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

就在林有心好章之源還在細細地讀契書的時候,黃滔卻一把抓過小奴婢遞過來的筆,直接問道:“要簽在哪裡?”

也不去看契書上的細節,黃滔直接就將自己大名寫在了小奴婢手指引之處。

拿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契書,也不跟林有心和章之源打招呼,徑直往會場外走去。

看了這麼久的吸,他覺得累了,不願再想更多。正如他跟林有心所說的那樣,王延興所作的一切,或許不合幾家的心意,可泉州卻是真的因他而興旺了許多……一切都由他吧!

自從十五年前,他的心,便已經老去。在詹州的那件事發生後,也就是一年時間,驀然老去了……

邁著步子,頭也不回地出了會議廳的大門,繼續朝刺史府外走去,卻聽到後面突然傳來一聲:“黃翁!請留步!”

?тт kan ?¢ Ο 黃滔回頭一看,卻是王延興!

“原來是王刺史!”他拱了拱手,“不知刺史有召,所謂何事?”

“自是特來謝過!”王延興也拱手回禮道,“黃翁能出資合作社,延興大喜過望!”

“便如刺史所言,此舉於泉州有益,與某亦有利!黃某倒是應該謝刺史牽頭!”

聽著黃滔的話語,王延興卻是有種拿錯了劇本的感覺,黃傢什麼時候對刺史府這般和善了?

不過,在來找黃滔之前,孟鹹就有過一番猜測,倒是與黃滔的這番對答相差無幾。

王延興繼續說道:“只是,合作社創建伊始,需要許多有能有爲之人來參與經營,延興想請黃翁爲合作社執事,還請黃翁千萬不要推辭!”

“哦?”黃滔似若不信的看了一眼王延興,五家試圖制衡刺史,刺史府又何嘗沒有防著五家?

王延興更是刻意針對泉州五姓,防得滴水不漏,如何肯將合作社執事的位置給自己來作?莫非有詐?

不過,稍一思索,便答道,“刺史有邀,黃某不勝榮幸,本當親身以投。只是,老朽年已老邁,無法再奔波了。便派犬子黃成過來,供刺史驅使,不知可好?”

“若是二郎能來,那是極好……”王延興一愣,這話竟然又被孟鹹猜中了。

這個二郎,便是黃家嫡子黃成,跟王延興也曾是州學同學,那日望江樓上,還見過,沒想到,黃滔當真將他推了過來。

便繼續按商議好的言辭說道,“只是,二郎畢竟年輕,歷事不多,若是爲執事,可能要先隨船跑幾年,累積些人望才行……”

“嗨……”在海上跑船,從來都風險最大的職業之一!尤其是從春末到初秋的這段時間,風暴隨時可能降臨,一個不小心,一艘千石大船就可能會被打成木片片……

隨船跑幾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這幾年之中,就可能會在某次出海之後,便再也回不來了。

可是,若不經歷這樣的生死考驗,誰會服一個毛都沒長全的小子?

黃滔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刺史直言,黃某感激!然,生死有命!若是有了揚波軍的庇護,還不把命丟在外面,那也只能怪他沒有這個福分!”

王延興連忙躬身謝道:“得黃翁如此信任,延興榮幸!延興定當竭盡全力,護的二郎周全。此外,聽聞黃翁曾經對詹州也有所瞭解,對詹州之事,可否指點一二?”

黃滔一聽這個要求,神情負責地看了一眼王延興,許久,沒有發現異常,才點了點頭:“好!”

“那請黃翁移步書房……”王延興做出請的姿勢,請黃滔先行。

王潮搬去了福州,王潮之前的書房,便成了王延興現在的書房,黃滔熟門熟路,也不客氣,邁著步子就朝書房走了過去。

還有十來步,就要到了,黃滔突然停步,回過頭來,對這王延興問道:“刺史,你是當真不知,黃家在詹州所遇之事?”

王延興一陣納悶,這不是你黃家的私密嗎,某怎麼知道:“延興只聽說黃翁曾經在詹州販運過棉布,只是後來因爲黃家有事才放棄了……只是,具體的什麼事,延興卻是不知啊……”

“刺史或許是不知,不過,孟鹹也不知道?”黃滔不悅地反問道。

王延興張口就接話道:“長求只道,此乃黃氏辛秘,不願談及,黃翁若是不介意,自會告知……”事實上,這對答之詞,也是意料之中的。

“辛秘……”黃滔慘然一笑,“整個泉州,人盡皆知,偏偏是刺史是外地而來,不知道此事啊!”

