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

張士誠,小字九四,乃泰州人。他自年輕時代起,就做當地鹽場的幫閒記賬一類雜差,很能損公肥私,並憑關係也讓三個弟弟幹上操舟運鹽的營生,順便走私販鹽。

由於張氏兄弟向泰州附近諸富人家賣鹽期間多受凌侮,不少大戶還欠錢不給,加上負責鹽場保安的一個弓手丘義沒事就辱罵張士誠,惹得張氏兄弟殺心頓起。至正十三年春天,張士誠與其弟士義、士德、士信及壯士李伯升等十八人聯合剛剛被招安的泰州州判李華甫、千夫長面張四等人起兵。

張士誠等人先殺弓兵丘義及所仇富商,焚富家廬舍,並引兵進入附近鹽場。由於當時鹽場生活極其艱辛,鹽工們苦大仇深,見有人帶頭挑事,紛紛報名加入,共推張士誠爲主,數百多人聚集一起,並開始向泰州進軍。行至丁溪,當地土豪劉子仁集義兵抗拒,張士義中矢死。張士誠率部奮擊,劉子仁潰逃入海,張士誠乘勝攻克泰州。雖然中間遇到一點小挫折,但是張士誠“攻克”泰州的行動還算順利,至少比劉浩然攻克滁州輕鬆多了。

張士誠攻佔泰州後,元廷河南江北行省遣高郵縣令李齊前往招降,此人原本就是招安李華甫、面張四的主,誰想張士誠不買賬,將李齊拘留。覺得李齊有恩於自己的李華甫等人不幹了,與張士誠爭吵起來,最後發生了火併,李華甫等人被殺,其衆亦被張士誠兼併,李齊乘機逃走。

河南江北行省隨即派兵鎮壓,被張士誠打敗,只好再派李齊前往泰州說降。這次張士誠見好就收,向元廷請降,行省便授以民職。這時元廷河南江北行省參政趙璉駐軍泰州附近,命張士誠治戰船,準備隨軍赴濠、泗鎮壓彭大、趙均用部。張士誠那肯上這當,疑憚不肯發,又見趙璉毫無防備,半夜發兵擊殺趙璉等人,並大掠官庫,隨後進入得勝湖結寨。過了幾日又繼而進克興化縣。

元廷江北行省左丞偰哲篤與親王完者禿駐守高郵,遣李齊守甓社湖,抵擋張士誠。至正十三年五月,張士誠派兵突襲高郵,城內官員聞風逃遁。李齊急忙率軍回救高郵城,誰知張士誠已經佔據高郵,並緊閉城門,只好讓城別走。

此時,張士誠兵勢大盛,自泰州至興化,舟艦四塞,北至寶應縣,銳不可擋。元廷下詔至高郵,再次招降張士誠,可詔使連高郵城都進不去,行省只好命李齊再次前往,誰知這次沒有那麼好彩,直接被張士誠殺死。其後,元廷又遣盛昭等先後赴高郵招降,均未成功。六月,元廷見屢次招降張士誠不成,決定發兵鎮壓。於是命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達識貼睦邇於各處召募壯丁,並總領漢軍、蒙古軍守禦淮安。同月,親王完者禿進攻泰州時陣亡,元廷再命也先不花爲淮西宣慰副使,領軍續攻泰州;命江北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福壽攻興化。

有樞密院都事石普,向元廷建言,只要有兵馬三萬,定能攻克高郵。於是元廷命其爲山東義兵萬戶府事,招義兵五千餘人南下,先佔領寶應,隨之乘勝攻高郵。在他猛烈攻勢下,高郵城幾乎被攻克,因同行諸將忌其功不予配合,使之孤軍作戰,而卒於陣。其餘諸將領及阿速軍見勢不好,臨陣逃遁,調頭就跑。元廷淮東宣慰司掾納速剌丁與其三子寶童、海魯丁、西山驢逃跑不及,全部陷於陣中,死於非命。

就這樣,元廷先後搭上了親王完者禿、淮東宣慰司掾納速剌丁、樞密院都事石普等大大小小十幾位顯貴大將,依然對張士誠無可奈何。看到周圍沒有威脅,張士誠一時心熱,便在高郵自稱誠王,國號大周,改年號天佑。他先下令放出元廷官府時入獄的囚犯,免去民逋,徵用儒士。秋七月,下務農桑令;八月,下州縣興學校令。還真有那麼一回事。

接到消息的劉浩然也嚇了一跳,看來這位張士誠還挺猛的,這個時候元廷雖然在濠州“小小”失利,但是他的大軍已經先後把東西兩路最大的兩股紅巾軍打壓下去了,迫使劉福通、徐壽輝或轉入防禦或上山打游擊去。

