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實事求是

王延興罕見地不是將墨潑出去,而居然當真提筆寫起字來,這讓所有的同學充滿了好奇。

待他寫完收筆,卻見紙上分明是四個大字:實事求是!他終究還是念了幾句書,練字這入門的基本功,在王潮的脅迫之下,也還是練過,幾個字也還算方正。

“章大郎!不跟你廢話!送你四個字:實事求是!不要每天動不動就聖人云,聖人云。聖人說過的話多了去了,偏偏是你聽到的這幾句是真理?聖人說要去吃飯,說要去茅廁的話,你爲何又不說了?”王延興把紙拍到章仔鈞身上,重重地說道。

話說完了,接下來的反應卻有些奇怪,意料之中的跳腳大罵沒出現不說,周圍的同學竟然都靜了下來,難道是自己的話這麼有震撼力?不覺得啊……再一看,那章仔鈞竟然還在笑:一瞬間,反應過來了:夫子來了!只怕剛剛的話也讓夫子聽了去了。

這可是辱及聖人的話,私下裡罵架,說了就說了,又沒有錄音機,誰也不能怎麼著。可若是被夫子當場聽到,然後再跟王潮一說……

這不是分分秒秒的作死的節奏嗎?這是要死定了嗎?

他輕輕地寫著大字的紙拿下,準備團成球,先毀滅罪證再說,卻分明地聽到後面徐寅威嚴的聲音:“拿來!”

不能裝死,只得硬著頭皮轉過去。徐寅名氣雖大,年齡其實並不大,現在也才而立之年,身材也有些瘦削;然而,年紀不大,威嚴卻不小,在他嚴厲的目光之下,王延興不能當面頂撞,只能低眉順目地行弟子禮:“延興拜見夫子……”

其他同學也趕緊跟著一起行禮,拜見夫子的聲音響了滿了校舍。

“都免禮吧!”徐寅答道。

王延興自然是乘機收禮,低著頭往自己的座位上退去,心中想著:興許能一打岔,徐寅就放自己一馬了。不過,僥性心裡終究是靠不住的。徐寅依舊極其不客氣地說道:

“王延興!將你手中的紙拿過來!”

聽著這不客氣的話,王延興知道是沒有幸理,乖乖地把紙展開,雙手奉給徐寅。

“實事求是……章仔鈞,你可知此語出自何處?”徐寅唸了念這四個字,既然是吵架,那雙方的責任都有,他倒也不偏袒,他要訓人,也不直接開罵,先考究學問,考過了,好說,沒考過,兩罪並罰。他先問的另一當事人章仔鈞。

“啓稟夫子,學生……不知……”章仔鈞只模糊地記得似乎在哪本書上看到過,卻記不得很清楚。他不敢胡說,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不知道。

“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徐寅竟然像隨手拈來一般,張口就背了出來。在唐代科舉考試的教科書中,是沒有漢書的。也就是說,漢書屬於課外讀物,讀過的是好孩子,沒讀過,也不算太大的事。可像徐寅這樣,能隨口背誦某一章某一段的,卻是不多見。

徐寅少年成名,絕非偶然啊!

章仔鈞連忙再拜,“學生受教!”說完之後,臉上神色反倒輕鬆不少。既然捱過訓了,就算這事過了。這是徐寅的一向的原則。

果不其然,徐寅眼神從章仔鈞上移開,狠狠地盯著王延興:“實事求是,何解?”

這問題真是問得恰到好處嘛!對這個年代來說,問典故的出處顯然是個低難度的題,算是個填空題,而問典故的釋義卻不那麼簡單,是問答題。不同難度的題,剛好對應吵架兩人的所犯的過錯程度,章仔鈞只是不團結同學,只是小事,而王延興,卻是辱及聖人,自然是不能輕易放過。

可難易往往都是相對的,其實對王延興來說,要回答出處纔是難題,而釋義,卻是簡單。因爲,公務員考試中的策論,正是類似。至於如何解釋實事求是,哪個考過公務員考試的說不上來?這……王延興還真會!只是需要費些思量的是如何在組織語言。他不緊不慢地說道:“實事求是者!基於事實,尋求真要;從實際、從事實出發,探求真是,本質。比如……”

聽到他的這個解釋,徐寅還頗有些意外,這王延興是衆所周知的沒文化,竟然也讀了漢書?徐寅不相信!徐寅覺得他之所以能寫出這四個字,只怕是在哪裡道聽途說,覺得新鮮罷了。而且,就算他當真看過,也不可能逐字逐句地斟酌。現下,聽王延興真的把實事求是的本意說了出來,驚訝之餘,眼神也不再那麼凌厲,“比如什麼?”

