶忽然病了,躲在屋裡不敢出門,又用麪漿在黑布上畫一個怪怪的東西擺在那間大屋子裡,燒香跪拜。我去照顧奶奶,在她清醒一點後才告訴我,那晚她半夜上茅房,看到三個恐怖的骷髏鬼飄在柿子樹梢上面,就像刨墳偷寶的賊從棺材裡挖出的白骨一樣,一個鬼朝奶奶飛來,她嚇暈了,等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沒過幾天,奶奶只會說胡話,叨唸著骨仙,完全認不出我們。”

小芬說得入神,完全忘了壓低聲音,艾虎一字不漏地聽全了,這時忍不住問:“你們向那什麼骨仙送糧食,是不是怕他害你們?”

小芬搖頭:“這隻有大人才知道,我一問他們,他們就會罵我,說小心招來厲鬼。這次我惹了骨仙害了全家,二嬸說,再過十幾天就到給骨仙交糧食的時間了,所以我們才趕著收割麥子,而二嬸前天扭了腳,只能在家裡打麥子,我想,要是多交點糧食,說不定骨仙就會把家裡人放回來。姐姐,前兩年我跟著幹過這活,割下麥子,揹回來後用木棒敲打,讓麥粒脫落,接下來用風箱去麥殼,鋪開來在太陽底下曬乾麥粒,最後才能用石磨碾成麪粉,很麻煩的…”

小芬細細說開,恨不得把所有的苦水全倒出來,畢竟,難得遇到一個輕言細語地安慰人的姐姐。不知過來多久,艾虎突兀地插嘴:“壞了…”

小芬擡頭,毛骨悚然地望著艾虎身後的黑煙:“是不是我一說,骨…骨仙就來了?”

艾虎早已揭起鍋蓋,無奈地說:“骨仙沒來,是面燒糊了。”

如燕奔過去瞅瞅,又彎腰看看竈膛,白艾虎一眼:“誰讓你加那麼多柴,火苗旺得竄出竈膛了,不燒糊纔怪。”

【偏房】

老婦噴出一口淤血,臉上漸轉常色,狄公收起銀針。馮氏的右腳經公孫策鍼灸,腫痛削減幾分,對他們的醫術再無懷疑,忙問:“老先生,怎麼樣了?”

狄公緩緩道:“身疾好治,心病難醫。找不到病根,即使華佗再世也是枉然,姜夫人,到這份上了,再隱瞞於己於人都不利。”

馮氏仰頭哀嘆道:“唉,都是天命,鬼神的事,誰也說不清。反正這事在本地算不得秘密,索性就說了。我的孃家在城中,靠經營小本生意維持。八年前,刺史府抓住了爲禍一方的大盜鐵振飛及黨羽,遊街示衆,處以凌遲的極刑,當時我也去看了,雖是殺作惡的大盜,但那血淋淋的場面確實瘮人。他死後一年不到,各處村鎮接連鬧鬼,不時還會有幾個村民失蹤,大家看到的都是飄起來的骷髏鬼,都認爲是鐵振飛的鬼魂無法投胎,回來報復。有一個村子爲骷髏鬼蓋一座小廟,雕一個石像,用糧食和錢財供奉,尊稱厲鬼爲骨仙,厲鬼果真不再騷擾那個村,其他鬧鬼的地方爭先效仿,厲鬼之災暫時止息,但要徹底消災免難卻不容易,一個人每年要獻出四石糧食才能暫保平安,要是對骨仙不敬,那就大禍臨頭了。我嫁入姜家,還是擺脫不了被骨仙侵擾的命運,婆婆正是見了骨仙的真身,家人又失蹤,大受打擊病倒。也怪小芬年幼不知厲害,路過骨仙廟時褻瀆了石像,才招來今日的災禍。”

狄公陷入沉思,馮氏搖搖頭:“你們就算會點醫術也是凡人,怎能跟鬼神對抗呢?算了…”

公孫策說:“你不必如此傷懷,留得青山在,自有出頭之日。你的腳傷有點嚴重,用梔子和乳香各半錢,對溫熱的黃酒敷上,傷好得快一點。”

馮氏苦笑:“鄉下農家,沒錢沒藥,你說的方法再好也是枉然。”

公孫策看向狄公,狄公回過神來:“藥不是問題,我們隨身帶了幾樣,夠用了。還有一個問題,你們是怎麼向骨仙獻糧的?”

