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

討了會,廣東布政使開濟和廣東都督耿敬之匆匆趕哪牛※

“陛下,南海城兵變,恐有大亂。”開濟氣喘吁吁地說道,聽到這話。大家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更復雜了,其中耿敬之的臉色最難看。

“陛下,臣治軍不力,請陛下治罪!”耿敬之艱難地說道,在皇帝出巡期間居然出了這麼兩檔子事,剛纔“刺客”事件還在追查,現在南海城又鬧出“兵亂”這真要追究起來,耿敬之罪過不

“現在還不是討論治罪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把問題處理了。”劉浩然淡淡地說道,但是大家都聽得出其中的寒意。

耿敬之後背的汗都冒出來了,連忙拱手道:“回稟陛下,臣已經調集兩個常備團和一個守備團趕往甲一百九十二團駐地,先將該團全部繳械,然後再細細勘查。”

劉浩然點點頭:“那好,你去辦事吧。”

“遵旨陛下!”耿敬之拱手行了一禮,然後匆匆而去。廣州衛戍區大都督朱亮祖和參軍長正在從廣西趕回廣州的路上,同知大都督湯和又常年坐鎮在安南省,所以耿敬之目前是廣州城內最高級別的地方軍事指揮官,所以他必須接手這個爛攤子,將其處理好。

“陛下,臣有事稟報!”待耿敬之走出房門後,開濟當即拱手道。

“說吧”。劉浩然擺擺手道。

“陛下,臣揣測,此事疑爲廣州大都督朱將軍一手策刮。”

李善長、馮國用和劉承志的臉色大變,尤其是李善長、馮國用,死死地盯著開濟的臉。

“陛下,朱將軍到廣州之後,整頓軍務,統篤定南等地防務,功績顯著。但是其行事多有不法,肆擾民政。南海城多爲海商彙集之地,奇貨異珍琳瑯滿目。有當地豪族抑買市中珍貨。稍不快意,便以地痞肆擾海商,尤其是羅氏富商,奉女至大都督府爲妾,便不可一世,最爲跋扈。廣州知府道同,累罰之,並移送按察司法辦多人。這些人便哭訴於大都督府。”

“朱將軍曾宴請道同大人,隱言網開一面,被道同拒絕、朱將軍便以大都督府施土豪採辦權,於是這些人便更加不法,其中南海駐軍甲一百九十二團統領也涉及其中,多導土豪勾連。”

“這件事情我知道,樞密院已經接到內閣轉來的諮文,令典軍總署查辦此事,移交鎮撫總署。”

“陛下,正是如此。然典軍總署查辦人員在廣州有月餘,朱將軍處處爲難其,而下面又不敢多言,故而一直沒有進展。而今陛下御駕出巡廣州,朱將軍心懷畏懼,立即將土豪及羅氏交由典軍總署查辦人員處置,並多次遣人向道同大人和臣乞言,求掩飾一二,均被道同大人和臣拒絕,於是便側轉難安。陛下,人心難測啊”。

說到這裡,開濟便不再往下說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說朱亮祖擔心你和道同在聯的面前告狀,故而借托安南有變,離廣州而去,暫避風頭,然後又一手安排了“刺客事件。和南海城兵亂,以圖擾亂局勢,轉移視線,甚至有可能爲了他那點破事,試圖不軌?”

“陛下”。開濟正色道,“臣此言可能冤枉了朱將軍,但是爲了陛下安危,臣只能從壞處計。甲一百九十二團乃常備陸軍團,除了樞密院能調遣外,平日裡只聽命於大都督府,就是耿敬之也插手不進,今日出此大亂,不管如何,朱將軍也難逃其責”。

“開卿說得倒有幾分道理。”劉浩然默然許久道,“想不到朱亮祖到了廣州,以爲天高皇帝遠,兵權在手,還真把自己當成了裂土分疆的土皇帝了。”

這話說得極重,衆人倒一時愣住了,就連開濟也不開口了。劉浩然看了他一眼,目光閃了閃,便不再言語了。

這時,耿敬之匆匆奔了過來:“陛下,大事不好!”

“什麼事?”

“南海城亂軍千餘人嚷嚷著要到大都督府論理說公道,帶著兵器直奔這邊而來,諸軍攔阻不及,讓他們衝進了番禹城南門,諸團正在設法包圍。”

李善長不由臉色大變,跺腳怒罵道:“朱亮祖,你真是好狗膽!”

事情很明顯,廣州城誰都知道現在的廣州大都督府住著皇帝御駕,這些亂兵居然敢帶著槍直闖過來,這不是不軌什麼是意圖不軌?

“耿敬之!”李善長的話網落音,劉浩然當即號施令道。

“臣在!”

