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

牙兵攻山受阻,王延興前來獻策,才說出個困字,鄒磐就冷哼道:“哼,如何個困法?繞著山,築道圍牆?只是,這兩三百民夫,怕是不夠!”

鄒磐的反應也是意料之中,王延興並不惱:“困並不需要圍!也可以斷其供給!銅鑼寨周遭所產,能養活三五十人便頂了天,其餘的消耗,只能從山外運進去!只需斷了他們的供給,便成了!”

王延興能想到這一點,鄒磐自然也能想到,在退回鐵場之前,他就留了三十餘人,立了一座軍寨,守住進山的口子。一來,可以作爲下次進攻的前進基地,二來,也是有圍堵的意思。只是,這山路肯定不止這一條,守住這裡的意義並不是很大:“某已經讓人封了進山的路,只是,那山裡的小路沒有一千條也有一百條,如何斷?”

“鄒叔所言極是!但是,那銅鑼寨中,人口在三百以上,每月消耗糧草便需一、兩百石,若是不能用車拉、馱馬運,鄒叔以爲,用肩扛人挑,來運這麼多糧,他們能走多遠的小路?”

這倒是,要大量運糧,必須走大路,可是,如果是就近籌糧呢?這一、二十里的路程,用肩扛人挑可不算什麼事:“在銅鑼寨周圍十里之內,便有村寨三座,二十里之內,更是有村寨八座,若是三十里內,則要超過二十座:若要按照衙內的想法,怕是要將這二十座寨子都按通匪的罪,先剿了不成?”不過是些草民,剿了便剿了,事到如今,此法雖然費事,卻也不失爲個辦法。鄒磐心裡已經開始衡量此法的可行性了。

“剿倒是不必,某等,大可將這二十座村寨的餘糧盡數買走,效果也是一樣!”王延興笑道。

“買?某哪來那麼多錢?”話剛一出口,鄒磐就閉嘴了,鄒磐是沒錢,當然,王延興也沒有,可王延興有鐵!

增加了挖礦的人手後,這個月鐵做的產量比上個月還要高!單是鑄的農具,就有鐵七八千斤。

在泉州,鐵料的價格大概是兩十錢一斤,成品的鐵器,自然是要貴一些,非要以斤兩來計價,差不多是三十錢一斤,而正糧的價格在每都十五錢上下,若是以這個價格用鐵器來換糧食,五千斤鐵便可換一千石糧。

這山裡的村寨,糧食產量都低得很,加之現在秋糧還沒到收穫的時間,即便淘乾淨了,也未必有這麼多餘糧。“只怕,未必肯賣啊!”

確實,你有鐵,人家就換?“無妨!”王延興笑道:“一斤的鐵器換兩鬥糧他不換,可若是,一斤鐵器換一斗糧呢?”

“一斤鐵換一斗糧?”鄒磐以爲自己聽錯了,連忙反問道。這個價,未免太便宜了吧!若有這好事,鄒磐都想到外面去運幾船糧食過來,跟王延興換鐵料了!

“不錯,小侄準備了四千餘件農具,全是鋤頭、鐮刀、犁耙、鐵鍋之類常用的器具,務必要將銅鑼寨周圍三十里之內所有的餘糧,盡數淘乾淨!”

能下這個本錢,那自然是可以了,鄒磐有些佩服地看了一眼王延興,他點了點頭,輕聲地嗯了一聲,隨後,又問道:“那若是銅鑼寨無糧可買,會不會搶?”

“那是肯定的!離銅鑼寨最近的幾個村寨的情況與銅鑼寨差不多,即便是搶光了,也不會有多少糧食,他們便只能搶更遠的村寨,如此一來,只要某再對那些村民說,某這裡有地種,有糧吃,便可將銅鑼寨的周圍的村寨盡數搬下山來!豈不比鄒叔帶兵去剿,省事得多?”

是了,這一個月以來,王延興便一直在籠絡幹活的民夫,要他們在鐵做旁開荒種地,只是,效果一直不太好,若是那些山民被山匪逼著下山,還真是隨了他的願了!

不用王延興再多地敘說,他也知道,倘若銅鑼寨當真一村一寨地搶下來,到了後面,山裡面便不再有可搶之處。而當他們從山裡走出來的時候,就是他們滅亡之時!

鄒磐再看向王延興時,眼神已經頗爲複雜:“那該如何行事?”

“離銅鑼寨最近的三處村寨,某需要借用鄒叔軍中的馱馬,將鐵器運去售賣,同時,也將糧食運下山來;還需要鄒叔派幾個得力的兵士照看一二!”

在唐代,養馬成風,尤其在北方,馬匹蓄養極多。可在南方,卻不同,一來是氣候,不利於多養馬,二來,則是多山,馬的優勢發揮不出來,此外,還有就是馬種也有區別。這邊飼養的,大多是肩高不到一米的滇馬,不好騎,當駝馬卻不錯。

鄒磐此次爲了征討銅鑼寨,王潮給他配了六匹馬。被王延興看上了。

鄒磐略一思索,點頭道:“可以!”