“這個…每次都是村長收到骨仙的符令後挨家通知我們的,時間並不固定,不過都是在莊稼收穫的季節,也就相差十來天。我們在白天把糧食送到廟裡就可以了,第二天,糧食會自動消失,這不奇怪,鬼見不得光,都是在夜晚行動。”

公孫策忍不住問:“難道官府不管,還是有別的原因?”

“官家的事誰知道?說不定衙門裡也鬧

鬼。”

————————————

飯後,黑幕籠罩鄉野,寒星遍佈蒼穹。

狄公習慣性地在屋內踱步,思緒飄飛時正愁無茶盞可拿以便擡起輕抿一口,就聞到淡淡的茶香,轉頭看去,如燕正端茶走到門口,一臉訝異:“叔父,我的步子已經放得很輕了,您的耳力未免太神了吧。”轉念一想,“不對,是茶香。”

狄公笑著接過:“沒辦法,茶喝習慣了,片刻不沾就難受,還好我們隨身帶了。”

如燕帶上門,將小芬所說的轉述一遍,隨即正色道:“叔父,我們不如趁夜去那個骨仙廟瞧瞧,在衆百姓面前揭穿賊人的陰謀,那肯定是他們乾的好事。”

狄公一哂:“左右不過是借鬼神的名義搜刮民財的把戲,我們去了也只能抓到一兩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治標不治本。如燕,還記得雲姑說的嗎?她在葉縣見到的也是骷髏殺手。”

“照這麼說,很可能是百鬼門玩的把戲?”

“嗯,罪惡的源頭都在百鬼門,打蛇要打七寸,我們去那骨仙廟不打緊,要是爲村民惹來無妄之災就得不償失了。”

如燕走近幾步,低聲說:“要不,我一個人悄悄前去,看幾眼就回來,保證不打草驚蛇。”見狄公沉吟未答,如燕眉頭一軒,“莫非叔父在擔心無蹤的問題?”

狄公神情一凜:“是非曲直自有公斷,沒什麼可擔心的。至於那廟,查探的意義不大。”

如燕隱忍再三,還是說出心裡話:“叔父,要是元芳在,今天必定是另一番光景,您也用不著這麼瞻前顧後。”

狄公心內悸動,隔了半晌也沒應一句,實在是不知從何說起,僅是凝望著屋外迷濛的星辰。

————————————

黑魆魆的夜色中,一道黑影飄入後園。

【第二天,卯時】

天色微曦,狄公他們便向馮氏和小芬辭行,留了二十兩銀子和幾樣藥材給他們治病救傷,叮囑他們不要隨意透露昨晚的事,二人自然滿口應承下來,就算狄公沒提,他們也不敢亂說。小芬則眼淚汪汪地拉住如燕的手,依依不捨地告別。

出了村子,徑直上山道。艾虎首先打開話匣子:“不到農家地頭,根本體會不到鄉農的艱辛。唉,如燕,你說要是她家裡人回不來,小芬怎麼辦?”

如燕斥道:“烏鴉嘴!你就不能說點吉利的?”轉向狄公:“叔父,我一直想不通他們裝神弄鬼的意圖,勒索錢糧也就罷了,男女都抓,偏偏留下馮氏和小芬,再有,他們抓村民幹什麼。”

狄公提醒她:“還記得中魁提到的事嗎?在葉縣,他們控制衆百姓做見不得人的勾當,爲隱瞞真相,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殺人滅口,毀屍滅跡。”

肖豹則趕馬上前,指著路說:“懷先生,卑職記得無蹤昨晚是走那條道的,我們不和他會合了?”

