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

大內(nèi)親軍擲彈兵是一種新兵種,不過一個隊的編制而已,也是滑膛槍裝備,不過選的是身材高大,手臂有力的軍士,專門訓練投擲,用的是根據(jù)長江艦隊實戰(zhàn)後改進的手榴彈。這個手榴彈加了一根木柄,裡面有一根空心細鐵管,引藥從裡面穿到彈體裡。這樣既可以方便投擲,使得手榴彈可以丟得更遠,又可以保護引線不會因爲落地時受到撞擊而出現(xiàn)斷裂之類的問題。雖然劉浩然現(xiàn)在在開始研究硫酸和硝酸,但是一時半會還是出不來效果,手榴彈的威力也就這樣了,嚇唬人的功效被殺傷功效更大。

現(xiàn)在戰(zhàn)鬥已經(jīng)白熱化,劉浩然也顧不上了,多一個籌碼多一份勝利的機會。而阮智也領悟到劉浩然的用意,召集了擲彈兵,細細叮囑了一番,然後把他們派出去了。

擲單兵站在步兵陣後,先點燃用隨身帶著的火繩,再取下三個手榴彈,分別擰開木柄上的蓋子,小心理出引線,再把兩個掛回到身上,趁著步兵裝彈的間隙,從隊陣空隙中跑了出來。他們先用火繩點燃手裡手榴彈的引線,然後飛快地助跑幾米,一甩手把手榴彈向元軍人多的地方扔了出去。

手榴彈有的被扔出三四十多米遠,更遠的足有五六十米遠,被打得夠嗆的元軍驚恐地看著這些冒煙的鐵東西,有膽大的忍不住用腳去踢它。時間算得極好的引線驟然引爆了彈體裡的火炮推進藥,轟的一聲便炸開了。

手榴彈的有效範圍不到方圓五、六米遠,但是它巨大的聲響把原本就膽顫心悸的元軍嚇了一跳,而飛濺的預破彈片把彩頭不好的元軍擊得滿身是血,那兩個膽大去踢的元軍有一箇中了大彩,整個右腿全是彈片,抱著腿就在那裡慘嚎。

接著又有一百多個冒煙的手榴彈扔了過來,這次沒有元軍敢去踢它了,都是發(fā)了瘋地往周圍跑。丟了三輪手榴彈後,擲彈兵就往回跑,重新回到隊列後面,步兵們已經(jīng)裝好子彈了,他們可不願意留在前面當靶子。

等步兵們又打完一輪後,擲彈兵補充了手榴彈,又跑了出來,幾次下來,讓元軍將士有點抓狂了。火槍步兵們密集的彈雨,火炮暴雨一般的散彈,已經(jīng)讓他們叫苦不迭,要不是裘銅頭髮了狠,下令各將領軍官和督戰(zhàn)隊看到逃兵格殺勿論,說不定早就跑路了。現(xiàn)在又冒出這些擲彈兵,雖然那些冒煙的鐵蛋蛋殺傷力遠不及排槍和火炮,但是它的爆炸和飛濺的彈片卻極能摧毀元軍軍士們的士氣和鬥志,加上擲彈兵哪裡人多就往哪裡丟,好不容易冒著槍林彈雨衝上去幾十個人,幾個手榴彈就把他們?nèi)珖樆貋砹恕砘貛状伪疾ǎ妭兌计v不堪。

戰(zhàn)事僵持了將近半個時辰,元軍隔著不到五十米的距離死活衝不上去,留下了層層疊疊的一地屍體和傷員,而大內(nèi)親軍滑膛槍的故障也越來越多,有的燧石要更換了,有的槍膛裡火藥殘渣太多需要清理了,也有越來越多的軍士把通條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甚至有軍士的滑膛槍發(fā)生了最危險的炸膛,傷及了幾個人。而火炮營開炮間隔也越來越久,因爲炮管的溫度太高,蘸水棉團已經(jīng)無法一次就可以降溫,一伸進去就見到冒白氣,隨即就全乾了,必須又要蘸一次水再降溫一次。而炮膛裡殘留的火藥殘渣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以清理。

