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

大順元年……唐昭宗李曄在定這年號的時候,大概滿懷著希望,期待這一年能一切順順利利的。然而,事與願違,這一年,對李唐來說,實在是大大的不順啊!

征討李克用的天子六軍,被毫無懸念地擊敗了!而且,敗得異常徹底。出發前,那個伏在大唐天子面前說,要先爲天子平滅外患,再根除內憂的宰相張浚,幾乎是隻身逃回了長安。他出徵的時候,人馬多達五萬,回來的時候,已經十不存一……

在此之前,或許還有人覺得,大唐還有一線中興的可能。此役之後,所有人都知道,天子,已經沒有可能翻盤了。

得勝的李克用沒有乘勝兵逼長安城下,而是離著一點距離,給唐昭宗寫了一封威脅的信,大概意思就是,老子祖孫三代都在給你們李家賣命,你竟然倒轉過來要揍老子!哼!沒想到終究還是老子力氣更大!現在,老子贏了,你必須滿足條件若干,若是有半個不字!哼!你就看著辦吧!

消息傳出,全國震驚!但是,也只是震驚而已。各鎮、各州都在一致批評李克用的同時,卻沒有誰,打起旗幟要去長安勤王。或許,大家都在等,等著皇帝的應對。

泉州離著長安,有萬里之遙,就算是要勤王,也輪不到這裡。不過,該做的姿態還是要做的,新年前的最後一次會議上,面對著州縣的各級官吏,王潮黑著臉,訓斥了李克用目無君王的可恥行徑!散了大會,回到書房後,王氏兄弟召開了自己的小會。

值此天子輸掉了底褲之際,想來,此時各鎮軍閥,大概,都在召開各種會議吧。會議的議題,大抵,不出這兩條之外:擴張還是自保……

相比之下,泉州,是其中比較幸運的,福建因爲獨特的地理條件,三面環山,不易受外面勢力影響;而境內福、建、汀、泉、漳五州,除了福州在陳巖治下的九龍軍還稍微有點戰力之外,其餘三州,都不過是能勉強守住州縣所在的城池罷了,其守備軍隊的戰鬥力統統都是在五以下的渣渣。若是泉州狠下心來行擴張之策,只需把福州平了,其餘三州必定望風而降!

問題是,應該以什麼樣的藉口出兵呢?總不能把中央管不了了,所以,我要吞併你的條目擺到檯面上來吧!中國人最講究名不正則言不順,尤其是像王潮這種最愛臉面的人來說,二話不說就開搶的事情,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大兄!是時候了!”王審知最先開口說話,對他來說,實力就是最大的理由。行擴張之事,還講那麼多仁義道德?何益?

“哎……”王潮唏噓了一聲,卻是難以決斷。說到底,他終究是受著傳統儒家教育長大的人,忠君便是第一要素。現在,要他無視君王而擅動兵刀,不是在將他心中的信仰踏在腳下嗎?

王審知勸道:“大兄還是念著陳巖的恩嗎?他不過是順水人情罷了!”

“三弟所言也是有道理的!大兄!李克用、朱溫、王建、孫儒、楊行密諸人在中原的爭鬥已經不少時日了,各自擴張地盤,均已成氣候……這天下,早已面目全非了!”王審邽也勸道。

“大兄!大哥兒執掌鐵場以來,所產之鐵甲、刀具、勁弩都十分犀利。泉州之軍,或許暫時無法與中原勁旅相抗衡,可在福建五州中,應該是首屈一指了!”王彥章也含蓄地勸道。

聽完自家兄弟的話語後,王潮卻將視線向徐寅看去。

這些道理,徐寅自然也是知道的,不過,他還是輕輕地搖了搖頭,然後,把視線轉向王延興:“繼之以爲如何?”

王延興回到泉州才兩天,就被王潮抓來旁聽議政,作爲一個前世的僞軍迷,他對熱兵器還多少有點了解,即便有所延伸,也是走的瑞士僱傭兵、西班牙長矛兵這樣的西方路線。而中國自己的冷兵器的戰鬥反倒知之不多,不便講太多細節性的東西。不過,如果只是閒扯,倒是可以叨幾句:“行攻伐之事,以糧草、軍備爲最先,其次,則是動員、集結軍隊;當下,泉州糧草軍備均有相當儲備,不妨先讓軍士分批次動起來……”

“哼,便如你在小溪場那般,讓一衆軍士漫山亂跑不成?”王潮不滿地問道。

“回稟大人,孩兒新練之兵,越野能力有限,須得多操練;可現有精銳牙兵卻不需進行這樣的操練……”王延興連忙俯身解釋道。他每天將軍戶拉出來早晚五公里越野跑、不定時拉練,一方面卻是要磨練部隊的越野能力,另一方面,卻是也要震懾四周對鐵場財富虎視眈眈的宵小。銅鑼寨雖滅,可南安縣內,小股匪盜依舊很多。在這些人眼中,互助農莊裡放養的牛、羊可都是可以下手的對象!不過,王延興建議王潮將一部分部隊動員起來的目的,卻不是這些零散的匪盜,而是分佈在漢家子居住地周邊,不服管教的百越蠻夷……