在這萬馬齊喑的形勢下,張士誠卻挺身而出,接過抗元的大旗,而且一舉佔據運河要道。這豈不是要了元廷的老命。要知道高郵正處於南北運河的要道上,張士誠這麼一鬧,嚴重影響江南財富和糧食通過運河北運大都,等於掐斷了元廷的財源,元廷怎麼不會找他拼命,而且他居然還敢稱王了。

看東西兩路紅巾軍,劉福通雖然受到重創,但是還多少還在河南保住了一塊地盤,而天完帝徐壽輝則直接被趕到山上去了,被打得奄奄一息,爲什麼?就是徐壽輝膽敢稱帝,元廷不優先照顧他還照顧誰?現在張士誠也稱王,還公佈國號,改元年號,這不是正中元廷最忌諱的要害嗎?估計用不了多久,元廷會效仿剿滅徐壽輝,舉幾省大軍圍攻高郵。

猛人就是猛人,劉浩然甚至都在想,以後有機會見到張士誠,一定要叫他一聲猛將兄。

但是張士誠這麼一鬧,卻對劉浩然來說是好處多多。

劉浩然率定遠軍南攻滁和,相比起張士誠的動靜來說簡直是小兒科,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講。而且劉浩然根據自己所知道的元末歷史知識,清楚越是招搖的起義軍越容易受到重點打擊,誰低調誰就能堅持到最後。現在劉福通在北面給定遠軍遮風擋雨,張士誠又在東面萬衆矚目,定遠軍就可以安安心心向南發展了。

雖然設想不錯,但是元廷還是不會放過滁和的定遠軍,畢竟這裡的位置太顯眼了,很容易蔓延到一直還算太平的江浙行省。

不過既然鎮南王孛羅不花要盯住北面的張士誠,那麼剿滅定遠軍的重任就只好交給武昌的威順王寬徹不花。威順王寬徹不花在至正十二年因爲徐壽輝軍攻陷武昌,自己棄城而逃,被元帝下詔奪其王印,失了王位。至正十三年,元廷大軍收復武昌漢陽,元帝見寬徹不花屢戰有功,於是在十四年下詔還其王印,又讓他復位了。由於這個典故,寬徹不花對剿滅定遠軍很是心熱,希望“將功贖罪”,再立功勳。但是元廷做事拖拉,終於到了六月,大都傳下詔書,從武昌調集十萬人馬,由威順王寬徹不花和湖廣行省中書行省左丞速該木兒花統領,水路並進,揮師東進,務必收復和、滁兩州,剿滅定遠軍。

這一章字數的確少了些,所以下午再發一章以示歉意。

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28章 敗仗(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07章 會盟(二)第175章 入大都第182章 貨幣(一)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304章 南掌(二)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50章 氣節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28章 敗仗(二)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75章 入大都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5章 清澗山(二)第78章 參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299章 事後第32章 取江寧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83章 嚴守慎第114章 過年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180章 巡視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230章 羅貫中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260章 談判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63章 準備第61章 信州戰役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130章 福州(一)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290章 鬥(一)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88章 大事件(二)第186章 藍玉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42章 治內政(二)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330章 天山(一)第175章 入大都第108章 分省(一)第224章 伐蜀(二)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23章 伐蜀(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134章 南平(二)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188章 制蓬峨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214章 常遇春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248章 陶希言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337章 紛爭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133章 南平(一)第38章 戰東南(四)第40章 龍鳳二年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
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28章 敗仗(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07章 會盟(二)第175章 入大都第182章 貨幣(一)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304章 南掌(二)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50章 氣節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28章 敗仗(二)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75章 入大都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5章 清澗山(二)第78章 參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299章 事後第32章 取江寧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83章 嚴守慎第114章 過年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180章 巡視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230章 羅貫中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260章 談判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63章 準備第61章 信州戰役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130章 福州(一)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290章 鬥(一)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88章 大事件(二)第186章 藍玉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42章 治內政(二)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330章 天山(一)第175章 入大都第108章 分省(一)第224章 伐蜀(二)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23章 伐蜀(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134章 南平(二)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188章 制蓬峨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214章 常遇春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248章 陶希言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337章 紛爭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133章 南平(一)第38章 戰東南(四)第40章 龍鳳二年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育儿| 密山市| 蕲春县| 读书| 新邵县| 云林县| 攀枝花市| 巢湖市| 黄大仙区| 淮滨县| 大港区| 湛江市| 精河县| 郧西县| 罗城| 湟源县| 景宁| 昌江| 尼勒克县| 阳春市| 开远市| 精河县| 西昌市| 原阳县| 柘城县| 盖州市| 仙居县| 海晏县| 固镇县| 丰台区| 平罗县| 宝兴县| 自贡市| 乐平市| 屏山县| 于都县| 阿合奇县| 古丈县| 新河县|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