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敕令玉符

“快醒醒!大哥兒!怎麼啦?奴便你邊上啊!快醒醒!”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耳畔傳來,王延興回頭四處張望,可是,他剛從白雲之端仰身跌落,四周一片空空蕩蕩,除了呼呼的風聲,哪裡有人?

回頭一看,蒼茫的大地就下面不遠,山林、大地、矗立的樹梢,急速地迎面而來。啊!這隻需頃刻就是粉身碎骨的結局……

“啊……”一聲慘叫,王延興猛地一陣掙扎,兩眼一睜,醒了。

擡眼看去,屋內,點上了油燈,劉伴興,坐在一旁,焦急地看著自己,而窗外,還是一片濛濛的晨光。天色竟然還沒全亮。

“大哥兒,是不是做噩夢了?奴看著天色馬上就要亮了,大哥兒還沒起牀做早課,便進來看看,然後就聽到你在叫呂道長的名字……”劉伴興過來,扶著王延興的後背,讓他慢慢地坐起來,“若是不舒服,早課就不要做了吧!”

原來是場夢啊……未免太真實了點,尤其是最後從半空中掉落下來的感覺,比他孃的蹦極還要刺激一百倍啊!再不醒來,只怕就要尿牀上了吧!

“早課不能斷,大可交待過的,斷一天就相當於少練一個月呢!”王延興讓劉伴興扶自己盤坐在牀上,深深地吸了一氣,將雜念排除,開始了修煉。

現在因爲是要兩篇一起練,兩個周天下來,時間比之前要長了不少。

今天開始修煉的時間又有點晚了,等到修煉完成,已經是大亮了。

練完收功,想起今天還有許多事情要辦,趕緊從榻上起來。

才一起身,一個什麼東西從身上掉落,摔在地面上,一聲脆響,叮……

彎腰建起來,竟然是個翠綠的玉簡?約莫二指寬,一指厚,五寸來長,握在手中,溫婉柔和,說不出的舒服;拿到眼前,細細看來,幾個面都是勻稱的碧綠,唯有兩個大面各寫了幾個字,似乎是小篆,卻是一個字都不認識。

咦?自己什麼時候有這麼個東西了。

他幾步走出來,見到孟鹹正好也過來了,正在向劉伴興細問:“你可記得,具體的時辰……”而劉伴興卻在那裡搖頭。

“長求來了!”王延興打著招呼出了裡間,“昨夜做了個噩夢,搞得起晚了,讓長求久等!”

“指揮使無恙便好!”孟鹹拱了拱手道,“只是,這呂奇總也不肯將療治失魂之癥的方法,合盤托出,卻讓指揮使總是受此驚擾!”

“莫要怪他,他也是師門有規定!”王延興搖了搖頭道,說罷,將手中的玉簡遞給劉伴興,“這東西是你的?”

劉伴興接過玉簡看了看,還回去,搖了搖頭道:“大哥兒真是說笑了,此等貴重的玉石,哪是奴能有的……不過,大哥兒,這似乎也不是你的玉呀!”

王延興點了點頭,自己身上帶的什麼玉,自己還不清楚?這玩意,也是第一次見到。

說罷又把玉簡遞給孟鹹:“長求,你來看看,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孟鹹接玉簡,疑惑地看第一面上面正是小篆,只是,他卻只認識上首的兩字:“敕令……”後面的幾個字,他也不認識了,背面的幾個字,倒是認識,“紫薇親臨?”他疑惑地念道。

“這都是什麼意思?”王延興疑惑地問道。

“某也不知道啊!”孟鹹搖頭道,“也許呂奇知道罷!”

是了,經孟鹹一提醒,確實看著就有點想道士畫的符,這敕令二字,倒是讓他想起來後世在香港鬼片中,中經常出現的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臺詞。莫非這是呂奇的?

也不對呀!呂奇此刻正在小溪場搞機械設計呢,都一個月不見了,若是他給自己的符,不可能今天才突然出現。難道,還是跟那個夢有關?

“這邊也待了一個多月了,事情差不多了;想來,鐵場那邊事情也攢了許多了,要不,某等先回鐵場吧,這邊,就讓孟通和張逢喜先盯著。”王延興道。

“也好。”孟鹹點了點頭,“此間大局已定,未完成的這些事,也可以當做對孟、張二人的考察;小溪場那邊,秦一秋收集了不少連寨的消息,確實也需要指揮使回去決斷了。”

即使如此,便叫來了孟通和張逢喜幾人,將水寨這邊接下來需要進行的工作交代一番。然後,乘船逆水而上,第二日,便到了鐵場。

道了這邊,匆匆看了一眼,這邊總體都很順利。新建的水泥場和琉璃場的基礎設施已經建完了,由王延興畫初稿,呂奇做具體的計算而設計出來的爐子和設備,由章大爐安排建設和生產。現在已經造出了一部分,呂奇正在琉璃場守著安裝!

呂道士已經變成了呂工程師了……王延興心裡偷偷地樂著,先找到了呂奇,將玉簡掏出類給他看。

“碧玉敕令符?”果然是專業人士,還沒接過來,只是看了一眼,呂奇就認出來了,“這可是好東西!相傳是三茅真君留下來的……”話說到一半,覺得不對:“繼之,你怎麼會有茅山派的重寶?”

“某也不知道,無緣無故就有了,你仔細看看?”說著,王延興把玉簡遞到了呂奇手中。

“敕令……護、輔、吉、順?”呂奇仔細辨認著,嘴裡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來,“這是假的吧!哪有一簡四符的?”

