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

聽到盧琚說,他有辦法,採兒眼前一亮:“若是能得將軍相助,那就好辦了!”

盧琚卻搖搖頭:“某說的沒用,劉崇龜說的纔有用!”

“劉崇龜是何人?爲何某來廣州,從未聽人說起過他,卻只有人提到將軍?”採兒自然知道,劉崇龜,便是清海節度使,嶺南這邊,一大片,都歸他管,這其中,便包括雷州、和海南島四州。

而且,這種管轄,可不是陳巖的福建觀察使那般,徒有虛名,而是當真的可以處置的管轄。

當然,劉崇龜能做到這一點,所依靠的,便是以盧琚和譚弘玘爲首的十多位牙將。

採兒說不知道,只是,裝糊塗罷了。

盧琚卻完全被採兒的表面所欺騙,當真以爲採兒不知,便解釋道:“他是某的頂頭上司,年輕時,倒是有些作爲,這幾年,卻是老糊塗了。”

“將軍的頂頭上司,莫非是清海節度使?哦……真是失敬了。”採兒故作歉意道,“只是,這糊塗一詞,又從何說起?”

“從何說起?這大唐天下,今天不完,明天也就完了。可他每天想著、念著的,還是如何給長安的天子銅錢花。”這話,真是叛逆至極,只是,無論是說者還是聽者,都沒心追究。

說著,又道:“每年,從廣州運去長安的財貨貢品,不下八萬貫啊!。”

“若是沒有巢賊之亂,別說八萬貫,便是十八萬貫也是小意思,可今時今日,這嶺南東道能所得稅賦、財貨,也不過十萬貫出頭。”

“他把錢都送去了廣州,某等吃喝如何處置?”盧琚嘆道。

採兒聽言,點了點頭,大唐大廈將傾,卻總有一批忠貞之士,試圖挽狂瀾於既倒。

這劉崇龜,大概便是這心思。只是,他遠離中樞,能做的,也只能是儘可能地多輸送寫錢財去往長安。

可這天下,有他這份心意的人,卻是越來越少了。甚至是他的屬下,像盧琚、譚弘玘之流,都不和他同行,一個個只顧著爲自己牟利,打著小算盤。

獨木難支之下,能有什麼作爲?

採兒對這大唐沒一文錢的留戀,倒了便倒了,只是對劉崇龜,多少還是有些敬意。

聽到,劉崇龜纔是這次謀略的關鍵,便驚訝地問道:“將軍的意思是,送些財貨給節度使,讓節度使發話?”

“劉公只怕是不肯說這種話吧!”

盧琚哈哈笑道:“自然不能送錢財給他!不過,可以用他的名義,將雷州刺史叫回廣州,半路上,摘了他的印,東家,再派個人過去執掌雷州便成了!”

這也可以?採兒吃驚地一愣,這盧琚膽子,似乎也太大了些吧!

不過,再細細地一思索,若是有盧琚背書、配合,這欺下瞞上的事,還當真能做得下來!

至於事後……

事後既然把雷州控制下來,那就慢慢搓揉了。

當即,採兒朝盧琚拱手道:“此事若成,定有厚禮相贈!”

盧琚等著的,便是這厚禮,不過,他還是哈哈笑道:“哈哈!某與東家,一見面即十分投緣,便無需什麼禮不禮了,但凡有什麼事情,只要盧某嫩辦到的,儘管來!某這牙將府,隨時爲東家敞開!”

隨即,兩人便約定,該如何如何。三言兩句,便將偌大一個雷州,瓜分完畢。

當這個消息傳回泉州之時,王延興正在小溪場視察。

想當初,王延興初到小溪場之時,這一片還荒無人煙,離鐵做最近的村落,也要走上半天。

現在,卻已經形成人口稠密之所,由一座座圍樓挨挨地形成的村落,沿江水兩岸,如星般坐落。

丁口冊上所編的戶數,已經到了三千二百餘戶,人口一萬一千兩百有餘。

這個數字,比崖州都要多了!

爲此,徐武特向王延興建言,將這一片,從南安縣分出去,建一個新的縣。

此外,附近,以連寨爲首的百越諸寨,也有五百餘戶,人口兩千六百多。也有單獨建縣的條件。

王延興接受了徐武關於將小溪場單獨建縣的建議,將小字去掉,以溪場爲名。

不過,卻不叫溪場縣,而叫溪場試驗區!