狄公神秘地笑笑:“不去了,直接轉進官道,去刺史府。肖豹,你和蔣同一起折回去,找到張環李朗親率的衛隊,到城外駐紮,現在就分頭行動。”肖豹、蔣同領命,疾馳而去。

如燕則猜測著:“叔父,你懷疑刺史府?對了,昨晚小芬說公差收稅時收兩石,那幫人是不是又貪了?”

“依租庸調稅法的定製,兩石在正常範圍內,但聯繫上爲禍一方的鬧鬼事件,就不那麼單純了。”

艾虎被如燕撇在一邊,只好去纏公孫策:“公孫先生,昨晚狄大人對小芬說今天可能有雨,不過天上的雲這麼少,我覺得下不了。”

公孫策撫須說:“農諺說道:雲交雲,雨將淋;棉花雲,雨來臨;饅頭雲,天氣晴;瓦片雲,曬死人。不過這只是一般的規律,難免有天氣無常的時候,人算不如天算…”

【……】

基於狄公幾十年的暗查經驗和如燕的改裝易容本領,不聲不響地混進州城不是難事。狄公打起懸壺濟世的布幌子,如燕身背藥竹簍,艾虎和公孫策則在另一邊扮成遊大街的閒人,劉興不遠不近地跟著,視線不敢稍離狄公。畢竟要是所有人聚在一堆,傻子都能看得出其中的問題。

入城後恍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行人如梭,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夾雜著不少江湖點子,或在攤前遊蕩,或癱坐在街邊討錢,或是裝模作樣地在酒館茶肆裡消遣,一對招子則有意無意地窺探四方。

狄公他們對這些渾不在意,真正吸引

他們的眼球的是滿大街的海捕文書,貼得未免多了點,這自然是關於元芳的。紙面泛黃蒙灰,再向一個茶肆的夥計求證,貼的時日不短了。

至於沈韜則獨自去刺史府周圍找狄春和展昭。在洛陽狄公就安排好一切,讓狄春二人先到竹青縣取縣誌,而後嘗試用信鴿暗查百鬼門,沒線索時就到刺史府周圍安頓下,以便會合。狄公和如燕直接用隨身帶的藥材擺成地攤,煞有介事地賣藥;公孫策和艾虎遊蕩到一個字畫攤前,停了下來。

等了近半個時辰,沈韜總算找到狄春二人,帶到狄公面前,他們便收攤離去,不知情的人會誤以爲這是江湖郎中應邀出診,艾虎和肖豹他們不動聲色地跟在後面。

狄春迫不及待地把一路的遭遇述說一遍,不敢減也不敢添。狄公滿意地讚道:“辛苦你們了,這些都是重要的線索,夏州果真不簡單…”

————————————

突擊察訪,這法子每次用都有不同的奇效,夏州刺史孔涼眼睛瞪得像銅鈴,愣愣地望著這個粗布麻衫的胖老頭,實在想象不出他和聞名天下的神探有什麼關係,更猜不出他這麼快就找到自己私宅的方法。

“你說你是神探大人,有什麼憑證?”孔涼剛從飯桌旁過來,滿嘴的油膩還來不及擦。

狄公掏出御賜的金符鎮在付涼眼前,對他急忙叩頭賠罪、前倨後恭的轉變不以爲然,淡然說道:“起來吧。”

孔涼刻意望望狄公身後站的人,清一色的鄉下土農的粗布衣衫,連穿戎裝侍衛的影子都沒有,他在心裡犯嘀咕,這憑證是不是偷來的。不管怎樣,先探探虛實,孔涼賠上一張笑臉:“狄大人,這…這正在開席,您一路勞頓,下官馬上去重備酒,請先上座稍待,一會兒就好。”

“呵呵,不忙,本閣已經吃過了。”狄公揀個椅子落座,“孔大人聽過百鬼門嗎?”

