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

封鎖消息這種事,一是有範圍性,越是範圍小,越是好封鎖,越是範圍大,就越象漁網補蚊子,疏漏百出;

而另一個方面,則是時效性……

這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時間久,多拖一拖,再嚴密的秘密,也會逐漸失去它保密的價值,而被別人查知。

所以,象胡茂以大量的特戰兵配合散兵,截斷通海城信道這種事,其實是花費極大,而極易失敗的高難度的策略。

他也就是欺負段寶龍應變能力不強,通海兵士氣低下不願意爲段寶龍效死,再有唐人對通海的滲透極深,讓胡茂對通海各處的風吹草動都很清楚,纔敢冒著風險來施展。

當然咯,這計謀計謀,本就是一廂情願的事,能不能成,從來都沒有定數,只能是成了更好,沒成便只能作罷的事。

可再加上在陽苴咩城之中,有鄭買嗣心存野望,外加一個趙弘基拼命攛掇……這種種條件綜合之下,才終於一朝計成。

事態發展到這一步,胡茂自然心中忍不住地小得意,急忙趕回古勇,跟陳繼科商議好一下步的行動,然後聯名給在交州的採兒彙報。

陽苴咩城中的鄭買嗣,一時還沒意識到,其實自己已經一腳踩進了坑裡。他心裡此刻想著的,滿滿的都是平復段寶龍之後,如何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威。

這大唐、南詔雙方都成竹在胸了,卻讓通海都督段寶龍心中好是爲難!

段寶龍心中不願意被唐人利用,抱著一顆破罐子破摔,人死鳥朝天的大無畏的精神,準備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殺戮。

然而,他最重要的朋友,大和尚董伽羅卻一句點中了他的軟肋:段寶龍最是心疼的長子,段思平。

段寶龍可以坦然面對生死,卻又能坦然面對幼子的生死?

一時間,他就像是山野村婦一般,淚如雨下心痛難抑。

痛苦之中,他悲憤地對董伽羅問道:“某難道還有活路?”

董伽羅默嘆了一聲,知道段寶龍爲何會這般想:在段寶龍看來,無論是鄭買嗣還是王採兒,大概都不會再留他一命了吧。

他搖了搖頭,對段寶龍道:“都督何必如此悲觀?”

“那你說,如果鄭買嗣得了通海城,他留某做什麼?”段寶龍道,“難道,某說蒙藹不是某殺的,他便信了?”

董伽羅對這一點倒是不懷疑,因爲事到如今,蒙藹被殺的真降,已經不再重要。

事實上,就算是鄭買嗣終於知道了,蒙藹其實是唐人所殺,他也不會相信段寶龍的話的。

因爲,如果鄭買嗣採信了段寶龍的話,那便意味著,鄭買嗣的判斷是錯誤的,那麼,此次戰事的責任,便在鄭買嗣,而不在段寶龍……

段寶龍這個鍋是背定了!

所以,董伽羅也只能說道:“鄭買嗣容不下都督,卻還有別處啊!”

“你是說王採兒?她此前派人來,讓某降她,某未應允,她現在計謀已經得逞,某現在對他,難道還有些許用途?”段寶龍苦惱地說道,“唉……都說此女最是心計厲害,他要某這無用之人何益?”

董伽羅勸道:“都督錯了!王採兒此前的的計謀,其實有沒有都督,都可以計成,但是,接下來的安排,她纔是真正需要都督之處!”

“接下來的安排?”段寶龍愣道,“這通海都督都府,都要改名戎州了,他還留某做什麼?”

“都督!”董伽羅搖頭道,“通海都督府本就是大唐戎州之地,此地也有大量漢人居住,所以還歸原名是可能的。”

“而且,非但是通海都督府,南詔八節度,其中倒是有五節度原本是大唐故地……”

“然而,土地是死的,人才是活的!關鍵的是,南詔之民中,有八、九成並非唐人!”

“尤其是麗水、永昌和銀生三節度,所住之漢民,如鳳毛麟角!”

“唐人要安撫此三地人們,必定會安排一人統領這三處!”

不待董伽羅說完,段寶龍突然失口驚道了:“你的意思是說,王採兒之所圖,不在通海,而是整個南詔?”