在這裡,將試行與大唐各地都不相同的行政體制。

最大的一點,便是沒有了宗族勢力,沒有了動輒數百口人的大家族。

不同姓氏的人被隨機安排在一個一個的十戶中。

同時,將試驗區以農耕、畜牧和工坊作爲三個主要的經營方向。

負責農耕的家庭,以家庭單位,承包一片田畝。進行耕種。

種子、農時、積肥等事,則由十戶長組織,統一安排。

勞作所得,按照田畝的面積和種類,按戶上繳公糧。

剩餘的收穫,可以再售賣給糧庫,換取一種叫做交流券的東西。

這些交流券,可以在供銷社買鹽巴、肉食、衣布、鐵貨等等。

而畜牧區,則以養牛、羊、雞和豬爲業。

牛主要是充作畜力,可以租借或者出售給農耕家庭,獲得交流券。

當然,也可以售賣給外州外縣去:福建境內,缺少畜力的地方多著呢!牛的供應是多多益善!

養羊的目的,卻主要爲了產羊毛。

當然,殺羊吃肉,再扒皮做襖子,也是一途。

豬和雞則是提供肉食和雞蛋了。

另外,牲畜的糞便,卻是要收集起來,送到各處的堆硝場,製成硝土。

硝土再送到煮硝場熬煮加工得到粗硝;粗硝提純,纔可得到火藥上用的硝石。

這硝石場,則是工坊區中的一處。

原本,還有茶場和毛紡織場也在這裡,只是,鐵場日益擴大後,空氣裡總是漂浮著煙塵,這要求空氣乾淨的工場,都另擇新址了。

只有木炭場、石灰場、水泥場、窯場……這些同樣也是髒兮兮的工坊,還在鐵場附近。

與鐵場一起組成了溪場試驗區的工坊羣。

其中,處於核心位置的,自然還是鐵場。

只不過,今日之鐵場,又是一個大變樣:

昔日的鐵場內,如今只剩下了熔鍊、澆鑄兩個分場。

不過,每月所產之鐵器,已經高達六十萬斤。

四個高爐輪流進行熔鍊、修整和重建,所產的鐵器,經由南北兩個合作社,似流水一般地往大唐各地售賣。

這兩個分場的總負責,還是羅二。

這傢伙,去年買了個妾,想讓她生個兒子,只是,快一年過去了,那女人肚皮卻沒動靜;

這不,又買了一個。

而之前章大爐負責的那一塊,則遷出來,找了一處水力更充沛的地方,建了新的廠房,取名爲鐵器製作場。

不過,名爲鐵器製作,實際上,卻是似乎有些出入!

他下面分三個分場,第一個分場,專職煉製熟鐵。

第二個分場,則是利用從鐵場買來的生鐵,和一分場煉製的熟鐵,用蘇鋼法,製成不同規格的鋼。

第三個分場,纔是真正的鐵器製作。

他用來出售的拳頭產品是橫刀、斬馬刀和鋼甲……

只是,因爲產量有限,每月能創造的利潤,還不如鐵場的十分之一。

但是,章大爐並不在意,因爲他所生產的,纔是軍國重器:手銃、步槍還有輕炮,都是他這裡所造!

另外,王延興和呂奇的設計圖樣,也都是交給他來製造。

這些設計圖樣,又將被加工成各式功效不同的機械:鑽牀、衝牀、鏜牀、刨牀等等……

這些東西的後勁,才足呢!

不過,羅二也不傻。他就沒辦法了嗎?

哼哼……當王延興來到鐵場視察的時候,他準備給王延興一個驚喜……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八十五章 精兵之謎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三十章 八卦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八十九章 高舉義旗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艙同學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一百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四十二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十二章 吃茶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五章 孤星傳信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五十九章 自責不已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八十五章 精兵之謎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三十章 八卦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八十九章 高舉義旗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艙同學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一百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四十二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十二章 吃茶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五章 孤星傳信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五十九章 自責不已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博罗县| 南昌市| 开平市| 新竹市| 甘谷县| 寿阳县| 长岛县| 万宁市| 延安市| 鸡西市| 正定县| 闽侯县| 江城| 昭平县| 墨竹工卡县| 织金县| 石棉县| 额敏县| 左云县| 莱州市| 闸北区| 措美县| 东山县| 玛纳斯县| 沭阳县| 正安县| 杂多县| 鞍山市| 大方县| 定边县| 康乐县| 衡南县| 隆回县| 洱源县| 盐城市| 陈巴尔虎旗| 泗阳县| 睢宁县| 泉州市|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