“百…百鬼門?”孔涼抽搐一下立即恢復常態,“呃,這個下官不曾聽說,請狄大人賜教。”

“本閣隨口問問罷了。本閣一路行來,村落中多發骨仙的怪事,這你應該知道吧。”

孔涼神色大變,幾乎站不穩,隨即湊近身來誇張地說:“喲,狄大人,這您得小聲一點,要是讓骨仙聽到就大禍臨頭了,您是不知道,不光鄉村裡鬧,連刺史府都有鬼影飄。”

狄公故作驚異:“哦,有這等事?”

孔涼垂頭喪氣地說:“是啊,前一任刺史陸大人大概被骨仙勾了魂,那次刺史府出現鬼影,一個月後,陸大人莫名其妙地死在家裡,太邪門了,他一覺睡下去再沒醒來,仵作驗屍,發現屍身上沒有任何傷痕和中毒的跡象。請法師作法,法師舉桃木劍揮了兩轉後,當場暴斃。”

“上報朝廷了嗎?”

“此等大事怎敢隱瞞拖延,當時卑職任長史,事發後就將始末緣由上報關內道的觀察使,隔了半個多月,上官傳令,派任下官爲刺史,大概上面也覺得無法抗拒鬼神,沒敢深究。”

狄公斜眼看著他:“這麼說來,你這刺史一直連任至今?”

孔涼一臉無辜:“狄大人吶,下官就連任了兩屆不到,本該調任的,可鬼事連連,這也是上面的安排,下官實在無可奈何。這刺史實在當得提心吊膽,下官沒少燒香拜佛。說起這骨仙,還有一段瘮人的往事。就在八年前,刺史府凌遲處死了大盜鐵振飛,這逆賊生前作惡多端,死後還化爲厲鬼騷擾四鄉,實在是冤孽啊。”

狄公一副原來如此的神情,起身緩緩道:“如今這厲鬼猖狂到頭了,本閣此次正是奉皇命來捉鬼。”

孔涼撲通跪下說道:“狄大人是當世神探,夏州有救了…”

“罷了,起來吧。既然知悉夏州的情形,就不打擾孔大人用餐了。”

孔涼忙說:“不敢不敢,折煞下官了。下官馬上命人將驛館安排好,狄大人即刻就能宿下。”

————————————

親自將狄公一行送到驛館安頓好,孔涼沒心情回私宅把大餐吃完,帶著貼身侍衛楊風向刺史府的方向走去。

楊風看孔涼拉長了臉,小心地問:“孔大人,這狄仁傑怎麼像從天而降似的,上封不是說要隔幾天纔會到的嗎?”

孔涼怒視楊風:“還有臉說!城中的眼線你是怎麼佈置的,這麼一堆大活人蹭地一下就到我家了,你是不是偷懶耍滑,沒按時去找上封要消息?”

“這…屬下哪敢…他們扮成村民,以前又沒見過,根本認不出來啊。”

“說得也對,要不是上封提醒過,我真會以爲那穿得跟泥腿子一樣的老頭是冒充的。神探?哼,沒什麼了不起。我隨便說幾句就把他唬得一愣一愣的,身邊就那幾個人,還想到夏州當查案欽差,簡直是做夢!”

