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初入水寨

話說王延興把樹炮在刺史府才秀了一把,王潮就讓他去把一處海盜給滅了。可憐他手頭的兵一個個才練了幾個月,就要拉出去實戰(zhàn)了?未免也太著急了?

可細究一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福建一帶的海盜極多,有名有姓排的上號的,稱十八盜。最厲害的,是張武定,其次,叫大嘴鯊,再次,的再次、也許,才能輪到林瞎子。這麼說吧,論人手、論船隻大小多寡,林瞎子的實力,跟孟家可能差不多。而現(xiàn)在泉州水師,多少也要相當(dāng)於是半個孟家,再加上有火器加強,即便是現(xiàn)在就拉出去,也能把林瞎子滅了。更不用說,還有半年的期限。

這是送分題啊!王延興大喜過望,再拜躬身道:“孩兒謝過大人!”

半年打個林瞎子,那還不簡單?王延興樂不滋地領(lǐng)著人離了刺史府,奔水寨而來。去和已經(jīng)到達此地的孟咸和孟通匯合。

心情好,便覺得這一路航線也處處順心,從泉州港登船,波瀾不驚,江心島水寨便搖搖在望了。

扶著船板,遠遠地,便可看到水寨寨牆自陸地往江中延伸,將一片水域包了進來,將水寨與陸地上的營地連接在了一起。水域之中,碼頭的位置,是兩條長長的石砌的棧橋,自水寨前坪一直延伸到水中,將一片水域懷抱在中間。

孟家過來的船隻,此刻,便都繫纜在這棧橋上,泊在水寨之中。

這種石砌棧橋需要用大條石砌成,中間再夯土,比起木質(zhì)棧橋可經(jīng)用多了。可工程量也是大的嚇人。對國力強盛時的大唐來說,這點成本不過是毛毛雨。若是讓現(xiàn)在的泉州來建,怕是十年、八年都不得完工。

來不及過多地感慨大唐往日的強盛,船隻已經(jīng)靠岸,見了岸上前來迎接的諸人,王延興便先把這次演示的結(jié)論跟大家說。

孟鹹聽了,卻沉思了片刻:“刺史的意思,或許是希望指揮使能把張武定滅了……”

“啊……”王延興一愣,是了,王潮怎麼可能會出那麼簡單的題,原來是自己沒領(lǐng)會到。

連忙謝過孟鹹,卻又犯嘀咕:林瞎子佔的湄洲島正在泉州的海岸線之外,可張武定所侵佔的海潭山,卻是福州的地界了。雖說大家對海疆的歸屬沒有那麼敏感,可畢竟是越境了啊!轉(zhuǎn)念再一想,跟中原的諸多軍閥明目張膽地侵州佔縣比,這越界滅海盜,可就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管他呢!福州坐視張武定擾亂海境,泉州幫他平定了,他還有什麼好bb的,“即是如此,那,某等可不要讓刺史失望了!”

“喏!”衆(zhòng)人異口同聲,響亮地答應(yīng)道!

見屬下一個個精神頭十足,王延興也是幹勁倍增,只是,過來迎接他的人中,有一人卻是張生面孔站在隊列的末尾。他便是“泉州水師”的守備都頭張逢喜嗎?

王延興大步走過去:“可是張都頭?”

那人聞言,出列一步,躬身答道:“張逢喜見過指揮使!”果然是他。只是,他身板雖然大,精神卻一般,一幅老農(nóng)的模樣,耷拉著眉目,沒什麼精神氣。

想想,也是難爲(wèi)他了,他雖然頂著個守備都頭的官銜,手下也有一百多號人,可這百十號人中,渾身上下一個零件沒少的,不會超過二十個人。別的都是傷殘。四肢俱全,能說能聽的,可以做點事情的,什麼少個指頭、瘸條腿,獨眼、獨耳的都包括在內(nèi),也不過五十來人。這七十號人,便是他可用的兵。至於,另外的四十來號人,除了生活還能自理外,便是看門守院都夠嗆,只能吃現(xiàn)成的,得靠他養(yǎng)活!

“某臨出發(fā)前,刺史特意交待:張都頭在水寨勞苦功高!要某替老兄弟們,向你道一聲謝!”王延興躬身便是一拜。

“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啊!”張逢喜連忙扶起王延興,“刺史領(lǐng)著大夥一路南下,才尋了這處落腳的地。要不是跟著刺史,某等早就屍骨無存了!”

這張逢喜還真是個好人,替王潮揹著那麼重的負擔(dān),還念著王潮的好。接管這處水寨以後,還真把這裡當(dāng)家了。碼頭這一帶的平地,都被他領(lǐng)著一幫殘廢,重新修葺,硬是從荒廢了多年的舊址中,清理了一片營地出來。這麼多年過去了,王潮在泉州狀況越來越好,而他,卻還是守著個破寨子,給一幫傷殘老兵養(yǎng)老。老實人,就是吃虧啊!

才被扶起來,還是抑制不住地感慨,王延興躬身又拜道:“張都頭任勞任怨,不畏艱難,延興實是佩服!都頭爲(wèi)泉州,爲(wèi)刺史所做之事,刺史與某,定然銘記於心!”

