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八章 禍水東引

作爲(wèi)鄭買嗣討伐通海的最直接的推動者,趙弘基,在南詔國破之時,竟然沒有被施以重罪。當(dāng)時就讓人很多人疑惑不解。

不過,比起他來,還有很多人,同樣沒有被殺。比如,鄭買嗣的兩個兒子,不也連根毛都沒掉?

大家都將此事歸結(jié)爲(wèi)唐人仁慈,秦一秋溫和,所以,沒有多造殺孽。

可這次夜襲刺史府,趙弘基又是最大的謀主,竟然又沒事!

刺史府給出的解釋是:之所以能認(rèn)定被抓的那些人有罪,是因爲(wèi)叛亂失敗後,在這些人家中,搜查到了參與叛亂的逆賊,而且,能證明這些逆賊是奉了家主之命而行,又有其家人在叛亂中參與組織和指揮,人證物證俱在,才能判斷!

可自始至終,卻沒有亂賊跑去趙弘基的家,而且,也沒有趙弘基派家人蔘與叛亂的直接證據(jù)。

既然如此,怎麼能憑藉犯人的攀咬而定趙先生的罪?

看到這翻解釋,滿城的人,一致地恍然大悟……原來,刺史能全然掌握逆賊的動態(tài),是因爲(wèi)派了趙弘基這麼大一個臥底啊!

想想也是,若不是有人將底細(xì)都透露出去了,刺史府的人,如何能把時間掐得如此精準(zhǔn)?

蒙氏、鄭氏的那些人,死得,還真他孃的冤啊!

然而,作爲(wèi)跟趙弘基共事多年的段義宗,卻知道,趙弘基絕對不可能去做唐人的臥底。

事實上,那些人所謂的密謀,根本就沒多少秘密可言!

要知道,他們爲(wèi)了策劃此次襲擊,涉及的家族多達(dá)十多個,經(jīng)手的人,不下百人:這多一個人知道,就是多一個窟窿,被這麼多人知悉,就像是漁網(wǎng)一樣,到處都是洞,哪裡還用得著趙弘基來泄密?

相反的是,倘若趙弘基當(dāng)真是唐人的臥底,那唐人對趙弘基的處置也會全然不同,那定然是要先抓起來,判個十年勞役,流放千里……

等遠(yuǎn)離了雲(yún)南之後,再另外安排一個身份,讓他可以避開這邊的可能的報復(fù)。

因爲(wèi)唐人會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臥底。對造成這麼重殺戮的暗子,那是絕對不能讓他身份曝光的。

很顯然,唐人故意放過趙弘基,其目的,自然也是要用他來掩護那個真正,透露了此次行動的計劃的人。

唉……趙弘基……命不久矣。

想想過往,提筆欲落的段義宗不禁唏噓地一嘆。

“先生是在爲(wèi)何人嘆息?”突然一個女子的聲音,悠悠地從一側(cè)傳來。

段義宗現(xiàn)在辦公的場所,是新建的教育局和醫(yī)藥局合署的行署,怎麼會有女子的聲音?難道是王總管過來了?

他連忙偏過頭去,卻看到一旁,確實是一位唐人女子,還有幾分眼熟,但肯定並非王忠秀。

而再看她身旁、前後都有兵士嚴(yán)密的護衛(wèi)……段義宗想起此女子是何人了:便是此前在交州見過一次的,安南招討使副使,王採兒!

這王採兒竟然不知什麼已經(jīng)時候到大理來了?

是了,高臺虐殺這種把戲,段寶龍斷然是玩不出來的,整個大唐,能想出這種沒有人性的刑罰,可能也爲(wèi)數(shù)不多。

而眼前這位,就是其中之一。

他連忙將手中的筆放下,對王採兒躬身一禮:“段義宗,見過副使……”

“先生無需多禮!”採兒一手虛擡,示意段義宗免禮,然後,自己隨便拖了個凳子過來坐下,又重複了一遍剛纔的疑問,“先生剛纔因何而感慨呀!”

看架勢,不給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她是不會走了……

段義宗垂首一嘆:“蒙、鄭、朱、高等,策動謀反,死不足惜,只是,那般死法,還是有些不妥之處。”

採兒聽言,笑笑地問道:“如何個不妥?”

別看採兒的表情是笑笑的模樣,段義宗可不認(rèn)爲(wèi),這是對自己言語的肯定。他手中捏著一把汗,卻儘量鎮(zhèn)靜地道:“無論是大唐律還是招討使頒佈的條例章程,對造反之人,最高不過殺其本身。”

“哈哈……先生說話遮遮掩掩的,當(dāng)真無趣!”採兒突然哈哈一聲假笑,“何不直接說某虐殺那些人,有傷天和?”

