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

府衙雖然經過了修整,可過火的痕跡終究沒那麼容易清理乾淨,門廊上的漆畫,硃紅的木樑,都變成了焦黑的顏色,庭院樹木竹從、旮旯角落裡,到處都是黑漆漆的煙燻的印跡。便是從這些印跡上便能看出來,那日的火勢之大。

離天火襲城,已經過去了十多天了,可走到北城,看到的,依舊是大片的房屋的斷壁殘垣!

好在王潮也不是那多講究的人,將府衙中幾間還算完整的房子用石灰刷白了,便搬了進來,充作官署。

ωωω_ ttκǎ n_ ¢ ○

一起隨他從泉州趕過來的,除了王審邽、徐寅、王貴等幾名心腹官員之外,還有陳旭昂和陳彤兩名原福州的官員。

待王潮坐定,王審知和王延興一左一右隨在王彥章身後進來,一起抱拳一拜,王彥章朗聲道:“某等奉使君之命,平定範暉之亂!賴將士們上下齊心,揚波軍火攻犀利,一舉擊破福州城。現如今,範暉伏法,福州城安定,某特率副都統王審知和揚波軍指揮使王延興向使君繳還鈞令!”說罷,躬身再拜。

王潮收了印符,點了點頭答道:“範暉此人,倒行逆施!天人共憤。終於招致天火而死,咎由自取,死不足惜!”他先簡短地幾句話,宣示了自己的正義性,同時,把福州遭火焚燒的罪過也盡數推到他頭上。

“只可惜,福州城中數萬百姓,也要受其連累,橫遭此劫難,吾心痛惜!”說罷,對徐寅和陳旭昂說道,“請長史和陳郎隨後與某一起,巡視受難之百姓,並從府庫中,支取糧食,賑濟一二!”

徐寅和陳旭昂一起出列,齊聲道:“喏!使君仁心!”

待兩人迴歸本座後,王潮又繼續說道:“先鋒軍將士,作戰勇敢,二哥,還請你與二位都統一起合集戰功,論功行賞!”

“喏!”王審邽、王彥復和王審知一起領命。

“至於揚波軍……也有功勞,延興你酌情安排吧!”最後,對揚波軍,王潮還是要認可其功績的,只是揚波軍的人事體系一直遊離在泉州刺史府的體系之外,諸如餉金、獎賞與各都牙兵不同,王潮也無意干涉;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一把火燒下來,將北城一片都燒成了廢墟,其中便包括福建觀察使的府庫、九龍軍在北城的糧倉和衆多名宅。

雖然府庫和糧倉都是防火的重中之重,可那日火勢實在是太猛烈了,遍地都是可燃之物的糧倉,淪爲一片火海,直到燒成一片白地才熄的火?;饻缰?,整倉的糧食,不是被燒成灰燼,也被烤成了木炭。那是一粒糧都別想刨出來;

觀察使的府庫的情況要好一點。不過,在高溫烘烤之下,存在庫中的諸多絲綢製品,大半成了次品,損失同樣慘重。

若不是在四城其他區域還有糧倉,府庫中的,金銀銅鐵倒不懼火燒,那佔了福州之後的開銷都要泉州運來。

王潮對這火器,是又愛又恨;對揚波軍,也是一般啊!隨王延興去折騰吧!

聽到王潮這般安排,王延興覺得理所當然。倒是讓王彥章有點爲侄兒鳴不平了,他上前一步:“使君!征討範暉,揚波軍出力甚大!”

“使君不給獎賞,便是最大的獎賞!”王潮尚未說話,徐寅卻是插了一句嘴,“繼之一把火,將北城一片燒成白地,終究是瞞不過有心人,使君不宜在此時給予獎勵;另外,揚波軍的獎懲制度也有出入,由繼之自行安排更爲妥當!”