“聯投權你接管廣州城,內外所有部隊均聽你調遣,廣州城全城戒嚴,彈壓兵亂,不法宵小者全部抓起來!但有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遵旨!”耿敬之拱手道。

“開濟,你率布政司及相關官員隨聯去香江,廣州知府道同留下來,協助耿敬之彈壓亂兵,安撫百姓!”

“遵旨!”

“存勝,傳令下去,立即開拔,出東門奔香江。”

“是的陛下!”

待到命令傳達完畢,劉浩然端起桌子上的一杯茶,喝了一口然後道:“走吧”。

明歷四月二十七這天夜裡,廣州城亂了※跚曉,不討槍聲只是偶爾響敬!帶著兩個團將那舊住,開始時這一千多悍兵還氣勢洶洶,與耿敬之“據理相爭”說自己只是想到陛下跟前討了說法,看到底是自己有理,還是剛纔與自己對架的那夥人有理?

耿敬之毫不客氣地說道:“奉聖諭,廣州全城戒嚴,爾等列爲亂兵,命我前來擒拿,爾等再敢負隅頑抗,以叛軍論處!”

這些來自福建、貴州、雲南的兵雖然平日裡蠻悍無法,但是也知道大明的軍紀森嚴,知道以亂兵處置還有一條生路,真要是以叛軍論處,早就被周圍的數千枝槍打成篩子了。

“爾等敢違抗聖愉嗎?”耿敬之又大喝了一聲。

衆亂軍不由臉色大變,雖然他們出自偏遠之地,身上的彪蠻之氣難除,但是從入伍開始受到的思想教育就是無條件忠誠於皇帝陛下,無條件服從皇帝陛下的命令,這些東西日日夜夜講,都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頭和血液裡去了。所以耿敬之一句爾等膽敢違抗聖諭嗎?就已經讓他們從心底放棄了所有的暴烈,然後乖乖地放下武器投降了。

事情得到了圓滿結束,除了兵亂中因爲互相鬥毆而受傷的一百多位官兵以及因爲紛亂受到一點驚嚇的市民,再也沒有任何損失了。這件事情也被冠以“四二七事件”載入史冊。

四二七事件的後遺癥之一就是廣東省全省上下的官員都將這件事情歸咎於廣州大都督朱亮祖,認爲他陰謀策劃,了這起事件。以求達到某種目的,甚至有謀逆叛上之嫌。這個罪名是如此地嚇人,如果現在的大明皇帝不是劉浩然而是歷史的老朱同學的話,這會已經有數千顆人頭落地了。

廣州城以西三水鎮,“將軍,你真的就這樣忍氣吞聲嗎?你上書自辯!”廣州大都督府參軍長繆美焦急道。他也是淮西一系,與朱亮祖在征討淅西時就一起搭檔,中間分開過一段時間,到了廣州兩人又搭在一起了。

“沒有用的,都怪我平日裡過於驕橫跋扈,把廣東滿省的文官都得罪了,也難怪他們趁機而上。”

“他們這是落井下石,儘管將軍平日裡得罪了他們,可也不能把這麼大一個屎盆子扣在你的頭上,謀逆叛上,這可是殺頭的罪,他們也太狠毒了嗎?”

“落井下石?也怨不得他們了,陛下已經移駕第三艦隊駐地香江,這已經是對我的不信任了。”朱亮祖黯然地說道。

繆美一時語塞,他隨朱亮祖前些日子趕赴安南,處理那裡竄出的亂軍,幸好湯和已經將其軍擊潰,並加強了對南掌國一線的防禦,朱亮祖見沒什麼大事,便快馬加鞭地趕回廣州,因爲他們都知道,皇帝陛下出巡到廣州。肯安有重要事情囑咐自己。

可是網入廣東境內就接到廣州兵變的事情,當時朱亮祖氣得差點吐血,然後叫人一個勁地趕路,咬著牙說要把那些亂軍全部送上鎮撫署。

可走到了三水鎮,又接到消息說廣州兵變已經平息,皇帝陛下已經移駕香江。這個消息對於朱亮祖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難道皇帝陛下對我生疑了?接著又是更壞的消息傳來,廣州官民都在傳言朱亮祖試圖謀逆,而廣州軍方則保持著沉默。

朱亮祖在三水鎮停留了下來,不再前進一步,這使得這股傳言越演越烈,朱亮祖果然是心有不軌,被揭後滯留三水不敢面君了。

“將軍,那我們留在這裡幹什麼?”繆美等了好一會才問道。

“我在等陛下的詔書。”

“陛下的詔書?你說陛下要”繆美不由心頭一驚,難道事情嚴重到這種程度,皇帝陛下會下詔誅殺朱將軍?

