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

衆散兵聽了楊三的吩咐,紛紛鼓起掌來,歡迎董真發言。

董真走上前來,朗聲道:“適才,楊都尉說到運氣,某便別借這詞,來說說,某的幸運!”董真的伯父,也就是已經掛了的董昌。

“某自小,便失去了父親,是伯父將某收養在軍中。某自小,便跟一幫軍漢長大”

“可在軍中的日子,卻是有一頓吃,沒一頓吃……可以說,某之童年,充滿了都是不幸!”

“長大一些了,某便隨軍出征,歷經戰事之多,已經記不清了,每戰,必奮不顧身,才得以軍功升任都頭、都尉、裨將……”

提到自己的發達之路,董真卻沒有一絲的得意,反而是滿臉的落寞:

“然而,某不怕敵人的刀劍,不懼上陣拼殺,每日裡,某最是擔心的,而是,來自朝堂之上的構陷!”

“終於,一朝王府破滅,伯父身死……何其不幸?”

董真三言兩語將自己的過往介紹了一番,說道最後,已是黯然傷神。

可突然,他來了一個大轉折:

“後來,某到了泉州,加入了楊波軍,某才發現,你們,是何等的幸運!”

“在這裡,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每個人只需以自己的本事來努力,指揮使便會給你相應的待遇。”

“即便有一日,你們戰死在沙場之上,你們的家人也可以得到撫卹、照料。身後無有後顧之憂!”

“而且,你們只用不斷地努力!努力!便可以有機會不斷地提升,獲得更高的地位!”

“你們有大唐最好的武器、有大唐最好的餉金……”

“你們之幸運!讓人羨慕??!”

衆散兵沒想到,自己的待遇,竟然能得到董真的認可,聽在耳中,不由得也情緒一陣激動。

再跟這董真比起來,優越感油然而生:自己,還當真是幸運多了。

見衆兵丁若有所思的模樣,董真頓了一頓之後,又以更加激昂的語調繼續說道:“萬幸的是,某!董真,也加入到了楊波軍中!”

“某今日,便也能與衆位一般,再也無有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地爲指揮使效力!”

“你們說,某是不是幸運的?”

“是!”那一衆散兵異口同聲地答道。眼神中,充滿了,都是認可和贊同。

這董真當真無愧名將之名,竟然能以這樣的角度獲得衆兵的認可!

董真在這邊拉攏人心,刺史府之中,孟鹹卻在說他的壞話:“繼之!你怎麼能讓董真去帶兵呢?”

“董真本就是帶兵的天才,不讓他帶兵,太屈才了……”王延興可惜地說道,“況且,某也不是讓他帶戰兵,而是讓他當磨刀石,不好嗎?”

“董真是一隻虎!不能讓他從籠子裡出來??!”孟鹹擔憂地說道,“此人,在山林,則可爲山林之王,在軍中,便可爲軍漢之首……某怕他心生異心!”

“既然知道他是一隻虎,便不要關在籠子裡,給他一點空間嘛!”王延興笑道,“若是當真他能做得比某更好,某也不怕他來搶某的位子!”

“繼之!你就是太善了些!”孟鹹搖頭道。

“哈哈……孔子之說,最重一個字:仁!某若是心中不善,何以成仁?”王延興哈哈笑道。

孟鹹無奈地搖,若非王延興有一顆天下仁心,他也不會這般盡力地助他。

只是,對王延興啓用董真之事,他確實有些不放心。

得想個什麼法子才行。

可才一動腦筋,頭又開始痛了起來。

“阿郎……”察覺到孟鹹的頭疼,在一旁侍奉的胡兒連忙心疼地替他揉起太陽穴來,臉上,一陣焦急。

“長求!你就別費這個腦子了!就算董真有什麼二心,也不會是現在,他總要拉起一幫小弟才能動手!”

王延興拍了排孟鹹的手臂:“先讓他爲某效力幾年,等到時候,他有了拉幫結派的動向的時候,長求再略施小計,不就將他收拾了?”