王彥章一聽,明白了徐寅背後的話,也不再在這個問題上多言。而是將清點府庫和其他糧倉的清單獻上給王潮:

陳巖治理福州頗有章法,這幾年來,府庫充盈,除了價值近萬貫的金銀銅錢之外,庫中的還有各式麻布、毛料、皮革等,也可以摺合上千貫來;至於另外三城的糧倉存糧也不少,粗略清點,精糧不少於八千石,粗糧、雜糧不少於五萬石:

若不是有火器之利,突然破城,而是按照常規打法,進行長期圍困,這些糧食足以支撐一年。

這麼一想,似乎,還是用火燒開比較好……

聽到還有這麼多錢糧在手,王潮和王審邽不覺間鬆了口氣:“那福州各家態度如何?陳使君幼子現在何處?”

“安民告示已經發到了各個坊市,各家都很安定……陳使君幼子陳延侮,屬下已經命人小心照料?!蓖鯊┱聦υ挼溃f罷,招了招手,便有人將陳延侮“請”了過來。

可憐的孩子,才五歲人,就遭遇這等變故。一臉茫然地被推了過來,看到堂上坐著的黑臉大漢,本能地想往後躲,可回頭看到身後的也並非親人,前後左右雖然都有人擁簇,卻無所依靠,哇地一聲就哭了出來。

唉,將一個小孩強行拉到政治的漩渦之中,是有多不人道啊??蛇@裡卻沒人同情他。要怪,只怪他生錯了人家。

王潮試圖好言寬慰幾句,可這話對一個大哭的小孩,哪裡有一點作用?他不耐地揮了揮手,讓人將他原樣帶走。

待哭聲遠去,王潮才嘆了一口氣說道:“範暉此獠,爲一己私慾,害己、害人,還連累到了陳使君幼子!真是罪無可赦!某不能看著陳公子這般無助,某準備將小女玲瓏許配給他爲妻,你們以爲如何?”

這……王玲瓏是黃氏所生,才五個月大。這麼點大,竟然就許配給了一個五歲的小男孩?

不過,對此,不僅沒人出言反對,反而是一齊稱讚道:“使君仁心!”

這世界,就是如此,王延興心中有異想,也只能憋在肚子裡。

接下來,又說到幾個別的問題,都是如何處理福州城內的幾家的關係的:和泉州一樣,福州城內同樣也是幾大家族把持事務,想要在福州立足,同樣要搞好跟這些家族的關係……

只是在泉州城內,王延興就無視世家的嘴臉,更何況是福州城?反正跟自己無關,他也樂得人云亦云。

將應對幾家的對策輪了一遍之後,突然,無緣無故地,幾人同時噤聲。再一細看,原來,王潮正盯著王延興看,而王延興,卻盯著自己的腳尖在看……

王延興驀然感覺到會場的冷寂,擡頭一看,發現王潮的視線,正緊緊地盯著自己。另外幾人,居然也一臉好奇地朝自己看過來。

他心頭一驚,不會又要捱罵吧……連忙朝父親躬身道:“大人……”

“哼……”王潮冷冷地一哼,毫不掩飾臉上的不滿,只是沒有當場爆發,“某既然要來福州主事,泉州的大小事務便需要你掌管……你看你!哪裡有一點點替天子牧守一方的樣子!”

替天子牧守一方?這是要任命自己做泉州刺史嗎?

王延興腦子裡面嗡地一聲,全然沒想到過王潮會有這樣的安排。

以王延興後世的思維本能地覺得,長期掌管泉州後勤的王審邽顯然纔是最合適的泉州刺史的人選;其次,南安縣令王貴,也是不錯的備選項;就算不用這兩人,也有比自己更合適的刺史人選,畢竟,自己沒有處理過地方民政。

然而,看周圍幾人都是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他們大概早就猜到了這種可能:

“大人……孩兒年紀尚幼……”王延興今年才十八,尚不及弱冠,屬於嘴上沒毛的年紀,這個年級去當市長,稱爲尚幼,那是一點不過分。

“年紀尚幼?一把火把福州燒出一片白地來,誰還會把你當小孩!”王潮微微地有些怒氣了。

一盆涼水澆頭上,上頭的激動瞬間就凍成並渣渣,王延興哪還敢謙虛,連忙躬身拜道:“孩兒……孩兒定當竭盡全力,治理好泉州,不負大人所望!”