楊風奉承地笑道:“孔大人,上封讓貼的通緝文書,其中一個就是李元芳,聽說是狄仁傑的衛隊長,難怪他狂不起來。”

“哼,李元芳在又如何,進了夏州就是進龍潭虎穴,會好好招待他們的。你去找上封報信,說狄仁傑已到,請他示下。”

“是,屬下馬上去。”

楊風快步離開,不遠處,沈韜和狄春緊盯著他。楊風一路小跑,來到一家茶館,揀個靠窗的座,叫上一壺茶往肚裡灌,不時左顧右盼,等上封出現。灌了三壺,肚子實在裝不下了,坐著乾等,依舊沒人搭理他。

————————————

狄春走進狄公的房間,沮喪地彙報:“老爺,我們跟蹤孔涼,他離開驛館後就派出了手下的侍衛,那人跑到一家茶館裡坐等,灌了一肚子茶,一個人都沒等到,他就回刺史府了,沈韜繼續盯著,小的才趕回來報信。老爺,這城中不太平,您不等張環李朗他們帶衛隊來就出手,會不會太冒險了?”

“我只是輕描淡寫地試試這個孔刺史的底子,算不得出手。隨便一試,孔涼的破綻昭然若揭。你剛纔在場,盯刺史府的時日也不短了,說說看。”

狄春苦思冥想,理好思路:“嗯…首先,夏州的官府和逆黨可能有勾結,您一來他就派侍衛去找人接頭,說明他做不得主,上頭還有人,卻不是上一級的官員,若是官員用不著偷偷摸摸;再有,我和展昭剛來夏州,就見到滿大街的通緝文書,按理說,通緝文書是由神都發出的,送往各道州,再快也不至於,除非是上封讓孔涼做的。”

“這點毋庸置疑,方纔孔涼的說法含糊其辭,將難以辯駁的疑點盡數推給關內道觀察使。我故意著便裝去見他就是想試他的反應。一般官員不會如此託大,僅憑一塊金符,連官憑都不看就相信我的身份,說明上封告訴過他,我不久就會來,只是不確定具體的時間而已。最荒唐的是鬧鬼之說,大盜一死就出骨仙的禍亂,再聯繫百鬼門操控百姓的舉動,顯然是官匪勾結,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狄春點點頭,,忽然想起一事:“老爺,您讓取的縣誌還藏著呢,要不要小的去拿來?”

“不急不急,等形勢稍定再說吧。”

這時劉興來報:“狄大人,無將軍來了。”

狄公淡淡一笑:“請他進來,狄春,你先退下吧。”

狄春依言退下,無蹤昂首走進,大刺刺地搬個椅子坐下。“狄大人真是神速,這麼快就到驛館住下了,說好在楊柳鎮會合,狄大人不去也就罷了,連口信都不捎一個。”

“暗衛擅長追蹤尋人,本閣不傳口信,你同樣找來了,派人傳口信,豈不是多此一舉?”

無蹤不欲反駁:“說得也是,昨晚卑職昨晚離隊是有原因的,你身邊那麼多人,而我們暗衛的運作聯絡,不宜讓外部的人知道。看狄大人的表情,顯然收穫頗豐。”

狄公不動聲色地說:“收穫談不上,略窺冰山一角而已。”

無蹤知趣地打住這個話題,既然狄公不想明說再問也是枉然。“我知道你不怎麼信任我,但這事還是得說,昨天我們離隊後,晚上歇下的時候,中魁忽然暴斃。”

“屍體呢?”

“挖個坑埋了。”無蹤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情,“在神都,我的手下對他動刑逼供,但絕不是他的死因,我們檢查過屍體,沒發現中毒的跡象。當然,中魁一直歸我們暗衛看管,我們百口莫辯,然而我要強調的是,我不稀罕你信任我。”

