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

當對立雙方,誰也沒有把握穩獲全勝的時候……除非是生死大敵,否則,就會保持戒備的同時,進行妥協……

比如五代之後的宋代和遼國,兩兩之間,又戰又和的,最終卻用歲幣的方式,維持了一段百餘年的和平。

現在的南詔和安南的情況,竟然也有幾分相似:安南對南詔有軍事方面的優勢,卻暫時無力吞併整個南詔。

南詔有心抵抗安南,卻被早些年的與大唐的戰爭耗盡了國力,再加上鄭買嗣以權臣監國,內部並不安靖,無力施爲,只能任由唐人在南詔各地售賣各式商品,攫取利益。

只是,南詔不是北宋,在南詔掌權的鄭買嗣也不是宋徽宗;他想著的是,藉著這段時間來休養生息,再圖富強!

而安南也不是遼國,王延興和王採兒也不是遼道宗,他們可不會安安心心地收著財貨,待在公館行營不思進取。

所以,在這熱火朝天的財貨貿易之下,其實是暗流涌動。

採兒主持安南之後,便一直都沒放鬆對南詔的滲透,不過,爲了不過度刺激鄭買嗣,軍事行動一時還只限於兩地交界的和蠻部和僚子部兩大部落。

然而,在和蠻部首領古滿投降後,這進度就有點不受控制了。這古滿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打了雞血,在拉了五千多人給陳繼科當新兵之外,自己竟然又拉了兩千多人的隊伍,主動爲攻打僚子部的前驅。

和蠻部和僚子部,本是一根同源的兩個部族,互相間還頗爲熟悉;再加上,一個在紅河東,一個在紅河西,隔著一條紅河,向來井水不犯河水。

就在半年前,陳繼科進兵和蠻部時,兩部還曾在南詔的號召下,要攜手併力對抗唐兵。

當然,紅河水道被揚波軍掌握在手中,僚子部與和蠻部就被事實上一分爲二,這種所謂的合兵共進之策,便不攻自破了。

可就算沒有同袍之義,也有共祖之情啊!

卻哪裡想得到,投降後的古滿,竟然會當真全力協助陳繼科?

在古滿這個最大的蠻奸的帶領下,才三個多月就將僚子部,輕輕鬆鬆地拿了下來!

想想,這情節,當真像是在看戲一般!

失了和蠻部,又失了僚子部,南詔可就不好過了。

南詔在這一帶的行政區劃名叫通海都督。是南詔佔領大唐劍南道南部的姚州和戎州後,劃了一片區域所建。其治所通海都督府位於後世雲南的通海縣附近……這一帶有湖、有河、有壩子,是整個通海都督的核心區域。

這個核心區域大致分佈在,紅河的東岸,由通海都督府、建水城和目則三座主要城市牽成的一條線上。

可從目則再望東或者往南,那一片片綿綿不絕的青山,就是僚子部的範圍。

也就是說,失去了僚子部的通海都督,便如褪去了褻衣的少女一般,柔軟的小腹,已經袒露在了採兒的手下。

只要她願意,她隨時,可以伸出手去,在那上面摸一把……

但是,採兒卻沒有讓古滿和陳繼科繼續北上,而是繼續在古勇縣練兵……

其實,陳繼科手下的兵已經不少了。

現在陳繼科手下的兵,已經突破了一萬五千人了,除了還有大概兩千人,繼續遂行特戰任務外,已經有八千多,變成了正式的戰兵,另外五千人,則還是裝備簡陋的正在整編訓練的蠻兵。

而古滿的手下,也到了三千人之多。他不要採兒的餉金,只要採兒能供應糧食和樹炮就可以了。

古滿打出來的口號,便是打到通海都督府,生擒通海都督段寶龍!

這個口號在陳繼科看來,是可以理解的。陳繼科知道古滿確實是吃了春藥,所以,才這般生猛。

可這其中的緣由,卻不好對別人細說,是以,這個口號到了採兒耳中,便變得有點刺耳了。

在採兒看來,這古滿定然是想做那劉巖一般的事,想在通海都督府作土皇帝。

有這層考慮在,採兒非但不支持古滿的進軍通海都督府,反倒還要陳繼科限制古滿的施爲。

所以,當採兒聽到古勇縣急報的時候,她下意識地便想著,是不是古滿這蠻子,反了?

她連忙讓那傳信兵彙報急報的內容。

然而,那傳信兵,卻是躬身一禮,然後奉上了兩封加急密信。

採兒接過密信,看過上面的火漆完好。

立即叫來機要員,現場拆開一封密信,對照密信的信封上的密鑰和裡面的密文是否對應,一切無誤後,才讓機要員開始翻譯密文。

翻譯過後,再交給採兒,採兒一看,臉上露出了驚異的神色,原來上面所寫的內容竟然是,通海都督段寶龍,派出使者密入古勇縣,願以幼子爲質,歸附大唐!

哈……原來不是古滿造反,而是段寶龍要投降?難不成,他被古滿嚇一嚇,就趴下了?不應該啊!

自己可是公開說過,教訓僚子部,只是因爲此前他們在兩次入侵交州時,燒殺搶掠,所以,要教訓他們。

卻沒有說,要重奪大唐故地的話……

不過,再一過想,又覺得不對了:

段寶龍之父,段酋遷,正是南詔入侵交州的統帥,在高駢奪回安南之前,便是這段酋遷擔任南詔的安南節度使!

如果,大唐連在安南殺了些許草民的僚子部都要算算細,那這親領大軍南下的段家,該如何清算了賬?那還不將段家的十八輩祖墳都刨了?

現在揚波軍已下和蠻部、有下僚子部。那接下來再下通海都督府,這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呵……這段寶龍還真是被嚇成了驚弓之鳥啊!

只是,他到底是真降呢,還是假降?

陳繼科定然是有個初步的判斷吧!採兒連忙繼續往下看去。看到後文果然是陳繼科的分析。

他從段寶龍的內外兩個方面判斷,段寶龍,可能,真心想降。

在外,揚波軍速下僚子部後,確實給了他極大的壓力。而且,南詔沒有可以抵抗火器的軍械,他是一分一毫的,守住通海都督府的把握都沒有。

而且,古滿打僚子部的時候,就大肆宣揚,算總帳、清禍根的話,說要打到通海都督府去云云,也讓段寶龍誤以爲,這便是揚波軍決策層的意思。

然而,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卻還是來自南詔內部……

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一百一十章 保全武裝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六章 草還丹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二百零一章 世紀新光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三十章 八卦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悲喜兩難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六十六章 探得消息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楔子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四十二章 作繭自縛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
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一百一十章 保全武裝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六章 草還丹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二百零一章 世紀新光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三十章 八卦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悲喜兩難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六十六章 探得消息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楔子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四十二章 作繭自縛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郯城县| 马公市| 铁岭市| 沾益县| 泊头市| 尤溪县| 五家渠市| 渝北区| 长治市| 鲁山县| 乃东县| 社会| 屏山县| 湟中县| 平阳县| 施秉县| 三江| 凤台县| 大方县| 渭南市| 广灵县| 佳木斯市| 周宁县| 靖安县| 泰安市| 克东县| 连州市| 安岳县| 罗定市| 绥滨县| 大理市| 工布江达县| 定陶县| 贵南县| 厦门市| 土默特右旗| 虹口区| 朔州市| 西充县|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