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論戰

王延興回了屋,見採兒還在睡,也不叫她,自顧自地重新整了整衣服,出了門,去後院向王潮和徐氏請安,到了院門,自然是被告知天色尚早,郎君請回。

再回到院子,劉伴興已經在等著了,文具什麼的,都已經收拾停當,還有一個荷葉包著的早點……這服務,跟採兒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難怪王延興喜歡做什麼都帶著劉伴興,自然是有道理的啊!

兩人出了刺史府,直奔州學而去。這州學是唐代的官學中的一級。唐代的教育系統分官學和私學,官學,在中央的是國子監,在地方的則是各州的州學、各縣的縣學。

當然,無論是國子監還是州學還是縣學,所能容納的人數都是有限的。不是什麼人都有機會在官學中佔那麼一個座位的!理論上來說,必須是才學俱佳者,放能入學。而又可惜的是,在那個時候可以沒有什麼陽光工程,能讀官學的,基本上都是官宦、大家族的子弟;所謂才學俱佳,也是由州長官說了算。在泉州,自然就是由王潮拿主意。

在這裡,所謂的公正再次表明只是個漂亮的幌子,終究還是對兒子的關愛多一些:連蒙學都未必讀完了的王延興,居然能在州學佔據一席之地。

一路上,一邊走,劉伴興一邊小心地提醒:“郎君,上次徐夫子講的課是左傳的文公篇……怕是,夫子可能會問呢……”

“問就問吧……某反正是不會……”王延興會就怪了,現代人誰會把本歷史書原著當課本讀啊!就算讀,也不會每一篇都背啊!至於原本的那個王延興,也就是個讀個千家文,背得幾首詩的水平,更是沒得指望。

對於這個答案,劉伴興是有心理準備的,自家郎君的水平,也就是那樣了。他只好又是叮囑:“那個姓章的,只怕又要找茬,郎君可千萬不要再跟他一般見識啊!”

“明白,自是不能再像以前那般讓小人得逞!”王延興點了點頭,劉伴興說的姓章的叫章仔鈞,是章家人,也就是王潮娶的那個章氏的孃家,說起來,也算是姻親。這傢伙,二十歲出頭,長得白白淨淨的,肚子裡,學問也還是有的,只是,對王延興這種不學無術的,始終是看不順眼。動不動就要跟王延興對句子,搞提問回答。王延興回答他個鳥,脾氣好的時候,裝作沒聽見,脾氣不好的時候,掀了硯臺就潑了過去……爲這事,沒少被王潮揍啊!

劉伴興又把這幾天州學裡發生的事情說了說:這些都是昨天他特意去打聽到的最新消息,一一跟王延興說道。王延興也是一一記在心裡。

說話間,就到了校舍——每次都遲到的王延興,這次竟然還到了個早,裡面竟然只到了一個人。這人還是親近:王潮堂弟王彥章的兒子王延路。

王延路見王延興來得這麼早,連忙起身行禮:“延路見過大兄!”

王氏雖然掌握了泉州一州之地,人丁卻十分單薄。不是因爲生得晚,而是從固始拖家帶口一路過來,散得散,死的死,王潮除了王審知、王審邽兩個親弟弟之外,五服以內的親屬就只剩下王彥章一個堂弟還在身邊。至於後代,截止目前爲止,也只有王延興和王延路還存活。王潮便將王延路也一併收到州學之中。

這王延路是真心想認真學習啊,可惜,跟王延興一樣,沒讀幾年書,就跟隨父輩鬧革命。如今再來讀書,卻是麻布袋繡花——底子太差了。別看他每天來得最早,休息得最晚,真正學到的東西,跟王延興差不多。

“二哥快快免禮。”王延興趕忙扶起這位難兄難弟,之所以叫二哥,不是王延路比王延興年長,而是王延路在王家的子侄中排行第二,就叫二哥,“二哥總是這樣勤懇,光耀門楣的重任,就落在二哥肩上了!”

“大兄比延路聰慧一百倍,只要大兄願意精心讀書,將來成就定然不在夫子之下!”眼中滿滿地都是誠懇!其實,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說了,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的這個信心。

王延興可不敢往下聽了,他連忙攔住,卻聽到外面一個陰陽怪調的聲音傳來:“呀!呀!呀!衙內可一定要認真讀書喲!仔鈞還真是期待呢!”原來章仔鈞竟然也到了,剛好聽到這句。

王延路被這一搶白,臉頓時就紅了,王延興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沒什麼大不了的,再以同樣是冷冷地語氣回道:“你把耳朵洗乾淨了,等著聽就行!”

“哈哈!某自然會洗耳,卻是在聽過之後!”章仔鈞哈哈笑道。

王延興只知道洗耳恭聽的現代意思是恭恭敬敬地聽別人說話,卻不知道,現代流傳的這個意思的最早見於元代的雜劇中。而在此之前,有另外一個典故,卻是上古之時,堯帝欲讓位給一個叫許由的人,結果這個人不但不肯,還躲進山裡去,說這個消息玷污了自己的耳朵,需要去洗。

看著章仔鈞得意地笑,王延興也沒轍了:被人恥笑還不知道緣由的感覺,王延興品嚐過不知道多少次了,那可真是窩火至極也!要不是現在大家都剛來,還沒有把墨磨開,只怕又要飛起一方端硯了!