“衙內(nèi)啊!萬萬使不得啊!折煞老小兒呀!”張逢喜急忙又把王延興扶起來,“要說仁義,這天下誰能比得過刺史啊!若非刺史,張逢喜早就一把老骨頭,丟在路邊餵了狗啊!”說完,他怕王延興還要拜,緊緊抓住王延興的手,“衙內(nèi)啊!老兄弟們誰不記著刺史的好?爲(wèi)了刺史,刀山火海都不怕,打掃打掃水寨算什麼?況且,刺史不是讓某等可以收了魚稅自持嗎?”

嗨!怎麼說到魚稅了?不提魚稅還好,一提又是一樁苦事。晉江纔多大點水面,纔多少漁民?而這幫收稅的,便只要見江上有船捕魚就去收,前後兩條船包抄,逮住一條收一條。

收得……跟江匪一個德性。而且,這羣人中,不是這個獨眼,就是那個滿臉刀疤,兇神惡煞的模樣比江匪嚇人多了。

至於稅率是多少呢?也是粗暴得很:一半!賣得了錢,便分一半的銅錢,沒賣到錢,便分一半漁獲!

魚稅收成這樣,也是無語了。王延興一陣苦笑:“嗯……今後,揚波軍的給養(yǎng)、糧餉都交給某來籌措,這魚稅嘛,先停一段時間吧。”

張逢喜愣了愣,不明白爲(wèi)何要停,不過,既然人家是指揮使,他也不去質(zhì)疑爲(wèi)何這般處置,拱手一拜:“屬下這就去將江上幹活的兄弟撤下來!只是,那他們可就都閒下來了……”

“魚稅不是取消,而是要改個收法!某等,先要立個章程。”王延興笑道,然後又指著前面殘破的水寨,“此刻,某等的第一要務(wù),卻是要儘快將修繕這水寨!讓揚波軍有一個家啊!弟兄們都先過來幫忙……量力而行!”

即使如此,張逢喜也不再多說,拱手領(lǐng)命道:“喏!”

此刻,先期抵達的孟氏族人,已經(jīng)帶著奴婢拿著工具在清理路面,和檢查裡面破損度較小的營房了。

只是抵達的真正的人數(shù),卻不是所說的五百族人。實際上,這二房之中的諸多孟家人,也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直系和一些旁支,除了海船,都還有些家產(chǎn),此次從孟家分離出來,這些家產(chǎn)只能變賣,然後再在泉州城內(nèi),擇地安置:這些人的家眷、弟子自然不會跟來這裡刨草根。此外,還有一些,以僕從、奴婢身份要侍奉主家的,也一併留在了泉州城。

來這裡的孟氏族人,都是一門生計全在船上,離了孟氏原本的安家之所,便無處可去,只能一起來水寨安家。現(xiàn)在,暫時在船上擠著,等這片營房清理好了,要從中分出一些屋舍來,安置他們。

而船上的水手船伕,卻又大部分並非孟氏子弟,而是孟家徵召的蛋人。

所謂蛋人,也就是後世的疍民。追根溯源,尋找這些人之所不得不臨水而居的原因,與居住山裡的百越諸族差不多:被外遷而來的漢民佔據(jù)了原本的生存空間,而不得不住在臨水的窩棚或者船上,如果不出來謀生路的話,便只能海撈取貝、蝦之類的海產(chǎn)養(yǎng)活。

這些人,熟識水性,是天生的水手,而且大多生性卑謙,是最聽話的屬下,再加上能吃苦耐勞,幹著船上最重的力氣活,卻拿著船上最少的工錢。這麼物美價廉的人,自然大家都願意要,事實上,泉州這幾家海客,都有大量招攬這些人,成爲(wèi)船上的水手。

只是,在組織上,卻存在一個隱患。那就是各家都不直接管理每一個蛋人,而是他們的頭領(lǐng),也就是所謂的蛋頭,來間接管理……這種方法,孟家用起來省事,王延興卻不能沿用。

只是,想要撇開蛋頭,卻得問問,蛋頭們肯不肯哦!

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fēng)險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zhàn)爭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八十九章 高舉義旗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zhàn)記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四十章 股權(quán)轉(zhuǎn)讓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zhàn)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七十二章 婦人當(dāng)權(quán)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fā)揮第四十二章 杜二買鐵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十一章 兵敗崖州(第二更)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jié)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四十章 人主氣度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三十七章 設(shè)立錢莊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nóng)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權(quán)力爭奪第六十二章 戰(zhàn)火再起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更)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lǐng)命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zhàn)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三章 東窗事發(fā)
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fēng)險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zhàn)爭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八十九章 高舉義旗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zhàn)記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四十章 股權(quán)轉(zhuǎn)讓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zhàn)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七十二章 婦人當(dāng)權(quán)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fā)揮第四十二章 杜二買鐵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十一章 兵敗崖州(第二更)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jié)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四十章 人主氣度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三十七章 設(shè)立錢莊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nóng)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權(quán)力爭奪第六十二章 戰(zhàn)火再起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更)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lǐng)命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zhàn)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三章 東窗事發(f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大余县| 佛教| 丽江市| 准格尔旗| 兴业县| 乐山市| 日土县| 抚宁县| 平远县| 洮南市| 海南省| 孟连| 武定县| 买车| 梁河县| 六枝特区| 古蔺县| 三穗县| 平泉县| 灵川县| 明星| 杭锦后旗| 梅州市| 洮南市| 师宗县| 绍兴县| 突泉县| 启东市| 夏津县| 壶关县| 响水县| 淳安县| 固镇县| 九江县| 周口市| 林芝县| 衡东县| 闻喜县| 长汀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