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6章 會盟(一)

明歷六年五月中。兀魯回河畔正處漠北草原最美麗的時節,天氣暖和,太陽懶懶地照在綠色的草地上,潔白的羊羣像一朵朵白雲在綠色的海洋中飄動,正在埋頭吃草的綿羊偶爾擡起頭,望向遠處的空地,那裡扎滿了帳篷,數以萬計的人居住在那裡,讓往日寂靜的河畔顯得熱鬧非凡,如同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在駐地最大的帳篷裡,馬馬該和嘉度奴特正在議事。現在這兩人是漠北草原最大的實力派,朵忽迷兒雖然名義上是諸部的共主,但是大家都知道,真正說話管用的卻是這兩人,罕不答汗已經有傀儡的趨勢。

“太尉,你說明軍會不會使詐?”馬馬該開口問道。

“應該不會,我們不是派探馬把方圓五百里的地方都看過了嗎,沒有看到明軍的跡象。”嘉度奴特雖然頗有城府,但是心思沒有馬馬該那麼陰沉。

“這倒也是。”馬馬該點點頭。會盟的地方是他們精心挑選的,這裡的東邊不遠處是大興安嶺南段山脈,倒是可以藏不少人。不過那裡已經被探馬前些日子細細看過,根本沒有明軍的蹤跡。而且就算是他們想來,也要渡過兀魯回河才行,要想繞過這條正值夏汛的長河,起碼得繞到上千裡的濟南王部的地盤去。南邊還是拐了一個彎的兀魯回河,這個方向除了少量前來會盟的明軍,也沒有現什麼大隊明軍的蹤跡。西邊則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戈壁,這裡撒下了不少探馬,隔著數百里就能現異動。

“太師,你放心了。”嘉度奴特勸言道,“我們不是細細問過使者嗎?大明皇帝對於我們求降是銖錙必計,硬是討價還價了一個多月才同意這次會盟。大明皇帝是個瘋子不錯,可是他畢竟是中原的皇帝,更看重自己的面子。”

馬馬該點點頭,這一點是其同意到兀魯回河會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和嘉度奴特問過使者每一個細節,知道大明朝廷對於求降開始時咬得很死,可以說是費了千辛萬苦才“殺價”到會盟這個條件。大明朝廷如此重視求降和會盟,這讓馬馬該和嘉度奴特放下心來,在他們看來,如果真有什麼陰謀詭計,大明方面應該會很爽快地答應漠北這邊的條件,然後引君入甕。既然他們如此斤斤計較,這說明他們也不想打了,能夠在獲得極大面子的情況下早早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事也是他們所想的。

“太師,我們不是派細作到東邊和南邊打探過了嗎?雖然明軍在邊境上加強了戒備,但是暗地裡卻開始放鬆。南邊的明軍開始收拾東西回屯內地,東北開始丈量土地。給那些立功的女直人**行賞。”嘉度奴特又加了幾句道。

“正是如此,明軍加強邊境戒備,他們也怕我們暗中使壞,看來是我多慮了。”馬馬該點頭笑著說道。如果明軍不加強邊境戒備,一向多疑的他說不定會生疑,反而明軍這種外緊內鬆的情況正好讓他安了心。

“太師行事謹慎是應該的。明日那位常將軍即將移營過來,我們只要遣人看住他們那三座浮橋,萬一不對,派人放火燒了那橋,就憑他們六千人,自保綽綽有餘,但是想吃掉我們就沒有那麼容易了。而且按照太師你的吩咐,我們的哨騎日夜在東邊的兀魯回河巡察,只要明軍沒有搭橋,他們就是有再多的兵馬也插翅難以飛過來。”

馬馬該笑著不語,過了一會說道:“明日待明軍過河安營後,我們是不是隨罕不答汗一起去拜訪一下那位常將軍?”

“這是我們應盡的地主之誼。”嘉度奴特也笑呵呵地說道。

這時外面響起了馬馬該管家的聲音:“大領,嘉度奴特大頭領,措南喀巴佛爺來了。”

兩人聞聲一躍而起,連聲說道:“快快有請!”