“離銅鑼寨遠一些的村寨,則只需去售賣八件、十件件,然後告訴他們某這裡有鐵器可換,可以自己下山換糧!換糧的地點,就在鄒叔在進銅鑼寨的路口建的軍寨外。如何?”

“此法可行!某軍中共有馱馬六匹,衙內可有儘管安排,人手,某派三十人前往相助衙內!”

“那某便多謝了!”王延興拱手相謝,“只是,唯一的問題是,若是銅鑼寨裡囤了足夠多的糧,某這計策,便要行不通了……”

“哈哈……衙內多慮了!”對此,鄒磐卻是毫不擔心,“此時離秋糧收穫還有兩三個月,他們至少要儲備五百石糧才行……嘿嘿,若是他們有心備有這麼多糧,他們還是窩在那山溝溝裡的山賊嗎?就這麼辦了!”

兩方計定,第二日便開始行動,針對那三個村寨的三支隊伍分別由五名軍戶、五名雜工再加十名牙兵,再加兩匹馬組成,在進山口的軍寨歇息一晚後,清早便進山開始傾銷鐵貨;後續的鐵料,則裝船逆水而上,也將囤在那裡。等待第一批次的售賣結束後的後續售賣。

這計劃,自然是完全出乎銅鑼寨的意料。直到,他們布在村寨中的眼線跑到寨中報信時,他們才知道官兵進山了。那個報信的傢伙被直接帶到黃龍禱面前,喘著粗氣說道:“官兵到某家寨子了……官兵來了……”

“哦!多少官兵?”黃龍禱警覺地問道。

“二十個!”

“二十個?二十個官兵也抵擋不住?”黃龍禱還以爲官兵是過去打寨子的。

“抵擋?”那報信的一聽,知道黃龍禱錯會意思了,“官兵過來沒有動刀槍,他們是來賣鐵貨的!”

“賣鐵貨?他們是在打探消息?”二當家湯泉追問道

“不像啊……他們賣完就走了!”信使又搖頭道。

“大膽!你們明知道官兵與寨中不對付,爲何還要買他們的鐵貨!”三當家黃龍啓頓時就惱了,都賣完了,你們纔來彙報?

聽三當家的責問,信使一哆嗦,口齒都不清楚了:“只是……只是……”

“只是什麼?”

“官兵太奇怪了,一把鋤頭,三斤多重,只換三鬥糧啊!兩把鐮刀,換一斗糧,這也太便宜了……”信使趕緊把心裡最大的懷疑說了出來。

一邊說,他忍不住就有些激動起來,這麼便宜的鐵器,什麼時候見過了,他當時也是被這好消息給驚到,急急忙忙就拿了家裡的糧去換鐵貨。

官兵賣的鋤頭有四種,一種是兩個粗齒的羊角鋤,用來鬆土。最是適合這山裡的紅土,而且,還不卡石頭;

第二種是四個齒的釘耙,用來平地是最恰當不過了;

第三種是窄的板鋤,用來除草的。

這三種他都買了,還有一種寬的板鋤,他覺得用處不大,便沒有買;

除了鋤頭之外,便是鐮刀,這玩意用得是最多的,割草、割苗都得用,一口氣換了六把。

畢竟官兵都說明了,以後不會再有這麼便宜的價錢了,自然是隻要有餘糧,便要換了。至於其餘的鐵鍋、犁耙之類的鐵器,卻是有些太貴了,只能是錯過了。

一聲可惜沒說出來,卻被一聲“夠了”打斷了。

開口的是徐武:“所以,全寨的人,都拿了糧食換鐵貨了?”

“是啊……全寨的人都換了……”

“一共換了多少糧?”

“啊,不知道,不過,兩匹駝馬駝不下了,二十個官兵都挑著糧,應該是不少!”

“那你家裡還剩多少糧?”

“沒剩多少了,官兵不單是要糧,沒有糧了,雞、羊、乾肉都要,家裡,還有幾鬥吧……官兵說了,只來這一趟,錯過這次機會,下次就沒有了……”

這年輕人,因爲常來寨中報信,徐武便也認識他,他家裡一共有五口人,就算每人每天吃一升糧,吃到收秋糧,也要三石糧。

可就家裡僅剩兩石多的情況下,也就是說,此時他家已經處於缺糧狀態了,結果,還拿了一石多糧食去換鐵器!這是昏了頭嗎?徐武寒著臉,打斷年輕人的話:“那能吃到收秋糧嗎?”

“不能!”這小夥子倒也光棍,直言不能。收秋糧還要兩、三個月呢!家裡的這幾鬥糧哪夠?不過,他也不怕,“到山裡尋些野菜,獵些山貨,撐到秋糧,應該不難!”

