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

有道是說,南國春來早,三月花枝俏。

在這海南島上,三月間,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晚春了。

若到春和景明之日,便可見到處鮮花滿樹,蜂舞蝶鬧的熱鬧了。

而這崖州城下,除了這路邊草綠花香,更有不少客商往來。過了城門,進出城池。

忽然,遠遠地,有十餘艘海船逆水而上,緩緩地在崖州碼頭靠了岸。

不見有貨物下船,下來的卻是一整隊一整隊的人馬,往城池這邊趕來。

城樓上,守城的小兵還在奇怪地看著,問守城的十將:“這是哪來的人馬?”

那十將卻是一聲驚呼:“敵襲!趕緊敲警鐘,關……啊……”

可話還沒說完,突然嗖地一聲,不知從哪裡射來一支弩箭,正朝他面門而來,根本不待他有躲閃的時間,那弩箭便從面門直射而入,釘在了頭顱之上。

“啊……殺人啦……”一聲驚呼突兀地響起,然後守城的兵士下意識地就要去關城門。

可城門口正準備要進出城門的客商,卻不知道狀況,還都推著板車,拉著牛車慢悠悠地走著呢,一聽這聲驚呼,全亂了。

其中一輛大車正好在城門口子處要進城,見狀,趕緊拉著車子要掉頭,誰知車上的裝著的幾大個袋子太沉了,掉頭急轉之下,嘩啦一聲,就倒在了城門洞子裡面。將大路的正中間,恰好攔住。

這下,想進城的進不去,想出城的出不來,全堵上了……

人呀、牛呀、車呀、貨物呀,擠成一堆,那兵丁想關城門也是無法。只得連忙往城內的守備兵營裡搬救兵。

那守備都頭一聽,跳著就起來,來不及披掛,領了大隊兵出來,抽了刀子,見人就砍。

那堵在城門口子的那些客商急忙丟了車子貨物,四散逃竄。

將無關人等趕走,那都頭一面派人往刺史府急報,一面催促兵丁清空城門洞子……

就在此時,又是一陣破空之聲傳來,嗖嗖嗖……一陣十餘支弩箭自城外射來,將過來搬東西的兵丁射死了四五人,餘下之人頓時便作鳥獸散。

那都頭這纔看到,就在城外四五十步遠之處,又有幾輛大車橫在大路之中,十幾個人影便躲在那大車後面,朝城門洞子裡面射冷箭。

“上盾!頂!上去!”那都頭用刀背抽了幾個逃跑的兵丁,又重新組織人馬,頂著木盾,去搬東西。

又是一陣弩箭射來,通通地一陣亂響,誰想那弩箭竟然直接射穿了木盾,餘勢不竭地紮在盾後兵士身上。

跑過去的兵士,又是一鬨而散。

“上城!射箭!”那都頭,連忙又吩咐道:“舉大盾,衝出去!”

就在此時,一陣急箭,成簇地朝那都頭射來。

那都頭人在城門內四五十步的地方,那敵人卻在城外四五十步遠之處,中間再隔了一個城門洞子,那足足是百步以外了。

再加上那敵人所用的並非是弓,而是弩。

而弩矢因爲沒有尾羽,雖然近距離上準且狠,可距離一遠,就沒了準頭,從來沒聽說過誰家的弩,能百步外還能保持精度的。因此,這都頭此前也未多提防。

可這些敵人發出來的,這些弩矢竟然準頭不失,飛了百餘步,依舊勁力十足,直奔自己而來,卻是出乎意外。

不過那都頭也當真是眼疾手快,在這猝不及防之下,眼見那鋒利的簇頭就要到了近前,依舊一個賴驢打滾,躲開了絕大部分弩矢,可小臂上,卻不慎被那矢掛了一下,頃刻拉了一道口子來。

“嘶……”一陣劇痛傳來,那都頭強咬著牙,扭頭看到釘在身後的弩矢,比平常所見的弩矢都要粗上一圈,個頭也有三尺長……

難怪勁道這般強勁!

而他身邊有兩個親隨也中了箭,卻都是貫穿傷。那個射穿了大腿的,還在那裡嚎叫著,可能還有救,那當胸穿過的,只怕是活不成了。

那都頭知道自己目標太大,便連忙往後幾步,避開那些敵人的視線。

可衆兵丁見連都頭都躲閃開,一個個跑得更快了!