不一會,馬馬該、嘉度奴特將一位三十多歲、身著硃紅袍的僧人迎進了大帳。

“貧僧叨擾二位王爺了。”措南喀巴落座前稽道。

“那裡。能請得佛爺勞動貴趾,使得我等能傾聽佛音,已是求之不來的福分了。”馬馬該虔誠地合掌回禮道。

“佛爺言重,我等王爺之份還未正式冊封,怎敢得佛爺唸叨。”嘉度奴特在一旁也恭敬地答道,但是臉上的得意卻難以掩飾。

措南喀巴微微笑了笑,安然端坐了下來:“此次大明皇帝冊封馬馬該大領爲順寧王,嘉度奴特大領爲和寧王已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貧僧提前向兩位王爺祝賀了。”

“多謝佛爺,還請佛爺多爲我等祈福。”馬馬該、嘉度奴特連忙彎腰答道。自從元帝忽必烈封八思巴爲國師之後,喇嘛教在蒙古上層貴族中開始盛行起來,馬馬該和嘉度奴特也不免俗,成爲非常虔誠的喇嘛教信徒。

“兩位王爺以草原上萬千生靈爲念,不動干戈,誠念向善,這已經是大大的功德,來日必登極樂佛土,盡沐佛祖之光。”

“哪裡,哪裡,我等只是順應天意,以盡綿薄之力而已。”

“今日貧僧前來,特爲兩位王爺頌一段《離四耽著》。”

“有勞佛爺了。”

“耽著今生非佛徒,耽著輪迴非出離,耽著自利非菩提心,耽著實執非正見。”?措南喀巴亮如洪鐘卻靜如深湖的聲音緩緩傳出,迴響在整個大帳之內,馬馬該和嘉度奴特早已安坐入靜,手捻佛珠,閉目傾聽。聲音徐徐傳出大帳。帳外諸多管家、奴僕、護衛聽到這宛如雷音的佛聲,都不由的合掌閉目,虔誠地向大帳跪下。

而在遠處另外一處大帳裡,朵忽迷兒也正向一位身穿紅袍、但是袍中繡白邊的喇嘛行禮。

“善行多巴佛爺,而今正是我乞兒吉斯部生死攸關的時刻,請你爲我向佛祖祈福,指明一條明路。”朵忽迷兒跪在地上虔誠地說道。

善行多巴閉著眼睛默然許久,這才睜開眼睛言道:“可汗,唯今之計只有藉助外力。”

“佛爺,此言何意?”

“而今漠北草原強權已潰,僅存的幾家強弱也只是在一線之間,如無外力,誰又能奈何得了誰呢?”

朵忽迷兒心裡暗自點頭,自從北元倒下去之後,漠北草原的確處於勢均力敵的局面,衛拉特、阿蘇特雖然強勢,但是卻無法一口吃掉另外的部落勢力。就拿乞兒吉斯部來說,如果不是在攻打也迭兒時傷了元氣,現在朵忽迷兒也不怕馬馬該和嘉度奴特暗中使壞。

“佛爺,請問這外力指的是誰?”朵忽迷兒遲疑地問道,看到善行多巴默不作聲,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他突然醒悟道。“佛爺,你難道指的是大明?”

善行多巴默默地點點頭。

“佛爺,大明也不是什麼善茬,別的不說,就論這次封賞,大明居然封嘉度奴特爲和寧王,明擺著將和寧一地讓給這個韃子嗎?我這可汗還有何立足之地?”朵忽迷兒憤憤不平地說道。

的確,雖然還沒有正式冊封,但是草原上的人都知道冊封的內容,嘉度奴特被封爲和寧王是最引人矚目的,這就意味著昔日的蒙古可汗的親衛軍“翻身做主人”了。居然佔據了漠北草原上最肥美的地方,怎麼不讓朵忽迷兒眼紅。按道理說這塊地盤應當會自己這個漠北草原可汗所有呀。可是人家現在和馬馬該聯手,自己打是打不過,只好暗中生氣,對大明這一冊封也是心生忿怨。

“可汗,你還是沒能看透。”善行多巴嘆了一口氣道。

“還請佛爺指點。”朵忽迷兒不由一愣,心頭一閃,似乎明白什麼,連忙請教道。

“和寧雖然肥美,但在這多事之秋卻是禍端之源。”善行多巴嘆息地說道,看到朵忽迷兒還是不太明白,便繼續點撥道:“和寧之地乃蒙古人龍興之地,誰佔據這裡,便可虎視漠北四方,但是也將被衆人所注視。可汗,我問你一句,就算大明將和寧封賞給你,可汗可有能力守住這裡?”

朵忽迷兒不由冷汗都下來了,他一時被小利所矇蔽,幾乎忘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和寧肥美不假,又是居中之地,誰佔據這裡,的確可以隱隱成爲漠北草原上的霸主,但是也不免如善行多巴大喇嘛所言,爲衆人所矚目。既然這麼好的一塊地方,草原上有野心的人自然會念念不忘,日夜想著將其從原主人的手裡奪過來。北元已經滅亡,黃金家族已經衰敗,現在正是重新建立草原新秩序的時候,誰擁有和寧一地,誰就會成爲草原上所有野心家的假想敵,欲滅之而後快。乞兒吉斯部已經傷了元氣,憑什麼來守住和寧?

