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買嗣能執掌南詔政事這麼久,自然絕非草包,而是一個頗有手腕的能人!
如果沒有王延興,沒有揚波軍,還按照原初的歷史軌跡去運行,鄭買嗣甚至還會篡位爲帝,建立一個叫大長和的國家。
然而,因爲王延興的亂入,整個唐末的歷史,都逐漸地發生了改變。
比如,錢鏐死了,原本歷史時空中,五代十國之中的吳越國,自然是不可能再產生了。
馬殷降了揚波軍後,在泉州當起了學生……原本由馬殷在湖南建立的楚國,應該也是不會再出現了。
而原本佔據兩廣一帶的南漢,其奠基人劉隱,也被俘了,其弟弟劉巖……也就是後世的南漢的創始人,失去了原本由兄長打好的基礎,想再割據兩廣爲一國,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了。
曲承裕,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正是他,事實性地割據安南,邁出了越難脫離中原,獨立爲一國的第一步……現在呢,卻在老家安安分分地當起了富家翁。
現在,這種變化,也落到了鄭買嗣的頭上。
按照現在這種情況來看,他的大長和國,大概也是不會再出現了。
當然,更現實的情形是,非但是大長和國不會出現了,連鄭買嗣自身的生命安全,怕都是要保不住了。
到了這種局勢之下,鄭買嗣竟然還心存僥倖……當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啊!
正在此時,通通通的鐘聲,忽然自城北傳來……這是城北崇聖寺的建極大鐘的聲音。聽著悠悠的鐘聲傳來,段義宗突然心中一靜。
他突然對鄭買嗣躬身道:“主公,此前,屬下在佛說譬喻經中,看到一個故事,願能與主公同聽……”
這個時候說什麼佛教?鄭買嗣不滿地看了一眼段義宗,不過,在南詔人人信佛,鄭買嗣也不例外,所以,他雖然不滿,但還是對段義宗道:“你說吧!”
段義宗這才用平緩而落寞的聲音,慢慢地說道:
很久以前,有一人在野外,被一頭惡象追趕。那人驚慌失措,沒地方躲,正好看到一個空井,井旁還有一根垂下去的數根,他便抓住樹根,爬入水井藏在其中。
可樹根上,卻又有兩隻老鼠,一白,一黑,開始啃咬樹根。
水井四邊又有四條毒蛇,張著嘴巴想咬他;水井下面還有一條毒龍,正在向上張望。
那人心中畏懼毒蛇、毒龍,又擔憂樹根被老鼠咬斷,進退維谷……
就在這半步生死之時,從樹上的蜂窩中滴下五滴蜂蜜,正好落入那人嘴中……
其實,說到這裡,這個故事其實還沒說完,那人吃了蜂蜜後,蜜蜂開始下來蟄他,還又起了火,要燒樹。
總之,那人吃到蜂蜜,對他身周的危險,是沒有一點幫助,可他嘴中有了蜂蜜的甜味,卻忘記了所處之處隨時可能萬劫不復。
段義宗的意思,自然是希望鄭買嗣不要再留戀陽苴咩城中的財富,盡最大的努力,來博取一條生路。只是,後面的話,他卻沒有明說出來。
當然,對鄭買嗣來說,也不需要說得那般露白,故事說到那裡就可以了,以他的聰明見識,難道還不明白段義宗的意思?可是,他聽了故事之後,卻無動於衷。
只是點了點頭,說了一聲:“某知道了……”
唉……他當真是知道了嗎?
段義宗心中一陣迷茫,也無心再勸了,從鄭府退了出來。
而鄭買嗣,則進了王宮,去見南詔王蒙隆舜。他還得去見蒙隆舜,好讓他做最後的決定,是去是留呢!
然而,他進了王宮,卻被告知隆舜才睡下不多久……
鄭買嗣看了看外面的這天色,如論如何都不是睡覺的時間。
正疑惑著,隆舜的近臣楊登,已經急匆匆地跑來,對鄭買嗣行禮道:“王上不知道清平官會來,所以……”
鄭買嗣皺了皺眉頭,打斷楊登的話,直接問道:“王上爲何這個時間就寢?”
聽到鄭買嗣的追問,楊登開始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這個……”
“什麼這個那個?某問你,王上爲何此時就寢!”鄭買嗣突然怒道。
看到鄭買嗣發怒,楊登這才連忙跪下回話道:“回稟清平官,王上昨日一夜沒睡,今天又玩了半天,覺得累了,才睡下……”
“玩什麼玩成這般模樣了?”
“是美人。”楊登連忙回答道,“此前有大唐商人,給王上進獻了八位大食番女……王上得之,十分喜歡,便讓她們輪流陪在身邊玩樂……”
“糊塗……”鄭買嗣一聽,八個女人輪著一個蒙隆舜吸,蒙隆舜就是鐵打的,也要被吸成人幹啊!他盯著楊登,問道,“此事有多久了?爲何不跟某說?”
楊登連忙回話道:“此事已經有小半月了。奴婢派人去跟趙先生說過……趙先生回話道,此事有助王上早登極樂……”
早登極樂?鄭買嗣一愣,楊登所說的趙先生,自然就是趙弘基了。趙弘基心裡的弒君的念頭,鄭買嗣如何不知?他會這般分說,倒是可以想象。
只是,鄭買嗣卻沒想到,趙弘基竟然會將消息瞞下不告訴自己?他心裡到底是想幹什麼?
“趙先生還有跟你說什麼?”鄭買嗣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
楊登連忙又躬身答道:“趙先生還說,要奴婢抓緊時間,問到點蒼山寶庫的地圖在哪裡!”
“那有問到嗎?”
“請恕奴婢無能,暫時尚不知曉具體的位置……”楊登先是躬身答了一聲,隨後又道,“不過,王上前兩日說要帶美人去點蒼山,見識見識南詔寶庫……他提到過六個字,說是蒼山半,洱海尾!”
“蒼山半,洱海尾?”鄭買嗣細細地念了念這六個字,卻沒從中想出點什麼頭緒來——當然,現在局勢都這樣了,也不是去尋寶的時節,如何應對唐人才是正事。他想著要蒙隆舜決定是去是留的問題,便將寶庫之事瞥在一邊,然後對楊登說道,“現在,唐人距離陽苴咩城已經很近了,可謂十萬火急!你無論如何要給某將王上叫醒!”
楊登疑惑了片刻,知道鄭買嗣之所以這般安排,定然是有迫不得已的理由,便只得冒著被隆舜臭罵的危險,進了隆舜的寢宮去叫隆舜起牀。
只是,是去是留這種事,關係到南詔的生死存亡,便是頭腦清晰之人,也不易做決定,卻讓一個醉生夢死之人來定?
鄭買嗣,當真是問道於盲,找錯了人啊!
果然,不多時便聽到寢宮中,蒙隆舜大怒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