他又急又怒,只得遣十將和親隨驅趕兵丁,豎了大盾去城門洞裡清障礙。

可從發現敵人的船隻靠岸,到翻車堵門,再到軍營求救,再到遭遇勁弩之敵,這已經過了大半個時辰了。那從船上下來的人馬,便是爬也爬過來了。

果然,一陣喊殺聲從城門外傳來,一股驍勇的武夫,踩著城門洞子的雜物,衝了進來。

而當先的那百十人,更是身穿鐵甲,手握大刀,橫衝直撞。一照面就將守備的兵丁殺了個落花流水。

緊接著,又有數百人魚貫而入,先控制住城門後,便直往城內刺史府衙門而去!而在後面壓陣而來的,竟然是崔海龍、柳樹心和陳繼科三人……

這就是崔海龍所謂的問罪?問罪問得,直接把人家城池給奪了?

其實,這也並非崔海龍的本意。

原來那日崔海龍去挖陳繼科的牆角,卻不想,陳繼科說了一句話,讓崔海龍初得強兵的欣喜猝然成了憂患:原來這強兵得來容易,養著難啊!

這兵甲給早了……不應該才一過來就給兵甲的!

接下陳繼科再說,是不是要趁著這股士氣,去崖州問罪的時候,崔海龍無奈地點了點頭:兩千貫才能激勵一次士氣,這士氣也太精貴了些。既然此刻士氣高漲,那便一起去吧!

只是,從儋州到崖州有三百多裡地,按照日行六十里的行軍速度,得走上五六天才能到,那自然不可取。

本著送佛送到西的精神,陳繼科便乾脆叫上弟兄們,一起坐船,去給崔押牙助陣……

他孃的!謀劃的好好的一場行動,硬是被陳繼科給攪和成了鬧劇。

除了留下的一千多人看守寨子,一千多打家劫舍慣了的海盜,堂而皇之地打起了儋州都押牙崔的旗號,直奔崖州。

到了第二天一早,馬上就要進舍城水了,陳繼科來找崔海龍商議,這問罪如何個問法。

崔海龍的想法是陳兵崖州城外,讓城內各家服軟便是了。

陳繼科一聽,哈哈大笑。對他說,“押牙太過心善啦!上門問罪之道,陳某比你熟悉,便讓陳某來安排吧!”

陳繼科一安排,就安排成這樣了……

進了崖州成,見到城門洞子和城門裡內倒著的十多具屍體,崔海龍隱隱地覺得有些想吐。

可陳繼科卻像見了些許小事一般,打發人將這些礙事的東西,連同城門洞子裡面的車和雜物都清空了,堂而皇之,猶如主人一般地請崔海龍上了城樓。

沒了血腥氣,崔海龍才感覺心裡舒坦了不少,這纔不喜地跟陳繼科道:“這幾家雖然壞某生意,到不至於生死之敵……”

“押牙的意思是?”陳繼科心裡想著,你崔海龍殺的人還少?只不過從來都是背後捅刀子,殺人不見血罷了。只是卻裝作不解道。

“奪了他的財貨,將其所獲拿了,警告其不得造次便好!”崔海龍道。

陳繼科聽了心中一陣冷笑,都打破城門殺了進來,卻只是爲了一聲警告?這崔海龍當真是僞善至極。不過面上卻假裝驚訝道:“哎呀……押牙怎麼不早些明說啊!”

崔海龍心道,某是想說來著,不是你不讓說嘛?他嘆了一口氣道:“又如何了?”

陳繼科剛要回話,就見門外丟進來幾個東西,骨碌碌地滾了進來……

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八十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六章 急變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一百九十三章 樹炮戰車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七章 傳道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三章 冷嘲熱諷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八十九章 兩個條件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四十五章 明暗鬥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七章 傳道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
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八十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六章 急變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一百九十三章 樹炮戰車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七章 傳道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三章 冷嘲熱諷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八十九章 兩個條件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四十五章 明暗鬥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七章 傳道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玉田县| 沙湾县| 奈曼旗| 宜章县| 谷城县| 定南县| 八宿县| 益阳市| 周宁县| 肃南| 雅安市| 锡林郭勒盟| 沁阳市| 方正县| 叶城县| 肥乡县| 名山县| 板桥市| 青海省| 昌吉市| 柘荣县| 德格县| 远安县| 冕宁县| 张家界市| 额尔古纳市| 山阳县| 玛曲县| 贵港市| 青岛市| 饶阳县| 沛县| 大洼县| 环江| 武清区| 扶余县| 曲麻莱县| 巫溪县| 怀宁县| 滨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