再說了,和寧經過大明數次暴雪行動,已經是白地千里,幾乎是空無一人,誰接手必須從頭開始。如果乞兒吉斯部接手了和寧。只有放棄原來葉尼塞河上游的牧地,舉族遷移過來。可是如此一來勢必會引起族內紛爭。草原上的部族多半是比較鬆散的聯盟,由無數的小部落組成一個大部族。朵忽迷兒雖然是乞兒吉斯部的大領,但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控制整個大部族的一切,下面照樣有不少有分歧意見的大大小小領。萬一引起紛爭,已經傷了元氣的乞兒吉斯部就有可能分裂,這個時刻分裂就意味死路一條。

如此想來,和寧其實現在已經成爲一個禍害的根源,想來馬馬該和嘉度奴特也意識到這一點。只是這兩人的態度爲什麼會如此?朵忽迷兒開始猜測起來。馬馬該的衛拉特部勢力集中在金山(阿爾泰山)以東地區,也就是西蒙古地區,以馬馬該老謀深算的個性,估計不會輕易東來趟渾水,一心只是經營自己的地盤,然後在各種紛爭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而嘉度奴特的阿蘇特部則是蒙古人西征時帶回來的“外來戶”,在漠北草原上沒有自己固有的地盤,現在他們最大的靠山-北元倒下了,自然希望能獲得一塊穩定的地盤。對於他們來說。和寧不管是不是白地千里,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回事。而只要佔據和寧這塊水美草肥的地盤,阿蘇特部就能迅強盛起來。這兩人果然打得好算盤。

剛想到這裡,朵忽迷兒突然打了一個寒戰,大明冊封嘉度奴特爲和寧王,倒是是有意還是無意?如果是有意,這其中的用意也深遠了吧。

沉思了一會,朵忽迷兒已經想通了,合掌行禮道:“多謝佛爺指點。”

他的心裡已經定計好了,既然要藉助外力,明日就要好生與大明那位常將軍聯絡一番,自己好歹也是漠北草原的可汗,完全可以藉助這個名義向大明示好,取得他們的支持。再說了,草原上的紛爭再怎麼也是由草原上的人來解決,大明雖然強勢,但是早晚要退回中原去的。自己只要恭順一些,大明應該會放心地將草原交給自己管打理。

待到朵忽迷兒退走之後,兩位三十餘歲的喇嘛走了進來,其中一位臉上露出忿忿之色,左右看了看後輕聲對善行多巴說道:“佛爺,措南喀巴大喇嘛入了馬馬該和嘉度奴特的營帳。”

看到善行多巴沒有反應,依然是閉目養神,此僧更是著急了:“佛爺,我看明人是不安好心,既然答應佛爺要弘揚我噶瑪噶舉的教義,爲何又讓花教的措南喀巴大喇嘛參與此次會盟?我看明人只是在利用佛爺而已。”

“桑貝曲布,措南喀巴大喇嘛與兩位王爺交情頗深,又曾經居中斡旋,使得三家聯盟對抗東蒙古三王部,居功甚偉,會盟這等大事怎麼會少得了措南喀巴大喇嘛呢?”善行多巴雙目慈祥地看了看自己的弟子,他一向很器重這位曾經跟隨自己去西藏楚布寺向噶瑪.瑞貝多吉活佛求法的弟子,只是這位弟子過於耿直,不知道世上的事情與想象的相差甚遠。

“佛爺,我還是覺得不妥。明人太狡詐,如果他們真心想弘揚我噶瑪噶舉的教義,爲什麼不借著這次會盟正式冊封佛爺,向草原上的信徒宣示噶瑪噶舉纔是唯一的正理佛義?佛爺,弟子還請你三思而行,不要上了明人的當!”

“桑貝曲布,爲師有些累了,你和覺堅喀布退下吧。”

看到桑貝曲布還在那裡執意,善行多巴只好嘆了一口氣,示意旁邊一直不做聲的另一弟子覺堅喀布把他拉下去。

“桑貝曲布,不是爲師不明事理,這世上的事情有所得必有所失。大明意圖以佛教勢力去影響草原勢力的走向,必定不會將寶押在我噶瑪噶舉一派,只怕措南喀巴大喇嘛也受了明人的誘惑。況且既然是互相利用,明人怎麼會一下子就把好處全給了我們。”善行多巴獨自坐在那裡,暗自想著。