終於,戰(zhàn)事發(fā)生了轉折。裘銅頭看到戰(zhàn)事遲遲打不開局面,而己軍的潰兵也越來越多,督戰(zhàn)隊和軍官們的刀片子已經(jīng)彈壓不住了,眼看著就要全軍潰散了。於是這位驍將就率領一百多號親兵向大內(nèi)親軍衝去。原本他打算帶著親騎衝上去,可惜自家的戰(zhàn)馬早就被槍炮聲嚇軟了腿,打都打不動,只好帶著人徒步衝上去了。可惜此人勇猛有餘卻智謀不足,居然向著大內(nèi)親軍的火炮陣地衝去,想一舉擊破這最有威脅力的敵陣。這五門火炮正好裝上了散彈,看到裘銅頭衝來,一時也不急著點火,等他們衝到了跟前就一陣齊射。把裘銅頭和他的五十多親兵轟成了馬蜂窩,其餘的人一鬨而散。

主將一死,早就搖搖欲墜的元軍終於崩潰了,最先是將領和軍官們潰逃,接著是衆(zhòng)軍士拔腿就跑,近一萬人就這樣丟下三千多具屍體和傷員,亂轟轟地逃回了錢清鎮(zhèn)。

黃中開始的時候也被大內(nèi)親軍的火炮和火槍嚇住了,那轟響如雷的動靜,連綿不絕的槍擊,讓他目瞪口呆。戰(zhàn)事隨即打得無比慘烈,元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被如雨般的彈丸給打了回來,這可是元廷行省現(xiàn)在最精銳的部隊,不錯的老底子,加上被邁爾古斯整編調(diào)訓以來,處州山賊,紹興民軍,幾經(jīng)血戰(zhàn)才煉成了這麼一支精銳軍隊,也是元廷行省最後的屏障,結果被打殘了。

剛纔黃中還想帶兵上去支援,可惜探子說馮國勝帶著大軍停在戰(zhàn)場側翼不到五里處,面對這位以側擊聞名的定遠軍將領,誰都怕他站在自己的側翼。萬一自己率軍上去與劉浩然絞在了一起,他從側翼一擊,自己不死也要脫層皮。

很多軍士衝回鎮(zhèn)中,突然纔回想起剛纔戰(zhàn)事的慘烈和恐懼,不少人開始發(fā)聲大哭起來,爲自己留在戰(zhàn)場上回不來的同伴和親友們痛哭,爲自己能從那個地獄裡生還回來痛哭,更多的人想起剛纔的戰(zhàn)事,握刀槍的手忍不住在顫抖。在戰(zhàn)場上對死的恐懼,對生的渴望讓他們忘記了一切,但是當他們安全回來之後,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膽魄早就已經(jīng)被定遠軍的火炮和火槍擊得粉碎。他們大部分人再也不敢面對那密密麻麻的火槍,再也不敢面對那怒吼的炮聲,再也不敢聽見那沉悶的槍聲。

戰(zhàn)場上,濃煙已經(jīng)被風吹散,現(xiàn)出了滿地的鮮血和屍體,定遠軍大內(nèi)親軍的軍士們握槍站立在那裡,依然一動不動。壎聲又一次飄蕩在曠野中,哀婉悲涼的樂聲又一次敲打著每一個人的心。在蒼涼的樂聲中,所有的定遠軍將士,包括劉浩然和馮國用在內(nèi),摘下了自己的頭盔和軍帽,向戰(zhàn)場死去的人,自己的戰(zhàn)友和敵人默哀。

壎聲繼續(xù)在奏響著,渾厚低沉的聲音拂過每一個躺在地上的死者,把他們的亡靈帶回家鄉(xiāng),帶回到他們親人的身邊;聲音也拂過每一個活著的人的心,無論是勝利的喜悅還是失敗的痛苦,都被這壎聲化成了一縷悲傷。

黃中和衆(zhòng)多元軍趴在城牆上看著這一切,耳邊也迴響著那壎聲,許多人都在默然中忍不住淚流滿面。

壎聲過畢,大內(nèi)親軍開始整隊回營。劉浩然戴回自己的帽子,看了看正在收拾己軍屍體和傷員的護理隊,黯然對馮國用說道:“無論是長矛弓弩,還是火槍火炮,帶來的只是死亡。”

馮國用也回望著戰(zhàn)場,嘆息著應道:“因此也就有了勝利和失敗。”

“這些戰(zhàn)爭對於我們來說,沒有勝利者,或許大都的元帝,還有那些依然醉生夢死的蒙古貴人,纔是真正的勝利者。”

