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就是後世的宣城,這個因宣紙而聞名於世的州,是楊行密的老巢,卻不是淮南軍的防禦重點。
當然,前往進攻宣州的劉樹新也不是揚波軍北伐的主力。
也算是賽馬會上,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的格局的一種表現(xiàn)吧。
只不過,比起孟鹹橫掃江南時的勢不可擋,劉樹新的進展卻是不太如意。
因爲,在這裡,沒有榴彈炮可用,也沒有足夠多的熱氣球,再加上宣州不像杭州那般,在長期的對峙中,被李神福變成了軍事要塞。此刻,宣城之中,還有數(shù)萬居民,所以,不能肆無忌憚地用火箭覆蓋射擊。
可偏偏宣州的淮南軍的抵抗意志十分堅決。
這一加一減之下,攻防戰(zhàn)便陷入了膠著。
在快速破城之後,又花了幾乎一個月的時間,纔將城內(nèi)的淮南軍殘留力量清剿得七七八八。
爲此揚波軍付出了將近兩千人的死傷……這個數(shù)字,跟東路軍在江南,打那麼多仗的傷亡的總和差不多了。
至此,楊行密的淮南軍,在長江以南的主力軍團已經(jīng)盡數(shù)覆滅……如果不算張武定的話。
張武定在蘇州還有差不多五萬人,算是淮南軍在江南的最後一支重兵。
如果他有心的話,憑藉這一支兵力,他可以乘著臺蒙新敗、杭州、湖州虛弱的時節(jié),將常州和湖州都吃下去。不過,等揚波軍回過頭來後,他吃多少,都得吐出來。
當然了,他就算是不去擴張,只守著一個蘇州,到最後,能留給他的結(jié)局,也只有敗亡二字。
不過,楊行密給了他另外的一條出路:放棄蘇州和胡逗洲,經(jīng)海上北撤,然後走淮河去楚州。
現(xiàn)在揚波軍的大軍都在潤州一帶清掃潰兵,水師的主要經(jīng)歷,也在控制長江水域,他如果想走,還是有可能走得掉。
可是,到了楚州之後,又能如何呢?楚州位於淮河和大運河的交匯處,揚波軍的水師中,最大的海船或許不好進去,揚波軍中又不止有大海船,兩三百石的船也有不少……這些船隻在淮河中航行,也是沒有難度的。
就算這些船不夠用,聯(lián)合航運合作社,也是不缺內(nèi)河船隻的。
有這麼多船作爲平臺,再加上用之不盡的火器,就是有三個張武定,也幹不過揚波軍啊!
就算是逃到楚州,也是個死啊……
張武定決定不走了,他準備就在蘇州等待自己的宿命的到來。
除了張武定之外,戰(zhàn)敗的劉威和臺蒙也接到了楊行密撤到江北的命令。
劉威就在江寧,跟江北不過一江之隔,他接到軍令後,率殘部連夜坐小船渡江去了江北。
而臺蒙要去江北,卻沒那麼方便了,尤其是他在江陰建的水師被全毀了之後。他要回揚州,就必須從潤州過……可是,他那一點殘兵敗將,有可能打通潤州的通道嗎?
幾番思索之後,他決定留下來,他給楊行密回信道,發(fā)誓要與常州共存亡。
然而,他要跟常州共存亡,楊行密卻沒準備要跟揚州共存亡。就在孟鹹在潤州大殺四方之後,他就領(lǐng)著大軍出了揚州城,非但如此,他還將揚州城內(nèi)的所有的財貨、丁口、糧草盡數(shù)運走,留下了一座空城,擺在大運河。
非但是揚州如此,臨近長江的大城,都被楊行密下令放棄,只留下一座座空城。
而守城的大軍,則被調(diào)往有險可守的,可以打伏擊,或者有條件偷襲的村寨,甚至是化整爲零,藏於某個犄角旮旯之中……
原來,楊行密察覺到,揚波軍的火力實在是過於犀利,完全是不存在正面硬抗的條件,便乾脆徹底改變了策略,嚴令各級隊伍,避免與揚波軍正面交戰(zhàn)。而要保存實力,等到揚波軍兵力疲憊之時,再行偷襲、伏擊之事。
這一系列的命令若是讓王延興聽到了,那定然是要大讚一聲,然後再總結(jié)出一個十六字方陣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
這可是天朝太祖帶著部隊打游擊戰(zhàn)的指導(dǎo)思想的精髓啊!當然,太祖便是以這個方陣爲指導(dǎo),在對陣常校長時,破了常校長的圍剿之策,在對陣小鬼子時,建立了廣闊的根據(jù)地。
這可是不二法寶啊!
卻不想,楊行密也想到了。
當然,也可能並不是楊行密想到了,而是楊行密屬下有能人,給楊行密獻了這個策。
可不管是誰獻的策,這一策都是切中了揚波軍兵員不夠的要害啊!
要知道,揚波軍北伐東中西三路兵馬合在一起,也只有十二萬多人。這麼多人,若是試圖去控制整個江南和淮南,那麼分到每個人頭上,就有一個鄉(xiāng)鎮(zhèn)那麼大的地方。
淮南軍若是將部隊往這些邊邊角角的地方藏,揚波軍怎麼可能有力量去將他們盡數(shù)掘出來?
可若是不將這些部隊清乾淨,又是一個個不定時的炸彈。
兩難啊!
就是因爲怕這種情況出現(xiàn),戰(zhàn)前,王延興才指示,此戰(zhàn)要以消滅楊行密的有生力量爲主要目標。
這個目標在江南算是實現(xiàn)了,可江北……看來是沒法完成了。
怎麼辦?
當孟鹹輕鬆進了揚州,看著空蕩蕩的城池街道,沒有一絲勝利的喜悅。
他緊皺的眉頭,久久地不能舒展,心中尋思著,下一步的計劃。
正當這時,一名穿著參謀服侍的小孩,快步走了過來,走到孟鹹身前,躬身朝孟鹹遞過一沓文稿道:“總指揮,參謀部推演的結(jié)果出來了!”
“哦?”孟鹹疑惑地朝那穿著參謀衣服的小孩看了一眼,心道,參謀部裡,怎麼用了這麼小的小孩了?
不過,他也知道王延興收學(xué)生,就是喜歡往小了收,便也沒有再追問,而是將視線聚焦在那小孩手上的文稿上。
他輕輕地哦了一聲,接過文稿,其實,參謀部能出什麼推演結(jié)論,孟鹹心裡多少能猜到。不過,俗話說,三個臭裨將,抵個諸葛亮,參謀部合衆(zhòng)人之力推演出來的東西,還是看看吧!
他低下頭,一頁一頁地翻過,仔細地斟酌著,參謀部的推演的根據(jù)、過程和相關(guān)的結(jié)論。
最後果然還是形成了三條建議。
第一條建議,也是參謀部所列的首選,是停止繼續(xù)北上,退出揚州,而守潤州,然後,以潤州爲根據(jù)地,先鞏固江南之地。
看完這一條,孟鹹便知後面的內(nèi)容是如何了,匆匆掃了一眼,直接交還給了那前來送信的小孩。
然而,就在此時,那小孩說了一番話,卻讓孟鹹不禁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