王延興腦子拼命轉,給實事求是一個解釋並不難,但是,如果要有一個符合當下情形的合理的說辭,能夠讓徐寅注意力轉移開,不要追究辱及聖人的罪名。就不簡單了!

想來想去,覺得說一點驚世駭俗的說話纔有足夠的力量,謀定才說道:“比如,時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要解決這個困局,就需要實事求是,先找到亂局的根源!”

軍閥這個詞也是現代意思與古代意思相差極大的詞。可用在當下的這個語境中,徐寅還是很直接地理會到了這個詞的意思:手握兵權,不聽中央調配的各藩鎮。不說其他,只是這個詞,語義就有新意,而且很到位!他點了點頭,示意王延興繼續往下說:“哦?軍閥?混戰?那你以爲根源何在?”

“根源在於民亂不穩,人心不定,軍閥有機可趁!而民亂之緣由又有兩點,其一爲民生不足養。而民生不足養者,緣由又有三者:土地兼併致使民無地可種是一,地產微薄,產出有限是其二,而又人口孳生,人均益少是其三;再有水旱之災,民不足養矣!”

王延興說完,再去看徐寅的臉色。卻見徐寅竟然滿是贊成之色,再看,又有落寞之色。細想之下,也是情理之中,徐氏在泉州雖然也是大族,徐寅卻出生旁支,家庭中清貧,王延興所說的這這幾點緣由,他自是一點不落,都有所體會。只是,不曾想王延興小小年紀,竟然也能認識到這點。徐寅再次點了點頭,道:“那其二呢?”

“其二,民雖有所供,而國所得甚少。倘若畝產一石糧,民可留下自養者不過一兩鬥,可朝廷能得的,亦不過一兩鬥……劣紳、胥吏、商賈盤剝太狠!”

王延興語出平緩,可在徐寅心中,卻像被紮了一下一樣地痛,幼年所見父母所經歷的痛,如今還歷歷在目。有詩寫道: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寫的就是這事啊!而徐寅刻苦求學,所爲之事,正是: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然而,還不待他考取進士,黃巢之亂就爆發了。黃巢的軍隊經過福建時,附者雲集!那都是被逼無奈啊!如果能有一口吃食,如何會去造反?如果沒有這次動亂,唐王朝中興還是有一點點希望的,可在此之後,明眼人都知道,李唐國祚不長矣……念及這一點,又不禁爲自己的前途擔憂起來。

沉思片刻,才問道:“又該如何?”

說到這裡,王延興卻是聳了聳肩:“學生亦是九思不得其解,請夫子教我!”

開玩笑!該如何的話還能往下說?前後兩點,其實就是社會的兩個要素: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提高生產力,可以理解爲把餅做大,餅子做大了,每個人分的就能多,社會就表現出興興向榮的繁榮穩定;而改變生產關係,則是這個餅子如何分,大家都有得分,社會就顯得公平,幾家獨攬,那大抵就是黑暗、腐敗了。這是,這些東西與這個世界的理念差異之大,超過了地月間的距離,還是不要說出來了!

“某亦在求索……”徐寅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不過轉念又想,自己尚且沒有想清楚的事情,卻要一個尚不及弱冠的小子明白,還是強人所難了。也不再追問。說罷,將那張紙折了收起,卻沒有開始講課,而是說自己今日有事,直接放了學。

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三章 內丹道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八十章 大張旗鼓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章 工程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三十章 八卦第一百二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樹炮戰車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三十五章 參軍來訪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一百九十三章 樹炮戰車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
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三章 內丹道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八十章 大張旗鼓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章 工程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三十章 八卦第一百二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樹炮戰車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三十五章 參軍來訪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一百九十三章 樹炮戰車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夏邑县| 白银市| 灌云县| 朝阳县| 容城县| 溆浦县| 新乐市| 若尔盖县| 赫章县| 岳西县| 西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吕梁市| 吉木乃县| 广宁县| 聂荣县| 保靖县| 年辖:市辖区| 静乐县| 深圳市| 抚远县| 东台市| 和政县| 高安市| 凉城县| 玛沁县| 沂水县| 达日县| 洮南市| 榕江县| 阜康市| 招远市| 昌图县| 原阳县| 新丰县| 堆龙德庆县| 无为县| 保德县| 敖汉旗|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