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章 劉仁本

龍鳳五年元月,陳友諒遣部將王奉國與其堂弟陳友德率大軍,號二十萬出撫州,攻略信州(今江西上饒)。

信州是龍鳳四年四月被定遠軍傅友德攻陷。傅友德從龍鳳三年十二月兵出婺源開始進攻信州,結果花了四個月才攻陷這座險城。守城的元將是江東廉訪副使巴延布哈德濟和鎮南王子大聖努、樞密院判官席閏等人,兵不過一萬。但是守將守城意堅,據險固守,傅友德累次攻城,損失上千人,卻遲遲難下。

發了狠的傅友德先切斷信州城中水源,斷其糧道,然後派華雲龍、胡大海、嚴德、吳復率部輪流攻城。巴延布哈德濟派人在城中四處掘井,並將其帶來的戰馬數百匹全部斬殺做爲軍糧。爲了應對定遠軍四面攻打,重點突擊的戰術,他與大聖努、席閏、部將蔡誠各守一面,部將蔣廣爲策應,哪裡緊急就支援那裡。加上將士用命,硬是頂住了定遠軍的瘋狂進攻。

傅友德在野戰中來往縱橫,神出鬼沒,但是對付這種守在堅城裡死活不出來的敵軍,他就有點無計可施了。到了三月,傅友德從江寧請得工兵部隊一支,火藥數百斤。於是他就遣工兵日夜在北門掘地道,卻故意讓守軍察覺。巴延布哈德濟知道定遠軍火藥厲害,他們可是用這玩意轟開了江寧城門,於是就暗自在北門佈下重兵器械,待定遠軍轟開北門後拼死堵上缺口,並圍殲涌入的定遠軍。

誰知傅友德是虛晃一槍,四月,北門地道掘成,他裝模作樣在北門部署,準備從這裡重點進攻,其實卻趁夜用船載火藥炸開了信州南面水門,大軍乘船一擁而入。守軍猝不及防,一下子被定遠軍佔據了南門。守南門的席閏出降,而聽說城破,守官庫內城的萬戶顧馬兒馬上率部調轉槍頭,殺了十幾個頑固分子向定遠軍投降。

定遠軍攻入城中,守軍由於堅守孤城已經數月,早就疲憊不堪,現在城池又陷落,更加沒有鬥志,只是四處亂跑,只有少數人還在堅持巷戰。到上午,大聖努、參謀該裡丹戰死,巴延布哈德濟力戰不支,退守北城一角,垂淚對北跪拜,自刎而死。巴延布哈德原是衢州守將,常遇春攻衢州時正好移駐建寧平定山賊,救之不急。衢州攻陷後,常遇春將其家眷放還,並好言勸降。巴延布哈德對曰:“我乃朝廷司憲重臣,有守土之責,不敢茍且?!崩^而拜其母曰:“今兒子不能侍奉盡孝道?!逼淠感υ唬骸澳阕鲋页?,我就是死了又何妨?”過幾日,巴延布哈德遣其子額森布哈奉其母間道入福建,並將江東廉訪司印璽送福建行省,自率軍移駐信州,伺機圖復衢州,卻最後在信州盡忠。

部將蔡誠見城破,盡殺其妻子,與蔣廣奮力巷戰,皆死於亂軍之中。

傅友德佔據信州後,留胡大海鎮守,並加緊修整殘城,因爲他知道信州、婺源一線是抗拒陳友諒的南線重鎮,不得不多加準備。

聽說王奉國攻信州,傅友德留嚴德守婺源,自率華雲龍、吳復等兩萬餘人出饒州德興,駐靈山,與信州遙相呼應。王奉國攻城,他就出擊,侵擾王部側翼和輜重,與城內胡大海內外合擊,數次大敗王奉國。

王奉國無計,只得率大軍在信州城外紮營,修柵欄壕溝。傅友德見王奉國沉下心來,一時也找不到下嘴的地方,也只好繼續駐紮靈山,尋找戰機。

劉浩然是在回杭州的路上接到這個消息的。他一時不解陳友諒到底想幹什麼?大江便利之路不用,偏偏要集兵從信州這種山區向自己發起進攻,難道他兵多得沒地方用了?不過似乎池州一線也一直沒有安寧過,趙普勝以安慶爲據點,累次侵擾池州,甚至還縱兵攻掠池州路青陽、石埭等縣,想從側翼威脅池州,幸好只是分兵偏師,均被趙德勝、花雲帶兵擊破。