詹州棉布暴利的秘密,自然不是王延興才發現,二十年前,黃滔還不是黃家家主的時候,就知道詹州這棉布生意利潤大!

只是,詹州棉布的貨源,都掌握在詹州最大的家族,崔家的手上。

而崔家對棉布在廣州、在中原的售價知道得清楚得很,自然不會低價出售,而是掐著利潤線賣。

便是到了今日,胡茂和朱思遠去詹州之時,崔家還是這策略。

眼看著崔家將棉布貿易中最大的一塊利潤獨吞,年輕氣盛的黃滔如何肯甘心?十六年前,也就是乾符二年,黃滔執掌黃家後,便從林、陳、章三家借來大船,以強龍之態,組織了一支龐大的船隊,到了詹州,要跟崔家談一談棉布生意的利益分配問題。

面對黃滔的約見,當時崔家家主避而不見,只出來了個毛頭小子過來說話,這個毛頭小子,便是今日崔家的家主崔海龍!

崔海龍見了黃滔,一臉委屈的模樣,說崔家要從黎民手中換來棉布是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不易……倒出來的苦水,足以將船艙都淹了!黃滔倒也沒有要把崔家往死裡逼,不過是讓他們讓出三成的利來。

沒想到,黃滔把要求一提,崔海龍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當年,憑藉這一筆棉布買賣,黃家可是風光了一把!

到了第二年,棉布貿易季開始時,少年老成的黃滔沒有因爲前一年的順利而掉以輕心,親自帶著黃家的船隊,再次來到詹州。這一年,依舊是崔海龍代表崔家處理和黃家的買賣。這一次,進行得同樣極爲順利。所獲之利,比第一年還要多了一大截!

等到第三年,也就乾符四年,一方面是存了鍛鍊自己兒子的心思,另一方面,中原的一件大事越演越烈,影響開始波及泉州,那便是王仙芝、黃巢作亂!也就是後世天朝所說的王仙芝、黃巢起義。

起義先是由王仙芝發起,爆發於乾符二年,就在黃滔前往詹州逼崔家讓利的那一年。起初波及面並不算太廣,唐政府也採取了壓、拉、誘降等方式,將的範圍控制在山東、河南一帶。

可到了後來,隨著黃巢和龐勳舊部的加入,義軍規模就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到了這一年,更是達到了長江邊上,有往江西方向發展的趨勢:江西和福建只隔著一座武夷山,誰知道,義軍會不會攻破武夷山的天險?

爲了以策萬全,黃滔便讓自己的嫡長子黃有爲代自己,率領船隊前往詹州進行棉布貿易。而自己則待在泉州,以應萬全。

然而,黃有爲一去就再也沒有返回。連同一起前往的八艘大船,就像蒸發了一樣,再也沒有顯露過蹤影……

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尾隨追蹤第八十八章 喋血越州(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十一章 求教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十一章 求教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十一章 求教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八十七章 謹慎進軍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五章 問道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三十三章 趕盡殺絕(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一百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更)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四十一章 兩場之爭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九十四章 嫁妝幾何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
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尾隨追蹤第八十八章 喋血越州(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十一章 求教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十一章 求教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十一章 求教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八十七章 謹慎進軍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五章 問道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三十三章 趕盡殺絕(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一百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更)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四十一章 兩場之爭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九十四章 嫁妝幾何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巴林左旗| 天峻县| 天柱县| 海林市| 永昌县| 德化县| 察哈| 万盛区| 略阳县| 迭部县| 芷江| 遂溪县| 吉林省| 武安市| 旬邑县| 金山区| 额尔古纳市| 调兵山市| 青铜峡市| 竹北市| 集贤县| 年辖:市辖区| 资源县| 峡江县| 祁连县| 靖江市| 张家港市| 图木舒克市| 齐齐哈尔市| 黑水县| 英德市| 蒙山县| 永修县| 望都县| 邻水| 麻阳| 洱源县| 台南县| 永福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