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之戰結束後,李振極力攛掇朱溫乘李克用北逃的時機,去長安趕走李茂貞和王行瑜。
只是,衆將不解李振的用意,都覺得,這事力氣費了,沒好處,還是不要瞎折騰,便紛紛反對。
甚至有的武將對李振道:“某等爲天子趕走了李茂貞和王行瑜,天子怕是不會給發獎賞不說,還要問大王要奉獻呢……”
有的又說:“要去也要等天子求上門,請大王去救他,纔去!”
被李振一一駁斥之後,還有人不死心,說道:“這次救了不要緊,下次,李茂貞還來!不又得救?”
這時,李振才嘿嘿地笑道:“拿下長安之後,自然是請天子遷都洛陽!”
然後,他才接著那個人的話繼續說到:“天子在長安,時常被李茂貞這廝的欺凌,主公身爲天子重臣,豈能不爲天子分憂?”
wωw◆Tтká n◆¢O
“然而,主公身居汴州,距離長安千里之遙,天子有事之時,主公心有憂慮卻不能速達,而讓天子屢遭李茂貞凌辱!”
“此事當真是天下憤恨,主公痛心啊!”
“所以,請天子遷都洛陽,正好可以讓主公就近保護天子,豈不兩全其美?”
李振將這一通道理說得振振有詞,真真切切,好像朱溫當真是大唐的第一忠臣一般。
可在座諸將沒一個傻的,朱溫是什麼人?雖然被先皇帝賜名全忠,可他行事風格,最重實利,跟這個忠字,可是一點不搭調!
至於拱衛天子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李克用也許有一丁點可能去做,朱溫卻是鐵定不會幹的!
不說別的,什麼樣的人,就帶什麼樣的兵,朱溫手下都是這個調調了,朱溫能有什麼心思?所以,之前,衆將自然是都覺得,老大肯定不會去長安。
可聽到李振,說要天子遷都洛陽的時候,大家都醒悟過來了:李振這話的意思,哪裡是什麼拱衛天子,分明就是要劫持天子!
這事,魏武帝曹操就曾幹過!
明白了這個事情的本質後,衆將泛起了難來……
現在宣武軍名義上還是大唐的節鎮,而衆將也都是大唐的大將。
衆將對自己名義上的君王,多少還是懷有一點最低程度的尊敬。
現在卻讓他們公然支持朱溫去劫持天子,他們還真有點做不到。
就在衆將突然一齊噤聲時,一人突然站起身來,對朱溫拱手道:“父王爲天子征討不臣多年,多有辛勞,卻一直沒能親自拱衛天子,實是憾事!如今,能有此良機,豈能錯過?”
“孩兒以爲,李先生所言極是!還請父王即刻提兵去往長安,請天子遷都洛陽!”
這人竟然是全盤地支持李振?衆人聞聲看去,原來是朱溫的兒子朱友珪!
朱溫一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朱友裕,養子朱友文,這個朱友珪排行老三,其下還有一個朱友貞。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朱友珪這廝年紀不大,當然本事也沒多少,可這目無君父的話,說起來,倒是一點禁忌沒有!
不過,衆人也看了一眼朱友珪,沒有說話……既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
而朱溫也是冷眼看了一眼朱友珪……劫持皇帝這種事,是個正常人,就不該贊成!所以,衆將不吭聲無可厚非。
而且……劫持皇帝,定然是要招致天下人唾罵的,其風險極高!幹得好,那是曹操,幹得不好,那就是董卓!
所以,要踏出這一步,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獄!
當然,李振身爲謀士,他要爲朱溫考慮得更靠前一些,提這種建言,也是他的職責之內的事。
可朱友珪,他憑什麼要贊成?
這個兒子心裡想什麼,朱溫還不知道嗎?
不過,他沒有點破兒子的心思,而是朝自己的長子,朱友裕看去,對他問道:“那你以爲呢?”
朱友裕心裡自然是不希望父親去長安……就算去,也做點正面點的事,而不是去劫持皇帝。
可是,現在皇帝勢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一個。而中原諸鎮之中,也就是李克用和楊行密有點威脅。
李克用新敗,一時無力南下,而楊行密,背後有個玩火器的祖宗,王延興在背後威脅著,斷然也是無力北上的。
此時朱溫若是能將皇帝劫到洛陽去,那他成爲曹操的可能性會很大!
所以,去長安,對朱溫,是有利的!
可作爲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難道什麼事情都要去選擇那個有利的一面嗎?
朱友裕心中很是遲疑……可是,朱溫的目光,死死地盯著他,讓他無法迴避!
他只好躬身拜道:“孩兒願爲父王手中之劍,父王朝哪裡指,孩兒便往哪裡衝!”
“哼……”朱溫聽到這聲答覆,冷冷地一哼,聽上去,就像是不太高興一般,他板著臉對朱友裕道,“某手中,最鋒利的劍便是鐵炮!既然你要做某手中的劍……潼關的鐵炮在使用的時候,才放了幾次,就有十七八門開了裂,你便去替某弄明白,爲何那王延興的鐵炮不裂,而某的卻會裂的原因!”
朱友裕聽到這聲吩咐,卻是如釋重負,連忙再拜道:“孩兒謝過大人恩典,孩兒這就會汴州,去安排匠人試製!”
朱溫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將朱友裕趕走,然後,他才朝衆將問道,“想來,你們都是這般想法了?”
衆將見朱友裕那般答覆,勉強過關,連忙也齊齊拜倒道:“屬下但憑大王驅馳,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你們剛纔也說了,天子窮困,而某等卻富足!某要是去長安見了天子,天子問起中原各鎮的稅賦丁口來,某確實不太好答覆”朱溫懶懶地說道,“那你們就隨某去見見天子,然後請天子遷都到洛陽來吧!”
“跟天子好好說說,等他到了洛陽,某定然會好好地供奉他的!”
聽到朱溫的這聲安排,衆將不敢再有疑慮,連忙齊聲應諾。當即開始準備,進軍長安。
只是……等天子到了洛陽,朱溫當真會好好供奉他?
當真會?
作者北冥蟹說:按照史實,朱友珪此時還只有十歲,不過是一個小屁孩,肯定是不會在軍中。不過,朱友珪在本文中,只是一個筆墨不多,又對劇情發展有較大影響的人物,所以,在這裡曲筆寫了,爲後面的事情做些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