難道只是試探性的進攻,想看看自己的防線到底哪裡有漏洞和薄弱點,可是這陳友諒也太大手筆了吧,一出手就是二十萬,雖然這裡水分很大,但是好歹也有七八萬人吧,居然拿來做試探,這投機心理也太大了吧。

劉浩然對陳友諒爲什麼不從長江一線進攻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江州是其老窩,重兵雲集,又有安慶這個前進據點,只要聚集數十萬大軍東下,自己只能在池州、銅陵、當塗層層設防,逐一抵禦,然後再伺機從他路進行進攻,尋找獲勝時機。可他現在卻棄如此便利不用,反而把重點放在南線,二十萬人馬真的就那麼好招募。

或許是陳友諒對安慶的趙普勝不放心。趙普勝原是徐壽輝、倪文俊舊部,與陳友諒此前的級別差得不遠。陳友諒殺舊主而上位,肯定也怕別人學這一手。安慶是趙普勝的老窩,他來來回回在這一帶轉悠了好幾年,打下安慶後也一直是他在鎮守,陳友諒要是移駕安慶出征自己,難保不擔心趙普勝有樣學樣。

劉浩然一路上分析著信州的戰事,這時馮國勝又快馬追上來送來一份情報,說方國珍遣重臣劉仁本前來議和。

劉仁本字德元,號羽庭,羽山人。元廷黃巖四位進士之一,曾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方國珍統轄臺溫等地,劉仁本應聘爲幕僚,輔助其創立基業。並受命在慶元(今寧波)、定海、奉化興儒學,修上虞石塘,建路橋石橋,辦黃巖文獻書院,修杜範祠,是被方國珍頗爲器重的重臣。此人曾以元廷無德,河北百姓卻無辜之由,請方國珍海運糧食,並曾經兩次親自泛舟大海,出沒風濤,爲元廷運去臺溫、福建糧食近七萬石??上边\的糧食被大都官吏上下勾結,轉由色目人高價販賣,河北依然是餓殍遍地。

“叫國勝把劉先生直接送到江寧,正式議和就要有正式的規矩,我現在還在行軍路上,不便招待。”劉浩然斷然地命令道。

由於劉浩然是隨大隊人馬北上回江寧,所以速度比較慢,反而讓坐著快船的劉仁本在無錫超過了他。

劉仁本站在快船上,看著在自己眼前迅速後退的大隊船隻,心緒萬千。由於是在船上,大內親軍沒有平時列隊行軍嚴謹的軍紀,他們有的坐在船上擦拭滑膛槍,在火槍兵操典裡,保護武器是日常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滑膛槍,需要精心護理,隔三差五軍官會檢查的,稍微保養不好就要挨懲戒甚至處罰;有的抱著槍坐成一團,聽戰樂隊吹奏軍樂。

聽著笛子、笙和壎合奏出來的時而輕快,時而蒼涼、時而激昂、時而傷感的曲子,劉仁本轉過頭對旁邊的方關說道:“二公子,你有何看法?”

這次議和方國珍是下了血本,不但讓劉仁本獻臺、溫、慶元三路圖冊,以示臣降,還派出了二子方關,準備留在江寧做人質。

“羽庭先生,學生曾聞治軍需用嚴命,定遠軍如此嬉戲,學生不以爲然。”方關遲疑地答道。

看了看有點不服氣的方關,劉仁本不由暗自嘆了一口氣,畢竟只是十三、四歲的孩子。方國珍曾讓自己的兒子拜劉仁本爲師,劉仁本當仁不讓地要負起教誨的職責。

“二公子,治軍用嚴是沒錯,可是一味苛酷,容易激起兵變,反而適得其反。所以說張弛之道纔是王道,這位劉丞相看來已經深得其味,所以定遠軍纔會上下齊心,將士用命?!?

看著有點不以爲然的方關,劉仁本只能搖搖頭,心裡卻在暗暗說,這位劉丞相深得其味又何止這些。長江口把方家水師打得滿地找牙,然後又揮師紹興,一舉攻克,然後在上虞等地屯集重兵,虎視眈眈,這一招敲山震虎用得爐火純青。人家西邊雖然有大敵陳友諒,但是現在表現的氣勢卻是有陳友諒又如此,我江南一根手指頭就能碾死你。反觀方家,依爲根基的水師損失過半,陸軍又遠不是定遠軍對手,強勢之下,也只能忍受這一震了。