劉浩然說罷,調(diào)轉馬頭,走入到回營的隊伍中。

是夜,回想起白天自己大內(nèi)親軍的戰(zhàn)事,劉浩然忍不住帶著馮國用、阮智及一隊親軍騎兵,跑回了戰(zhàn)場上。

月光如洗,靜靜地照在黑色的曠野上。殘旗,斷矛,屍體,還和白天一樣,佈滿了整個戰(zhàn)場,還有隱隱約約的低叫聲在遊蕩著。在月光下,劉浩然看到幾十個人影像田鼠一樣在戰(zhàn)場上穿行,有的在翻找著屍體,發(fā)現(xiàn)值錢的東西就往袋子裡塞;有的在費力脫屍體的衣服鞋子;有的在收集還算完好的兵器。他們剛纔被馬蹄聲驚醒了,後來看到劉浩然等人並沒有什麼反應,膽大的他們又繼續(xù)幹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劉浩然不由問道。

“錢清鎮(zhèn)的元軍可能被嚇破膽了,退回去後不敢出門半步,所以他們戰(zhàn)死者和傷員都沒有被清理,而這些人是附近的鄉(xiāng)民,趁黑來檢點東西。”阮智答道。

劉浩然點點頭,當年他還是紅巾軍一員的時候,也幹過這種活。戰(zhàn)場上戰(zhàn)死者堆積如山,活著的人就從屍體上尋找適合能用的東西,因爲死者已死,活著的人還要繼續(xù)活下去。但是自從建立定遠軍以後,制定了非常完整的戰(zhàn)場打掃制度,死者的遺物都要被整理登記,倒也慢慢忘記了這回事。

劉浩然掏出短銃,朝天開了一槍,清脆的槍聲迴響著寂靜的黑夜裡,那幾十個人立即拔腿就跑,不一會就消失在黑夜之中。

劉浩然收好短銃,回過頭對阮智道:“阮智,你帶人收拾一下,傷員我們帶回去,死者就送回錢清鎮(zhèn)。戰(zhàn)場所有陣亡者都應該受到應有的尊重。”

“是!”阮智接令道。

劉浩然正準備調(diào)轉馬頭時,突然聽到旁邊有輕微的喘息聲,扭過頭一看,發(fā)現(xiàn)一名元軍靠在另一具屍體上,睜大著眼睛看著劉浩然。他的腹部一片模糊,已經(jīng)變成了黑色,分不清到底是什麼器官翻出來了。他躺在那裡直喘氣,不過氣息已經(jīng)越來越低。

劉浩然看著那雙已經(jīng)失去生機的眼睛,還有那張年輕得帶有稚氣的臉龐,不由回想起當年在紅巾軍當小兵時遇到一個同牌戰(zhàn)友,也是那麼年輕,不過十五歲,入隊後見人就叫大哥,吃起飯卻比誰都狠,幾乎到了窮兇極惡的地步。自己和隊友們都很喜歡這個機靈的小子,吃飯的時候都讓著他。他也很知恩,沒事的時候就幫大家擦拭兵器,收拾東西。

可惜,才相處不到十日,那小子就在戰(zhàn)場被人一刀開了膛,當時他躺在地上煎熬了兩個多時辰,最後對著圍過來的自己、丁大哥幾個人,捧著他那流出來的腸子,只說了一句話:“我有點餓了。”然後就悄然地死去了。

在劉浩然的視線裡,這位傷者和早已死去的小戰(zhàn)友的兩張臉慢慢融爲一體,已經(jīng)分不出誰是誰了,甚至傷者那微微的喘息聲似乎也變成了那小戰(zhàn)友哆嗦輕微的說話聲:“我有點餓了。”

劉浩然強忍著自己的眼淚,旁邊的阮智看了一會,低聲說道:“丞相,此人沒法救了,拖得太久,血都流乾了。”

“送他上路吧!”劉浩然點點頭,然後一提馬刺,策馬就走了。

阮智鄭重地點點頭,掏出短銃,對準那位傷者,紅著眼睛大吼道:“請安心上路,魂歸故里!”隨即響起一聲沉悶的槍聲,尾音在黑夜中嘶嘶地迴響不停。

清晨,阮智帶著人將近三千具屍體整整齊齊地碼在錢清鎮(zhèn)城門前,而裘銅頭等將領的屍體擺在最前面。聞訊趕來的黃中和衆(zhòng)元軍趴在牆頭上,默然地看著這一切。

屍體放好後,阮智策馬跑到城門前,大吼道:“同袍之情,同生共死,而今亡者屍骨未斂,生者情何以堪!”

