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衆多人的面,鄭買嗣擠兌蒙藹,讓他領命去通海都督府找段寶龍傳話。
在鄭買嗣看來,這是一舉數得的好處。誰想到,散了筵席,纔回了府,段義宗就找上門來,說這樣有多不妥當。
鄭買嗣聽到這般勸話心中一陣不喜,畢竟,之前這個高風險的事情,是準備讓段義宗去的。
現在有人替他去了,段義宗不謝便算了,還諸多質疑,著讓他禁不住想到了此前趙弘基所說的話……
當然,趙弘基的那段話,鄭買嗣並未當真,可也未忘記,現在,正是酒勁正足的時候,他不由得便脫口而出:“段義宗!你倒是要用言語穩住段寶龍呢,還是要用言語穩住某?”
聽到鄭買嗣突然說出這般話語,段義宗只覺得全身都開始顫抖起來,他沒了言語,俯身下拜:“主公,奴自幼便隨在主公左右,自始至終,絕無二心!”
看到段義宗突然伏到在地,言語之中帶著悲音,鄭買嗣也有些悔意。
只是,說出的話,就是潑出的水,已經說都說了,斷然是沒法再往回收。他意興闌珊地對段義宗道:“你自幼隨某,某豈會不知?你的心意某知道了,但是,某也不能三番五次地,總讓你那險地!你也要知曉某的苦心!”
“奴,謝過主公體恤!”段義宗只得再拜道。
唉,這邊段義宗不願蒙藹去通海都督府,可蒙藹也是不願去啊!
只是在大宴之上,說出了誤會清平官的話,清平官沒有降罪已是大恩,哪裡還有推三阻四的道理。
散了筵席的第二日,他便叫了隨從,帶了書信,打馬直奔通海都督府而去。
這一趟,可不輕鬆!從陽苴咩城到通海都督府,便是直線距離,也有七百里。而實際山路,十八盤十九饒的,則是要走千里不止了。
這麼遠的距離,就算是不恤馬力,也要在馬背上顛上三天才能到。
第一天,他跑到了弄棟節度的石桑郡——石桑郡就是後世的楚雄,歇了一個晚上後,趕早便出發了。
然後一直跑到天黑纔到了昆池邊,這裡屬於拓東節度的轄區,他在晉寧州——也就是後世的晉寧縣附近——又歇了一晚,才又一大早出發,再往通海都督府走。
相比之下,他這第三天所需跑的路程,就要短了不少。
從晉寧州往南,也就是一百多裡,便能到達通海都督府。
然而,他卻完全沒有想到,就是這一百多裡,竟是走得比前面那九百里還要累得多!
準確地說來,他從晉寧出發後,才走到江川,就覺得,似乎四周是不是有一雙雙隱藏在背後的眼睛,在盯著自己……
這是段寶龍的細作?
他心裡不禁大駭:這江川可還是拓東節度的範圍呢!段寶龍是當真要反了不成?
察覺到周遭可能不太安全,蒙藹當即讓所有隨從,與自己一起下馬步行:一來,步行便於觀察周圍,如果有什麼不善,可以提前收住腳步。
另外嘛,也是爲了節約馬力,萬一陷入險境,能不能打馬快跑,便是生死存亡的關鍵……爲了小命起見,現在能走路還是走路得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察覺到這一行人的謹慎,還是因爲尚在拓東節度的原因,那些躲在背後的眼睛,竟然又悄悄地隱去。
直到過了江川,又南下了幾裡,才終於進入到了通海都督府的轄地。
可才一進轄地,突然從路邊涌出一羣通海兵,紛紛用長矛、弓矢指著蒙藹:“來者何人?還不速速通報?”
蒙藹看著這些人號令整齊,步伐熟悉,不像是臨時其意來攔人,倒卻是像是在這裡守了許久一般……看來,清平官所言非虛啊!
不過蒙藹卻不怕,他掏出懷裡的一封書信揚了揚:“某乃蒙藹,奉清平官之令,要將此文送給段都督!”
爲首的通海兵看到蒙藹手中搖動的信,卻不爲所動,而是繼續問道:“你可有節符在身?”
蒙藹也沒指望一封不能給他們細看的書信能讓這些兵讓路,他這般做,其實只是想判斷一下,段寶龍到底有沒有徹底反……
如果當真反了,那那些兵的動作,定然是要來奪這封信;如果他們沒有冒犯的意思,那就說明段寶龍至少現在還沒公然反叛!
果然,那羣人查驗過蒙藹身上所帶之物後,便不再阻擋,然後繼續退下馬路,藏在林中。
見他們竟然這般做派,蒙藹已經有八成開始相信,段寶龍,只怕是當真是要截斷通海往外的消息啊!
自己這次去,只怕是要兇多吉少了吧……
然而,都到了這裡,再說回去,已經是不可能了,蒙藹乾脆不再多想,繼續牽著馬,一路南下。
不過沒走多遠,他赫然發現,前面,竟然又有一道關。
在這裡,通海兵藉著地形,竟然修了一處簡易的軍寨,正好將此地通往通海都督府的道路截斷,在這裡竟然佈置了一處固定的關卡!關卡的寨牆上,還有一對對通海兵正在巡邏。
他們看到蒙藹一行後,連忙將寨門緊閉。
見狀,蒙藹走到寨牆前,依舊如之前那般,手中揚著一封書信,高喊,“某乃蒙藹,奉清平官之令,要將此文送給段都督!”
這次,他才一說完,就聽到寨牆有人答話:“原來是蒙將軍,既然將軍奉了清平官之令,那定然是十萬火急之事……”
說道這裡,那答話之人又是一喝道:“還不去給孟將軍將寨門打開?”
既然對方那麼大方,蒙藹也不再客氣,而是直接帶著人,過了簡寨。
可這般順利地通過,卻讓蒙藹提不起興致,反而越發擔心了:這才走了幾步路,就經歷了一次明哨一次暗哨,那到了通海都督府城內,那又該如何了?
段寶龍到底想幹什麼?
蒙藹懷著一顆糾結的心,又穿過了兩處暗哨和一次關卡,才終於抵達了通海都督府。
他到了之後,立即去往段府。
可到了門口,卻得到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