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

順利世到卜海港,維亞需要經歷跟所有來大明外國人都的程序,報關、檢疲、等待、通關。而他的貨物,又是是那六大箱子的書,在經過報關驗關之後放到海關監管區,只要交了關稅便可以提貨。

維亞跑了一趟上海海關,的知自己的書籍由於沒有一本是宗教神學方面的,全是大明急需的哲學、科學等方面的,所以免稅,而至於香料貨品中的丁香屬於大明急需的藥品原材料,所以只需繳納很低的稅,其餘的則不等。

維亞爲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他在海關辦事廳看到一個,新來的北非商人,帶了很多阿拉伯、印度的奢侈品,如金銀器皿、高級毛織品等等,光是繳納的高額關稅已經讓那位夢想來大明財的北非商人出了一頭的汗。

維亞初步瞭解過大明海關進出口關稅制度,進口時你的貨品驗關之後放在海關監管區,必須在二十五個工作日繳納進口關稅,期間的存放是免費的,但是一旦過期便需要金額不少的滯納費和保管費用。理論上你可以存放無限期,但是一旦你的滯納費和保管費用過你貨品報關價值的三分之二,海關便會直接沒收你的貨品,拍賣後償還你的滯納費和保管費。而出口也是一樣,出口貨品先驗關,再放在海關監管區,交完出口關稅再提走裝運上船。

走私?你不要開玩笑了,從延年港到上海港,都是大明海軍的地盤,而且承載運輸的都是大明的商船,自從大明航海條例修訂之後,這個範圍已經擴大到達至朝鮮、日本的商船也必須是大明商船,因爲這兩國已經和大明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三國之間是互相免稅的,所以爲了防止“關稅遺漏”大明與朝鮮、日本官府“協商。”兩國也執行大明航海條例。而且大明有一整套完整和嚴厲的律法,只要大明商船涉及到走私,船長、船主及相關人員破產是小事,被配到東北做勞役就大條了。有能力走私的大明商船不願去幹,那麼想走私的地方小船和其它國家的船隻在大明海軍幾支艦隊和海防艦隊的嚴密巡視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要知道對於那些不願意停船接受檢查的船隻,大明戰艦可以開炮的。

另外大明國內有一整套的商業制度,進口貨物必須有關稅清單,出口貨物也必須有關稅清單,進口貨物在大明國內販賣時如果沒有這個。清單,一旦被抓住你就死定了,而出口貨物在海上運輸時遇到大明海軍檢查沒有這個清單時,絕對是人贓並獲。所以在大明走私,絕對是一個暴利行業。不過更巨大的風險阻止了絕大部分人的腳步,但是卻阻止不了少部分人的貪婪,大明按察司每年都以走私罪、偷逃關稅罪將一批官員、商人送上絞刑架和東北庫頁島去服苦役。

維亞盤算了一下,幸好自己的貨品都是些免稅和低稅商品,要是像那位北非仁兄,進一些奢侈品過來,就憑口袋裡現在剩下的錢,只忙這些貨品得長期留在海關監管區,最後被拍賣了事。

繳了關稅,維亞提了貨,先把丁香等貨品就地處理了,賺了一筆錢,然後在上海內港找了一家船運公司,定了去南京的艙位,準備把書籍運到南京去,然後自己搭上一艘客船,直奔南京。

一路上維亞對大明城市的繁華已經麻木了,上海做爲大明興起的第一港,繁華程度已經遠勝延年港。而且這裡的環境和規戈,也不讓延年城,因爲上海港和上海城和延年城一樣,是一座新興的城市,也是由大明營造研究所規劃設計的。

維亞的注意力放在了大明的田地上,威尼斯是以商業爲重的城邦國家,它的農業可以不達,因爲它的人數,可以利用工商業利潤向外面購買糧食,大明也是一個重工商業的國家,但是它的人口聽說比整個歐洲還要多,要是不重視農業,靠錢去買糧食,再厚的家底也會折騰光。從維亞所見,大明應該是非常重視農業,維亞在上海待了幾天,曾經坐著班期馬車去了一趟松江。直道兩邊全是農田,全是開始接穩的稻穀,一部分早稻已經開始收穫了。農民在地裡細心地照料、收割和翻耕著,而且他們除了用耕牛,更有一部分是竟然是用馬匹拉動農具進行犁田,不過這些馬耕多在一些山腳下進行一種維亞從來沒有見過的農作物耕種。

