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

大順二年的宣州,註定將被寫入史冊,而其原因,則是即將登場的霹靂雷!

專門燒製的厚壁小口細長脖頸的陶罐中,裝滿了火藥和鐵片,細長的罐口中,用黃土填緊,只留出一截裝了火藥的蘆葦桿。

能把這霹靂雷做到這種程度,不得不說,張武寧在摸索火藥的用法時,確實是動了腦筋的。

這一天,距離霹靂雷的正式登場還有兩天。天色剛矇矇亮,孫儒軍中便開始傳來陣陣嘈雜,再看同時升起的一團團的與往日不同的煙氣,可以判斷得出來,他們正要吃早飯了……

而這麼正兒八經地吃早飯,只能說明一件事:真正攻城,便在今日要開始了!

看到對面營地的動靜,城牆上也開始敲響了警鐘,一隊隊民夫被驅趕著,將更多的礌石、箭矢、柴禾等被絡繹不絕地擡上城頭;架在大火上的大鐵鍋裡裝滿了熱油或者金湯——所謂金湯,便是大糞——不多時,便開始冒起陣陣燻人的熱氣。

而更多的物資,還在往城牆的方向運動。

雙方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這都是按部就班的步驟,沒什麼太多出奇之處。

接下來的步驟,也沒有什麼意外之處,就像經過排練一樣,孫儒軍,像螞蟻一樣,推著樓車、擡著雲梯,邁著整齊的步子,往城牆靠了過來。

而城牆上的守軍,也開始準備弓箭的拋射攻擊。藉著上拋的角度和城牆的高度,弓箭的射程能達到三百步以外。

不需更多的提醒,攻城的兵丁,進入到這個距離,便開始小跑起來。

不爲別的,只不過是爲了縮短暴露在弓箭射程的時間罷了,畢竟斜著穿雲而來的弓矢,根本就不是簡單的皮甲所能擋住的,運氣好。躲過去了謝天謝地,躲不過去,便倒在這城外,成爲新的屍體。

不過,也不用跑太快,把體力都浪費在這段路程上了,等到爬雲梯的時候,就腳軟了……

而且,優秀的弓手並不好找,一面城牆上,的弓手並不是那麼多,而且弓手的體力也是有限的,快速地射出一輪箭後,便要停下休息一會。

急促的箭雨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弓箭的密度就開始明顯降低。

況且,城下的螞蟻們,都不是第一次上戰場了,早就漠視這一切,麻木地操著兵刃,跟著前面兵卒的步伐,朝城牆小跑過去。

闖過弓箭射擊的螞蟻們,到了城牆跟,便將雲梯往上搭。然後,便排著隊往上爬,迎接他們的,除了一如既往的弓箭之外,還有更加大個的礌石,熱油和燒滾了的金湯。

這第一波攻擊,守軍準備得最是充分,不過只是試探著衝擊了一次,攻城的隊伍就狼狽地跑了……而另一處試圖衝擊城門戰鬥,也是非常的不順利,用來遮擋弓箭的棚車被潑了油,點燃之後,也被棄之不顧了。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冷兵器條件下攻城與守城,拼得是更多的是意志和是否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潰退的孫儒軍,被督戰隊砍了幾個腦袋之後,又被重新組織起攻勢,被再次驅趕著,往城牆下前進。

被督戰隊刀片子一威脅,第二輪被派上來的攻城隊不得不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投入。而守軍,則因爲第一輪消耗的物資太多,弓手體力消耗過大,而沒能在第一時間將對手擊退。可當雲梯被叉桿推到,或者是被點燃後,第二輪攻勢依舊是無功而返……

事實上,對蟻附攻城,如果不能一鼓而下,接下來,城牆的爭奪,大抵都會將成爲血肉磨盤。

可孫儒軍沒打算放棄,接下來便是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的攻勢,而守軍也適時地進行輪換、補充物資……

直到天黑,孫儒軍纔不得不收兵回營……

當然,這一天的攻擊,並不是毫無所得,守軍在防守時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來的缺點,成了第二日可以利用的突破點……

果然,到了第二日的攻城時,便有驍勇的蔡州兵攻上了牆頭……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很快,就被緊急調集過來的精銳重新趕了下去。

還有,東門的城門卻被攻城錘撞裂了好幾條縫。雖然,最後那處攻城錘還是被礌石砸壞了,可還能不能撐過第三日,就很難說了。

果然,到了第三日,孫儒便將東城門當做突破口,除了讓另外三個方向的軍隊不得放鬆之外,著重派出精銳的蔡州兵,開始不間斷地衝擊東城門和附近的城牆。同時,派出弓手,抵進仰射守軍。

守軍哪裡還不知道,這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時?也將精銳調集過來,依靠城牆的高度差,雖然依舊牢牢地將城牆控制在手中,卻再也無力阻擋攻城錘對城門的打擊。

……嗵……嗵……嗵……而那扇城門,哪裡能受得了這麼持續的衝擊?終於,咔啦一聲,被撞出個大洞。再一撞,啪地一聲,一扇城門幾乎是整個垮了下來!

原本擋在城門後的守軍,見狀,知道,再爭奪城門已是無意,立即驚慌失措地往城內逃去。勝利者哪會錯過這個機會?將攻城錘拉到一旁,從破開的城門口子那裡,魚貫而入,高喊著殺聲,衝了進去……

在遠處,孫儒軍的觀戰臺上,看著這一切的的孫儒冷冷地笑著,這宣州城也被攻了下來,楊行密!看你還望哪裡逃!

