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

大理段氏和段義宗有關係?這一次,還當真讓王延興蒙中了一點邊邊。

段義宗跟大理段氏,都是屬於漢裔白族人,他們的祖宗根源是一樣的。

只不過,段義宗和建立大理的段氏的先人,卻只有同族之緣,並無血緣關係。

在另一個時空,建立大理的那位段氏名人,叫段思平。

而其父叫段寶龍,名氣不大,不過他的祖父,叫段酋遷,卻是南詔手握重兵的大將。

段酋遷比段義宗出道更早,也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此前,世隆入侵安南時,便讓段酋遷擔任了安南的節度使。

只可惜,段酋遷時運不濟,遇到了高駢,慘遭高駢碾壓後,身死安南。

段家這一支,便衰落了下來。

而段思平,這一年,也就是景福二年,纔出生,連話還不會說。日後,他還不能不按照原來的軌跡,當上通海節度使,就不好說了。

至於有沒有機會建立大理,就更難說了。

畢竟,在那個時空,可沒有一個能從南面威脅南詔的王延興!

若不是這個王延興,這個段義宗,也不會千里迢迢,從陽具咩城跑到交州城來。

段義宗到了交州之後,只見到了招討副使,卻是個極爲厲害的女子!

交談過兩次之後,心裡就開始打鼓了:著帛書是送上去了,可這帛書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他是沒多少把握。

其實,他更關注的是,交州的鹽價!

交州本身並不產鹽。此前一直在南詔買鹽。不單是交州,南詔南面的吳哥和蒲甘,都在南詔買鹽。

當農業連養活自己都爲難的時候,南詔艱難的財政收入,便全部指望著鹽了!

可突然冒出來一個安南招討使,帶來了不計其數的海鹽。這下,不單是吳哥、蒲甘、交州不再來南詔買鹽了,反而南詔人,竟然買交州過來的私鹽吃。

這就將南詔的鹽政的底褲扒拉了下來!

最大財源受損的南詔政權,一下陷入了恐慌。

不過,鄭買嗣認爲,這是安南招討使故意從中原產鹽的地方,運來鹽,以此打擊南詔的財力。若是這樣,這定然是無法持久。

爲了一探究竟,纔有段義宗鬥鹽的事。

可十幾天下來,段義宗發現,交州的鹽,竟然就是這麼便宜。那鹽,竟然當真是敞開供應。

據說,去年招討使粗定交州時,五十文一斗的粗鹽還限量。

現在,五十文一斗的粗鹽也好,八十文一斗精鹽也好,都是隨便賣,只要你有錢,想要買多少,便賣多少!

精鹽的口感和南詔的鹽十分接近,並無明顯的區別。

而五十文一斗的粗鹽,也要細細品味,才能察覺到一點點苦味。

對中等人家來說,這粗鹽就足夠了!只有上家大戶,纔會在乎這點區別。

可這天下,上家大戶纔多少人?他們能吃得了幾斤鹽?

其實,這市面上賣的鹽,八九成都是那五十文一斗的粗鹽!

段義宗現在只想向鄭買嗣建言,是不是乾脆停了鹽井,改到交州買鹽算了!

這趟交州之行,當真是飽受打擊啊!正當他懷著心思,準備去向那個招討副使辭行時,卻被告知,招討使王延興,視察回營了。

他連忙去往求見。

進了招討使府,見到王延興,他卻大吃一驚:這招討使怎麼這般年輕?

人雖然年輕,他卻不敢怠慢,連忙拱手行禮:“南詔段義宗,見過王使君!”

“段公客氣了,快請坐!”王延興客氣地請段義宗落座,卻以段公相稱,而不叫他的官名。

段義宗自然知道王延興的意思,也不多說,謝過之後,坐下。

王延興再道:“段公遠來辛苦,在交州,住得可還舒坦”

“多謝使君關心,義宗在交州一遊,果然是大開眼界!”段義宗連忙起身答道,然後又道,“只是,義宗心中掛念大唐與南詔和善之事。還請使君指點。”

王延興笑著道:“鄭公的帛書,某已經看過了,兩國之間,終究還是要以和爲貴!鄭公所言極有道理。某這就跟他們說,讓他們廣開商埠,與南詔互通有無!”