維亞向通事請教才明白,這裡是南方,以稻穀水田爲主,而經過農業研究所在占城水稻、遢羅水稻和當地野生水稻等基礎上的多年研究,已經研究出抗病蟲害、高產的雜交水稻,現在已經在江南大力推廣,可以種兩季,廣東、廣西、安南一些地區甚至可以種三季。而由於是水田,所以依然以耕牛爲主,只要在耕種從美洲帶來的新農作物一玉米時纔會用到馬耕,因爲玉米不與稻穀搶地,只是在山腳等幹早地方。

如果到了北方,馬耕就非常普遍,原本大明農業研究所就在致力於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改進挽具和農具,嘗試使用馬耕,後來又從歐洲引起一些技術,使得馬耕技術的到了進一步提高。

而大明佔據漠南漠北以及東北之後,馬匹已經不成問題了,中原的馬匹不再作爲戰略物資用於軍事用處,改爲用在農業耕引如耽羅島依然是一個小擁有數萬匹馬的大馬場。它每評公,的耽羅島是極好的馱馬,不僅可以用於軍隊的馱運,在民間也極受歡迎。

大明建立之後,改變了此前的小農耕種模式,大力推廣大規模耕種模式。這除了效率問題,還在於經過多年的戰亂,中原人口急劇減少,百姓們都能分到大批的土地,而大明軍隊四處征戰,又打下了一大片土地,這些土地肥沃,急需開。

在江南,一般實行互助組的方式,一個村子以三五戶爲一組,有耕牛的出耕牛。沒有耕牛的出勞力,而兩樣沒有的就當當後勤,用糧食做些報酬。集中人力進行輪流耕種。在北方,則實行較大規模的“生產隊”方式,十戶甚至二十戶爲一隊,一個村子可能被分成幾個隊,這是由於相對耕牛來說,馬匹的飼養成本更高,必須由更多的農戶聚在一起才能承擔它的成本,也更能揮它的效率。

而一到春耕秋收季節,則是大明最繁忙的時候,也是大明工商業的“淡季”因爲大批的僱工回鄉耕種收割去了,而官府的重點也放在這方面,不僅上下用心,連巡防營、甚至連守備部隊也要出動,幫助百姓們耕種收割。

而到了冬夏閒季,大批農民又回到城鎮當僱工,官府也會組織和僱傭大批勞力,興修水利工程。

維亞細細問了一些情況後,他現大明的農業政策非常有意思,先它非常重視自耕農,在大明社會裡,自耕農是佔據絕對主力的羣體。他們先是一種土地私有者,大明土地政策從最開始的官田一賦稅田和民田一永業田相結合逐漸走向現在的具田爲主,官田爲輔。大明官府將全國過一半的耕地分到了農民的手裡,成爲他們的私有財產,也就是世業田。世業田可以子孫繼承小但是爲了避免世代相傳積累造成土地集中,大明官府通過“遺產稅”拿走了一部分,這是因爲大明普通的百姓在成年之後可以獲得土地分配,即賦稅田。

賦稅田在經過二十年的耕種和賦稅之後可以成爲百姓的世田,一般是男的田地三十畝,桑棉麻雜地十畝,女的則是桑棉麻雜地二十畝,田地十畝。當結婚之後必須分門立戶,男女雙方土地合併,官府還會增送耕牛一頭或者馬一匹,以作“賀禮”

但是這種土地分配是一種調劑手段,劉浩然爲了打破封建家族的勢力,特意規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如接受外縣的土地分配,則會多分配一成,接受外府的土地分配,則多分配一成五,如接受外省的土地分配,則多分配兩成,如接受東北、臺灣、琉球島、安南等這些大明重點開地區的土地分配,則多分配三到四成。雖然有不少百姓難離故土,願意留在家鄉接受最少的土地分配,但是也有不少百姓貪圖分配土地多以及其它優惠政策,願意踏上袖鄉尋找夢想。而且這土地分配可以對換,如男女雙方結婚或立家後由於個人或其它種種原因,希望遷居他地,只要交出原來的世業田或賦稅田,便可換取遷居地同樣數量的田地,不過只能享受重點開地區土地分配優惠政策,當然了,二十年賦稅期依然累計。

賦稅田和世業田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都需要按照畝數向官府繳納賦稅。只不過一個產權在官府,一個產權是屬於私人。而且百姓們還可以通過開墾荒地來增加自己手裡的世業田。按照規定,百姓們可以在指定的區域開墾荒地,兩年免賦稅,三年低賦稅,五年正常賦稅,總計十年過後便是你的世業田。

