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一句樸素的話語,其實道出了打仗的本質:就是燃燒國力。
孫子兵法上說: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更是用一個非常具體的詞語,描述了這種花費之巨大:日費千金。
正是因爲知曉這種花費的巨大,所以王延興手下的兵力,從幾百、到幾千,再到現在的幾萬,增長得十分有節制。
而但凡要興兵事,都是要寧可前期多花點錢,將準備做充分、做徹底,以力求一擊而破敵,儘量避免往復的拉鋸戰。
爲的,就是要提高備戰、作戰的效率,壓縮參戰的時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節約戰爭的開支。
只是,各鎮高層之中,象他這樣有成本意識的人,卻並不多。至少,鄭買嗣和趙弘基是沒有去算過細賬的。
他們想著,指揮打仗嘛,不就是下幾道軍令,著令哪幾只部隊,攻佔哪幾處城池嗎?他們何曾去算過各方各面的優劣得失?
尤其是趙弘基,甚至是部隊還在集結的時候,就有些失去了耐心。
因爲他發現,鄭買嗣的命令已經發下去都有十多天了,可各節度使的軍隊,還沒到達集結地!
派人過去催促,得到的回覆,竟然還在準備……
“準備!準備!準備!每次都是準備!都十多天過去了,一點進展都沒有!”趙弘基不滿地朝鄭買嗣抱怨道:“這些人定然是串通好了,要來敷衍清平官!”
鄭買嗣擺擺手,安撫了一下趙弘基:鄭買嗣可不是趙弘基這種書生,他經歷過大唐與南詔的多場戰爭,知道,戰爭的第一步,也是大把的銀錢開始往水裡倒的開始,那便是徵集糧草和集結部隊。
南詔採取的兵制跟大唐的府兵制比較接近。常備兵不多,而大部分兵員都需要戰時臨時徵召。
這十天功夫,還不一定夠將徵召兵員的。
而徵召來的兵員,大多是剛剛放下鋤頭,征戰的本事,大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再拉到校場操練十天半個月,那是最少的。
也就是說,出兵的命令雖然下了,可真正能有兵卒從各地往戰場集結,卻至少是一個月以後的事了。
當然,除了兵員的集結之外,糧草戰械的準備,也是要花費大量時間的。
糧食就不說了,反正一進入戰爭狀態,每人每天消耗兩斤米!除了兵員自帶的部分之外,官府要負責籌備。
另外,便是紮營的用具和運載這些輜重的大車。
舉個例子來說,你不能讓兵士露宿吧!那就要準備帳篷。
即便是十人共一定帳篷,那一萬人也要一千頂。這可是個大工程!
唐代可沒有後世那種防水布,每一頂帳篷都是用浸油的厚布,再加木質支架製成的。這工程量可不簡單!
當然,造這麼一頂帳篷的花費也不要指望太少。
所以,這個準備工作的另外一個限制條件,是銀錢。
如果銀錢足夠的話,一個月倒是差不多了,可如果銀錢不夠的話……那就不好說了。
當然,也有的人打仗,是不做這些繁瑣的準備工作的,比如孫儒,他從來都是打到哪裡劫到哪裡。
不過,這樣的人,從來都活不太久。
鄭買嗣可不準備爽一把就死,所以,這準備工作只能一步一步做。
他給了各節度使一個月的時間去做這個準備。
當然,就算是各節度使做好了準備,要在南詔這片山外青山的地方,要行軍依舊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所以,其實鄭買嗣從一開始,便沒準備等所有兵馬都齊了纔開戰。
畢竟,就如段義宗所言,通海都督府已經沒有多少可戰之兵了,確實也犯不著盡全南詔之兵來應對。
他之所以採納了趙弘基的建言,要求各節度使都出兵,象通海集結,除了也有向各節度使施壓的想法,其實,還有一個顧忌:那就是在盤踞在古勇的揚波軍!
這些狡詐的唐人,會不會乘著南詔內戰之時,來橫插一槓子?
爲了避免這一點,就必須有足夠的兵力,盯住揚波軍的主力!
所以,在他心中,真正的想法,是用楊保國所領的精銳爲主力,再加上他節制的拓東和弄棟兩節度使的兵馬,拿下通海。
而其餘兵馬,都是以唐人爲真正的作戰對象來佈置。
鄭買嗣能站到今天這個位置來,自然不是沒有智謀的傻蛋!相反,他精著呢!
要不然,他如何能容得段義宗和趙弘基兩個謀士,在他面前打擂臺?而又能從兩個人的建言中,進行選擇,然後採納?
當然,考慮到唐人因素的,也不只是鄭買嗣一人,在通海城中,正在商議的兩人:段寶龍和董伽羅考慮得最多的,也正是唐人。
段寶龍一臉酒氣地說道:“既然唐人執意要挑起這次戰事,那通海城,便讓他們守好了!”
“都督!唐人如何會來助某等守城?”董伽羅有點怨怒地勸道。
“那某便不守,任鄭買嗣進城!”段寶龍冷冷地一哼,“想讓某爲他們火中取栗,王採兒想得未免太美了!”
董伽羅勸道:“可若是鄭買嗣進了通海,他會如何待都督?”
“大不了是個死字!”段寶龍生無可依地說道。
見段寶龍已經一副無所謂的模樣,董伽羅嘆氣道:“都督不爲自己考慮,就不爲思平想想?”
聽到董伽羅提到自己的長子,段寶龍神色越發灰敗了。
他的長子段思平,才三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十分聰慧的才智,讓他十分喜歡,心中時不時便會想著,日後段家若是有興,也許就要著落在他身上了。
可是,他現在終究還是太小了,就算是再有才華,也只是個孩童。
如果自己的自身難保,那他再聰慧又能如何?
“思平……是阿爺對不住你……”想到此節,段寶龍忍不住大哭起來。
“都督!難道,你就當真不想想……”
想?想什麼?還有什麼能想嗎?段寶龍只覺得腦子裡轉不過來,還想什麼?難道,還有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