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章 年少無知

衆(zhòng)同學都有些莫名其妙地離開了校舍,王延興卻在看著徐寅離開的方向,心裡七上八下的:這徐夫子是真有事呢,還是被自己刺激了才提前放學的呢?可別到王潮那裡去告狀去了吧。好不容易纔在王潮那裡得了個及格分,如果真是去告狀了,那該如何是好啊!

這問題還沒想明白呢,孟鹹卻過來上前一揖:“郎君之才實在孟鹹之上,此前,孟鹹多有輕視之處,請郎君見諒!”

王延興一愣,連忙說道,“長求何出此言啊!某所思者淺薄,書上所著者深刻;某每日想這些事情,卻耽誤了課程的學習。是因小失大也!”

“即使如此,孟鹹斗膽向郎君建言,請勿要再行孟浪之事,專心求學,則來日成就,不在刺史之下!”

好嘛,又是個勸諫的!老子不就上街調(diào)了個戲嘛!至於啊!王延興心裡直翻白眼,只是,有一事卻又是疑惑:孟鹹與自己的關(guān)係實在是還沒到這一步啊!勸諫之事除非摯友,大抵都是僕對主,臣對君,王潮對孟鹹有識人再造之恩,可這種恩惠是出於公事。孟鹹要報恩,只需學有所成之後,對王潮有所回報即可,跟王延興卻沒多少關(guān)係。他這是何意呀?王延興不好說破,嘴上只是客客氣氣地說道:“延興定然聽從長求之言,不再行那孟浪之事。”在心裡又補了一句,“只是,那什麼五經(jīng)古意就算了,某實在是讀不了啊……”

且不多說這些學子如何如何,卻說徐寅出了校舍,轉(zhuǎn)回後院,徑直往住處而回。一路上,心頭始終徘徊這那四個字:實事求是!

這四個字,說來簡單,意思也很淺顯,可是如果將它作爲求學、爲政的原則,裡面的文章可就大了!

徐寅不知道,王延興是如何,從漢書那麼甬長的文字中,找到這四個字的。

這不是簡單的學識,這是大智慧啊!

如果王延興知道徐寅這個評價,必然是要哈哈大笑三聲,然後大讚徐寅識貨!要知道,天朝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理論的基石,就落在這四個字上面:實事求是!這不是大智慧,那是什麼?

從校舍到後院,距離並不太遠,路上的時間不足以讓徐寅想太多。他回到住處,打著揖進去:“夢君久等!”

原來他確實是因爲有客來訪,才放學的,倒是與王延興沒有多少關(guān)係。而所謂夢君,是他的詩友,仙遊人鄭良士,字夢君。此人長於五言、七言,好交遊。這次過來,不知道又帶來哪些佳作。

鄭良士連忙起身相迎:“只是又要勞煩昭夢,爲某指正幾篇拙作!”

“夢君過謙!夢君佳作,某自當拜讀!”

兩儒相逢,少不得先要互相酸一下,互相恭維一下,然後才談正事。而所謂正事,卻是鄭良士謀求功名的一個計劃:向皇帝獻詩五百首。

五百首詩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像李白這樣的站在唐詩巔峰的大詩人,一生中所作的詩歌,流傳下來的,也不到千首。這鄭良士如果當真在幾年之內(nèi)能攢出五百首,那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當然了,如此速成的詩集,有許多詩的水平怕是不會太高啊。

只是揭人短的打臉之事,能不做還是不要做的好:“此乃勝事!夢君經(jīng)年作詩以獻皇帝,此舉,實乃吾輩之師!”

“昭夢謬讚,某正爲此時而來求昭夢,勞煩昭夢助某完成此事!”原來鄭良士也自知自己些的詩篇水平可能不太齊整,所以,選了許多來,讓徐寅幫忙挑一挑,選一選,把那些還可以的挑出來,將來好獻給皇帝。

如果是之前,徐寅定然是欣然應允。不過,現(xiàn)在,他心裡卻又存了另外一份心思:這獻詩之事,在這亂世之中,於國於民,又有何益?