除了土地政策方面大力扶植自耕農之外,大明還在賦稅繼役上優待自耕農。大明的土地賦稅是不按人丁來收人頭稅,只按耕種田地的數量收賦稅。一般都有一個,標準,遇到災年便會做出減免。而大明百姓只有一種援役。那就是兵役,按照律法規定。每一個大明百姓成年之後有接受土地分配的權利,也有服兵役的義務。

維亞瞭解到,每一個大明男丁在滿十八歲後必須到當地縣尉官署登記,成爲民兵,前一年必須接受三個月的軍事練,後五年每年接受兩個月的軍事刮練,此後一直到五十歲每年必須接受一個月的軍事練。在練期間,民兵必須自己帶糧食和購買配置腰刀、弓箭、長矛、皮甲等兵器。如果實在一時拿不出錢來購買配置。可以先除賬,從縣尉署先把標配兵器領到手,此後十年間還清就行了,官府還不收利息。如果你錢多,願意自己購買一些趁手或者質優價高的兵器也行,不過必須符合你加入民兵時所歸兵種的兵器配置範圍之內。

在民兵基礎上大明挑選人手組建守備部隊和巡防營,再從守備部隊裡挑選人手組建常備部隊。守備部隊就屬於大明6海軍了,與巡防營一樣算是正式服役。不用自己帶糧食,也不用自己配置兵器,但是你願意添些家當也可以。守備兵役和巡防兵役一般是三年,期間士兵名下的賦稅田或世業田都是免稅的,哪怕家人在幫你種也是一樣。

守備兵役和巡防兵役都沒有薪水,只有每月很微薄的津貼,只夠買些牙刷牙膏香皂等日用品(這個,大明也有了)。不過一旦打起仗被調到前線,那就完全不同”憂們可以領到金額不菲的戰爭津貼,戰事完畢還可以領啞上。“獎金。”當然了。巡防營一般沒有這等好事,他們頂多負責地方剿匪緝盜,津貼和獎金都要低一些。

常備兵役一般是五年,待遇比守備兵役和巡防兵役更高,除了日常津貼要高之外。還有一筆薪水,按照軍銜不等劃分。一般一個士兵的薪水足夠一個人過上普通生活,一個士官的薪水足夠一個人過上小康生活,一個尉級軍官的薪水足夠數口之家過上普通生活,一個校級軍官的薪水足夠數口之家過上小康生活,將軍就不用說了。

守備兵役和巡防兵役復員有一次參加專學招錄考試的機會,不過很大一部分人會落選。回家繼續當他的自耕農或者勞工;常備役復員有一次參加大學預科生招錄考試的機會,不過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會落選,但是他們卻有很大機會考取內政專學或者內政大學,成爲內政警察,只有少部分人會回家繼續當自耕農或者勞工。

而大部分成爲民兵的自耕農可以通過自己辛勤的勞作,輕鬆地完成並不是很高的賦稅。然後在農閒時候參加完軍事練後去城鎮打打工。現在大明不僅工商業極力擴張,更是由於五年計劃各地在大搞基礎建設,不怕找不到工做,就怕沒人來應工。如果你參加完了國民基礎教育,縣學或府學畢業了,你的薪水工酬會高一些,如果你由於地處偏遠、國民基礎教育還沒有來得及普及或者由於年紀大沒有趕上國民基礎教育,你不用嫉妒別人的薪酬高,你大可以參加掃盲班。

瞭解到這些。維亞覺得以自耕農爲主的大明百姓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只要賣力耕作,繳納賦稅是不成問題了,大明這點農業賦稅在維亞看來,不及歐洲莊園地租的一半,這樣他們就衣食無憂;餘時可以去打工掙些錢,這些錢就是餘錢了,完全可以用於改善生活;小孩讀書有國民基礎教育,什麼學費雜費服裝費加餐費贊助費統統沒有,只收你一個書本費,而且這個課本由於是官府印製行,只收你一個成本費,比市面上的書便宜一半;得病也不要緊,一般的病找那些四處“遊醫。的駐鄉村醫生,花點藥錢就行了,連治診費都不用付。依照維亞看來,大明這些神奇的“藥品”要是運到歐洲去,絕對能賣出天價來,那會像大明這裡當白菜賣。可是維亞想做這今生意也沒法做,因爲大明絕大部分的藥品是嚴禁出口的。由於產能有限,大明藥廠每年只能出產那麼多藥,必須優先滿足國內軍民的需求,就是“好得穿一條褲子小。的朝鮮也只能是王室高官才能享受這種待遇。所以朝鮮、日本不少貴族一有機會就申請到大明出使或學習,一來可以公費旅遊,二來可以在大明檢查一下身體。