聽他這麼說,徐武恨不得上去一腳踹死,如果一兩家沒糧了,去山裡尋食還可以,全村的人都沒吃的,山裡哪來那麼多吃的?而且,他們村子人少,才十幾戶,幾十口人,要的糧食總量也不會太多,飽一頓餓一頓或許還能過得去。

可銅鑼寨裡卻有三百多人!就算是將這方圓十里、二十里的兔子老鼠都滅盡了,又能撐多久?他不想跟這小子再費口舌,轉而對大當家黃龍禱說道:“若小弟猜測不錯,只怕左近村寨的糧食都被官兵買走了,大當家,官兵用心險惡啊!”

黃龍禱點了點頭,大路被堵了,寨裡的糧食來源,便只能靠小路。靠小路運糧,便只能就近從附近的村寨裡買,如果有糧,憑以往的關係,自然會賣,可若是沒糧了呢?他撇下報信的小夥不管,問徐武道:“四弟!你以爲,該如何應對?”

徐武沉吟片刻道:“小弟以爲,莫過於開源、節流!寨中還有餘糧近三百石,請大當家的下令,寨中衆人每日按口領糧;禁止釀酒、餵雞;同時,請大當家馬上派人去往臨近其他村寨買糧,就算他們不賣,也要他們不得將糧食賣給官兵!以便日後,還有糧可求!只要收了秋糧,官府此計,便不攻自破!”

徐武才說完,湯泉冷哼了一聲道:“哼……大火可都是吃慣了飽飯的,現在又要卡著脖子過日子,只怕是不肯了!”

“現在是非常時期!待官兵退去之後,自然又可以恢復到以往!”徐武辯駁道。

湯泉卻不理睬徐武的話語,拱了拱手,對黃龍禱說道:“某以爲,窩在寨中等待官兵自行退去,可不是什麼高明的辦法,唯有將官兵打痛了,讓他們記住教訓,才能一勞永逸!”

黃龍禱一聽,覺得確實也有道理,他還沒說話,徐武連忙爭辯道:“不可!泉州刺史王潮麾下,兵馬數千,便是牙兵,也在一千以上,現在,只派了一都人來此,某等纔有機會與之周旋,若是,惹其發兵五百、八百,即便是有險可守,寨子也難免玉石俱焚啊!”

“懦弱!此前廖若彥爲泉州刺史,不也發大兵來討?事後如何?大當家何懼官兵?”廖若彥是王潮的前任,也曾討伐過銅鑼寨,結果不了了之。

“王潮的兵與廖若彥的兵決不可同日而語!”

“那日,你從他鐵做中,取出鐵器近千斤,糧食、銅錢也是不少,可沒見他的兵有多強!”

“那日是用計!”

“今日便不能用計了?”

“這又如何一樣?”那日之事確實是徐武策劃的,可事有湊巧,肯定無法簡單複製。

“只要用心、只要有心,便是一樣!”湯泉冷冷地在徐武身上轉過,再轉回黃龍禱身上,拱手道,“大哥!既然此時因四當家而起,不如,還是讓四當家的拿一個法子,如何將堵在路口的官兵軍寨清理掉,纔是正理!”

決定權又轉回到了黃龍禱身上,他卻沒辦法馬上就做出決定來。

如果能將路口的軍寨端掉,那自然是最理想的。可寨裡的人馬從未攻打過官兵的軍寨,肯定沒有多少把握;

等秋糧的法子笨是笨了些,卻是最穩妥的,畢竟秋糧一熟,單是寨子自己種的糧食,都能撐一段時間,更不用說,這周圍幾十裡的村寨的產出了,官兵斷然不可能再次將糧食全部買空。

只是,這樣一來,也太憋屈了。

左思又想,想出個折中的法子來:“二位兄弟所說的都有道理,三弟!你便差些人去左近的村寨說一聲,讓他們不要再給官兵賣糧,否則,他人刀兵相見,別怪某不講情面!四弟,打探消息的事情,歷來都要倚重與你!不如,你就再辛苦一趟,打探一下官兵軍寨的虛實,如有機會則端掉,實在是不行,便再從長計議!你看可好?”

既然大當家開口了,徐武也不再推辭,與黃龍啓一起起身,沉聲道:“喏!”算是應了這道命令。

楔子第八十七章 謹慎進軍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六章 急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十二章 吃茶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撓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惡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五章 精兵之謎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八十五章 水火之力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六十八章 仇讎相見第一百零七章 問道於盲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五十三章 搶佔南門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一章 魂歸泉州
楔子第八十七章 謹慎進軍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六章 急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十二章 吃茶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撓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惡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五章 精兵之謎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八十五章 水火之力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六十八章 仇讎相見第一百零七章 問道於盲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五十三章 搶佔南門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一章 魂歸泉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鲁甸县| 延边| 高雄市| 衡南县| 肥乡县| 资中县| 武乡县| 泸定县| 鹿泉市| 宁海县| 聂拉木县| 富锦市| 若尔盖县| 白河县| 邵阳县| 岑溪市| 玛多县| 体育| 页游| 毕节市| 南乐县| 仙桃市| 雷波县| 桓台县| 深水埗区| 二连浩特市| 双峰县| 铜陵市| 兴安县| 东阳市| 教育| 四川省| 合山市| 霍林郭勒市| 广平县| 思南县| 永安市| 荥经县| 安福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