蒙古崛起以來,一向對宗教採取兼容的政策,只要你不反對他的統治,他都不壓制,所以喇嘛教、中原佛教、道教、景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教派在元朝治地都能找到生存之所。而自從忽必烈封薩迦派八思巴爲“普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創制文字,護持國政,精通五明班智達八思巴帝師”之後,喇嘛教便在元朝貴族中流行,但是在漠北草原的普通百姓中,依然是薩滿教爲主,其他教派爲輔,在阿蘇特和衛拉特部族中,不少人還信奉伊斯蘭教。所以喇嘛教在漠北草原上的傳播任重而道遠,而這個時候,喇嘛教內部又開始起了爭端,在西藏,原本佔據優勢的薩迦派開始被逐漸崛起的噶瑪噶舉派取代,但是薩迦派又不甘束手就擒,於是兩派的爭鬥開始白熱化,受此影響,漠北草原上也受到波及。屬於薩迦派的措南喀巴與屬於噶瑪噶舉派的善行巴多也開始明爭暗鬥地爭奪對漠北草原宗教的主導權。

大明奪得天下是勢在必行之事,聽聞大明皇帝是位雄才偉略之主,他必定要將蒙古人的影響削弱到最低點,如此說來,西藏、青海、蒙古等地區,勢必要受到他的強勢影響,我此次與其合作,不知道是福是禍?

善行多巴一邊捻動著佛珠,一邊在心裡暗暗想著。

時間很快過去了,天色漸漸地晚了,覺堅喀布披著暮色,悄悄地走進了大帳,行禮恭聲對善行多巴說道:“佛爺,桑貝曲布不知何故,突然犯了惡疾,蒙佛祖召喚。”

善行多巴猛地睜開眼睛,死死地盯住覺堅喀布。但是這個平日裡多寡言沉默的弟子如同一塊石頭一般,在善行多巴的注視下一動不動,臉上的表情也絲毫沒有變化。

“既然桑貝曲布能得佛祖召喚,西登極樂世界,是他的榮幸。”最後善行多巴無可奈何地閉上眼睛,有氣無力地說道。

“佛爺,大功得成就在眼前,你要多保重身體。”覺堅喀布嗡嗡地又說了一句,然後悄無聲息地退出了大帳。

善行多巴端坐在大帳中,許久才幽幽地嘆了一口氣,隨著夜色更濃,沒有點燈的大帳和外面變得一樣漆黑,慢慢地將善行多巴的身影吞噬掉了。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會盟(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帝國的榮耀》

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30章 再戰(一)第133章 南平(一)第79章 安慶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88章 制蓬峨第89章 大事件(三)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61章 信州戰役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332章 天山(三)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304章 南掌(二)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30章 羅貫中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13章 中樞(四)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32章 取江寧第45章 吳國公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4章 清澗山(一)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5章 常遇春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109章 分省(二)第336章 西安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222章 新大陸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319 泰西攻略第88章 大事件(二)第121章 授銜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223章 伐蜀(一)第60章 劉仁本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83章 江州(二)第213章 新四省第93章 張定邊(一)第33章 江南行省第224章 伐蜀(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231章 衝突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82章 貨幣(一)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41章 治內政(一)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21章 風雲突變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331章 天山(二)第61章 信州戰役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6章 清澗山(三)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29章 梅花獎第60章 劉仁本第33章 江南行省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289章 亂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22章 新大陸第229章 阿瓦國第26章 渡江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61章 信州戰役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
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30章 再戰(一)第133章 南平(一)第79章 安慶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88章 制蓬峨第89章 大事件(三)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61章 信州戰役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332章 天山(三)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304章 南掌(二)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30章 羅貫中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13章 中樞(四)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32章 取江寧第45章 吳國公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4章 清澗山(一)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5章 常遇春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109章 分省(二)第336章 西安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222章 新大陸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319 泰西攻略第88章 大事件(二)第121章 授銜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223章 伐蜀(一)第60章 劉仁本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83章 江州(二)第213章 新四省第93章 張定邊(一)第33章 江南行省第224章 伐蜀(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231章 衝突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82章 貨幣(一)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41章 治內政(一)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21章 風雲突變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331章 天山(二)第61章 信州戰役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6章 清澗山(三)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29章 梅花獎第60章 劉仁本第33章 江南行省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289章 亂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22章 新大陸第229章 阿瓦國第26章 渡江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61章 信州戰役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氏县| 广水市| 清流县| 长白| 阿拉尔市| 武强县| 张家川| 隆子县| 淮北市| 磴口县| 博湖县| 招远市| 邳州市| 马龙县| 青田县| 博乐市| 莆田市| 江西省| 泸州市| 松溪县| 江门市| 昌吉市| 姜堰市| 巴东县| 色达县| 舒兰市| 衡南县| 丹寨县| 洛隆县| 双江| 收藏| 平顺县| 霞浦县| 施甸县| 龙里县| 平南县| 湄潭县| 美姑县| 新泰市| 正阳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