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

段寶龍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要降唐,在見到唐人派來的使者時,也不在廢話,直接問,唐人想讓自己做什麼。

見段寶龍這般光棍,倒是讓胡茂省了許多說辭,能夠直入正題。

原來,他並非讓段寶龍直接降唐,而是要讓他行討伐鄭買嗣之舉。

當然,段寶龍一無兵、二無將、三無錢糧軍餉,讓他是討伐鄭買嗣,那就是個笑話。

真正上陣打仗的,肯定都是揚波軍的人。

既然本就是揚波軍上陣,卻爲何不旗幟鮮明地進入?

這卻是涉及到一個名正言順的問題……王延興想要在南詔確立漢人的統治,而不想在此駐紮幾萬兵馬防止地方造反的話,接下來佔領南詔的法統,必須是端正的!

所以,他確實需要段寶龍在中間過度一下!

當然,段寶龍想要名正言順的話,那一片光明正大的檄文,又是必不可少了。

只是,揚波軍中,不乏做事精幹的能人,卻缺少文筆獨到的文臣。

所以,寫檄文這事,就交給段寶龍了。

當然,也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全都交給段寶龍,而是胡茂提供素材,再段寶龍在堆砌辭藻。

在胡茂提供的那衆多的理由之中,毫無疑問,當先三條是最關鍵的,且不說他的真實性如何,但就那三個罪名,就能形成一個嚴謹的邏輯導向:鄭買嗣不臣,大家一起來推翻他吧!

但是,一篇檄文,三個理由是不夠的。爲了提高檄文的可讀性和趣味性,他還準備了許多吃瓜羣衆喜聞樂見的罪狀來。

比如公然大賣私鹽,攫取民衆之財富來中飽私囊。

鄭買嗣作爲南詔最大的私鹽販子,卻享受著官鹽的待遇,其遭受到的羨慕嫉妒恨,可想而知。

又比如,指使大王近臣楊登去刺探鎮國寶庫的地圖……

據說,這鎮國寶庫一共有四個分庫,其中金銀財寶不計其數!

鄭買嗣意圖探到這四庫寶庫,然後想據爲己有,然後再招兵買馬,圖謀不軌。

再有,便是濫發寶鈔了。

這更是明火執仗一般地,將各家的財富,往他鄭買嗣的口袋裡裝啊!

如果前面幾條是從法理上,說征討鄭買嗣的必然性,那這後面幾條,則是做羣衆動員之用了。

只是,段寶龍卻沒這種做羣衆工作的意識,他著重將前面幾條細細思索了一陣後,便讓段寶如給自己備紙磨墨,然後親自動筆寫了起來。

胡茂對這種文案工作,一竅不通,倒也知道,一片檄文要寫好,怕是要半天的功夫。

便也不催促,自己找了個位置坐下,安靜地等待起來。

只是,胡茂能心安理得地等待,城外,南詔兵的統兵大將楊保國,卻是一刻也靜不下來。

他領大軍到通海都督府後,距離通海城二十里紮下大營,然後派了兩千人去試通海城的虛實。

然而,通海城的虛實尚未試出來,兩千人,竟然被幾百藏頭露尾的唐兵給打得大潰。

他打心底裡不相信這種荒誕的說辭,可接連抓好幾個,潰兵,說法都差不多。他才只得是信了。

他將那些潰兵丟開,準備繼續催馬向前,去探查一番,卻突然聽到,似乎在身後,在山口紮下的大營處,傳來了轟隆隆的火器聲。

不好!唐人在攻寨!

不過,隨後他又不解起來:這他孃的唐兵,是瘋了不成?自己一路行軍過來,隨處都是可以接戰的地方,卻沒見他們人,現在,自己大營已經扎穩了,他竟然來攻寨來了!

他難道不知道,自己在營寨之中備有足夠多的火器?

想到這裡,他倒是不急了,他立即讓衆多親隨散開,四下裡收攏散兵。準備一會領兵過去,在攻寨的唐兵屁股後面捅他一下,也好報了自己先鋒被擊潰之仇。

然而,才過了約莫半個時辰,他突然聽到,大營那邊,密集的轟鳴聲,竟然漸漸地弱了下來。

他心裡想著,著定然是唐兵嘗試了一次攻寨之後,見無法得手,退下陣來。

此事的唐兵定然是陣形散亂吧!若是趁他們陣形不整的時候,強攻一記,豈不可得完勝?當真是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他見一衆親兵已經收攏了大約三四百人,便不再繼續收攏了,而是領著人,往大營方向趕去。

然而,他才走了三四百步,竟然看到又有一大股的潰兵,竟然從大營方向往這邊跑來。

一個荒誕的念頭出現在心頭:難道,大營也被攻破了?怎麼可能?

這大營可是依山,擇有險可守之處而建,若是讓楊保國自己去攻,那也至少是要三五天才能建功!

可現在纔多久?一個時辰不到啊!怎麼可能?

他立即讓親兵過去又抓了一些潰兵過來詢問……

竟然當真是大營被攻破了!

“怎麼可能?”楊保國厲聲對那潰兵問道,自己也在思索,對於有完好的寨牆和防備的大營,要如何才能一個時辰內破營。

他思來想去,卻都想不出,有那麼一種可能。

那些潰兵卻告訴他,不僅有這種可能,而就在他自己的大營中,發生了。

他讓那些潰兵將經過好好地說出來,可驚魂未定的那些潰兵,哪裡能組織起語言?七嘴八舌地各說各的:

那個剛要說:“那些唐兵突然就來了……他們竟然一路過來,沒見有打將旗的!”

那個就插了一句:“一共有大概兩千唐兵……”

這個還沒說完,又冒出來一句:“他們會一種從來沒見過的火器……”

這邊沒收尾,又來個插話的:“那種火器好生厲害!從營門口衝進大營然後一路撞……”

插個不停:“唐兵的火器太他孃的多了!鋪天蓋地的,都是火器……”

“……”

“住口!”楊保國心中一團亂麻,哪裡能聽得進這一衆潰兵的亂七八糟的描述?

他指著一個潰兵:“你來說!”然後又對其餘人說,“別人等某發問的時候,再開口!”

聽到主將發怒了一衆潰兵纔不再說話,由一個人開始表述起來:

“那些唐兵,出來的太突然了,將軍您又不在營中,朱副將便下令固守。”

“唐兵見某等不出營,便一直逼上來,一直走到了大營門口大概五百步的時候,開始展開陣形……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你真好(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六十六章 探得消息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一十八章 天魔亂舞(第一更)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一百九十二章 南下難題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三章 內外隔絕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九十三章 雛兒將軍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你真好(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六十六章 探得消息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一十八章 天魔亂舞(第一更)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一百九十二章 南下難題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三章 內外隔絕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九十三章 雛兒將軍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大竹县| 怀来县| 手机| 安远县| 讷河市| 柏乡县| 大厂| 墨竹工卡县| 凤阳县| 顺义区| 宜丰县| 泽州县| 东阿县| 镇康县| 贵港市| 三河市| 绥江县| 香港 | 思南县| 额济纳旗| 德安县| 江西省| 新昌县| 德令哈市| 许昌县| 邹城市| 汽车| 霍邱县| 噶尔县| 金堂县| 揭阳市| 澎湖县| 陵川县| 嘉义市| 徐汇区| 蛟河市| 拜城县| 盐城市| 汝州市|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