“不是,我在等陛下召見我的詔書!我現在是罪臣,沒有陛下的詔書,我哪裡也不去,哪怕老死在這三水鎮。”

“將軍,你這是?”

“我相信陛下,就如同他信賴我一樣。”

過了一會,衛兵在門口稟報道:“兩位將軍,有陛下急詔!”

四月三十日,香江第三艦隊大都督府的議事廳裡,坐滿了廣東文武官員。廣東布政使開濟,參政胡志以及各廳金事,廣東提點軍務同知都督向懷誠,而在另一邊則坐著第三艦隊大都督俞通源以下的海軍將官。

突然,大門被打併,走近一個非常熟悉的人,他一身陸軍上將軍服,卻是滿頭大汗,臉上全是塵土和疲憊之色。他一進門,整個議事廳都鴉雀無聲,大家的目光都注視在他的身上。他就是廣州大都督朱亮祖。

俞通源、向懷誠等人只是神情複雜地向朱亮祖點頭示意,沒有出聲打招呼。朱亮祖徑直走到議事廳的一角坐了下來,然後低著頭,看著地板,默然地不知在想些什麼。

這時,衆人開始議論起來,主要是廣東的文官們輕聲地議論,這朱亮祖膽子夠大,出這麼大的事也敢來。

過了半個小時,朱亮祖保持著那座坐姿一動不動,彷佛成了一具雕像。大門被推開,侍衛長劉存勝快步走了進來,掃了一下會場,大聲道:“皇帝陛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朱亮祖也站了起來,只不過他魁梧的身影被隱在了人羣之後。劉浩然一身大元帥服走了進來,開濟等人向其拱手行禮,俞通源等人則向其行軍禮。

劉浩然回了個禮,然後坐在了上前,揮揮手示意大家坐下來。他用略帶疲倦的聲音問道:“朱亮祖來了嗎?”

朱亮祖一下子站了起來,洪聲答道:“陛下,末將在這裡!”

“來了就好!大家都說你謀逆,我卻不相信,爲了讓大家明白,我傳令給你。讓你到香江報道。你接到命令後立即動身,一天一夜趕到這裡。”劉浩然掃了一眼衆人說道,“朱亮祖問心無愧啊!”

朱亮祖強忍著眼淚,洪聲道:“末將什麼罪名都願意承擔,就是不願意背上背逆陛下的罪名!”

劉浩然笑著點了點頭:“這一點我毫不懷疑。”

聽到這句話,朱亮祖的眼淚一下子忍不住,全流了出來,滿臉塵土被衝得如同一張貓臉,但是衆人誰也不由笑,只是靜靜地聽著,看著。

“衆人都說你有謀逆之心,通源、懷誠他們礙於身份不好辨言,倒是開濟和道同爲你開辯。開濟說你雖然驕橫跋扈,但絕無不臣之心。道同更是給聯上了一份急書,說你縱兵把全廣州城搶光了他信,說你謀逆,他卻萬萬不信。”

朱亮祖不由挺了挺胸膛,然後向開濟深深鞠了一躬,而開濟站起身,向朱亮祖拱手還禮。

劉浩然向朱亮祖招了招手,接著左下的空位道:“亮祖,坐到這裡來,你現在還是廣州大都督。

待到朱亮祖坐下,劉浩然看了看他的樣子,笑著道:“算了,你還是去洗把臉。整理一下軍容。你這個樣子,讓人看了還真丟我的臉。”

待到朱亮祖整理好回到座位上後,劉浩然臉色一正,肅然道:“這次兵亂的原因已經查出,也就是幾個湖南籍士兵和幾個福建籍士兵的私人恩怨,結果老鄉連老鄉,關係越攪越複雜,最後把兩個營給扯進來了。亮祖,這事你去協助典軍署和鎮撫署查辦。”

“是的陛下。”

朱亮祖接過劉浩然遞過的檔案,粗略一看,才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甲一百九十二團駐紮在南海城,這裡是嶺南地區重要的對外海港,雖然不及上海等地繁華,但是不少中小海商願意在廣州將貨物出售,再採辦一些大明貨品。雖然這裡的貨品比上海種類要少,價格上要貴一些,但是能節省不少時間和船費。所以廣州南海城算是一處富得流油的地方。

甲一百九十二團的士兵多是湖南、福建等地招募而來的,身上的蠻橫之氣原本就沒有消除,而且其家鄉也多貧癮,到了廣州南海這富庶繁華之地,多少有些動心。加上一些軍官受了商人土豪的賄胳,要予以他們方便,辦事跑腿自然就落到士兵們的頭上。有了這些利益關係在裡面,加上士兵們因爲籍貫和地方習俗不同鬧出的私人恩怨,於是就生了這麼一起變故。而且還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在其中挑撥慫恿,這些頭腦熱的士兵們便犯下大錯了。