59 飛鷹鏢局29 揭開煙幕29 揭開煙幕62 將計就計27 劫獄42 迷情40 燕芳會面第3章 公堂舌戰35 反攻狼主40 燕芳會面40 燕芳會面42 迷情64 青龍古墓第7章 僵持71 傷離別第11章 不計前嫌第23章 救駕52 師父之死第18章 攜手65 脫離控制第16章 命運的低谷第6章 疑雲四起36 兩敗俱傷33 勾心鬥角第10章 干戈第2章 邂逅72 悲哀第7章 僵持26 展昭的死結64 青龍古墓68 塵埃暫定55 順藤摸瓜50 鴻門宴第14章 波折63 進擊百鬼門第1章 初到大宋61 虎口拔牙43 雲姑來訪第13章 元芳重傷第1章 初到大宋第2章 邂逅40 燕芳會面34 分離41 小誤會40 燕芳會面41 小誤會72 悲哀第21章 土道的秘密第3章 公堂舌戰33 勾心鬥角36 兩敗俱傷第2章 邂逅44 狄公被劫第6章 疑雲四起第1章 初到大宋第24章 無蹤27 劫獄第22章 展昭遇險66 古墓驚魂59 飛鷹鏢局第7章 僵持42 迷情第19章 天狼教第13章 元芳重傷26 展昭的死結27 劫獄第13章 元芳重傷第24章 無蹤55 順藤摸瓜32 破解機關第19章 天狼教第10章 干戈26 展昭的死結64 青龍古墓43 雲姑來訪58 內奸危機39 武皇第15章 元芳受刑29 揭開煙幕27 劫獄63 進擊百鬼門第11章 不計前嫌44 狄公被劫第10章 干戈第23章 救駕第11章 不計前嫌51 刀光劍影第15章 元芳受刑70 死局35 反攻狼主第18章 攜手39 武皇49 暗波洶涌40 燕芳會面50 鴻門宴25 風浪
59 飛鷹鏢局29 揭開煙幕29 揭開煙幕62 將計就計27 劫獄42 迷情40 燕芳會面第3章 公堂舌戰35 反攻狼主40 燕芳會面40 燕芳會面42 迷情64 青龍古墓第7章 僵持71 傷離別第11章 不計前嫌第23章 救駕52 師父之死第18章 攜手65 脫離控制第16章 命運的低谷第6章 疑雲四起36 兩敗俱傷33 勾心鬥角第10章 干戈第2章 邂逅72 悲哀第7章 僵持26 展昭的死結64 青龍古墓68 塵埃暫定55 順藤摸瓜50 鴻門宴第14章 波折63 進擊百鬼門第1章 初到大宋61 虎口拔牙43 雲姑來訪第13章 元芳重傷第1章 初到大宋第2章 邂逅40 燕芳會面34 分離41 小誤會40 燕芳會面41 小誤會72 悲哀第21章 土道的秘密第3章 公堂舌戰33 勾心鬥角36 兩敗俱傷第2章 邂逅44 狄公被劫第6章 疑雲四起第1章 初到大宋第24章 無蹤27 劫獄第22章 展昭遇險66 古墓驚魂59 飛鷹鏢局第7章 僵持42 迷情第19章 天狼教第13章 元芳重傷26 展昭的死結27 劫獄第13章 元芳重傷第24章 無蹤55 順藤摸瓜32 破解機關第19章 天狼教第10章 干戈26 展昭的死結64 青龍古墓43 雲姑來訪58 內奸危機39 武皇第15章 元芳受刑29 揭開煙幕27 劫獄63 進擊百鬼門第11章 不計前嫌44 狄公被劫第10章 干戈第23章 救駕第11章 不計前嫌51 刀光劍影第15章 元芳受刑70 死局35 反攻狼主第18章 攜手39 武皇49 暗波洶涌40 燕芳會面50 鴻門宴25 風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平乡县| 东乡县| 汉源县| 贵德县| 扬中市| 榆林市| 淮北市| 南通市| 通许县| 西平县| 望江县| 宜宾县| 托克逊县| 新泰市| 科技| 宁城县| 洪洞县| 朝阳县| 马山县| 沁阳市| 博乐市| 监利县| 陈巴尔虎旗| 鹤山市| 曲阜市| 大同县| 仁布县| 民和| 宜宾市| 马鞍山市| 游戏| 霍城县| 南澳县| 丹阳市| 信宜市| 乌兰浩特市| 三都| 惠来县| 乌什县|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