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求教

王延興出了校舍,沒有直接回刺史府,他趕走了兩個堂弟和孟鹹,只帶著劉伴興在校舍後院外的街道上閒逛:他還是不放心,徐寅到底會不會拿著那張寫了實事求是的紙去王潮那裡告狀。

等了一氣,沒見有動靜。便在街上閒逛,劉伴興跟在後面就納悶了,看王延興始終在街上走來走去,眼睛又時不時朝州學後院門瞅兩眼,憋在肚裡的話,憋了半天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大哥兒,今天可不是看上徐家的小娘了吧……”

“你個狗頭!亂編排什麼呢!”王延興不禁啞然失笑,一巴掌拍劉伴興後腦勺上,“某像這人嗎?”

劉伴興不敢直接回答,可臉上的表情分明就是一個像字!

“算了,跟你說吧,某是想看看,徐夫子會不會去找阿郎說今天的事情……”王延興說道。

劉伴興只知道辱及聖人應該是個大錯,可到底有多大的罪過,卻也不明白,但是見大郎君如此緊張,想來很嚴重,立即也緊張了起來:“那要不靠近點去看看?”

“靠近點也是看不清,離遠點也是看不清,靠近點幹什麼?真當你家郎君是去看徐小娘的呀!”王延興不滿地回了一句,不過劉伴興的這個提議倒是給他提了個醒,“不方便靠近,不如直接進去找他!”

劉伴興想想覺得也是,不過轉眼又擔憂起來:“啊!大哥兒!你就這麼去找徐夫子說要他不要去告訴阿郎?不怕被打出來啊!”

“傻啊!某去看看夫子是不是真的有什麼事情,看一眼就走,就算當真遇上夫子了,某不會說,是要請教學問啊!”王延興敲了一下劉伴興不開竅的腦瓜,“某就說,‘夫子啊!延興幾天沒來上課了,請夫子給延興補補課……’你覺得怎麼樣?”

劉伴興一聽,笑咧了嘴:“還是大哥兒有辦法,奴這就去遞帖子……”王延興是刺史的嫡長子,在這泉州城中,也算是有點地位的人,少不得臨時要拜訪個誰的,所以,劉伴興隨身都帶著他的名帖,到了人家家門口,先將名帖遞過去,然後等別人出來迎接。

“唉!你還當真了!”王延興一把拉住劉伴興,“某的意思是,某等偷偷地進去瞅瞅,看能不能悄悄地看到徐夫子在做什麼,不被發現是最好,要是被發現了,才說是來求學的……”

“哦……”劉伴興撓了撓頭,發現大郎君被打了之後,果然開竅不少,這作假都想得這麼周全,趕緊點頭,“那……”說了個那字,他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有點趕不上王延興的思路了。

“跟著!機靈點,有人出來的話,記得禮數週全一點!”王延興也不在意,招呼了一聲,就裝模作樣地朝門走去。劉伴興不明所以,只能緊張兮兮地跟在後面探頭探腦地東看看西看看。

剛走到門口,還在往裡瞅,突然,門裡出來一個女孩,王延興才注意到她一身綠裙,還沒看清楚面貌,身後劉伴興卻已經長揖拜下……這傢伙,真是沒出息!

被劉伴興這麼一詐唬,出門的那人也被嚇了一跳,忙收住腳步,脆生生的嗓音卻不失警覺地問:“你們是誰!”

這不是徐家小娘嗎!這姑娘正是徐寅的獨女,約莫十五六歲的年紀,中等偏瘦的身材,也不是很高,相貌五官長得也是不算漂亮卻也還中看,說來,也是中等程度,只是收拾得乾淨利落,再加之青春活潑,讓人看著覺得挺除服的。王延興稍微一打量,立即垂下眼睛,做了個揖:“學生王延興,想向夫子請教幾個問題。”

相比較王延興的非禮勿視,徐小娘卻是狠狠地打量了王延興一番:“你就是王延興啊!他們都說你是草包,看上去,也不至於嘛!”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這徐小娘還真是不給面子啊。王延興哂笑道:“謠言止於智者,想必睿智如徐小娘,自然不會相信那些不實之語!”