被採兒一言說中心思,段義宗不覺心裡一陣尷尬,連忙躬身道:“屬下只是覺得,假如招討使來處置的話,也許會判斬刑。”

“哼……斬刑?”採兒冷冷地一哼,“這你就錯了,若是他來處置,怕是一個人都不會殺,會跟秦一秋一般,全部拉去幹苦役去了。”

“副使……”聽到心中所想再次被採兒說中,段義宗驚訝地擡起頭來,看了看採兒,他沒想到,這個年紀(jì)輕輕的小女孩,竟然會聰明到這種程度,他心裡想到的每一句話,都讓她猜到了,他孃的還是是不是人?妖孽啊!他愣了愣想開口,又不得不咽回肚裡,重新低下頭去。

“有些人,生得賤,好好地待他,他就渾身不舒坦,跟他講什麼仁義道德?純熟浪費時間……還是殺了省事!”採兒冷冷地說道,“招討使跟一羣道士待一起待久了,便聽了他們的平衡、天人合一之類的歪理,總想著給人留條生路,可他卻不知道,給敵人留生路,卻是給自己找麻煩!”

聽到這話,段義宗更加不敢接話了……招討使跟副使是兄妹,兄妹之間就算是吵個架,也沒什麼關(guān)係,自己若是攙和進(jìn)去,那就是嫌命長了。

見段義宗不說話,採兒不滿地撇撇嘴,嘟囔了一聲:“又是個沒用的!”然後,起身要走。

可才走了兩步,又停下步子,掉過頭來:“某本是想重用你,可你這般畏畏縮縮,如何能成事?”

段義宗連忙躬身道:“屬下卑微,實在不敢當(dāng)副使青眼。”

聽到這推辭至於,採兒卻冷眼一橫:“哼,可某現(xiàn)在手頭沒有別的更合適的人,你去也的去,不去也的去!”

段義宗連忙又拜道:“屬下的家小都在大理,沒有維持生計的能力,某若是離開,他們怕是難以爲(wèi)生,還請副使……”

“家小,就是因爲(wèi)你的家小不能在大理住了,某纔不得不將你放到別出去!”採兒突然言語一轉(zhuǎn)折,“你跟趙弘基不對付吧!”

某的家小,跟趙弘基有什麼關(guān)係?段義宗不覺一驚。

“你應(yīng)該知道,某故意放過趙弘基的事吧!”

段義宗連忙點頭:“屬下知道……”

“某本是要將他當(dāng)作一個靶子,吸引住那些,這次沒有被殺乾淨(jìng)的人的視線……卻不想,他竟然能說服那些人,讓他們相信,之所以他的策略一而再地失敗,都是因爲(wèi)你!”

段義宗一頭霧水:“某又不知道他們起事的細(xì)節(jié),他們怎麼會相信?”

“這便是你不如趙弘基之處了!”採兒微微地?fù)u頭道,“你太執(zhí)著於事情的本身,而趙弘基卻會去思考,對方想要什麼!”

聽採兒說到這裡,段義宗立即想到了採兒接下來要說什麼了:“那些人需要的,並不是真相,而是一個解釋,一個只要能自圓其說的解釋……”

而段義宗自從陽苴咩城破後,便開始爲(wèi)唐人服務(wù),很顯然,他比趙弘基,更有必要向唐人透露點什麼。

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wù)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八十四章 戰(zhàn)爭準(zhǔn)備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一十四章 帳中奪權(quán)第九十二章 鏖戰(zhàn)蘇州 (第一更)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三十章 八卦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zāi)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三章 內(nèi)丹道第五十四章 遠(yuǎn)航(第二更)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三十章 王家家宴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三章 內(nèi)外隔絕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子殞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水戰(zhàn)之謎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zhàn)爭第一百一十章 保全武裝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二十九章 遙遠(yuǎn)的路第八十七章 權(quán)知君心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八十九章 兩個條件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zhàn)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九十六章 人爲(wèi)財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chǎn)業(yè)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五章 偷師之策
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wù)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八十四章 戰(zhàn)爭準(zhǔn)備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一十四章 帳中奪權(quán)第九十二章 鏖戰(zhàn)蘇州 (第一更)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三十章 八卦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zāi)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三章 內(nèi)丹道第五十四章 遠(yuǎn)航(第二更)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三十章 王家家宴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三章 內(nèi)外隔絕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子殞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三十五章 採兒升官(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水戰(zhàn)之謎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zhàn)爭第一百一十章 保全武裝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二十九章 遙遠(yuǎn)的路第八十七章 權(quán)知君心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八十九章 兩個條件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zhàn)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九十六章 人爲(wèi)財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chǎn)業(yè)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五章 偷師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盖州市| 洞口县| 崇阳县| 隆林| 万州区| 突泉县| 潢川县| 渝北区| 桐梓县| 中卫市| 东光县| 扎鲁特旗| 孟津县| 北海市| 罗田县| 澎湖县| 嘉禾县| 安化县| 滕州市| 广灵县| 柯坪县| 禄劝| 乌鲁木齐县| 沙坪坝区| 黄梅县| 东阿县| 柘城县| 长葛市| 吉林市| 夏河县| 寻乌县| 琼中| 金堂县| 荆门市| 凤台县| 朝阳市| 十堰市| 贵德县| 新乡市|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