見幾個人都是一愣一愣的,便又解釋道:這敕令下面的這四個字,並不是四個字,而是四種符籙,分別代表的意思是護、輔、吉、順。

護是護持的意思,使持符之人,不懼外邪、不受瘟疫;輔是輔助的意思,可以憑此招來道兵相助;吉就是吉祥的意思,身體康泰,福祿壽喜;而順,則是辦事、出行一切順利。

一般的符籙,都是一紙一符。要麼是驅邪、要麼治病等等;以玉爲符,不過是讓符裡作用更持久,那也是一簡一符。而這符,卻是把方方面面,一次性到位,全包乾了。

呃……這是萬事如意的周全符?王延興也是吃了一驚。也覺得,這別是誰逗自己玩的吧。下意識裡,想到了唐伯虎點秋香裡面那個老師吹牛逼的話:我左青龍,右白虎,老牛在腰間,龍頭在胸口……然後,咔嚓一刀,就被華太師切了。

見大家也都覺得不可置信,呂奇笑了笑:“要知真假,試試便知道了!”

說罷,他把那玉符放在一旁的鐵板上,又從胡老二腰間拔出橫刀,揮刀一斬,王延興作勢要阻攔,卻是晚了。

叮……橫刀已經重重地剁在了玉符之上。

收刀,再拿起玉符一看,玉符還是玉符,依舊錶面光潔順滑,連點白印子都沒有,而橫刀,明顯就崩了一塊……

這怎麼可能?玉的硬度,以翡翠爲最高,卻也經不得硬物磕碰。一刀斬不斷是可能的,卻一點印子都留不下?也太怪異了吧。

“難道是真的?”呂奇顧不得細看橫刀的損傷,再將玉簡拿起來,仔細端詳,是既看不出有造假的痕跡,又無法理解怎麼可能一簡四符。將符再反過來,看到背面四個字,如遭雷擊一般,猛地一顫,手上一抖,整個人就如石化了一般,矗立不動了。而那玉簡竟然就這麼從手上掉了下去。

“大可,怎麼啦?”王延興連忙扶住呂奇。

呂奇呆視前方,不搭王延興的話,卻不住地喃喃自語:“紫薇親臨……紫薇親臨……怎麼會是紫薇親臨!”

“大可!怎麼啦?若是這玉來之不詳,便將他丟進茅……”一個廁字還沒說完,呂奇就一把捂住王延興的嘴。

“不可說!不可說!”呂奇又彎腰將那玉符撿起來,塞給王延興,“紫微星乃帝星,主大吉!繼之當時刻貼身攜帶!可保今生無憂!”

“……”王延興還要追問,卻見呂奇不住地搖頭道:“繼之不要再問了,懂的人不會跟你說,跟你說的人不懂,聽奇一言罷!”

若是沒有經歷魂穿一事,王延興定然要將呂奇大大地說上一通,什麼神秘主義的奇談怪論。可經歷過之後,他唯物主義的立場,又站不住腳了。只好將玉揣回懷裡。將此事暫且按下。

注意力重新回到日常工作上來。

秦一秋佈置在連寨附近的人反饋回來的消息,顯示出了一種跡象:連寨的百越族人,有招降的可能!

即使如此,那就兩條路同時進行,一方面派人過去說降,同時,也做好突襲的準備。

互助農場這邊,春荒招攬流民的事情,也還在進行,與此同時的,春播進行的很順利。

徐武的組織能力,的確不只限於一個小小互助農莊。

去年秋、冬墾出來的大片的農田,已經被播下了春天的種子。長出的嫩苗,淡淡的淺綠,遠看去,像鋪在地上的一層薄薄的絨。

還有,採兒女王的新茶,也要上市了。

很顯然,女王不讀經濟學,她只管最大能力地生產茶葉,全然不顧泉州新茶市場的早已經飽和。

沒辦法,大部分的貨,只能先壓一壓,同時,找孟家租了兩個艙位,分別將新茶運往福州和漳州做市場推廣……

新茶雖好,要讓大衆接受,卻需要時間!具體的工作,由鬱香茗茶在運作,效果的反饋,還需要一段時間。

而孟家,雖然依舊對王延興深深地不滿,可當鐵場當真把兩萬斤鐵交給他之後,他也只能把不滿暫且咽回肚子裡,不僅十分配合的安排茶葉的艙位,還當真弄了八十名青壯過來給王延興。

看著孟有財送過來的名冊,王延興和孟鹹相視一笑,好戲,又要開鑼了!

第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七十九章 尾隨追蹤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愛嬌去職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處尋寶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一百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奇怪勸降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癥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四十四章 霧影夜叉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四十二章 道士呂奇第六章 草還丹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二十章 工程第二百零一章 世紀新光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
第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七十九章 尾隨追蹤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愛嬌去職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處尋寶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一百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奇怪勸降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癥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四十四章 霧影夜叉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四十二章 道士呂奇第六章 草還丹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二十章 工程第二百零一章 世紀新光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巴林右旗| 墨玉县| 镇宁| 涟源市| 汉中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容城县| 洞头县| 靖西县| 五常市| 绿春县| 宁海县| 大宁县| 玉田县| 余庆县| 乌拉特前旗| 平原县| 潞西市| 徐闻县| 磐石市| 台安县| 南宁市| 仁怀市| 确山县| 封丘县| 清水河县| 乾安县| 潜江市| 嘉义市| 岢岚县| 平舆县| 开远市| 玉田县| 昆明市| 东乡县| 长岭县| 林芝县| 长沙市| 宁海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