說罷,調(diào)轉馬頭就走了。

待阮智等人走遠,黃中帶人走出了城門,看著滿目的屍體,還有裘銅頭那熟悉的面容,黃中一時忍不住淚流滿面,這些人都是跟隨他的老兄弟,從高郵到平江,從杭州到紹興,從處州到諸暨,哪一次不是浴血奮戰(zhàn),死裡逃生。尤其是裘銅頭,如果不是他拼死相救,自己早就死在了處州那個不知名的山谷裡。

想到這裡,黃中不由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放聲痛哭,而其餘的軍士也紛紛跪倒在地,一時錢清鎮(zhèn)哭聲震天。

過了一日,已無戰(zhàn)意的黃中率部向劉浩然和馮國勝投降,有少數(shù)蒙古色目人不從者被衆(zhòng)人亂刀分屍。錢清一下,紹興再無屏障,也無可戰(zhàn)之兵,當馮國勝率部逼近時,達實特穆爾奔斗門出海遁走,其餘諸官吏守軍舉城投降。

第80章 餘波第37章 戰(zhàn)東南(三)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304章 南掌(二)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99章 最後一戰(zhàn)(三)第321章 敲山震虎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56章 大內(nèi)親軍第199章 宮內(nèi)第52章 火炮戰(zhàn)艦的初戰(zhàn)(一)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76章 風波(一)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112章 中樞(三)第181章 陝甘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171章 石嶺關戰(zhàn)役(三)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180章 巡視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00章 事後(二)第185章 南洋之戰(zhàn)(一)第41章 治內(nèi)政(一)第227章 馬六甲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232章 平雲(yún)南(一)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178章 冬第92章 江上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132章 泉州第15章 清澗山(二)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297章 定第86章 江州(五)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184章 越陳第77章 風波(二)第186章 藍玉第81章 千里尋夫第78章 參觀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28章 白古國第134章 南平(二)第110章 中樞(一)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91章 治政第180章 巡視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85章 江州(四)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303章 南掌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zhàn)略第290章 鬥(一)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23章 平雲(yún)南(二)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55章 私話第228章 海外戰(zhàn)略第106章 武昌(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302章 事後(四)第98章 最後一戰(zhàn)(二)第95章 張定邊(三)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42章 治內(nèi)政(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5章 常遇春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32章 取江寧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94章 張定邊(二)
第80章 餘波第37章 戰(zhàn)東南(三)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304章 南掌(二)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99章 最後一戰(zhàn)(三)第321章 敲山震虎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56章 大內(nèi)親軍第199章 宮內(nèi)第52章 火炮戰(zhàn)艦的初戰(zhàn)(一)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76章 風波(一)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112章 中樞(三)第181章 陝甘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171章 石嶺關戰(zhàn)役(三)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180章 巡視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00章 事後(二)第185章 南洋之戰(zhàn)(一)第41章 治內(nèi)政(一)第227章 馬六甲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232章 平雲(yún)南(一)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178章 冬第92章 江上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132章 泉州第15章 清澗山(二)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297章 定第86章 江州(五)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184章 越陳第77章 風波(二)第186章 藍玉第81章 千里尋夫第78章 參觀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28章 白古國第134章 南平(二)第110章 中樞(一)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91章 治政第180章 巡視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85章 江州(四)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303章 南掌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zhàn)略第290章 鬥(一)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23章 平雲(yún)南(二)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55章 私話第228章 海外戰(zhàn)略第106章 武昌(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302章 事後(四)第98章 最後一戰(zhàn)(二)第95章 張定邊(三)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42章 治內(nèi)政(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5章 常遇春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32章 取江寧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94章 張定邊(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平阴县| 宣化县| 莱阳市| 松滋市| 汝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浦江县| 伊吾县| 公安县| 望谟县| 丹阳市| 满城县| 纳雍县| 兴海县| 靖宇县| 吉木萨尔县| 海城市| 凤庆县| 稷山县| 上蔡县| 岱山县| 西平县| 连平县| 灵台县| 和静县| 板桥市| 昆山市| 仪征市| 阳信县| 潜江市| 靖江市| 类乌齐县| 沾益县| 巴中市| 宜黄县| 乌审旗| 措勤县| 安阳市| 读书| 松潘县|