“不過是未經教化的蠻夷,不識耕種,即便是都遷下山來,怕是隻能增添負擔啊!”王審知還以爲王延興是想將那些少數民族從山裡趕出來。

“回稟叔父,侄兒所說的是清源、莆田、南安三縣的百越蠻,此三縣,均有百越聚族而居,以南安爲例,最大的連寨,綿延十數裡……他們不僅人多勢衆,而且還時常侵擾山下漢家子。行攻伐之事之前,莫不如,先將這些擾亂漢家村落的百越村寨清理一遍?”王延興俯首道。

這些事情,王審知自然知道。王氏入主泉州也有好幾年了,百越蠻族衝擊漢家子的事情,確實也出了好幾起。然而,漢民入閩,始自秦漢,至東晉後,才初具規模;有今日之氣象,大半倒是本朝之功;而百越蠻族,卻是世代所居。歸根究底地來說,其實還是漢家子侵佔了百越諸族的生存空間。只是,百越勢弱,即便偶爾能衝擊一下漢民所居之地,也多在官府力量影響微弱的山區,對王氏在泉州的利益所能造成的影響其實也相當有限,王氏兄弟自然不會把這事當什麼緊要的事情來處理,卻沒想到,王延興竟然把目光放在這山坳坳裡:“這些蠻族不服管教,由來已久,倒是不能把所有的罪責都怪到他們的頭上。”

“叔父所言極是!所以,對他們要區別對待!”王延興侃侃而談,說來,百越蠻族並不是某一個民族的稱呼,而是漢民把凡是住山裡,與自己不同的,一股腦,全成爲百越蠻族,就像後世很多漢人也搞不懂苗、壯、侗、瑤的區別,一言以少數民族統稱一樣。山裡的這些人,互相間的相差也是極大。許多村寨其實跟漢民是有不少交集的,並不隔絕與漢人的相處;而完全不鳥漢人,並且有能力襲擊漢人的村寨,其實,少之又少。然而,受制於山裡生產條件的限制,無論是跟漢民和睦相處的還是互相仇視的,其實都需要依賴漢人提供鹽巴、鐵器,某些村寨,甚至還十分缺糧,“以鹽、鐵、糧爲資,讓一部分百越之民,爲泉州之民;對於不服管教的,便可以兵刀相逼,解除其對山下漢家子的威脅!”當然,還有些話不好說出來,被打下來的蠻族山民,也是要被擄掠下山爲奴爲俾的,還有,這樣一來,便有人力來再搞幾個互助農場,再多編練幾個都的長矛兵……

大家都是聰明人,王延興說出來的,聽得明白,沒說出來的,也聽得明白!只是,管著泉州總後勤的王審邽卻不得不多問一句了:“那鹽、鐵、糧從何而來?”話一出口,便覺得失言,鐵就不用說了,鐵場的鐵明年還要擴產,足夠多的鐵器,而糧,泉州並不缺糧;至於鹽巴,泉州東面就是大海,海邊上煮鹽的小窩棚,沒有一萬也有一千,自然也是有來路的。

大家都沒在這個問題上多問,一起朝王潮看去,王潮嘟嘟嘟地用指關節敲打著桌面,稍許:“需多少兵馬?”

“以南安爲例,百越諸族大多和善,唯有連寨不服管教,大約有寨民一千許,孩兒請大人許孩兒以鐵場新練的軍戶前往破之!”王延興連忙說道。這些自然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在鐵場的時候,便討論過可行性的。對此,秦一秋專門派了一組人釘在連寨附近。

“那清源和莆田呢?”

清源和莆田距離小溪場可有點距離,難道王延興還想把手伸到那邊去不成?幾人齊齊把視線轉向王延興,看他準備如何打算。

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七十九章 尾隨追蹤第七十二章 屍山血海(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三十五章 參軍來訪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趕盡殺絕(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一百三十章 得封高官第一百零七章 問道於盲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六章 深夜傳信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四十章 人主氣度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五十五章 越州虛實(第三更)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九十三章 雛兒將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六十章 破襲鐵場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癥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六十九章 杜二投軍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
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七十九章 尾隨追蹤第七十二章 屍山血海(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三十五章 參軍來訪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趕盡殺絕(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一百三十章 得封高官第一百零七章 問道於盲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六章 深夜傳信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四十章 人主氣度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五十五章 越州虛實(第三更)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九十三章 雛兒將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六十章 破襲鐵場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癥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六十九章 杜二投軍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永定县| 铜川市| 弥渡县| 和田县| 隆林| 铁岭县| 南郑县| 利川市| 凤冈县| 绍兴县| 宾川县| 普安县| 菏泽市| 新余市| 莱州市| 广昌县| 黄平县| 舞阳县| 和田市| 铜山县| 鹤山市| 青龙| 武隆县| 临潭县| 扶绥县| 普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泸水县| 宜良县| 宁明县| 平江县| 镇江市| 原阳县| 浮梁县| 南靖县| 都安| 临潭县| 清丰县| 新和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