其他同學都在陸續進來,已經到了校舍的人也有好幾個了,卻沒有一個人肯出來提王延興解釋一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其實到哪裡都是公敵啊!

正在王延興尋墨汁不得而準備掀桌子的時候,外面一個聲音傳來,算是解了圍:“許由辭帝位而洗耳,是古聖先賢之舉,爾不過黃口小雀兒,有何耳可洗?”不用說,是孟鹹到了。

王潮推薦的入學名單中,雖然不乏王延興兄弟這樣的草包,卻終歸還是有有才華者,這個孟鹹便是其中之一。他出身寒族——在五代之前,士族一直牢牢掌握著國家的絕大部分資源,還是以官學名額爲例,優先招受官宦和大家族子弟。只有極其優秀的寒士,纔有可能獲得伯樂的賞識,獲得些許資源。而這個孟鹹,就是被王潮看中的一名非常優秀的寒門學子。他其實也不喜歡王延興,可是,他畢竟是王潮推薦入的州學,天然地,就被劃在了王延興一系。王延興受辱,他不能袖手旁觀。

然而,孟鹹的加入,卻並沒有讓王延興這邊獲得多少優勢。因爲章仔鈞馬上又駁了回去,而且,氣勢更甚一籌,起手三個字,就是:“聖人云……以下省略一千八百字……”

孟鹹自然也不甘示弱,章仔鈞話音剛落,立即就回了上去:“子曰……以下省略兩千字……”

不一會,同學都來得差不多了,兩個人還在那裡你來我往地掉書袋。

也沒有人能插進去說幾句。章仔鈞的小夥伴們幫不上忙。

王延興這邊就更沒指望了。他看了看自己這邊的人,在讀書一項,基本上,都屬於歪瓜裂棗一類,最後到的王延稟同樣是個讀不了幾句書的人。這個王延稟本不是王家的人,他本名周彥琛,是泉州坊間的市井兒,卻很有幾分狹義氣,一次,街頭械鬥時,正好被王延興的叔叔王審知看到了,一番教導之後,發現其孺子可教,便容留在手下做事;再又一番故事之後,王審知乾脆收了他做義子,改名王延稟,也算是王氏子弟,排行老三,這樣一個混混,竟然也是一起被薦到了州學。

這傢伙,此時正一雙眼睛到處溜溜地轉。不用說,在找墨汁呢!

說起來,王延興動手潑墨就是王延稟給帶的。十次記在王延興頭上的潑墨行爲,有八次倒是王延稟乾的。

這不,那邊一個同學剛好將墨研開,準備罩起來備用,就被他看到了,他一把就伸手過去,作勢要翻。

王延興要重新做人,翻墨汁的事情想想就算了,現在要重新做人了,哪敢真幹啊!立即喝道:“三哥不可!”

這一聲喝,倒是讓兩個人住嘴了,尤其是章仔鈞,下意識就想到王延稟想幹什麼了,手指著王延稟,“你!你!你想幹什麼!”

如果是原來的王延興,若是被這責問,八成是一手接過硯臺,朝章仔鈞臉上潑了過去。可王延稟卻只敢偷襲潑墨,不敢當面潑,被章仔鈞一問,反倒收了手。

王延興接墨來,毫不示弱地回道:“幹什麼?寫字!”說罷,再對王延路說道,“二哥,借紙、筆一用!”

王延路不明所以,但還是依言準備好筆和紙。

王延興接過筆,也不解釋,蘸了墨,提筆寫下四個大字……

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七十章 美味佳餚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處尋寶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十一章 求教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三十一章 流星天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七章 鷸蚌相爭第一十四章 帳中奪權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八十五章 精兵之謎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三十三章 趕盡殺絕(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二十九章 分別圖之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三十六章 愛嬌去職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十四章 強襲水寨(第四更)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五十五章 越州虛實(第三更)
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七十章 美味佳餚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處尋寶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十一章 求教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招討使令第三十一章 流星天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七章 鷸蚌相爭第一十四章 帳中奪權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八十五章 精兵之謎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三十三章 趕盡殺絕(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二十九章 分別圖之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三十六章 愛嬌去職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十四章 強襲水寨(第四更)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五十五章 越州虛實(第三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鹿县| 扬州市| 定日县| 六盘水市| 南宫市| 华容县| 务川| 大竹县| 比如县| 泾阳县| 大悟县| 洪雅县| 疏勒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龙县| 凯里市| 中超| 大足县| 吐鲁番市| 保亭| 贡嘎县| 长春市| 禹州市| 自贡市| 黄浦区| 正安县| 兰西县| 宣汉县| 镇沅| 叶城县| 荔波县| 鹤庆县| 筠连县| 云阳县| 曲水县| 临潭县| 宁蒗| 怀仁县| 迁西县| 定州市|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