“至於你朱亮祖和廣東都督府的處分,在追究完當事人之後,樞密院會酌情處理的。”

“我明白陛下。”朱亮祖低頭道,他知道,自己雖然可以免除謀逆大罪,但是治軍無方這一條是跑不掉,都怪自己一時鬆懈,受了那些土豪商人的好處和奉承,還有羅家那個女子的美貌,讓自己迷暈了頭。結果上行下效,下面不少軍官也學起樣子,而且這裡離南京太遠,樞密院中典軍署和鎮撫署投向這裡的目光太少了。

又談了一些事情後。劉浩然示意開濟等民政文官可以離開,留下朱亮祖、俞通源等將官。

“這次來廣州,收穫頗多啊,陸軍現在成了某些商人和土豪打手”說到這裡,朱亮祖羞愧地低下頭。

“而海軍呢?我以爲我的海軍沒有陸軍那麼複雜,卻想不到”聽到劉浩然的嘆氣聲,俞通源心中不由大驚。海軍的確比陸軍簡單,它最初的支柱是巢湖系,現在佔據海軍將領多數,而中低層軍官則絕大部分是學院出身的科班。這是由於海軍軍官與陸軍軍官不大一樣,例如培養一位合格的船長絕對比培養一位都營要耗費更長的時間,而且需要更多的投入。所以海軍內部沒有那麼多的派系之分。

劉浩然示意侍衛武官遞上一些東西,都是些來自印度等地的特產。他指著這些東西說道:“這些都是從市面上買來的,沒有任何海關稅單。”

聽到這裡,俞通源臉色大變,不由地站了起來:“陛下,我?”

劉浩然揮揮手,示意他坐下:“我已經可以掌控所有的一切,但是我們的軍隊太龐大的,兩百多萬將士。”說到這裡。劉浩然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必須進行整軍,否則敵人還沒有打敗我們,我們自己就已經腐朽了!”

VIp章節目錄 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巡之整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帝國的榮耀》

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114章 過年第295章 驚變第131章 福州(二)第32章 取江寧第121章 授銜第86章 江州(五)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5章 清澗山(二)第188章 制蓬峨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十章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76章 風波(一)第192章 家宴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60章 劉仁本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42章 治內政(二)第295章 驚變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332章 天山(三)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6章 清澗山(三)第222章 新大陸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55章 私話第46章 方國珍第208章 丁亥日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85章 江州(四)第291章 鬥(二)第87章 大事件(一)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30章 再戰(一)第46章 方國珍第207章 會盟(二)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7章 定遠城外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178章 冬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300章 事後(二)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21章 授銜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46章 方國珍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08章 丁亥日第199章 宮內第96章 張定邊(四)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110章 中樞(一)第27章 取太平第60章 劉仁本第289章 亂第9章 濠州被圍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82章 江州(一)第114章 過年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46章 方國珍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66章 勇氣號第50章 氣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83章 江州(二)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109章 分省(二)
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114章 過年第295章 驚變第131章 福州(二)第32章 取江寧第121章 授銜第86章 江州(五)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5章 清澗山(二)第188章 制蓬峨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十章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76章 風波(一)第192章 家宴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60章 劉仁本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42章 治內政(二)第295章 驚變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332章 天山(三)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6章 清澗山(三)第222章 新大陸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55章 私話第46章 方國珍第208章 丁亥日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85章 江州(四)第291章 鬥(二)第87章 大事件(一)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30章 再戰(一)第46章 方國珍第207章 會盟(二)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7章 定遠城外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178章 冬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300章 事後(二)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21章 授銜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46章 方國珍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08章 丁亥日第199章 宮內第96章 張定邊(四)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110章 中樞(一)第27章 取太平第60章 劉仁本第289章 亂第9章 濠州被圍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82章 江州(一)第114章 過年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46章 方國珍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66章 勇氣號第50章 氣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83章 江州(二)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109章 分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邑县| 南汇区| 大足县| 台安县| 海宁市| 安龙县| 云梦县| 鱼台县| 微博| 两当县| 兖州市| 沁源县| 新密市| 涡阳县| 河津市| 庄浪县| 英山县| 北宁市| 炎陵县| 遵化市| 墨玉县| 寿宁县| 山丹县| 海门市| 湖北省| 平凉市| 鹤庆县| 道真| 资溪县| 太白县| 秦皇岛市| 绵阳市| 定襄县| 任丘市| 河西区| 若尔盖县| 威信县| 江川县| 渝北区| 贵港市|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