“此前,小僧見唐人在通海各地,圈地、佔土、建莊園,也是以爲,唐人行的是蠶食之策……”董伽羅繼續分說道,“可若是蠶食之策,那定然一面蠶食,一面卻要安撫!避免與某的全面對抗!”

“可唐人此前的做爲,卻是千方百計地,誘發一場大戰!”

“所以,小僧猜測,唐人定然是想借此機會,一舉而下南詔!”

段寶龍並非蠢人,聽到這幾句,立即知曉董伽羅的這番猜怕是假不了。心中反而是平靜下來了,他雙目灼灼地看著董伽羅:“即便當真如大師之言,王採兒此次,一舉而下南詔,她手下功臣良將衆多,又何必要讓某去領那三節度之地?”

“理由有三!且讓小僧爲都督一一說來!”

“第一嘛,那就是此戰之後,南詔若是當真亡國,南詔王族、遺民,心中所恨之人之中,最甚者,非都督莫屬!”

“所以,小僧猜那王採兒,或許會想要將都督,立得高高的,好樹一個大大的靶子,讓都督來爲唐人來擋住南詔遺民的報復。”

“所以,都督對王採兒來說,並非無用,而是有大用!”

這算什麼大用……段寶龍心裡一嘆,擋箭牌啊!對唐人,不過是聊勝於無,可對段氏,卻是鋒芒在背,如坐鍼氈啊。

這理由聽得段寶龍連連搖頭。

董伽羅卻繼續往下說道:“都督惡了南詔遺民,卻也讓王採兒相信,若是將南詔之地交由都督治理,都督不但不會跟那些南詔遺民一條心,反而竭力助唐人,清理南詔遺民對地方的影響!”

聽到這裡,段寶龍纔不再搖頭,這一點,倒是可以成爲一個真正的理由的。

畢竟,一國若是覆滅,必定會有很多人,試圖反覆。那麼唐人若是當真佔據了南詔全境,清理遺民,便是第一件頭等大事。

而段寶龍,作爲一個熟悉南詔內勤的人,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只是,如此以來,段寶龍手上,怕是不得乾淨了……

想到這一節,他臉色又是一黯。

對段寶龍臉色的變化,董伽羅卻恍如不見,還在繼續往下說道:“通海段氏,源自漢代武威郡,說來,與唐人也是同出一源,自先祖主先王大敗唐兵後,世代居於通海,與當地之民,全無二致。”

“通海段氏,實則是介於漢民與南詔諸族之間的段氏!可以同時爲漢民與南詔諸族所結納……”

“如果王採兒想長治南詔之地,她也定然是需要都督這樣的一個人選!”

聽到這裡,段寶龍心中已然知道,董伽羅所說的,確實不假。通海段氏,確實可以舉族以降大唐。

只是,如此以來,段氏,便從此成爲了南詔的叛徒,永世不得翻身。

唉……是保全己身,留待後人去捱罵呢,還是現在死了,日後也能幹乾淨淨、清清白白呢?

這是個問題。

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八十章 密林親人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分別圖之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你真好(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鏖戰蘇州 (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六十八章 仇讎相見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十一章 求教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十一章 求教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八章 內奸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悲喜兩難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何來錢糧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三章 冷嘲熱諷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四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四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一百三十章 得封高官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二百一十三章 暴力破城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
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八十章 密林親人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分別圖之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你真好(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鏖戰蘇州 (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六十八章 仇讎相見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十一章 求教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十一章 求教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八章 內奸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悲喜兩難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何來錢糧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三章 冷嘲熱諷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四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四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一百三十章 得封高官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二百一十三章 暴力破城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黎川县| 闻喜县| 阿鲁科尔沁旗| 栾城县| 寻甸| 盐源县| 渭南市| 龙里县| 淳安县| 鹤岗市| 资源县| 读书| 耒阳市| 任丘市| 化州市| 天津市| 治县。| 舞钢市| 延安市| 呼和浩特市| 宝鸡市| 海门市| 屏东县| 林西县| 义乌市| 鄂州市| 贡嘎县| 柳林县| 芜湖市| 嘉鱼县| 来凤县| 光泽县| 东光县| 房山区| 大理市| 镇康县| 犍为县| 宁远县| 开封市|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