然而,就在此時,只見城門口子處,突然迸發出一團團橘紅的火光……然後,又傳來一陣陣轟隆隆的雷聲,而正擠在城門口的兵丁,竟然像同時遭到了無形的攻城錘的撞擊一般,一片一片地被震倒。

似乎是得到了信號一般,那種橘色的火球,像一朵朵美麗的菊花,陸陸續續地在城牆下綻開,然後,宣州城下,轟隆隆的聲音,響成了一片。就在那種火烈的菊花開過的地方,正在攻城的孫儒軍,就像割韭菜一樣,一茬一茬地倒下……

然後,便看到打著楊字旗的宣州兵從東城門口,反殺出來。

先前還爭先恐後地望宣州城殺去的蔡州兵,雖然還沒被這火球波及到,可也被嚇懵了,頓時就失了分寸,哪裡還有往日的狠厲?絲毫提不起抵抗之心,返身就逃。

只聽到雷聲,還不知道前面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的後軍,此時還在慣性地往前,卻被返身逃跑的前軍衝擊,頓時也是陣腳大亂,整個進攻梯度被攪成了一鍋粥。

WWW¤ Tтkā n¤ C ○

楊行密怎麼可能會放過這種機會?派出大將劉威,帥精兵盡出,驅趕著潰兵,往孫儒的中軍而去。

就在剛纔,還在爲成功破門而慶幸,才一轉瞬,竟然又被倒趕了出來?這勝負轉換,未免來得也太快了些……

看著破了膽,失了分寸的潰兵,一窩蜂地朝大營跑過來,只怕不用多久,這恐慌就要衝擊中軍了,劉佶只覺得手腳有些發冷。他趕緊向孫儒進言:“使君!不行了!得趕緊走!再不走……”

“慌什麼!”孫儒面露寒色,殺人般的視線將劉佶到嘴的後半句堵了回去。

孫儒盯著戰場看了片刻,見宣州兵只在城牆邊才使用這火器,追擊的時候,卻並不使用,心裡頓時明瞭:這火器只適合守城之用,他回過頭去招呼身旁的親兵,“不過是幾樣火器,至於嚇成這樣!隨某出去看誰敢再後退一步!”

說罷,領著中軍諸將,徑直下了觀戰臺,伸手要親兵將自己的馬槊取來,往營外而去。

在東門外攻城的是蔡州精兵。他相信,只要他過去振臂一呼,定然可以再反殺回去。

就在此時,還沒動身出發,就看到一傳令兵騎著快馬直奔過來,見到孫儒帥旗位置在這邊,也不待馬停穩了,一個翻身滾了下來:“報……南門外,突遇宣州軍使用了一衆威力極大的火器,軍士驚恐異常,戰陣潰散,潰兵正在往這邊而來!”

南門外……這個傳來兵應該是馬殷派過來的了:總攻開始前,爲了牽制守軍,孫儒強令另外三門攻城之勢也必須盡全力,還派了蔡州兵過去當督戰隊。派往南邊的,正是馬殷。

見孫儒沒有接話,跟在孫儒後面的劉佶連忙又問道:“你家都尉還說什麼了嗎?”

那傳令兵猶豫了一下,才繼續說道:“都尉說,三十里外的朱家坡,還有軍糧萬石,可供支用……”

朱家坡?朱家坡正在孫儒進軍宣州的必經之路上。在楊行密戰略改變之前,在這朱家坡也是一處預設的阻擊孫儒軍的要地。

不過,當孫儒做好攻擊準備後,這朱家坡的宣州兵卻不戰而退。原本打算在這裡好好鏖戰一番,而四處搜刮來的軍糧便沒有用上。

過了朱家坡之後,孫儒便在新的地方劫掠軍糧,那些囤在朱家坡的,就被遺忘了……

沒想到,馬殷還記得。

不過,孫儒卻沒打算往朱家坡逃,他冷冷一笑,說了聲知道了,打發走傳令兵。從親兵手中,接過馬槊,翻身上馬,大聲嚎叫道:“區區火器,有什麼可怕的!你等,可有膽量,隨某反殺回去!”

那些人,跟孫儒久了,一個個膽子都大得能包得下天了,一齊大叫道:“殺!殺!殺!”

“那就隨某一同前去,將楊行密的首級砍了做夜壺!”孫儒大嚎一聲,舉起馬槊,“殺!”

將爲兵膽,一軍主將舉起馬槊,迎著潰兵一路衝過去,原本被局勢嚇到的中軍,有了主心骨,跟上衆將的勢頭,往前衝殺過去。

潰散的蔡州兵看到主將迎面衝來,此刻也回過神來,紛紛返身又往宣州城殺去。

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八十七章 死要面子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八十九章 聯手破城(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癥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六章 草還丹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二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一十二章 他鄉故知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
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八十七章 死要面子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八十九章 聯手破城(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癥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六章 草還丹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二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一十二章 他鄉故知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九龙县| 石渠县| 当涂县| 黎城县| 敦煌市| 延长县| 安达市| 邹平县| 六枝特区| 夏津县| 南漳县| 汉中市| 连平县| 周口市| 航空| 承德县| 介休市| 阳山县| 麻阳| 武城县| 河曲县| 北票市| 马关县| 聂荣县| 定襄县| 灌云县| 水城县| 平湖市| 绥中县| 民乐县| 樟树市| 勃利县| 璧山县| 金溪县| 凭祥市| 威宁| 镇坪县| 乐亭县| 方正县|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