“繼之又來調侃某!”孟鹹苦笑道。

王延興哈哈地又說笑幾聲,出了院子,讓孟鹹繼續靜養,自己則回了書房處理公務。

沒有孟鹹幫忙,楊波軍控制下的各地的大小事務,就必須王延興自己處理了。

他在書房坐定,將一堆文案匆匆翻看一遍……

泉州下面各縣的公文,還是繁體字、文言文書寫的,只能是讓一個叫楊興怡的人,翻譯成橫排、加上了標點符號的白話文。

這個楊興怡是孟鹹舉薦之人,與孟鹹有同窗之誼。

只是,他或許不笨,卻絕對沒有孟鹹那般有擔當。在翻譯的時候,也不知道提煉一下,而是將原文盡數翻譯了過來。

唉……

在這裡書房裡,他能做的事,只能是最初級的分類,和翻譯。

連分辨輕重緩急,都不敢讓他做。

無奈之下,王延興只好自己看。

不知不覺,時間過了一個多時辰,處置過的文案,也都交由楊興怡轉下去。

這時,劉伴興和申定平過來了。

劉伴興是過來說,去開元寺問如何緩解孟鹹頭疼的事。

結果,帶回來一包裹的佛經……

無論劉伴興如何說。

那智廣和尚只管說,清心寡慾,多誦佛經,自然就不疼了!

哼,孟鹹連確認有效的道家功法都不練,讓他誦佛?

還不如讓他待在溫柔鄉里安睡來得舒坦。

王延興擺擺手,將此事暫且擱下。

申定平卻是爲了侍衛處的場地而來。

侍衛處的辦公場地,便就在刺史府內,營地則分爲五處。

刺史府內的設一處,編制爲兩個都。

這一部侍衛,除了護衛侍衛處自身之外,重中之重是保護王延興及徐小娘,當然,月娘和王繼虎也是要重點保護的。

此外,秘密警察的總部,也將設在這裡。

另外,最大的營地,則設在泉州城的另一側。

暫定可容納四個都進行操練和分批進行演習。

這裡不單是人數最多,面積也是最大的,爲了這個主營,王延興讓申定平將泉州成西北角,連在一起的最窮的四個坊市都買下來。

除了要改成駐兵之所外,設定的四大演習場所中,難度最高的城鎮伏擊,也將設在在此地。

另外,還有山林、平原和水路,也分別擇好了地址,準備分別建設營地和練習、演習的場地。

王延興點了點頭,讓他先將泉州城內的這處主營優先建好。

申定平諾了一聲,轉身準備離開,才走了兩步,有轉過身來:“主公!某看這楊興怡似乎不太能替主公分憂!”

王延興苦笑著點了點頭。

“要不,某爲主公引薦一人,或許可以緩解主公案牘之苦!”

申定平果然就是能知曉自己心意!王延興哈哈一笑:“哦?哈哈!申哥兒所看中的人員,定然是上佳的,快快說來聽聽?!?

申定平卻又猶豫了片刻,才說出個名字來。

別說,這人,王延興還挺熟,能力自然不缺。

只是,合適嗎?

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八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八十八章 虔州新兵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七章 傳道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子殞命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四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八十九章 兩個條件第四章 同行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六章 急變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六章 急變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權力爭奪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七章 傳道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八十八章 喋血越州(第四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據江南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六十章 破襲鐵場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七十二章 屍山血海(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艱難仿製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八章 蠻人春心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四十三章 天道院長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議北伐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
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八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八十八章 虔州新兵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七章 傳道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子殞命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四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八十九章 兩個條件第四章 同行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六章 急變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六章 急變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權力爭奪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七章 傳道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八十八章 喋血越州(第四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據江南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六十章 破襲鐵場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七十二章 屍山血海(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艱難仿製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八章 蠻人春心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四十三章 天道院長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議北伐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西吉县| 定结县| 南充市| 石河子市| 嵩明县| 和林格尔县| 武义县| 开鲁县| 榆社县| 黄山市| 浦东新区| 鄂温| 都匀市| 鹤岗市| 城口县| 小金县| 巩义市| 西充县| 苍梧县| 龙胜| 东乌| 双辽市| 盐池县| 沁源县| 平阳县| 从化市| 武威市| 米林县| 海晏县| 丰都县| 乡城县| 荔波县| 红原县| 贵南县| 阳西县| 轮台县| 大埔区| 普定县| 济宁市|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