“嗯,之前只是聽說過你如何犯渾,這見了真人,似乎所說不實。哦,夫子現在有客人,說是要研讀新詩好幾百篇,應該沒時間見你,你要請教什麼問題,只管問本小娘子就行了!”徐小娘拍了拍手,毫不客氣地說道。

什麼請教之說,本就是一說辭,既然徐寅是的確是因爲有訪客所以提前放學的,此行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至於他是跟誰在研讀幾百篇詩還是幾百篇古文就不用去關心了,哪還能當真問什麼問題啊:“呃,既然夫子有事,那學生改日在來打擾。”

徐小娘卻不高興了:“怎麼!嫌棄本小娘子的學識啊!若是孟長求來了,或許還要擔心,你嘛,只管問……”

呵呵,小丫頭片子還挺自信啊!王延興在心裡笑了,既然你這麼自信,那就問一個吧:“延興是有一個這樣的問題:假定某日,泉州接到朝廷命令,需向邊關運輸軍糧一萬斤糧食,朝廷有命,須得即可執行,便徵發民夫,前往送糧。每一名民夫一次能運一百斤糧食,從泉州到邊關路途遙遠,一次須走五十天,而每名民夫每日需要吃掉一斤糧食,請問,泉州該徵發多少民夫,預備多少糧食呢?”

徐小娘聽到一半,還笑瞇瞇地在聽著,聽到最後,臉色一下就變了:“一個民夫一次只能運一百斤糧,他自己來回就要吃掉一百斤糧,那無論徵發多少民夫,預備多少糧食都是無用啊!”

“那到不是,延興愚鈍,卻也想出一法:若是在距離泉州二十五天的位置設一驛站,則民夫每五十天,可以在驛站留下五十斤量,也就是說,可以存糧一半;同理,下一個二十五天的路程,也是可以耗糧一半來輸送糧食;也就說,需準備四萬斤糧,才能輸送一萬斤糧到邊關;這運四得一的比率依舊是太過靡費,卻不知道還有何法可以更加節約……還要請教小娘子了!”王延興故作深沉道,一邊卻是暗暗地觀察徐小娘的表情。

果不其然,徐小娘爲難了,她所學的都是五經要義之類的,而這分明就是道數學題,見都沒見過,甚至連王延興所說的愚鈍的方法,聽了之後想了很久都沒明白,爲什麼是民夫每五十天可以存五十斤……

見小姑娘秀眉緊蹙,一臉嚴肅的模樣,王延興心裡才露出小狐貍般的笑容,不過面上還是不動聲色:“那就有勞小娘子了,學生告退……”

也不等徐小娘反應如何,拉起劉伴興就走。

待走遠了,劉伴興還不時回頭看看,語氣中滿是擔心:“大哥兒,你是真有學問要請教啊?怎麼感覺好像是徐小娘被問住了呀?會不會想不出來呀?”

“想不出來?這麼簡單的數學題怎麼會想不出來,只是暫時沒想到罷了……”王延興隨口回答道,話才說出口,又意識到,在唐代,人們對數學並不重視,這個需要動些腦筋的題,還真不一定能算出來啊,不過,“她算不出來,不知道不算啊!又不是必須要想出來纔有飯吃的!”

“也是哦!還是大哥兒明白!”劉伴興想想也對,不就是想不明白一件事嗎?劉伴興想不明白的事多了去了,不照樣過日子?只要大哥兒想明白了就行啦!

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三十六章 單兵火器(第二更)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七章 傳道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新兵上陣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據江南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八十章 大張旗鼓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十七章 招攬第四十八章 被俘爲奴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
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三十六章 單兵火器(第二更)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七章 傳道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新兵上陣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據江南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八十章 大張旗鼓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十七章 招攬第四十八章 被俘爲奴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晴隆县| 开鲁县| 北宁市| 江油市| 临西县| 柯坪县| 徐水县| 扶沟县| 军事| 石嘴山市| 惠水县| 枣强县| 常德市| 龙岩市| 防城港市| 柳林县| 鹤壁市| 清水河县| 武宣县| 永胜县| 旬阳县| 襄汾县| 明星| 时尚| 泗水县| 潍坊市| 塔河县| 沅陵县| 锡林浩特市| 红安县| 颍上县| 龙胜| 嘉善县| 江川县| 阿坝县| 扶余县| 洛川县| 崇礼县| 龙岩市|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