儒家治國,儒學之用,於百姓,某過於教化,使其知禮、守序,可是,當食不果腹之時,有詩百篇、千篇又能當飯吃?

思緒之下,不覺得就有了一絲猶豫。

鄭良士看在眼中,“昭夢可覺得不妥?”

徐寅醒悟過來,忙辯解道:“某隻爲夢君之大氣所震撼。吾輩能爲此勝事作爲,榮幸之至也!”

“那就好!”鄭良士不知道徐寅心中想法,只當徐寅是真心願意相助,“有昭夢相助,良士成功在望啊!”

說話間,將一沓厚厚的詩稿取出,請徐寅看。

兩人都是愛詩之人,以往以詩會友,兩人都是十分盡興。只是這次徐寅實在是心中有事。

鄭良士也不是笨人,也看出來了,“昭夢可有心事?”

“到也不是,只是,今日在校舍,一學子問我一個問題,我卻未能給他解答……”說著,他就把實事求是一事說了出來。

誰知道才說沒幾句,鄭良士就一臉憤怒:“此人簡直是巢賊之流!大逆不道!昭夢還管給他解惑?直接戒尺打?qū)⒊鋈ケ闶牵 ?

“夢君何出此言?”徐寅一驚,他出身低微,自然能認同王延興的話,卻沒想過,鄭良士出生鄭氏本家,雖然算不上豪族,可也是一個大家族。族下地產(chǎn)雖廣,卻是積了幾輩人的功勞,纔買了這麼許多地產(chǎn),乾的就是蓄莊客,收租子的買賣。結(jié)果,黃巢軍過福建的時候,他家的土圍子,就出了內(nèi)賊,被裡應外合攻破了。本家死傷慘重,家中積蓄損失殆盡。好在黃巢軍沒有長期盤踞,最根本的還是,土地是搶不走的,這纔在黃巢軍離境之後,蒼涼地收拾殘局。受此大亂,他最恨的就是他家中和黃巢軍勾結(jié)的莊客。如何會爲那些兩腳泥的田舍夫說話?

“何爲民生不足養(yǎng)?乃刁民頑劣!不事莊稼,不供養(yǎng)朝廷,反倒整日裡盼著朝廷賑濟。”鄭良士袖子一甩,怒氣不可遏制,“他說無地可種,昭夢擡眼看我泉州四境,荒山何其多,如其肯開墾,何愁無糧可吃呀?”

話說到這裡,徐寅想想也是,泉州之地,雖說七分是山,而只有兩分平地。可這山地即便不能高產(chǎn),種些雜糧、小米也是多少有些收成,何至於沒有吃食?只怕是那王延興年少無知,想茬了。

當即將這事放下不提,專心讀詩。

第三章 內(nèi)丹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杜二投軍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謹慎進軍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jīng)濟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惡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guān)中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六章 急變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一百零八章 國之重器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chǎn)業(yè)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一百八十三章 艱難仿製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利破城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八十二章 技術(shù)躍進第十二章 吃茶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十三章 驅(qū)虎吞狼(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八十九章 聯(lián)手破城(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guān)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guān)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三章 東窗事發(fā)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
第三章 內(nèi)丹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杜二投軍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謹慎進軍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jīng)濟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惡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guān)中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六章 急變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一百零八章 國之重器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chǎn)業(yè)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一百八十三章 艱難仿製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利破城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八十二章 技術(shù)躍進第十二章 吃茶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十三章 驅(qū)虎吞狼(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八十九章 聯(lián)手破城(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guān)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guān)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三章 東窗事發(fā)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漳州市| 盘山县| 丰县| 赞皇县| 灵石县| 蓝田县| 晋宁县| 祁门县| 香港 | 开阳县| 繁峙县| 夏河县| 怀集县| 长岛县| 磐石市| 九寨沟县| 濮阳市| 司法| 华池县| 屏南县| 台中县| 桃园市| 玉溪市| 彭州市| 吉首市| 丹寨县| 福贡县| 安仁县| 城口县| 德钦县| 确山县| 双牌县| 淮北市| 运城市| 遂宁市| 天长市| 筠连县| 朝阳县| 乡城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