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

年號大順,結果,卻是大大地不順;

所以,在大順二年結束後,大唐天子便將年號改爲景福。

景者,高大也!景福,洪福之意也!大唐天子,大概是想向上天祈求點福氣,庇佑一下這大唐江山。

只是,天下大勢如山崩之態,把年號改得再漂亮,又能如何?這江山,這天下,已是越發與李唐無關了!

李家天子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可福建王潮的日子,卻是一天比一天好過!

福州之戰結束後,福建五州,已經盡數歸附。現在,又控制了本屬於浙東的括州、溫州和臺州,以及明州的翁山。

只是,在越州方向取得巨大進展之後,兒子卻突然準備掉頭南下……

對福建下一步的戰略,王潮也有自己的思量:跟中原大鎮相比,福建的兵微將寡。確實不易直取明州、越州。

可借翁山這個基點,逐步攻取越州及兩浙的地盤,應該是可行的。

實在是不知道那嶺南之地,有什麼好的。

暫且將這一點點不快按下,接下來的,又是另一件喜事:徐寅年前便答應了將徐小娘嫁給王延興。

前面納采、問名、納吉、納徽、請期的五個步驟雖然繁瑣,倒是無需王延興參與,可到了六禮的最後一步,也就是迎親的時候,就必須王延興自己去了。

可今日便是迎親的日子,已經到了下午時分,作爲新郎的王延興,卻還沒回到福州。

早上還在從翁山回來的船上。吉時不可錯過,若是王延興實在無法及時趕到,就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這小崽子!想到這裡,王潮又不滿地哼了一聲。

“留後!這是今天各家送過來的禮單。”一旁劉忠將手中的長卷給王潮遞過去。

王潮粗略地看了一眼,微微地點了點頭。

留後的嫡子大婚,在福建可是件大事。各州的各家都紛紛送來重禮。不過,送禮送得最重的,卻還是泉州。

一來,泉州素來是福建最富庶的州,泉州五家的財富加起來,也許就要超過全福州的財富了。他們能拿出更多錢財出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更關鍵的是,此時的王延興可是泉州最大的財源,誰不想巴結巴結?

福州的富庶程度不如泉州,不過,王潮入主福州過於強勢,各家爲求自保,也是舍了本錢來送禮,禮單也是不輕。

王潮讓劉忠將禮單給老太太送過去:內院一直是老太太在做主,這些禮品便都送給她來處置。

劉忠領命,轉身出去,纔出去不多久,又折返了回來:“留後!大哥兒回來了!”

聽到這個正主總算是回來了,王潮才鬆了口氣:“他還真是會趕時間,讓他過來吧!”

見了王延興後,王潮臉上掛滿了不滿地問他:“爲何此時纔到?”

王延興不敢解釋,連忙躬身拜下:“孩兒來遲,還請大人責罰!”

見兒子甘心認錯,王潮也不再追問,只道:“迎親之禮,可理會得?”

王延興連忙說道:“回來的路上,孟參軍倒是跟孩兒分說了一二。只是,孟參軍怕有所遺漏,還要請大人指點。”

“孟鹹?他倒是什麼書都讀!”王潮撇了他一眼,“先去換吉服罷!換好之後,便隨某去祭祖!”

“喏!”王延興連忙去往王潮給自己安排的院子,早就有老太太坐鎮,讓婆子奴婢在等候了,見了王延興一來,便將準備好的吉服、裝飾給他套上……

穿著完畢後,牽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看得滿眼都笑意後,再跟著王潮去告廟。

到王氏祖宗牌位面前磕過頭,王潮在一旁朗聲道:“往迎汝妻,以奉宗廟!”