聽到兒子這番表態,王潮面色才稍稍緩和,揮了揮手:“就按照剛纔商議的,下去安排吧!王延興留下!”

“喏!”其他人一齊拱手告退,留下王延興還傻乎乎地站在堂下,躬身道:“父親大人……”

“坐吧!”王潮指了指一旁的坐墊,自己也換了個舒服一點的坐姿重新坐下,身後,劉忠連忙過去將案幾搬動了個位置,讓他可以很方便地靠在上面……

王延興卻不敢隨意,小心地端坐一側,聆聽老爹的教誨。

對王延興的小謹慎,王潮視如不見:“兩件事!你自己考慮清楚!第一!各城的各大家族終究是某等繞不過的障礙,如何與他們相處,你須得考慮清楚!其二,你祖母想抱曾孫了,不過,就算是他不想抱,也有一大把的人想把女兒、侄女或者是族女塞到王家來!”

說著,從袖兜裡掏出一束絲絹,丟給王延興,“你自己看看,覺得哪家更合適一點?!?

王延興不可思議地接過絲絹,看到裡面從上到下,列了十多個女子的名字和他們在他們身後的家族中的地位:這是要給自己選老婆的節奏了啊。

就在剛纔,王延興還在同情陳延侮年紀輕輕就被迫娶妻,沒想到,回過頭,這事就輪到自己頭上了。

不過王潮也沒要王延興現在就做出決定:“拿回去跟孟鹹他們商量商量,最後告訴某你的想法……”

他語氣略微一頓,“不過,某覺得,你不妨再等等,福州這邊的這幾家,肯定也會有人過來找某說事……也多幾個選擇。畢竟,某就你這麼一個嫡子!”

這倒是……王延興點了點頭,感激地朝老爹拜了一拜:“多謝大人爲孩兒安排一切……”

王潮卻有些不太領情地看著他,遲疑了許久,才說道:“能打下福州城,你居首功。若不是依你之策,走海路,行火攻,斷後路,某要攻下福州,大抵只能行圍攻之策,那所需消耗的錢糧必然巨大,而如今,反倒是頗有收成……”

“你這般凡事以錢糧爲重,某不能說你錯了……兒啊!爲父以爲,這是並非正道!”

王潮心中最大的擔憂竟是如此?王延興不由得又爲這位父親的憂心而感動??墒?,他卻不知道該如何回話。

不待王延興回答,王潮又緩緩地說道:“既是仙人授你這些經營之術,可以說是仙人選中了某王家,選中了你王延興;卻也可能只是一種考驗!就在去年年末,泉州有人傳言,你得了異人傳授《太平要術》,才能在小溪場煉出那麼多鐵來……你可知,太平要術是什麼書?”

太平要術?一聽這四個字,王延興不覺得後背一涼……

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一百五十九章 倉促渡河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六章 草還丹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溫脫城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一百三十章 得封高官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二十章 工程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四十三章 天道院長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
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一百五十九章 倉促渡河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六章 草還丹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溫脫城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一百三十章 得封高官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二十章 工程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四十三章 天道院長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府谷县| 资溪县| 永吉县| 沅江市| 休宁县| 闵行区| 菏泽市| 长春市| 九台市| 沙田区| 杂多县| 法库县| 大方县| 嘉义市| 恩施市| 乐至县| 汾西县| 宣威市| 根河市| 建湖县| 江安县| 陈巴尔虎旗| 即墨市| 资中县| 定安县| 卢龙县| 通化县| 金昌市| 封丘县| 达州市| 化隆| 琼结县| 黄浦区| 玉龙| 托克托县| 天水市| 铜山县| 隆安县| 宜春市|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