劉浩然是二月初二趕回江寧的,他並不急於去接見劉仁本,這架子還是要拿捏一下的,以前對方國珍太好了,想不到他就蹬鼻子上臉了,幸好他發動得早,要是與陳友諒激戰的時候來這麼一手,指不定出多大的簍子,劉浩然心眼不小,不過也記住了這次。所以劉浩然這次要好好打壓一下方國珍,讓他徹底老實。

劉浩然首先關注的是中原戰局變化,都知司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收集傳遞相關訊息,然後彙總到了樞密院。

龍鳳四年十月,元廷悍將孛羅帖木兒率軍攻陷了曹州。劉浩然看到這個軍報,第一個念頭就是劉福通危險。劉福通派出的三路北伐隊伍,西路在陝西被察罕帖木兒打得奄奄一息,中路關先生、破頭潘、沙劉二、王士誠部在山西被察罕帖木兒攆得滿地跑,分成了好幾股,王士誠退往山東,沙劉二退往河南,關先生、破頭潘好不容易佔據了大同,又被元軍給打敗了,只得退往雲內、豐州。東路的毛貴倒打得有模有樣,一路打到了大都,後來因爲孛羅帖木兒屯真定,已經成爲孤軍的毛貴被迫退回山東。而原本是濟寧路義軍-黃軍萬戶田豐歸降了毛貴之後,在東昌、東平諸地與元軍來回地拉鋸戰,都把這幾個地方打成爛泥了。

隨著察罕帖木兒接連收復了太原等地,而孛羅帖木兒先是在衛輝擊敗紅巾軍,隨後攻克了濮州,劉福通北上的去路被切斷,讓中路北伐紅巾軍成了掉了線的風箏?,F在又攻陷了曹州,切斷了劉福通與山東的聯繫。

現在劉福通必須面對來自山西察罕帖木兒、曹州孛羅帖木兒的雙重壓力,日子應該沒有那麼好過了。難怪劉福通這段時間頻頻派人來向江南要糧要軍械,甚至開口就要一百門傳說中威力巨大的火炮。

劉浩然糧食和刀槍軍械都可以給,但是火器堅決不給。以劉福通時勝時敗的戰績,搞不好什麼時候就把這些火器送給元軍了。當日孛羅帖木兒圍攻曹州,劉福通也知道這一戰略重地的重要性,接連派出劉知六、盛文鬱等人率兵增援,結果全搭進去了。

想到這裡,劉浩然不由想起了那個外面粗魯的劉知六,想不到分別時一語成讖,聽說此人被元軍團團包圍時,與幾十名親兵高唱悲歌,力戰而死。按理說劉福通攻下汴梁後就應該鞏固根據地,用心經營河南,聚集力量後再揮師北上??上麤]有太高的戰略眼光,爲了打破元軍的封鎖和緊逼,居然還分兵出去。兵分則勢寡,加上派遣出去的將領多不是大將之才,又遇上了兇悍的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之流,結果只能流動作戰,無法起到大量牽制元軍的作用。

不過沒有劉福通等人在北方的浴血奮戰,怎麼會有江南的安寧和發展呢?可嘆可惜?。?

不過劉浩然還關心一個人,躲入漢中的朱元璋。此人佔據一塊地盤後,倒也用心經營了一番,可惜他的文武班子缺了一條腿,歷史上的文官能吏現在全在自己的麾下,徐達、湯和等人打仗是一把好手,叫他們去治理原本就一塌糊塗的民政,就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了,至少做起事來事倍功半。朱元璋又從當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請了幾名名士幫助治政,這才稍有好轉。

可惜駐紮在旁邊的李思齊卻不過這麼輕易放過朱元璋。當漢中地盤剛剛有一點起色,李思齊已經把李喜喜趕到了四川,調過頭來對付朱元璋,雙方又是一場惡戰。雖然朱元璋有徐達、湯和等大將,但是做爲察罕帖木兒老搭檔的李思齊也不是等閒之輩。他依仗兵多勢衆,步步爲營,向漢中逼近,目的很明確,把朱元璋部擠出漢中。

戰事從龍鳳四年八月開打,一直打到十二月,當李思齊攻克柴關驛、武休關等關口要隘,並在南鄭城外與朱元璋部大戰一場,朱元璋兵少,雖然打退了李思齊,自己卻損失慘重,連郭英等將領都搭進去幾個,於是便已經下決心放棄這裡,轉移到了金州(今陝西安康)。李思齊佔據了南鄭、城固、洋州之後,便停下了腳步,對朱元璋對峙起來。