段義宗聽到王延興竟然一口就應承了,連忙感激地躬身道:“能得使君這此言,段某不虛此行矣!那不知使君,何時從古勇縣退兵呀?”

“退兵?古勇縣?”王延興哈哈一笑,“古勇縣可是大唐境內!某在那裡部署多少兵丁,與段公有關係呀?”

段義宗一聽這話,知道這王延興也是個笑面虎,尷尬地笑了笑,然後說道:“南詔與大唐相鄰,大唐在與敝國臨近的縣城部署重兵,讓敝國上下難以安心啊!”

“段公可能誤會了,某在那裡部署了幾個兵士,並無針對貴國之意!”王延興滿臉真誠地答道,“古勇縣北面的和蠻部和僚子部不服管教久矣!不輸貢賦便罷了,還裡通外國,殘害同胞!”

“若是在貴國,有哪個部落幹出這等事情來,貴國國主可會笑笑就算了?”

被王延興這麼一說,段義宗被生生地噎住,什麼裡通外國,這個外國就是南詔。

段義宗忙道:“大唐以文立國,興教化,明禮儀,素來爲敝國所景仰。卻沒想到,王使君,這以力服人,似乎不是大唐一貫以來的氣度啊!”

“哈哈……大唐是想以理服人。可問題是,凡是不能拘泥於成法。如果以理服人好使,某自然會以理服人!”王延興笑道,“如果講道理講不通,還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來得簡單!”

“就舉個例子來說罷!高駢將軍沒來交州之前,交州的漢人,就犯了錯,竟然想以力服人。結果,他們被殺了不知道多少啊!”

“高駢將軍就吸取了教訓,好好地講道理,果然就講通了……”

“所以,某也是喜歡以理服人的!”

“段公以爲呢?”

聽到王延興信口雌黃,將在交州將南詔軍兵殺得血流成河的高駢,說成是以理服人,段義宗有口難辯。

說是也不好,說不是也不好。

但是,話說到這裡,他已經明白,現在這王延興,是沒打算跟南詔善了,也不再浪費口舌,告辭回國。

只是,他回了陽具咩城,去求見鄭買嗣,纔到鄭府門外,卻看到從鄭府走出一人,長得甚是高大,穿著粗獷,似乎不是南方蠻族。

只是,段義宗的有些近視,看不太清,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細細一看,不由得心裡一苦,這不是和蠻部的首領古滿嗎?

此時可不是見此人的時候。他連忙轉身就要離去。

可就這一耽擱,古滿已經看了過來。

古滿的眼神比段義宗的眼色可好多了,他一眼就認出了段義宗。

他不知道段義宗,到底是幹嘛的,卻知道段義宗能在鄭買嗣面前說上話。

見段義宗竟然轉身要離開,他急忙快步追了上去……

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十一章 兵敗崖州(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一十四章 帳中奪權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四十一章 兩場之爭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四章 同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
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十一章 兵敗崖州(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一十四章 帳中奪權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四十一章 兩場之爭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四章 同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资源县| 彩票| 绥化市| 宜宾县| 乐山市| 广宁县| 六安市| 屏山县| 延吉市| 淳安县| 海门市| 任丘市| 柳州市| 光泽县| 滁州市| 洪泽县| 务川| 鄂伦春自治旗| 务川| 杭锦旗| 恭城| 石景山区| 安阳县| 林州市| 鄂托克旗| 宾阳县| 韶关市| 平邑县| 济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柳州市| 宁海县| 信丰县| 壶关县| 屏东县| 潞城市| 玉环县| 敖汉旗| 榆林市|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