此時,已經是太陽西下,王延興這才抱著大雁,跟著由王潮安排的幾位儐相,和孟通在水營中選出來的五十多號,駕著婚車,由王審邽領著,往徐寅的府邸而去。

婚禮,婚禮。指的就是黃昏時分迎親的習俗。

到了徐寅府邸,已是臨近天黑,一行人,打著火把,一幅明火執仗,就像要打劫一般。

可在唐代,大抵迎親,便都是這幅架勢。

若是別的家族中,族裡有嫡女出嫁,那要擺下一幅大場面,來戲弄一番新女婿。

只是徐寅喪偶之後,便沒有再娶。雖然甚爲長史,徐府面積不小,可身邊服侍之人,也不過三五下人,此時雖然來了些親友助陣,卻不似王家那般熱鬧。

大門緊閉著,等新郎官吟唱詩歌來叫門。

王延興哪裡會這個詩?不過,有孟鹹替他做好了,只要照著背就行。

叫開門後,若是人丁興旺之家,便會衝出一幫婦人,對著新郎官,一邊喊著“夫婿是婦家狗”的話,再一頓粉拳招呼。

在這裡,卻是隻有幾個婦人迎門,讓他們可以直入門廳。

進了大門,不多遠,便是中門,中門也是掛著鎖,同樣需要吟詩通關。

中門之後,又有一處堆關,也是要靠詩歌開門,

堆關之後,纔是正堂,可正堂的門還是要吟詩才能進……

進了正堂,卻依舊見不著新娘:新娘還在閨房中,同樣要念催妝詩才會出來。

唸完催妝詩,徐小娘纔在幾個婆子、婢女的扶持下,出了閨房。

可出了閨房,卻又進了屏風行障中,隔著行障,只能影影綽綽地看到對面的人影。

接下來,就應該祭雁了。

祭雁到不是要把大雁殺了,而是王延興將從家裡帶過來的大雁隔空丟到行障中去。行障中徐家的人接過大雁後,便纏了大雁的嘴巴,再用紅綢子包起來。

接下來,王延興還得再吟詩一首……

若不是孟鹹給他準備了上十首詩,王延興想要見著老婆,怕是難了。

吟完詩,行障才終於被撤下來,這才見到,滿臉羞意的徐小娘。

若是王延興在選親的時候,選得不是這位小娘,那就要到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正妻的高矮胖瘦了。

迎親到了這一步,親就算是接到了,接下來,就該拜別徐寅,辭廟歸王家了。

待徐小娘上了婚車,帶上名叫做蔽膝的蓋頭,然後,再回王家。

到了王家,可就熱鬧多了,婚車一到,就有一堆的人圍了過來。

先是傳氈,讓徐小娘腳不沾地走到室內;再下來,叫躪新婦跡;再下來,就該進百子帳了。

這是一個專門搭建的像蒙古包的帳篷。

夫妻二人行禮圓房便在這裡了。

先是行禮,就是後世常見的拜天地。只是,這個時候,實行的是男跪女不跪。也就是說,王延興要跪拜,徐小娘卻只需要躬身就可以了。

行禮之後,便是坐帳。

下來婚車後,一直到此時,徐小娘的臉面一直用團扇遮住的,要去掉這重團扇,那還是老規矩:吟詩。

吃過同牢盤裡的肉飯,喝過交杯酒後,才總算是禮成。

接下來,就該寬衣了——徐小娘身上的行頭非常複雜,包了一層又一層,靠王延興和徐小娘自己動手,估計,今天晚上,他們就不用幹別的了,研究脫衣服好了……

脫去外面的吉服,一干不相干的人等才依次退下。

百子帳中,只剩下王延興和徐小娘二人……

第五十三章 搶佔南門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八十九章 聯手破城(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六章 草還丹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二十六章 尾隨追蹤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八十八章 虔州新兵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一百零七章 問道於盲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五章 明暗鬥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晚鐘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五章 問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
第五十三章 搶佔南門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八十九章 聯手破城(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六章 草還丹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二十六章 尾隨追蹤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八十八章 虔州新兵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一百零七章 問道於盲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五章 明暗鬥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晚鐘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五章 問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呈贡县| 阿巴嘎旗| 文安县| 武陟县| 上栗县| 乌兰浩特市| 定襄县| 称多县| 积石山| 安阳市| 金昌市| 新沂市| 盘山县| 息烽县| 海原县| 玉田县| 广宁县| 商洛市| 和田县| 镇康县| 天水市| 河津市| 嘉荫县| 临邑县| 富阳市| 拜泉县| 阳曲县| 荣成市| 岳西县| 万荣县| 丹巴县| 安图县| 镇坪县| 肇源县| 台江县| 秦皇岛市| 眉山市| 东至县| 弥渡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