過了幾天,劉浩然終於接見了劉仁本。不過他對自己這位同宗倒也挺客氣,只是旁邊的李善長陰陽怪氣,對方國珍多有尖酸刻薄之語,屋檐之下,劉仁本只好忍了,幸好劉浩然一直持禮有加,雖然欣然接受了獻上的三地圖冊,但是卻堅決不接受方國珍的臣降,依然以江南平章之職平等相待方國珍,繼續兩家同盟之約。

至於做質子的方關劉浩然也堅決不受,說春秋戰國以質子爲押是因爲禮義崩潰,所以纔有此一舉,他相信方國珍是守信諾之人,不必以親子爲質,堅持讓劉仁本把方關帶回去。

不過李善長又在旁邊插言說古往今來,有質子又如何?這人一旦要背信棄義,一個兒子又算什麼?這話把方關的臉都要氣黑了,而劉仁本卻是尷尬不已,幸好劉浩然出來打了幾個哈哈,緩了場面。

議和之事非常順利,圓滿完成任務的劉仁本帶著方關回了慶雲。誰知一回到慶元,方關就當衆宣佈自己改名爲方明完,他覺得自己在江寧受盡了恥辱,而這筆賬就全記在了劉浩然頭上。雖然不敢明面上針對他,但是明完這名字也夠毒的,紅巾軍以白蓮教爲根基,也被稱爲明教,而劉浩然的老大就叫小明王,這不是明擺著咒他和指桑罵槐嗎?

聽到楊憲傳來的情報,劉浩然的眼角不由地跳了跳,不由想起那個在自己面前甚爲倨傲的少年,想不到此人對自己還有這麼深成見,而且此子頗得方國珍的寵愛,這次和談爲了示好,方國珍才忍痛割愛,聽說被劉浩然放還回來後高興地好幾天都睡不著。而對於改名,方國珍原本不同意,可是經不住方關以絕食相抗,居然最後同意了,可見寵愛之程度。

劉浩然隨即在楊憲耳邊秘密叮囑了一番,過了幾個月,方關,不,應該是方明完在幾個小廝的唆使下,縱馬慶元鬧市,居然接連踩死了一個老頭、兩個小孩和一個孕婦,引起極大的民憤。極重民意的方國珍只好將方明完裝模作樣地送入獄中,“好生”關押,等避過風頭再說,誰知此子在獄中不知得了什麼病,沒一日就暴斃了,讓方國珍心痛欲裂。

第45章 吳國公第181章 陝甘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91章 鬥(二)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83章 貨幣(二)第79章 安慶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170章 石嶺關戰役(二)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230章 羅貫中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26章 渡江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61章 信州戰役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95章 張定邊(三)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300章 事後(二)第184章 越陳第228章 白古國第76章 風波(一)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38章 戰東南(四)第294章 暗影第207章 會盟(二)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二章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78章 參觀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113章 中樞(四)第60章 劉仁本第85章 江州(四)第182章 貨幣(一)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121章 授銜第七章第93章 張定邊(一)第133章 南平(一)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14章 過年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85章 江州(四)第130章 福州(一)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86章 藍玉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208章 丁亥日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299章 事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98章 夏與高麗
第45章 吳國公第181章 陝甘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91章 鬥(二)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83章 貨幣(二)第79章 安慶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170章 石嶺關戰役(二)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230章 羅貫中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26章 渡江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61章 信州戰役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95章 張定邊(三)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300章 事後(二)第184章 越陳第228章 白古國第76章 風波(一)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38章 戰東南(四)第294章 暗影第207章 會盟(二)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二章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78章 參觀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113章 中樞(四)第60章 劉仁本第85章 江州(四)第182章 貨幣(一)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121章 授銜第七章第93章 張定邊(一)第133章 南平(一)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14章 過年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85章 江州(四)第130章 福州(一)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86章 藍玉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208章 丁亥日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299章 事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98章 夏與高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莫力| 双城市| 荆州市| 布拖县| 莫力| 波密县| 东源县| 桦甸市| 道孚县| 兰考县| 黔江区| 色达县| 昆明市| 丁青县| 开远市| 潮安县| 康马县| 津南区| 东乡族自治县| 玉屏| 会东县| 嘉义市| 巴东县| 资源县| 望都县| 九龙坡区| 泰和县| 肥东县| 芜湖县| 太保市| 蓬安县| 黄冈市| 夏津县| 海盐县| 乌鲁木齐县| 四子王旗| 平凉市| 鹤峰县| 哈密市| 汕尾市| 博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