如果大明百姓遇上大病,必須住進醫院,那就除了藥錢還需要手術費和住院費,的確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是他們可以申請“困難補助。”劉浩然自大明成立起就冉皇室的名義成了一個慈善基金會,這幾年來捐了數十萬圓。其他文武官員、商人工廠主每年也都會捐一大筆錢,後來劉浩然又制定律法,大明所有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門票收入的稅收一部分納入這個慈善基金會,當然了,酒店、“夜總會”這種娛樂場所的高稅收更是有一部分納入這個基金會。而且維亞聽說正在籌辦的賽馬會、海外彩票等新“娛樂”活動的高稅收也有一部分稅收納入其中,說起來只怕有數百萬之巨。

所以一般百姓因爲生病遭難申請田難補助都是十拿九穩的,越是大病大難越容易獲得補助,而且一補助就是五成以上,最高達九成。

維亞不由嘆息,難怪歐州諸國的使節商人帶回那樣的信息,寧可在大明當一小民,也不願回歐州當貴族。當然了,維亞看到的只是大明富饒的地區,在很多偏遠的地方,由於交通不便,成本極高,加上教師、醫生等人手的缺乏,國民基礎教育和國民社會福利制度還普及不到,那裡的百姓只能停留在追求衣食無憂的層次。不過維亞憑藉他看到的這一切,可以想象地出,大明國庫的錢是潮水般的涌進來,然後又潮水般的花出去。

難道大明官府不知道積蓄嗎?維亞將自己的疑惑提了出來,通事笑著說道:“咱大明工商業流行皇帝陛下的一句話,花出去的錢才真正叫錢。再說了。這錢又不是流向國外,最後還不是流到咱大明老百姓的手裡?而且,誰說大明官府沒有儲備?小。

看到通事神秘兮兮的樣子,維亞不由追問,可是通事卻故作神秘說道:“你此後就明白了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威尼斯商人(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帝國的榮耀》

第17章 定遠城外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230章 羅貫中第31章 再戰(二)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22章 新大陸第51章 大婚第109章 分省(二)第229章 梅花獎第21章 風雲突變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七章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199章 宮內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78章 參觀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88章 大事件(二)第206章 會盟(一)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223章 伐蜀(一)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223章 伐蜀(一)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302章 事後(四)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199章 宮內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133章 南平(一)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第27章 取太平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75章 入大都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262章 李存義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85章 江州(四)第188章 制蓬峨第199章 宮內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二章第38章 戰東南(四)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08章 幸福島海戰(二)第5章 常遇春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121章 授銜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66章 勇氣號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290章 鬥(一)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31章 再戰(二)第27章 取太平第9章 濠州被圍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06章 會盟(一)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332章 天山(三)第106章 武昌(二)第214章 常遇春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304章 南掌(二)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11章 夜話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28章 白古國第279章 太子妃第17章 定遠城外
第17章 定遠城外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230章 羅貫中第31章 再戰(二)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22章 新大陸第51章 大婚第109章 分省(二)第229章 梅花獎第21章 風雲突變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七章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199章 宮內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78章 參觀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88章 大事件(二)第206章 會盟(一)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223章 伐蜀(一)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223章 伐蜀(一)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302章 事後(四)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199章 宮內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133章 南平(一)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第27章 取太平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75章 入大都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262章 李存義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85章 江州(四)第188章 制蓬峨第199章 宮內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二章第38章 戰東南(四)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08章 幸福島海戰(二)第5章 常遇春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121章 授銜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66章 勇氣號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290章 鬥(一)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31章 再戰(二)第27章 取太平第9章 濠州被圍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06章 會盟(一)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332章 天山(三)第106章 武昌(二)第214章 常遇春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304章 南掌(二)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11章 夜話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28章 白古國第279章 太子妃第17章 定遠城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本溪市| 醴陵市| 阳江市| 绵竹市| 封开县| 刚察县| 揭阳市| 文成县| 巩留县| 泉州市| 凤台县| 广西| 改则县| 富平县| 临沧市| 拜泉县| 叙永县| 会东县| 虹口区| 宾阳县| 漳平市| 武陟县| 中西区| 绥宁县| 定安县| 宜君县| 侯马市| 丰顺县| 郓城县| 鹤山市| 班戈县| 台中县| 潞城市| 富川| 察隅县| 灵丘县| 广西| 蒙自县| 浏阳市|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